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落下山後,郭守敬還在堤壩上與築堤負責人不斷探討著,並時不時的走到岸邊實地考察。宜安城主劉安見狀,便自去安排人送來了飯食,所有人就在岸邊簡單的吃了晚飯。短短半天,郭守敬便已經和大家打成了一片。吃飯時,就連築堤的民工都自然而然的往他的身邊聚集,認真的聽他說話。張恪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他就未必能做到,這是真正的做到了走入群眾中去,這就是人格魅力了,也是張恪應該向其學習的地方。
月亮高掛時,眾人於星光下踩著泥巴往駐地走。或許是因為有了郭守敬這個主心骨在,所有人在心境上都已經和來時不同了,一路上竟是有說有笑的。天災或許難以避免,但仍要努力去生活,隻要能有盼頭,有個靠譜的帶頭人,人們還是能夠樂觀麵對的。最怕遇到那種正事不幹,隻知道欺下瞞上,胡亂指揮的官員,生生地把百姓的心給涼透了。當百姓不再信任官府朝廷時,那就是混亂的開始,什麽事都做不成了。教員曾經就講過:沒有不合格的群眾,隻有不合格的幹部。
迴到駐地,大丫立即為郭守敬和張恪端來熱水及換洗衣物。此次出京,郭守敬私下沒有帶什麽伺候的下人,於是一路之上大丫便充當起了兩人的侍女,照顧飲食起居。洗漱更衣後,兩人坐在帳外的石條上,一邊吹著涼風,一邊喝茶聊天。
經過這段時間的接觸,對於這個年輕人,郭守敬已是頗為認可和看重了。張恪表現出了遠超同齡人的穩重,可以看出在治水一道上,他其實並沒有那麽多專業知識的儲備。然而他的思考維度是寬廣的,談論相關話題時,也不會不懂裝懂,而是實事求是,不會無意義的去賣弄。這些一般年輕人身上的通病,他都沒有。這讓郭守敬很是欣賞,大家都年輕過,不懂就去學,態度要擺正。尤其是在專業領域,在真正的學問麵前,千萬不能逞能,那樣做隻會徒增笑柄。
之前,倒是聽人說起過,周勃有這麽一個弟子,雖然年紀尚輕卻頗有才華。然而文才出眾的少年人,他見得多了,倒也不覺得有什麽。不過,經此一行,短短十多天後,他才確認了周勃確實是收了個好學生。站在上官的角度看,這樣的手下,也是可遇不可求的:腦子好,心性佳,配合度高,願意學習,不懼辛勞,委實是值得好好培養的良材。而且此子談吐風雅,知識麵廣,與其聊天,頗為暢快,兩人已漸漸的變成忘年交了。直至月上中天,兩人才各自迴去歇息。
翌日,從大江上遊傳來消息,雨勢目前已經暫時停止了。經過多方測算,發生二次災害的可能性極低,因此隻待潰掉的堤壩被修複好了,宜安城的百姓就可以返迴城內了。百姓們聽到這個消息,自然是雀躍不已,興奮之下,許多人都自發的到岸堤上去幫忙,也因此極大加快了修複的速度。兩天後,宜安北城門正式開啟,百姓蜂擁而入,開始重拾家園。郭守敬等又在此逗留了兩天,便離開宜安城,繼續沿江往上遊去巡視。
*****
宜安城西北百裏處,武威城。
此次汛情,受災最為嚴重的大都集中在大江中遊,主要原因是這一片區域持續性的降雨,不僅時間長,雨量也大。郭守敬也將這一段,大約一千裏的河段,作為了考察重點。想要找個辦法,改善和提高一下這一段,防洪與泄洪的能力。畢竟誰也不知道這種規模的降水,未來會不會成為常態。總不能老是這樣,一到了汛期,就隻能棄城轉移吧,誰受得了啊?還是要想辦法從根兒上,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
郭守敬並沒有馬上走進武威城,而是在一個當地向導的帶領下,於城外沿著江堤一路查看過去。豈料,郭守敬越走越是心驚,此地江岸的護城堤,本身並沒有什麽問題。然而,堤岸上就隻有寥落的種了幾十棵樹,堤壩內大片大片的土地皆被改造成了稻田。郭守敬越走越快,待走到堤壩盡頭,迴望著那一大片稻田時,臉色鐵青。隨行的向導,大丫和內衛們麵麵相覷,他們不懂為何郭大人如今是這麽一副要氣炸了的表情。隻有張恪,因為在另一個時空生活過,隱隱的知道,郭守敬憤怒的原由。
