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考慮到最近的形式,還有自己手裏的力量還沒有整合完全,張三咬牙歎氣,還是要等啊,至少要等自己從京城迴來不是,京城肯定是要迴去一趟的,這麽重要的時刻,張三雖然沒有能力改變什麽,但是京城的生意總要安排一下。


    黑叔帶來了船匠安全送達的消息,張三開始籌集木料物質,好在張三現在手裏有一個大船廠,三艘兩千石船的造船材料,別說引起別人的注意,就是船廠內部人都看不出什麽異常。


    木料紮成木排,上麵一部分用蘆席裹緊到時到島上就能用,下麵的被海水浸濕的需要在島上晾曬一段時間,這些船廠的師傅都有豐富的經驗,安排好之後,張三就讓老莫和周封先壓著去。


    這幾天又陸續有兩艘兩千石的船下水,張三有了足夠的船隻,開始讓水手學校的學生分批上船演練,這些船長也乘機挑選自己合意的船員。


    張三又安排鏢局把招募的護鏢水手放到水手學校一起訓練,畢竟鏢局那邊隻有一條張三淘汰的江船,而且江河不比海上,練不出海軍的感覺。


    經過和大家商議,張三決定還是要在船隊中劃出專門的戰船,畢竟貨船就算安排的護衛人員再精銳,那始終是貨船,滿船的貨物吃水重,調頭運動不便,即容易被包圍,打贏了也追不上。


    張三打算在船隊中專門弄兩到三條戰船,在沙船的基礎上,加固船身,擴大船帆,對船上的重要位置進行防護處理,增加神臂弩和弩炮的炮位。


    這樣的船,一個是用來戰鬥,二是用來裝運貴重貨物,或者金銀。所以一直會處於輕載狀態,有了兩三艘全副武裝的戰船,相信三五條船的海盜都可以輕易抵擋,甚至消滅。


    其他都還好說,關鍵就是戰船上的神臂弩是違禁物品,所以張三迫切想開發出實用的弩炮,這種新鮮的東西並不在大宋律法的禁止之列,隻要操作得當不在近海使用,就可以糊弄很長時間。


    但是想法很好,張三確對這種東西一知半解,張三隻是從一些曆史小說上知道弩炮是使用扭力彈簧的原理,有一個既可以發射弩箭,又可以發射石塊的裝置,但是想要製作出來確是兩眼一摸黑。


    不過好在弩炮並不是什麽高科技,這種西方普及的戰爭兵器,張三相信在大宋沿海的這些西方人之中肯定會有人懂得,張三安排了文仲萊細細打聽。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經過這些天的努力終於在一個大秦商人的船上找到了一個鐵匠懂得這個技術,張三以十兩黃金的代價從商人手裏買下了這個鐵匠。


    這個鐵匠並不是純正的歐洲人,而是紅海沿岸麥加附近的阿拉伯人,名字叫做費薩爾·伊本·阿卜杜勒·阿齊茲·伊本·阿卜杜勒·拉赫曼·巴薩爾,張三決定以後就叫他老費。


    老費原本是大秦船隊船上的奴隸,張三買迴他之後,承諾隻要他能教出十個以上能製作弩炮的徒弟,張三就恢複他自由人的身份,並且賜給他一片土地和房產允許他在大宋的土地上娶妻生子。


    現在大宋的戶籍身份,就像後世老美的綠卡一般,在這些西方國家眼中,繁榮昌盛的大宋簡直就是天堂一樣,所以老費毫無節操的表示他可以立刻開工,隻要三個月就能教出足夠的徒弟。


    張三翻翻白眼,就算他現在想立刻開工張三也沒有足夠多的自己人給他使用,無奈張三要求他先做出一個樣品看看,然後從船廠鐵匠木匠中挑選一批中青年,這些人的挑選張三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把他們的孩子送去東京讀書!


    當然這種使用人質威脅的行為換一種好聽的說法,就是獎勵!因為他們講擔任重要工作,張三獎勵他們的兒子可以有機會到東京去讀書!不放心的可以有一名家人陪同前往,不僅孩子讀書免費,而且同去的家人也會在東京安排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


    所以被挑選的人,帶著感激的心被帶進船廠開辟的一個專門作坊,跟著老費學習製作弩炮,經過三天的挑選,張三終於湊了二十人,有了這些人打下手,老費的速度大大加快。


    正當張三覺得所有事情都在一步步按照自己的計劃發展的時候,威遠鏢局送來了京城的情報,張三打開一看隻見上麵寫著:


    元符三年正月二十五日,皇帝駕崩,宰相章惇主張依禮、律,當立哲宗同母弟簡王趙似,否則當立長弟申王趙佖,但向太後以自己無子,神宗諸子皆庶子,排除患有目疾的趙佖後,主張立哲宗次弟端王趙佶,章惇指出趙佶“輕佻不可以君天下”,並以宋神宗語駁斥反對派:“先帝嚐言:端王有福壽,且仁孝,當立。”但向太後在曾布、蔡卞、許將等執政的支持下,立趙佶為帝。


    張三一看傻眼了,這死的也太快了,算算上次的情報正好是威遠鏢局二十日從東京出發帶來的,這次的情報則是月底出發的送過來的。到了張三手裏已經是一個月之後了。


    張三歎了口氣,看來以後威遠鏢局加急鏢的建設力度要加大了,張三立刻讓杭州分局擴大鴿子養殖規模,然後送消息迴東京,要求東京的劉鴿那邊也擴大。


    既然事情已經塵埃落定,張三反倒是不著急了,黑叔的船再次迴來,張家船廠終於有一首五千石的大船完成下水,這樣一來,張三原來船上的人員終於不夠用了,經過老黑和船長的計算想要開動這條五千石的大船,船上的水手至少要三百人。


    而張三的船上確隻有一百人不到,無奈之下,張三隻好在水手學校舉行了一場招聘,這些人雖然隻學習了十多天,但是學校裏並不是所有學生都是新手。


    張三開出的條件非常豐厚,隻要上了張三的坐船,這些水手家人將由船廠統一供養,兒子兄弟也會送到東京免費上學,不僅工錢比其它船多百分之五十,而且傷亡撫恤也是其它船隻的兩倍,當然這是一種獎勵也是一種要求!


    反正都是當水手,張三的坐船待遇這麽好,大家自然爭先恐後,張三先挑選了四百個,然後剔除一些不符合條件的,例如那些沒有親人的或者不願接親人過來居住的,暗中也剔除了那些家裏有人在官府的,還有那些奸猾的。


    經過一番挑選,合格的人減少到三百人,張三一邊要求這些人在船上訓練,一邊寫信去接他們的家人,船廠附近也開始大規模建設宅院。張三特意設計了一個水手村,裏麵不僅有宅院,而且還會有一條小型商業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宋末英雄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怕起重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怕起重複並收藏水滸之宋末英雄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