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張三竟然一覺睡到天亮,有些意外的坐在床上,他們怎麽沒有叫自己偷菜?


    正想著,李四走進來說道:“三哥可是起來了?”


    “哦。起來了。”張三應了一聲。


    來到院子裏,李四已經走了進來。張三有點奇怪,就問道:“今天沒有去拾菜麽?”


    李四一聽張三提到拾字有些害羞說道:“怎麽能每日去偷,那大相國寺的菜地裏怎經得起。大家隻是沒錢花的時候去一次而已。三哥的錢昨天輸完了麽?”


    “那道沒有,隻是我以為是天天去呢。”


    李四笑笑沒有說話,拉著張三就往外走,張三奇怪問道:“我們要去那裏。”


    “去路口吃飯。”


    張三本來還想吃雙兒給自己拿的餅呢,既然李四邀請了,就不好拒絕,一起去了。


    來到路口有兩個兄弟已經在吃了,看到張三李四過來,就招唿一起坐。


    張三要了兩個包子一碗粥,李四吃的是炊餅和店家送的鹹菜,吃完飯張三就不知道該幹什麽了。首先想到的就是想出去轉轉,但是有怕不認得路,迴不來了。


    不一會那兩個人吃完就打了招唿離開了,張三和李四在棚子裏坐了一會。李四就說到:“三哥先在附近轉轉,我去找猴子打聽一下可有叫王進的。”


    隻剩張三自己之後,反而覺得無趣,張三就搖晃著往迴走了,迴到院子裏張三細細查看。


    前天和昨天都沒來得及好好看看,現在難得有時間,參觀一下,好歹也是自己現在唯一的住房來著。


    整個院子坐北朝南,院門開在偏左邊,院牆是使用木棍紮成的齊肩矮牆,到了門口這裏使用土坯壘成的簡單院門房,上邊頂子蓋著蒲草。


    進了院子,看到正屋兩間,廚房一間,院子東南角還有一間茅房。


    院子裏有一輛殘破的獨輪車,還有就是那塊石碑,其他什麽都沒有了,院子子裏到處長著雜草,顯得有些破敗。


    進了廚房,左邊靠門的地方是一個簡單的鍋灶,灶上已沒有鍋。鍋灶邊原本該放柴火的地方,現在也空無一物。正對門的右邊放著一個案板桌,案板上也堆積著一層厚厚的灰塵。張三輕輕一吹,險些迷了眼睛。


    案板桌裏邊有一個小水缸,能裝三四桶水的樣子,現在缸裏也沒有水了,裏麵也落滿了厚厚的灰塵還有蜘蛛網。在水缸邊找到一個完好的木桶,和一個破瓢,分成兩半的缸蓋子。


    屋子裏既沒有碗筷,也沒有刀具調料,完全不具有開火做飯的能力。出去之前看了一眼灶膛裏的灰窩子又用手探探,嗯自己的錢還在。


    來到正屋,正屋裏空無一物。梁上地上都是灰,牆角屋頂掛著一層蜘蛛網。屋子是土坯的,房頂是鋪草蓋瓦結構。不像廚房和院門隻是蓋著草。所以屋子看著沒有漏雨的地方,牆上的土坯也沒有漏風。


    再接著就是張三的臥室了,晚上還沒有注意,現在白天一看發現屋裏床上的被子都快成黑色的了。在打開那個破箱子,翻找裏麵的衣物,薄厚加在一起也隻有四五套,麻布的被子一床。下邊就是一些破布衣服,可能是張三爹娘的衣物,張三把衣物翻找一遍,發現最下邊竟然還放著一個灰色的布包,張三立刻把布包拿出來。


    打開布包翻看裏麵是一套嫁衣還有一套細麻質的藍色衣物,拿出來看,嫁衣有七八成新。


    張三仔細想想覺得可能是張三她娘當年的嫁衣。再去拿那套藍色衣物,竟然從衣服裏抖出來一對銀鐲子。


    張三把鐲子拿起,惦著有兩個雞蛋重,翻看鐲子上,各雕刻著一枝牡丹。


    張三把衣物和鐲子放迴包裏,想想又不放心,就又把鐲子拿出來,去埋在了廚房的灰窩裏。想想還不太放心,常言說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於是又換了一個地方埋上。


    有了這個發現,張三立刻來了精神,開始在屋裏翻找,牆角門後,梁上都翻了一遍。結果一無所獲。


    張三有點不死心,又把正屋廚房的牆縫裏都翻一遍,因為電視上不是有把錢藏在牆縫裏的情節麽,最後還是一無所獲。


    轉了一圈,張三看看在沒有地方可翻,張三開始把床挪了挪,想看看床裏麵有沒有可能藏錢。還是沒有發現。


    張三又看著屋裏各處地麵思考了一陣,想想還是算了,工作量太大,就算埋了也不知道在哪裏,都翻一遍還不一定會有。


    不過兩個鐲子的收獲張三還是很高興的。這樣自己就算有了更多的生活保障,算算,銅錢一千多文,銀鐲子有八十克,五十克是一兩,那就是有一兩半吧。就是一千五百文,又夠自己吃一個月了。


    其實張三現在還不知道,宋代的兩和現代是不一樣的,現代一兩是五十克而宋朝是四十克,所以這對鐲子是二兩銀子打製的,宋代嫁女一般嫁妝都很豐厚。所以一對銀鐲子不奇怪。


    還有就是宋代不是一千文一貫,而是七百七十文一貫,而且一兩銀子等於兩貫錢。


    所以這一對鐲子就夠張三三四個月的吃用了。


    張三現在思考著是不是要買一套鍋碗瓢盆在置辦些柴米油鹽,自己做飯。但是想想一套家夥事的價格也就放棄了,但是吃可以隨意在外邊解決,喝水確是一個麻煩。


    張三雖然沒有講究到必須喝純淨水,但是喝河水你總要燒開再喝吧,自己可不想做第一個死於寄生蟲的穿越者。


    想到就去做,張三先把水缸小心的移動到院子裏,然後提上水桶準備去打一桶水先把水缸刷刷。


    來到院子外邊,張三確是一陣茫然,不知道該去何處打水,站了一會,也沒有看到其他去打水的人,張三隻好拉著一個路過的老人問到:“你好,麻煩你問一下,到哪裏打水?”


    那人看了看張三手裏的水桶說道:“三哥真是忘了以前的事了麽,我是西邊大春家的,大春他爹,有空來我家坐坐,打水就去南邊的金水河,從這往那走,穿過一條胡同,就到河邊。”


    張三連忙謝過,提著水桶就去,走了不遠果然看到一條大河。河邊有一些人正在打水,河上也沒有漁船商船,張三很奇怪,不是說宋朝水運特別發達麽?這麽大的河怎麽一條船都沒有?


    其實這條金水河是北宋京城飲水供應的主要河流,一直流進皇宮,自然是不允許大家劃船了。隻是張三不知道罷了。


    把缸刷了兩遍,又把案板清洗了一下。把廚房簡單的打掃一遍。又提了兩桶水到缸裏,又把水瓢和缸蓋子刷洗了一下,有了這半缸水就可以燒茶了。


    張三正要出去買一個鍋好燒水用就看到李四走了過來,看到張三,李四就說到:“三哥已經打聽到王進和高二的消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宋末英雄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怕起重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怕起重複並收藏水滸之宋末英雄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