在河道邊沿,開墾種植農作物。表麵上看,開墾了荒灘,增加了糧食產量,是在變廢為寶。然而,其隱藏的壞處,卻也是許多人想不到的。開墾後,江堤的土質會變得鬆軟坍塌,導致江堤的水土流失,對河道生態造成損害。而更讓人觸目驚心的是,他們為了增加耕地,連樹也幾乎砍光了,這……這是在作死啊。
在另一個時空裏,共和國長江兩岸就曾經因為圍墾造田而造成了植被被破壞,生態失衡,河道變窄等等,進而導致了長江兩岸洪災的頻發。最終在九八年,釀就了一場巨大的災難,那是長江在狠狠地報複需求無度的人類。而那一場大洪水,也終於讓國人清醒了過來,並充分意識到了尊重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人們開始反思人水爭地,毀林開墾等等短視近利的思想,思考它是如何反噬自身的。後來,封山育林,退耕還林,保護植被等生態理念深入人心,一係列以尊重科學,敬畏自然為指導的治水理念的提出,也讓可持續發展觀成為了國家治理水利工程和生態建設過程中極為重要的理論方針。而這,是用血的教訓換來的。可如今,就在眼前,同樣的悲劇,被赤裸裸的展現。人類的智慧和愚蠢,都是無限的啊,張恪在心裏歎息道。
郭守敬帶著眾人趕緊入城,直奔城主府。如今的武威城城主秦業,聽說巡按禦使入城了,慌忙出門來接。一番見禮後,張恪瞧著對方,這位秦城主年過半百,又黑又瘦,若沒有穿那一身緋色官服,幾乎要讓人以為對方是個老農,而非一城之主。而即使是那身官服也已經好幾處褪色,甚至還打上了補丁。原本一腔怒火的郭守敬,看到對方這副形象,也不由得愣了一下,想了想後,壓下火氣,朝對方施禮。
在秦城主引領下,眾人走進了城主府大堂。略略寒暄一番後,秦業笑道:‘’下官一直以來經營地方,不過,郭部堂的大名卻也是早有耳聞,如雷貫耳的,怎奈一直無緣得見,頗感遺憾啊。幸而今日大人代天子巡視地方,才令下官有機會一睹大人風采,秦某幸甚。"
原本是要來找茬發飆的,如今人家如此的客氣,倒是為難了。可是一想到堤岸邊的景象,郭守敬是無論如何也忍不住的,但想著終究是要顧忌一下對方的顏麵,於是轉而道:"本官有幾句話,想單獨與秦大人說說,不知……?"
秦業誤以為對方是有什麽機密公務要跟他談,連忙站起來,將他往後堂領。張恪等人隻好坐在前堂等候,不久之後,巨大的爭執聲便從後堂,隱隱地傳來。
月亮高掛時,眾人於星光下踩著泥巴往駐地走。或許是因為有了郭守敬這個主心骨在,所有人在心境上都已經和來時不同了,一路上竟是有說有笑的。天災或許難以避免,但仍要努力去生活,隻要能有盼頭,有個靠譜的帶頭人,人們還是能夠樂觀麵對的。最怕遇到那種正事不幹,隻知道欺下瞞上,胡亂指揮的官員,生生地把百姓的心給涼透了。當百姓不再信任官府朝廷時,那就是混亂的開始,什麽事都做不成了。教員曾經就講過:沒有不合格的群眾,隻有不合格的幹部。
迴到駐地,大丫立即為郭守敬和張恪端來熱水及換洗衣物。此次出京,郭守敬私下沒有帶什麽伺候的下人,於是一路之上大丫便充當起了兩人的侍女,照顧飲食起居。洗漱更衣後,兩人坐在帳外的石條上,一邊吹著涼風,一邊喝茶聊天。
經過這段時間的接觸,對於這個年輕人,郭守敬已是頗為認可和看重了。張恪表現出了遠超同齡人的穩重,可以看出在治水一道上,他其實並沒有那麽多專業知識的儲備。然而他的思考維度是寬廣的,談論相關話題時,也不會不懂裝懂,而是實事求是,不會無意義的去賣弄。這些一般年輕人身上的通病,他都沒有。這讓郭守敬很是欣賞,大家都年輕過,不懂就去學,態度要擺正。尤其是在專業領域,在真正的學問麵前,千萬不能逞能,那樣做隻會徒增笑柄。
之前,倒是聽人說起過,周勃有這麽一個弟子,雖然年紀尚輕卻頗有才華。然而文才出眾的少年人,他見得多了,倒也不覺得有什麽。不過,經此一行,短短十多天後,他才確認了周勃確實是收了個好學生。站在上官的角度看,這樣的手下,也是可遇不可求的:腦子好,心性佳,配合度高,願意學習,不懼辛勞,委實是值得好好培養的良材。而且此子談吐風雅,知識麵廣,與其聊天,頗為暢快,兩人已漸漸的變成忘年交了。直至月上中天,兩人才各自迴去歇息。
