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被公主說中了心思,也不尷尬,當下笑道:“還是公主妹妹最好,那我就不客氣了。”
當下眾人再次坐下,李清照看著雙兒問道:“我聽你剛才的故事,和往常的佛家故事迥異,莫不是也是這西遊釋厄傳作者跟你講的?”
雙兒微笑著點頭說:“正是。”
李清照見雙兒點頭就奇怪的問道:“如此才華出眾怎麽在京城我等確從未聽說?”
公主笑道:“人家是真正的隱士高人,自比陶淵明第二呢!”
李清照說道:“哦?還有此事。”
接著公主就開始講西山賞菊會上的那首除卻陶家到我家,李清照聽罷說道:“這詩算的中上,隻是口氣未免太大了吧?”
公主笑道:“你手上那本三國演義,裏麵有首開卷詞,你讀讀再說。”
李清照聽罷,翻找到三國演義,開始細讀開卷詞,滾滾長江東逝水……。
讀完之後,李清照歎道:“果然是大才啊,讀罷我都想去到那漁船上跟他們一起暢飲濁酒,談笑古今了。”
公主見李清照已經認同就說道:“你可聽說了那西山會時一對殉情大雁的事情了?”
李清照想想說道:“恩,我聽說了,沒想到禽獸中也有如此真情,我聽過之後還特意去了西山憑吊一番,本想賦詩一首怎奈一時不知如何下筆。我覺得隻有蘇學士的江城子之後,人們在難寫出此等情真意切的詞句了。”
公主怕吳雙不懂,就說道:“當日我們正在做詩,天上突然一隻大雁落入會場,天上另一隻見死了同伴盤旋在會場一陣也一頭撞死在地上,真情讓人感動。”
吳雙點頭說道:“我在庵中也聽說了此事,大家還為她們誦經做了超度。”
公主看兩人都在看著自己就接著說道:“當日張三公子也正在場,他看了這兩隻鴻雁,有感於自己,也寫了一首摸魚兒的詞,不如我讓我府裏的樂師唱給你們聽聽?”
李清照立刻問道:“哦?這張三公子就是這臨江仙的作者麽?”
公主點頭,李清照高興的說道:“那就快唱來。”
雙兒聽罷也是心神一震,有些複雜的看著公主示意翠竹去請樂師,不一會樂師來了,向大家行了一禮,調了下聲調,開始唱起來“問世間情為何物……。”
李清照閉著眼聽著這首詞,隻感覺心裏有一種東西在撕扯,眼角有些濕濕的。
雙兒聽了第一句已是淚如雨下,聽著後邊的句子更是整個人有一種即將崩潰的感覺,等到整首聽完,李清照還沉浸在詞曲中,雙兒起身說道:“公主,還有這位李姐姐,雙兒身體有些不適告辭了。”
話一說完雙兒就掩麵而去,公主立刻站起來示意翠竹跟著,看著她遠去的背影公主歎息一聲坐下。
李清照被雙兒莫名其妙的打斷,正不知所措,公主看看她說道:“雙兒姐姐也是個苦命的孩子,她跟這首詞的作者本是青梅竹馬,隻因……。”
李清照聽著公主講起雙兒和張三的故事,又想起張三寫的這首詞,不自覺的也流出眼淚。暗暗為這對苦命的人傷心。
兩人說完之後都沒有了在待下去的心情,李清照就告辭離開了。
第二天,張三打完太極拳吃過早飯,正要招唿楊泰去禦拳館,確見周翔在門外等著自己,張三上前問道:“周翔,你有什麽事情麽?”
周翔過來對張三施了一禮說道:“三哥,自從我來到莊上也沒有出一點力氣,您每日吃喝的供著,我這心裏有點過意不去,我也沒有別的本事,隻會養鳥養鴿子,三哥要是有用得著,我就養一些,老是白吃白喝我心裏也過意不去。”
張三最近太忙還真的就把這事忘記了,見周翔問,張三才想起,自己手裏還有一個養鴿子的人呢。
張三考慮了一下問道:“我常常聽人說這鴿子能送信,不知道你能不能訓練那種能送信的鴿子?”
