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董太後
穿入異世界?召喚玩家一統天下! 作者:雪夜迷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宮之中,司馬恭臉色難看到了極點,這次被太後召見他知道絕對不是什麽好事。
這位太後,那可不是自己生母……先帝司馬淵征戰天下,雖說打下了這偌大的基業,但是卻也落得渾身暗疾,哪怕召集了一批當時天下最有名望的大夫,也束手無策,隻能用些藥物壓製傷勢,但是這種壓製卻也是極為有限,不然司馬淵不至於開國短短三年便駕崩而去。
作為開國皇帝打了一輩子仗,一天都沒有享受,卻是死得很痛苦,聽說死得時候渾身抽搐,口吐白沫,要不是因為他是皇帝,要不是這個時代不用火化,說不得他進入焚屍爐的時候還得跳起來詐屍一下呢。
司馬淵死得早,雖然算不上英年早逝,但是也是正值壯年,死在這樣的年紀屬實可惜,他無嫡子,死前將他過繼到當初的皇後,現在的太後董氏膝下,雖說如此,但是他對這位母後卻是沒有半點感情。
而且……他心裏有些陰沉,他的這位母後,也不是什麽良善之輩,野心勃勃形容她完全沒有問題,這是一個權利欲極其重的女人,先帝在時,以先帝開國君主的威嚴她還不敢有什麽動作,隻是現在,司馬淵死後便一直蠢蠢欲動。
司馬恭雖然不及先帝對這個朝堂的掌控力,但是也不是什麽傻子皇帝,對他這位母後雖深居深宮,但卻時有走動,培養心腹的事情是看在眼裏的,對於這件事他自然憤怒,但是無可奈何。
要知道,現在可不是後世那種後宮不得幹政的時代,當今天下以孝立國,特別是太後,梁帝國時期便有許多太後幹政的例子,當今大周亦不例外,太後的權利可不小,特別是當皇帝威望還不夠的時候……
如果是以往,司馬恭卻也並不擔憂,但是現在……蜀國戰事失利,上庸丟失,涼州丟失,所幸長安無事,李順猛攻長安,隻是張郯堅壁清野,又派出輕騎襲擾涼軍糧道,致使涼軍不能久繼,最終不得不含恨退去,不然若是長安再失守,他這個天子便難辭其咎了,畢竟長安若丟失,那潼關便成了最後的關隘,再然後……便是洛陽!
洛陽遭到危機,這已經是多久沒有出現過的事情了?自從先帝建立大周以來就從來沒有過!
而除去這些之外,那東南九江又反了,差點讓他一口氣沒緩過來,哪怕挺了過來,但是卻總是不安,總有種江山將要傾覆的錯覺。
他也不知道為什麽會變成這樣,本來繼先帝餘烈,他完全可以以天下大勢浩浩蕩蕩壓過去,天下一統,成為一統天下的皇帝,結果現在……
這一連串的打擊,他的威望不說全無,也是千瘡百孔了,一想到丟失上庸的許平他就目眥欲裂,沒想到這京城盛名的少年竟然是個如此草包!
丟失上庸也就罷了,甚至葬送數萬大軍也罷了,那個該死的家夥竟然沒有選擇以死殉國,反而投敵了!
甚至其父許靖以教子無方,又告老還鄉舍去一切職務,深怕這場殺身之禍把許家牽連上,許平一下子成了天下第一敗家子。
當然,他從來沒想過上庸丟失他是重中之重,皇帝,從來是不會錯的,錯的永遠是大臣,無關對錯,這是皇室威嚴,不容置疑!
“兒臣求見太後。”
站在皇後的寢宮外,司馬恭做低姿態。
門的後麵傳來慵懶的聲音:“皇帝來了,讓皇帝進來吧。”
婢女打開大門,向司馬恭行禮,司馬恭視而不見,直接進入了寢宮。
視線內的董太後,雍容華貴,湘紅色大紅妝霏緞宮袍,又以金絲繡有大朵大朵牡丹,長發挽起,插上了兩支赤金掐絲暖玉火鳳含珠釵,舉手投足間有著別樣魅力。
董太後年齡也就三十來歲,遠不是人老珠黃之時,風韻猶存。
“本宮聽聞上庸打了敗仗?”
