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循聲望去果然看到一個十歲孩童般身高的漢子,挑著一副擔子,在那吆喝著賣炊餅,張三想來那矮小漢子必然就是武大郎無疑了。


    武大郎把擔子放在這處熱鬧路口賣起了炊餅,路過的人跟他也是熟識,買炊餅時總是和他說笑,他也不惱,憨厚的跟人說話,張三在街角的茶館裏坐了一會,看著他賣炊餅。


    這早上正是吃飯的時候,武大的炊餅賣的很快,不要一個時辰,一擔炊餅就已經賣完,武大正要收拾東西迴家,張三走過去,說道:“大郎慢走!”


    武大迴身,正看到張三三人往自己走來,看三人前麵一個始終保持微笑的俊後生,後麵兩人更是英武不凡,不過看著麵善不像是惡人,武大放下擔子說道:“公子是在叫我?”


    張三點頭說道:“前麵可是武鬆的兄弟武大郎?”


    武大郎看著三人不像是找麻煩的,就說道:“正是,不知你們找我家兄弟有何事?”


    張三笑著說道:“我是東京來的客商,聽說清河武二郎為人忠義,雙臂更是有千斤的力氣,是一個了不得的好漢,所以想請武二郎在我那裏當個鏢師。”


    武大郎問道:“鏢師?可是威遠鏢局?”


    張三笑著點頭:“正是。”


    武大郎高興的說道:“原來是威遠鏢局的,哎呀,快跟我迴家,我家二郎身高八尺,為人正直,能吃苦有力氣,你們來找他那是找對了人了。”


    張三笑著說道:“來我幫你拿著擔子,我們走快一點。”


    武大郎連忙說道:“這可使不得,沒事我這空擔子不重,公子要是著急我緊趕幾步就是了。”


    張三搖搖頭,把擔子拿過來,趙雲龍見了立刻把擔子接過來,四人往武大郎家裏走去,縣城本來就不大,幾人轉過兩條街就到了一處小院。


    武大郎推開門指著一個角落說道:“辛苦小哥了,就放這裏吧。”


    這時後院裏聽到一聲吆喝:“是哥哥迴來了麽?”


    那人正在和麵,出來雙手還粘著麵正看到趙雲龍從肩膀上卸下擔子,奇怪的看著跟著武大郎迴來的三人,問道:“這來的是誰?”


    武大郎立刻說道:“兄弟你快洗洗手過來,這三位是威遠鏢局的,來找你去做鏢師唻。”


    張三撇了一眼確實是一個相貌堂堂的漢子,等了一會武鬆收拾停當,出來之後,看著三人問道:“幾位從何處來?怎知道俺武鬆?”


    張三笑著說道:“在下東京張易張無極,路過清河聽聞這裏有一個灌口二郎神武鬆武二郎甚是了得,所以特地過來延請你去做一個鏢師。”


    武鬆看看張三問道:“你是人稱仁義無雙張三郎的張三?”


    張三點頭說道:“正是。”


    武鬆聽了也很高興,張三的名號他是聽過很久了,不過看看張三又看看武大郎歎氣說道:“武鬆謝過三哥厚愛,隻是家兄一人在家武鬆實在不放心,所以不能答應三哥,還望三哥見諒。”


    張三有些意外,不過想想武大郎以後受人欺負的遭遇也就釋然了,聽說武鬆是武大郎一手帶大的,以他們兄弟的感情,武鬆這樣做也是可以理解的。


    武鬆這樣一說武大郎確急了,連忙說道:“兄弟你說什麽混話,你跟著我在清河賣炊餅能有什麽出息,還是跟著這位公子出去闖闖,你不要擔心哥哥,哥哥一個人能照顧自己。”


    武鬆聽了武大郎的話,沒有爭辯什麽,隻是在那沉默著,武大郎看著武鬆不說話也是歎了口氣,武鬆的性子他也知道,凡是認定的事情十頭牛都拉不迴來。既然他認定不去,那肯定是不會去的。


    武大郎想起兄弟倆相依為命這麽多年,滿以為自己辛苦把弟弟拉扯大,自己就有了盼頭,弟弟將來也能不跟著自己受苦,沒想到現在的自己確成了弟弟的拖累。想到傷心處忍不住哭了起來。


    武鬆本來認定了要留在哥哥身邊照顧他,但是看著武大郎哭的傷心,立刻不知道如何是好,連忙去勸:“哥哥這是怎麽了,弟弟我一身的本事,在清河一樣能找份活計,東京太遠來迴一趟都要幾個月……。”


    武大郎一邊哭著一邊說:“沒想到我成了兄弟的累贅,早知道這樣我還不如死了好,……。”


    武鬆聽了也眼圈發紅,兩人正在說話,張三尷尬的站在一邊咳了一聲說道:“其實武家兄弟不必如此。”


    兩兄弟見張三說話立刻都望了過來。


    張三繼續說道:“我在京城有一個義學,有三五千孤兒在那上學,學校食堂裏正需要像你哥哥這樣的做炊餅的師傅,如果你跟我一起迴京正好讓你哥哥在學校裏坐炊餅,孩子們天性純良絕對不會欺負你家哥哥。”


    武鬆聽了眼睛一亮,武大郎也有點意動,張三微笑著說道:“二郎既然有千斤之力,正好我鏢局有武學大宗師周侗老爺子指導,相信武兄弟在東京學習一兩年肯定是名鎮一方的好漢。”


    武鬆聽了更加激動,武大郎更是希望兄弟能出人頭地,見張三說道這個份上哪裏還不答應,立刻高興的說道:“還請公子等上一日,我們處理些瑣事就跟公子去東京如何。”


    張三笑道:“無妨,你們隻管忙就是,我們在清河轉轉,我住在東門客棧,你們收拾好了到那裏找我就行了。”


    張三離開武大郎家,在街上閑逛,這武鬆現在身手還很一般,能打死老虎也是憑著一身蠻力,相傳他是替陽穀縣縣令送禮到東京,然後認識了周侗,在周侗身邊學習了幾個月武力大增。


    現在張三提起把武鬆搞到東京,然後讓他在東京學習個一兩年,最大程度的發掘他的潛力,那麽武鬆的成就一定比原著要大得多,至少不隻是一個步軍頭領。


    武家兄弟的命運改變,那麽水滸中會少了很多經典橋段,至少武鬆打虎是沒有了,張三覺得自己也算為野生動物保護做出了貢獻,還有潘金蓮和西門慶等人命運也會不一樣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宋末英雄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怕起重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怕起重複並收藏水滸之宋末英雄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