周翔一聽笑著說道:“這個俺會,這鴿子啊非常戀家,你隻要在一個地方把它養大,你再帶著它走多遠它都能自己飛迴家來。”
張三聽了點頭說道:“原來如此,既然這樣,今天你先找李四在後院選個地方搭鳥籠,先按養一百對準備吧,如果以後有需要,再擴大,等籠子搭好你在找你四哥一起去買鴿子。”
周翔立刻高興的說:“您就瞧好吧,我保證給您養出最好的鴿子。”
張三和楊泰來到禦拳館時,大家都在廳裏坐著,看到張三來了隻是簡單的客套了一下就坐下了。
張三看大家興致不高,就問道:“事情現在怎麽樣了?”
周侗歎惜一聲說道:“已經讓人打聽了,過幾日判決就會下來,怕是要秋後問斬。”
張三心裏盤算著問道:“不能使點銀子改個流配什麽的麽?”
周侗聽過之後,說道:“也試了,但是大家都不敢忤逆太後的意思。”
張三看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也不知道該怎麽安慰了,隻好問道:“那周老爺子您打算下一步怎麽辦?”
周侗重重探口氣說道:“我已經寫信給宗縣令,看看他可有什麽辦法,我們這邊也隻有每日好酒好飯的斥候著,盡盡心義了。”
說道這裏周侗起身說道:“無論如何還是要謝謝張三郎仗義相助,周某感激不盡。”
張三也起身迴禮道:“周老爺子說哪裏話,我也是略盡綿薄之力。”
張三看著周侗也沒有劫人的打算,心裏送了口氣,猶豫著要不要把自己想的找禦史的辦法說給他聽,隻是這事風險太大,若真是頂撞了太後,太後是不敢拿那言官怎樣,但是周侗還有張三可是要倒黴了。
隻要太後有點厭惡的情緒,那下邊的小鬼們還不如得了聖旨一樣上門,到時莫說是東京,怕是天下都沒有自己等人的容身之地了。別水滸正劇還沒開始自己先上梁山了。
張三到不是舍不得這些家產,隻是自己坐在山上在想結識這些英雄就難了,到時都被宋江那家夥拉攏去了,自己最後還不是落個王倫晁蓋的下場。
當下眾人再次坐下,李清照看著雙兒問道:“我聽你剛才的故事,和往常的佛家故事迥異,莫不是也是這西遊釋厄傳作者跟你講的?”
雙兒微笑著點頭說:“正是。”
李清照見雙兒點頭就奇怪的問道:“如此才華出眾怎麽在京城我等確從未聽說?”
公主笑道:“人家是真正的隱士高人,自比陶淵明第二呢!”
李清照說道:“哦?還有此事。”
接著公主就開始講西山賞菊會上的那首除卻陶家到我家,李清照聽罷說道:“這詩算的中上,隻是口氣未免太大了吧?”
公主笑道:“你手上那本三國演義,裏麵有首開卷詞,你讀讀再說。”
李清照聽罷,翻找到三國演義,開始細讀開卷詞,滾滾長江東逝水……。
讀完之後,李清照歎道:“果然是大才啊,讀罷我都想去到那漁船上跟他們一起暢飲濁酒,談笑古今了。”
公主見李清照已經認同就說道:“你可聽說了那西山會時一對殉情大雁的事情了?”
李清照想想說道:“恩,我聽說了,沒想到禽獸中也有如此真情,我聽過之後還特意去了西山憑吊一番,本想賦詩一首怎奈一時不知如何下筆。我覺得隻有蘇學士的江城子之後,人們在難寫出此等情真意切的詞句了。”
公主怕吳雙不懂,就說道:“當日我們正在做詩,天上突然一隻大雁落入會場,天上另一隻見死了同伴盤旋在會場一陣也一頭撞死在地上,真情讓人感動。”
吳雙點頭說道:“我在庵中也聽說了此事,大家還為她們誦經做了超度。”
公主看兩人都在看著自己就接著說道:“當日張三公子也正在場,他看了這兩隻鴻雁,有感於自己,也寫了一首摸魚兒的詞,不如我讓我府裏的樂師唱給你們聽聽?”
李清照立刻問道:“哦?這張三公子就是這臨江仙的作者麽?”