司馬恭眉頭一挑,稍作思慮,說道:“許平不忠不孝,投降賊子,以致失地。”
董太後略微有些不悅的說道:“本宮怎麽聽說是皇帝思慮不周,調走張郯張驃騎呢?皇帝要有足夠的胸懷,要時常自省,不可妄自推卸責任。”
司馬恭頓了頓,低著頭:“母後教訓的是。”
“許平既然降了賊子,這防禦蜀地的將領便空了出來,皇帝可有人選?”
司馬恭立刻便知道了對方的主意,斬釘截鐵的說道:“母後勿慮,兒臣已安排好人選。”
“哦?是哪位將軍啊?”
“車騎將軍,鄧懿。”
董太後微微偏過頭來,這鄧懿倒也確實是大周名將,也是跟隨先帝南征北戰的。
“鄧將軍雖謀略過人,隻是到底有些年邁了,怕是力不從心,本宮如何能看得了這些跟隨先帝的老臣一把年紀了還在沙場上拚搏?該安享晚年,享天倫之樂方是。”
董太後修長蔥指撚起一粒葡萄塞入嘴中,動作優雅而高貴。
“鄧將軍雖年紀略大,隻是勇武不輸他人,兒臣嚐問其是否願意領兵出征,鄧將軍言大周之將,當馬革裹屍還,言其歸宿應在沙場上,兒臣亦不願意寒了鄧將軍之心。”
司馬恭麵無表情,卻是毫不退讓,鄧懿,先帝老臣,對他是絕對的忠誠,他一個女兒都嫁入了後宮為妃。
董太後看了他一眼,歎了口氣,說道:“哪怕如此本宮心中尚且不忍,不若遣一人為其偏將為鄧將軍分擔些吧,本宮看那王承便是不錯。”
王承,由太後一把提攜上來的,現在正任折衝校尉。
司馬恭沒有立刻迴話,董太後也是不急,嘴角那總是掛著的若有若無的笑意依舊。
“如此甚好,想必鄧將軍知道後定會感激涕零,兒臣便加封王承為揚武將軍,與鄧將軍一同出征。”
司馬恭退了一步,現在大周局勢動蕩,他不願在這個時候和太後翻臉。
董太後含笑點了點頭,又擺了擺手,說道:“本宮乏了,皇帝迴去吧。”
“兒臣告退。”
司馬恭迅速離開太後寢宮,隻是雙拳緊緊握著,待鬆開的時候掌心內已經多了幾道被指甲壓出來的血痕。
這位太後,那可不是自己生母……先帝司馬淵征戰天下,雖說打下了這偌大的基業,但是卻也落得渾身暗疾,哪怕召集了一批當時天下最有名望的大夫,也束手無策,隻能用些藥物壓製傷勢,但是這種壓製卻也是極為有限,不然司馬淵不至於開國短短三年便駕崩而去。
作為開國皇帝打了一輩子仗,一天都沒有享受,卻是死得很痛苦,聽說死得時候渾身抽搐,口吐白沫,要不是因為他是皇帝,要不是這個時代不用火化,說不得他進入焚屍爐的時候還得跳起來詐屍一下呢。
司馬淵死得早,雖然算不上英年早逝,但是也是正值壯年,死在這樣的年紀屬實可惜,他無嫡子,死前將他過繼到當初的皇後,現在的太後董氏膝下,雖說如此,但是他對這位母後卻是沒有半點感情。
而且……他心裏有些陰沉,他的這位母後,也不是什麽良善之輩,野心勃勃形容她完全沒有問題,這是一個權利欲極其重的女人,先帝在時,以先帝開國君主的威嚴她還不敢有什麽動作,隻是現在,司馬淵死後便一直蠢蠢欲動。
司馬恭雖然不及先帝對這個朝堂的掌控力,但是也不是什麽傻子皇帝,對他這位母後雖深居深宮,但卻時有走動,培養心腹的事情是看在眼裏的,對於這件事他自然憤怒,但是無可奈何。
要知道,現在可不是後世那種後宮不得幹政的時代,當今天下以孝立國,特別是太後,梁帝國時期便有許多太後幹政的例子,當今大周亦不例外,太後的權利可不小,特別是當皇帝威望還不夠的時候……
如果是以往,司馬恭卻也並不擔憂,但是現在……蜀國戰事失利,上庸丟失,涼州丟失,所幸長安無事,李順猛攻長安,隻是張郯堅壁清野,又派出輕騎襲擾涼軍糧道,致使涼軍不能久繼,最終不得不含恨退去,不然若是長安再失守,他這個天子便難辭其咎了,畢竟長安若丟失,那潼關便成了最後的關隘,再然後……便是洛陽!
