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有關車薦蘭的傳聞,倒是與先前不同,不是些秦樓楚館、雲雨鴛鴦的逸事。


    據說,平日裏車薦蘭出門,身邊必有一眾仆從,或多或少但少說也得有四個。


    那固定的四個仆從,先前錦衣衛也有探查過,並無特殊,隻是車薦蘭雇來為其背劍的。


    而傳聞之事,就與那四人所背四劍有關。


    數日之前,城中來過一個老者。其人長袍寬笠,自東城門入,路過車府,恰逢車薦蘭攜仆從外出。


    老者遠觀其四劍,口占一句:“孤峰把示雲天客,利劍淒涼恥見人。”


    車薦蘭聞言,以禮相待,詢問老者身份。


    老者自稱是相劍之人,請見車薦蘭四劍。


    車薦蘭欣然取劍,奉請相評。


    其一馬來劍,車薦蘭介紹道:


    “此劍自南洋而來,我以千金購得。劍身乃隕鐵所鑄,紋路天成。”


    老者接劍祥觀,說道:“錘鍛入火五百餘,疊覆包鋼六百層,方為馬來劍之上品。此劍不俗,卻非極品,隻可為隨身之劍。”


    其二唐藏劍,車薦蘭介紹道:


    “此劍為唐朝古劍,我以百金收藏。劍身以鐵礦石同碳加熱,百煉成鋼。”


    老者接劍祥觀,說道:“此劍堅韌,乃以鐵胚夾鋼鍛就。歲月流轉,曆經鉛華,此劍當稱超凡。宜置華室之中,示與凡夫俗子乃褻瀆也。”


    其三玉淵劍,車薦蘭介紹道:


    “此劍藏匣多年,我觀它匣淺難羈,乃求一拭。原主愛劍,不忍寶劍蒙塵,遂以分文之價割愛於我。”


    老者接劍祥觀,說道:


    “此名劍也!名曰:袖裏玉淵,乃太祖朝劍神少瀚離所鑄之劍。


    其鑄劍五口,中道而歿。


    未成之劍名喚歸墟,後世重現曾令武林浴血,實不祥也。


    餘者四劍散落江湖,有緣得見者寥寥。


    曾聞劍神晚年,感神劍燧光染血太多,殺性太重,遂束之高閣,而鑄袖裏玉淵為隨身佩劍。


    及至其參悟天機封存神劍,玉淵若有靈,夜夜匣中悲鳴。


    劍神感玉淵懷仁,知無神劍相鎮、世有不平,乃遍尋名山之礦,鑄劍懸世。


    此玉淵劍,靈劍也、仁劍也!然非常人可執也。”


    其四英契劍,車薦蘭介紹道:


    “此劍荒棄於枯骨之間,我偶然拾得。不知因果,敢請見評。”


    老者接劍祥觀,說道:


    “此劍尋常,然劍身勒銘,大有傳奇。


    長英契,非劍之名,而是劍主之名。


    此劍荒棄,也非劍所抉擇,而是因為劍主的抉擇。


    劍是俠劍,亦是愚劍。佩之實非明智之舉。”


    老者說罷,即向車薦蘭請求,要其將玉淵劍與英契劍相贈。


    車薦蘭答道:“靈劍也好,愚劍也罷,我不曾考量,隻知用著順手,恕不割愛。”


    老者聞言,大笑而去。


    這事情發生在熱鬧的東城門下,很快就成了東城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


    人們倒不驚訝於車薦蘭千金買劍,口耳相傳皆是“袖裏玉淵”的奇談。


    葉鈞聽那錦衣衛暗樁詳述此事,忍不住搖頭蔑笑。


    “荒繆之言!不過是世人多愛奇談,那老者就托物寓言,滿足人們的好奇心罷了。”


    葉鈞對這個傳聞的真假是不懷疑的,這事情並不久遠,又有很多百姓知道,暫時還不會離譜訛傳。


    他隻是不信事件本身。


    那老者為車薦蘭相劍,關鍵並不在寶劍之上,他的話都是為了車薦蘭而說的。


    或許是暗示車薦蘭,也或許是警告車薦蘭,這就要看車薦蘭與那老者之間的立場如何了。


    至於這個老者的身份,葉鈞也已經有了猜測。


    謝思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歧涯俱是轉蓬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耕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耕慵並收藏歧涯俱是轉蓬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