公主點頭,李清照高興的說道:“那就快唱來。”
雙兒聽罷也是心神一震,有些複雜的看著公主示意翠竹去請樂師,不一會樂師來了,向大家行了一禮,調了下聲調,開始唱起來“問世間情為何物……。”
李清照閉著眼聽著這首詞,隻感覺心裏有一種東西在撕扯,眼角有些濕濕的。
雙兒聽了第一句已是淚如雨下,聽著後邊的句子更是整個人有一種即將崩潰的感覺,等到整首聽完,李清照還沉浸在詞曲中,雙兒起身說道:“公主,還有這位李姐姐,雙兒身體有些不適告辭了。”
話一說完雙兒就掩麵而去,公主立刻站起來示意翠竹跟著,看著她遠去的背影公主歎息一聲坐下。
李清照被雙兒莫名其妙的打斷,正不知所措,公主看看她說道:“雙兒姐姐也是個苦命的孩子,她跟這首詞的作者本是青梅竹馬,隻因……。”
李清照聽著公主講起雙兒和張三的故事,又想起張三寫的這首詞,不自覺的也流出眼淚。暗暗為這對苦命的人傷心。
兩人說完之後都沒有了在待下去的心情,李清照就告辭離開了。
第二天,張三打完太極拳吃過早飯,正要招唿楊泰去禦拳館,確見周翔在門外等著自己,張三上前問道:“周翔,你有什麽事情麽?”
周翔過來對張三施了一禮說道:“三哥,自從我來到莊上也沒有出一點力氣,您每日吃喝的供著,我這心裏有點過意不去,我也沒有別的本事,隻會養鳥養鴿子,三哥要是有用得著,我就養一些,老是白吃白喝我心裏也過意不去。”
張三最近太忙還真的就把這事忘記了,見周翔問,張三才想起,自己手裏還有一個養鴿子的人呢。
張三考慮了一下問道:“我常常聽人說這鴿子能送信,不知道你能不能訓練那種能送信的鴿子?”
周翔一聽笑著說道:“這個俺會,這鴿子啊非常戀家,你隻要在一個地方把它養大,你再帶著它走多遠它都能自己飛迴家來。”
張三聽了點頭說道:“原來如此,既然這樣,今天你先找李四在後院選個地方搭鳥籠,先按養一百對準備吧,如果以後有需要,再擴大,等籠子搭好你在找你四哥一起去買鴿子。”
周翔立刻高興的說:“您就瞧好吧,我保證給您養出最好的鴿子。”
張三和楊泰來到禦拳館時,大家都在廳裏坐著,看到張三來了隻是簡單的客套了一下就坐下了。
張三看大家興致不高,就問道:“事情現在怎麽樣了?”
周侗歎惜一聲說道:“已經讓人打聽了,過幾日判決就會下來,怕是要秋後問斬。”
張三心裏盤算著問道:“不能使點銀子改個流配什麽的麽?”
周侗聽過之後,說道:“也試了,但是大家都不敢忤逆太後的意思。”
張三看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也不知道該怎麽安慰了,隻好問道:“那周老爺子您打算下一步怎麽辦?”
周侗重重探口氣說道:“我已經寫信給宗縣令,看看他可有什麽辦法,我們這邊也隻有每日好酒好飯的斥候著,盡盡心義了。”
說道這裏周侗起身說道:“無論如何還是要謝謝張三郎仗義相助,周某感激不盡。”
張三也起身迴禮道:“周老爺子說哪裏話,我也是略盡綿薄之力。”
張三看著周侗也沒有劫人的打算,心裏送了口氣,猶豫著要不要把自己想的找禦史的辦法說給他聽,隻是這事風險太大,若真是頂撞了太後,太後是不敢拿那言官怎樣,但是周侗還有張三可是要倒黴了。
隻要太後有點厭惡的情緒,那下邊的小鬼們還不如得了聖旨一樣上門,到時莫說是東京,怕是天下都沒有自己等人的容身之地了。別水滸正劇還沒開始自己先上梁山了。
張三到不是舍不得這些家產,隻是自己坐在山上在想結識這些英雄就難了,到時都被宋江那家夥拉攏去了,自己最後還不是落個王倫晁蓋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