張三視察了一下呂宋中部銅礦之後,突然發現自己現在一年能生產的銅錢已經超過八千萬貫,這個龐大的數字幾乎相當於大宋的全部稅收了。


    所以張三很擔心通貨膨脹的發生,所以最近一直在想解決辦法,現在除了多造船把錢花出去把物質買迴來之外還沒有什麽好辦法。


    在攻擊北方國的首都的時候,張三突然想起了論壇上的一個老帖子,說大宋潛意識裏用貨幣戰爭搞垮了遼和金,那片文章裏麵雖然張三覺得可能不靠譜,但是這的確給張三提出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


    想想後世的美國,不就正是靠著貨幣收割全球,讓大家為他的經濟問題買單麽,所以張三最近在研究這個問題,現在琉球的銅錢在大宋的認可度很高的,同理在其他地區也是有一樣的認可度。


    這種用自己製造的錢去買別人的東西強大自己的行為張三非常喜歡,因為張三製造銅錢的成本並不大,甚至張三想要更大規模的製造銅錢,直接在智利尋找銅礦相信到時候一定能使銅的產量在提高一倍以上。


    婆羅洲戰事就這樣簡單的結束了,原本張三以為會延續兩三個月的大型戰役,不到半個月就結束了,接下來的事情張三就不需要過多參與了。


    婆羅洲有自己的行政班子,所以張三在島上要是辦公那就相當於是瞎指揮了,而閑下來的張三又不能到處去視察,這樣還會耽誤大家工作。


    逛街的話,幾個大男人也沒有什麽意思,再說這破地方也沒有什麽好逛的,張三又待了半個月,見到沒有什麽事情,就迴航琉球了。


    為了貨幣戰爭理論的有效推行,張三迴到琉球後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倭國石見,首先第一步就是加強那裏的駐軍,輪訓擴編之後張三手裏可支配的兵力增加,一個月內張三往那邊投入了兩個團。


    海軍方麵張三年後新造的炮艦也派了四艘過去,張三發布命令四月份之後,視察鎮倭島邀請倭國南北兩個國王觀看鎮倭島閱兵,並且準備勸兩國罷兵和談。


    因為南方依托著雄厚的人口基數和對琉球的貿易,逐漸在爭端中占據了上風,見到這種情況張三決定參與調解,隻要南北雙方沒有統一那麽他們就沒有更多的精力關心雙方以外的勢力。


    很多小說都寫過倭國人懂的隱忍,喜歡表麵恭順暗地裏積蓄實力密謀反叛,既然大家都這麽認為,所以張三也希望防著對方一手。


    至少現在張三不希望倭國牽扯自己太多的精力,經過總參的討論,大家覺得現在一個開放的倭國已經沒有了在攻略一遍的價值,現在強行占領反而得不償失,不如為此著南北分治的局麵更加方便琉球賺取利益。


    至於搶掠奴隸現在琉球人力資源缺口已經不那麽明顯,反而是隨著商品的增加銷售市場需要進一步的開發,與其派出大量的士兵維持這倭國的次序不如把兵力用來占領更多的市場。


    所以參謀部否決了張三的對倭戰爭計劃,反而像張三提出了進攻高麗的計劃,張三已經打算放棄高麗計劃了,但是參謀部確覺得,現在高麗封閉的環境和市場極大的限製了琉球的貿易。


    而且高麗人狂妄自大,排外欺生,琉球商人在當地貿易,屢屢受到歧視和不公正待遇,即使和當地官府交涉,官府也是偏袒本地商人。


    所以參謀部製定的作戰計劃就是陸軍從仁川登陸,海軍進入漢江奇襲漢城,逼迫高麗君臣簽訂條約,否則就放出王昀支持他在南方另立政權,分裂高麗。


    張三已經不記得什麽時候參謀部製定作戰計劃開始考慮經濟利益了,可能是自己反複強調和朱羅國爭奪馬六甲的重要性開始,也可能是張三安排他們研究貨幣戰爭理論開始。


    反正現在琉球通過這段時間的爆炸式發展,資本化的情況已經非常嚴重,張三就是琉球最大的資本家,琉球的很多產品都是為了滿足其他地區的需求而生產。


    對宋戰役之前和之後這段時間人口的突然膨脹消化掉了一部分產能,但是經過這幾個月的調整之後,大部分工廠作坊都擴大了很多,所以現在如果不開發新的市場,可能就會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


    這次戰役計劃動員陸軍兵力五萬人,海軍渤海艦隊一部和琉球本部艦隊一部,戰役時常為一個月,以現在鎮倭島的儲備足夠維持。


    而且一個月之後琉球就有一批糧食收獲,即使戰役延長也能維持,張三對於這樣的計劃當然是支持的,正好檢閱了鎮倭島,給倭國以震懾之後,開啟高麗戰役。


    下半年琉球移民第一次糧食收獲之後,就能自給自足了,這樣琉球的軍隊就又活過來了。到時候即使發動全麵對高麗戰爭張三也不懼怕了。


    到了四月,張三安排好島上事物之後,就登上琉球號往鎮倭島而去,到了之後除了鎮倭島上的重要將領都在迎接倭國南北雙方的國王也在碼頭迎接。


    因為準備開始高麗戰爭,這次跟隨張三一起過來了八個團的兵力加上禁衛軍一共五萬人,倭國南北國王看著遮天蔽日的艦隊,表現的更加恭順。


    鎮倭港經過一年多的建設,早已今非昔被這個地方以前叫做佐世保,現在則是被稱為鎮倭港,這個港口一次能供應二十條船同時卸貨,碼頭更是能係泊超過一千條船。


    張三到達鎮倭島行宮並沒有立刻接見倭國國王,而是先問鎮倭島閱兵的籌備情況,還有倭國南北雙方的戰爭態勢,原本第一任鎮倭總督張三有意讓楊泰擔任的,但是禁衛軍更加重要一點,所以張三沒有選擇楊泰。


    而是啟用了欒廷玉,欒廷玉第一是資曆夠,而且曾經多次在伏牛山擔任山寨總管,做事心細勤懇,而且後來一係列的戰爭中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張三覺得他應該能擔當這個大任。


    欒廷玉果然也沒有讓張三失望,這一段時間對於鎮倭島的經營做的是滴水不漏,於海陸軍的溝通協調也做的很到位,並且果斷出擊抓捕了試圖在京都灣造大船的鬆下家家主等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宋末英雄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怕起重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怕起重複並收藏水滸之宋末英雄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