洛陽遭到危機,這已經是多久沒有出現過的事情了?自從先帝建立大周以來就從來沒有過!
而除去這些之外,那東南九江又反了,差點讓他一口氣沒緩過來,哪怕挺了過來,但是卻總是不安,總有種江山將要傾覆的錯覺。
他也不知道為什麽會變成這樣,本來繼先帝餘烈,他完全可以以天下大勢浩浩蕩蕩壓過去,天下一統,成為一統天下的皇帝,結果現在……
這一連串的打擊,他的威望不說全無,也是千瘡百孔了,一想到丟失上庸的許平他就目眥欲裂,沒想到這京城盛名的少年竟然是個如此草包!
丟失上庸也就罷了,甚至葬送數萬大軍也罷了,那個該死的家夥竟然沒有選擇以死殉國,反而投敵了!
甚至其父許靖以教子無方,又告老還鄉舍去一切職務,深怕這場殺身之禍把許家牽連上,許平一下子成了天下第一敗家子。
當然,他從來沒想過上庸丟失他是重中之重,皇帝,從來是不會錯的,錯的永遠是大臣,無關對錯,這是皇室威嚴,不容置疑!
“兒臣求見太後。”
站在皇後的寢宮外,司馬恭做低姿態。
門的後麵傳來慵懶的聲音:“皇帝來了,讓皇帝進來吧。”
婢女打開大門,向司馬恭行禮,司馬恭視而不見,直接進入了寢宮。
視線內的董太後,雍容華貴,湘紅色大紅妝霏緞宮袍,又以金絲繡有大朵大朵牡丹,長發挽起,插上了兩支赤金掐絲暖玉火鳳含珠釵,舉手投足間有著別樣魅力。
董太後年齡也就三十來歲,遠不是人老珠黃之時,風韻猶存。
“本宮聽聞上庸打了敗仗?”
司馬恭眉頭一挑,稍作思慮,說道:“許平不忠不孝,投降賊子,以致失地。”
董太後略微有些不悅的說道:“本宮怎麽聽說是皇帝思慮不周,調走張郯張驃騎呢?皇帝要有足夠的胸懷,要時常自省,不可妄自推卸責任。”
司馬恭頓了頓,低著頭:“母後教訓的是。”
“許平既然降了賊子,這防禦蜀地的將領便空了出來,皇帝可有人選?”
司馬恭立刻便知道了對方的主意,斬釘截鐵的說道:“母後勿慮,兒臣已安排好人選。”
“哦?是哪位將軍啊?”
“車騎將軍,鄧懿。”
董太後微微偏過頭來,這鄧懿倒也確實是大周名將,也是跟隨先帝南征北戰的。
“鄧將軍雖謀略過人,隻是到底有些年邁了,怕是力不從心,本宮如何能看得了這些跟隨先帝的老臣一把年紀了還在沙場上拚搏?該安享晚年,享天倫之樂方是。”
董太後修長蔥指撚起一粒葡萄塞入嘴中,動作優雅而高貴。
“鄧將軍雖年紀略大,隻是勇武不輸他人,兒臣嚐問其是否願意領兵出征,鄧將軍言大周之將,當馬革裹屍還,言其歸宿應在沙場上,兒臣亦不願意寒了鄧將軍之心。”
司馬恭麵無表情,卻是毫不退讓,鄧懿,先帝老臣,對他是絕對的忠誠,他一個女兒都嫁入了後宮為妃。
董太後看了他一眼,歎了口氣,說道:“哪怕如此本宮心中尚且不忍,不若遣一人為其偏將為鄧將軍分擔些吧,本宮看那王承便是不錯。”
王承,由太後一把提攜上來的,現在正任折衝校尉。
司馬恭沒有立刻迴話,董太後也是不急,嘴角那總是掛著的若有若無的笑意依舊。
“如此甚好,想必鄧將軍知道後定會感激涕零,兒臣便加封王承為揚武將軍,與鄧將軍一同出征。”
司馬恭退了一步,現在大周局勢動蕩,他不願在這個時候和太後翻臉。
董太後含笑點了點頭,又擺了擺手,說道:“本宮乏了,皇帝迴去吧。”
“兒臣告退。”
司馬恭迅速離開太後寢宮,隻是雙拳緊緊握著,待鬆開的時候掌心內已經多了幾道被指甲壓出來的血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