翌日,從大江上遊傳來消息,雨勢目前已經暫時停止了。經過多方測算,發生二次災害的可能性極低,因此隻待潰掉的堤壩被修複好了,宜安城的百姓就可以返迴城內了。百姓們聽到這個消息,自然是雀躍不已,興奮之下,許多人都自發的到岸堤上去幫忙,也因此極大加快了修複的速度。兩天後,宜安北城門正式開啟,百姓蜂擁而入,開始重拾家園。郭守敬等又在此逗留了兩天,便離開宜安城,繼續沿江往上遊去巡視。
*****
宜安城西北百裏處,武威城。
此次汛情,受災最為嚴重的大都集中在大江中遊,主要原因是這一片區域持續性的降雨,不僅時間長,雨量也大。郭守敬也將這一段,大約一千裏的河段,作為了考察重點。想要找個辦法,改善和提高一下這一段,防洪與泄洪的能力。畢竟誰也不知道這種規模的降水,未來會不會成為常態。總不能老是這樣,一到了汛期,就隻能棄城轉移吧,誰受得了啊?還是要想辦法從根兒上,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
郭守敬並沒有馬上走進武威城,而是在一個當地向導的帶領下,於城外沿著江堤一路查看過去。豈料,郭守敬越走越是心驚,此地江岸的護城堤,本身並沒有什麽問題。然而,堤岸上就隻有寥落的種了幾十棵樹,堤壩內大片大片的土地皆被改造成了稻田。郭守敬越走越快,待走到堤壩盡頭,迴望著那一大片稻田時,臉色鐵青。隨行的向導,大丫和內衛們麵麵相覷,他們不懂為何郭大人如今是這麽一副要氣炸了的表情。隻有張恪,因為在另一個時空生活過,隱隱的知道,郭守敬憤怒的原由。
在河道邊沿,開墾種植農作物。表麵上看,開墾了荒灘,增加了糧食產量,是在變廢為寶。然而,其隱藏的壞處,卻也是許多人想不到的。開墾後,江堤的土質會變得鬆軟坍塌,導致江堤的水土流失,對河道生態造成損害。而更讓人觸目驚心的是,他們為了增加耕地,連樹也幾乎砍光了,這……這是在作死啊。
在另一個時空裏,共和國長江兩岸就曾經因為圍墾造田而造成了植被被破壞,生態失衡,河道變窄等等,進而導致了長江兩岸洪災的頻發。最終在九八年,釀就了一場巨大的災難,那是長江在狠狠地報複需求無度的人類。而那一場大洪水,也終於讓國人清醒了過來,並充分意識到了尊重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人們開始反思人水爭地,毀林開墾等等短視近利的思想,思考它是如何反噬自身的。後來,封山育林,退耕還林,保護植被等生態理念深入人心,一係列以尊重科學,敬畏自然為指導的治水理念的提出,也讓可持續發展觀成為了國家治理水利工程和生態建設過程中極為重要的理論方針。而這,是用血的教訓換來的。可如今,就在眼前,同樣的悲劇,被赤裸裸的展現。人類的智慧和愚蠢,都是無限的啊,張恪在心裏歎息道。
郭守敬帶著眾人趕緊入城,直奔城主府。如今的武威城城主秦業,聽說巡按禦使入城了,慌忙出門來接。一番見禮後,張恪瞧著對方,這位秦城主年過半百,又黑又瘦,若沒有穿那一身緋色官服,幾乎要讓人以為對方是個老農,而非一城之主。而即使是那身官服也已經好幾處褪色,甚至還打上了補丁。原本一腔怒火的郭守敬,看到對方這副形象,也不由得愣了一下,想了想後,壓下火氣,朝對方施禮。
在秦城主引領下,眾人走進了城主府大堂。略略寒暄一番後,秦業笑道:‘’下官一直以來經營地方,不過,郭部堂的大名卻也是早有耳聞,如雷貫耳的,怎奈一直無緣得見,頗感遺憾啊。幸而今日大人代天子巡視地方,才令下官有機會一睹大人風采,秦某幸甚。"
原本是要來找茬發飆的,如今人家如此的客氣,倒是為難了。可是一想到堤岸邊的景象,郭守敬是無論如何也忍不住的,但想著終究是要顧忌一下對方的顏麵,於是轉而道:"本官有幾句話,想單獨與秦大人說說,不知……?"
秦業誤以為對方是有什麽機密公務要跟他談,連忙站起來,將他往後堂領。張恪等人隻好坐在前堂等候,不久之後,巨大的爭執聲便從後堂,隱隱地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