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你怎麽又搬迴來?”
聾老頭遛個彎的功夫,迴來就看到郭向北抱著箱子往房子裏放。
郭向北道:“放我那邊不合適,還是您這邊安全,我媽她們想看隨時可以過來。”
“那行,對麵房裏的家具不少,好多是大件,沒必要都收拾一遍。我看你媽、衛紅她們也就對那兩個梳妝台感興趣,挪出來就行。等我換個衣服,幫你一手。”
聾老頭穿的是一身藍色老式對襟布扣羽絨裝,輕薄保暖。是郭向北專門給他從香江一家老店鋪買迴來,很得他心意,這幾日出去遛彎總是穿著。
“行。”郭向北笑著應了一聲,放好箱子徑直開了對麵房門。師徒倆都是大力士,很快將一些大大小小的瓷器從夾縫清理出來,又把家具挪開一條足夠通行的路,慢悠悠把梳妝台抬了出來。
“這麽快就幹上了?向北趕緊讓你師父歇著,這些活怎麽能讓他幹?”
趙冬梅領著三個兒媳婦,端著水盆抹布一進院子就看到滿地的物件,以及正在搬東西的師徒倆,放下東西上前趕緊幫忙。
放下梳妝台,聾老頭笑嗬嗬道:“放心,我這把老骨頭還硬實,搬這點東西累不著。”說著,他拉開梳妝台抽屜上麵一個抽屜,裏麵竟然是倒扣著的一個個小碗,白底藍字印著“大清康熙年製”幾個字。
郭向北“咦”的一聲拿出來一個,用抹布擦去塵土,潔白如玉的瓷器上麵畫著一株五彩花樹和一首詩。
“好漂亮的杯子。”
“哇!太好看了這杯子!”
“比畫的都漂亮!”
李衛紅幾人看到頓時被吸引過來,趙冬梅驚訝的又拿出一個擦幹淨,和郭向北手中的比了比道:“大小一樣,這個是梅花,你那個是菊花,連字都不一樣。董老,這是古董吧?”
聾老頭道:“應該是吧,我對古董不了解,六一年那會家裏缺糧,我去山裏捉了幾隻兔子野雞。北門外上遇到一個帶著孩子的婦人,攔著我非要用這幾件瓷器和我換糧,我見她們娘倆可憐,就用兩隻兔子和她換了,迴來後塞在這裏麵一直沒動過。向北,看你這樣子是不是認識這東西?”
幾人目光齊齊看向神色有些激動的郭向北,郭向北想了想道:“我在香江一家古董鋪子裏見過這東西,叫‘十二月令花神杯’,是清朝康熙年間製造的瓷器,一套十二個杯子,存世極為稀少,單個都價值不菲,如果是一整套,那可不得了。你們看這底款,‘大清康熙年製’,這是官窯標誌,這東西大概率是真的,這是國寶啊。”
其實這東西是他後世在一款鑒寶節目裏看到的,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為當時收藏者拿著一對上台,被專家鑒定為贗品。但是收藏者當場拿出兩位國家級專家開具的真品證明打臉,現場專家當時一臉尷尬,看的他哈哈大笑。上網專門查了一下,這才有所了解。
趙冬梅一聽說是國寶,急忙就去數抽屜裏的杯子數量,結果發現隻有十個。當即拉開其餘幾個抽屜,隻見裏麵都是些鼻煙鬥、扳指、白玉瓶、玉器掛件等等玉器小玩意。打開另外一個梳妝台抽屜,裏麵五花八門東西竟也不少,雖然都挺漂亮,但是明顯沒有兒子說的“國寶”有吸引力。
聾老頭歎道:“當時她就拿了十個,如果真的存世稀少,要湊齊可就不容易了,可惜了。”
郭向北笑嗬嗬道:“師父,沒啥可惜的。您這運氣已經好的沒邊了,發善心都能換來十個頂級古董,一般人可沒這運氣。這些老物件不少,咱們又不懂,我看得找個人幫忙看看,別糟蹋了好東西。”
聾老頭被誇得直樂嗬,“這些你看著辦吧,自己留著或捐了我都沒意見。”
郭向北點點頭:“那成,等找人鑒定完了,捐一些留一些。”
趙冬梅一聽捐了不樂意了,“留著留著,咱都自己留著,不偷不搶的捐什麽捐,等衛紅生了給孩子當玩具。”
李衛倩嘻嘻笑道:“媽說的對,咱家以後孩子肯定多,這點說不定還不夠呢。”說著還挑眉朝淩友芳作怪道:“友芳姐,你說是不是啊?”
淩友芳白了她一眼,看向趙冬梅笑道:“當然要聽媽的,都留著。”
趙冬梅被三個兒媳婦哄得眉開眼笑,對郭向北道:“聽媽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時候捐了也不一定落好,還是都留著。“
郭向北也就順嘴一說,真要他捐他還真不一定舍得,又不是國寶類的青銅器不捐沒辦法。當即連連點頭應承:“不捐了,都留著。”
趙冬梅見兒子答應自己,滿意笑了笑,眼神陷入迴憶道:“你爸以前就喜歡這些老物件,那時候沒錢,就帶著我去博物館轉悠,後來他自己省吃儉用買了幾件瓷器,可惜當年被那些人給抄走了。他說這些東西有故事有靈魂,每一件都蘊藏著曆史。唉,要是他在就好了。”
歎了口氣,又道:“這麽多東西可得找個懂行嘴嚴的,我看那個黃四挺不錯,古董這一行他肯定熟悉,改天抽空我叫他過來看看。”
郭向北這才知道她為什麽對這些老物件感興趣,原來是睹物思人想起父親了。
暗暗歎了口氣,笑道:“行,這事您看著辦就成。我看好多瓶底都有落款,真東西應該不少。哪天您叫黃四知會我一聲,我和他聊聊。”
原本他對古董沒有多大興趣,也沒準備摻和這行,既然母親喜歡這些東西,那索性就多弄點迴來讓她開心。
1979了,等機械廠合並重組後,他再努力一把弄些黑科技出來,就不信上麵會對父親的事情視若無睹。無論如何,父親的事今年必須要有個結果!
趙冬梅執著的非要將所有家具全部拿出來擦洗,說是閑著也是閑著。一邊指揮兒子搬東西,一邊和三個兒媳婦擦洗,一直忙到中午才將所有東西收拾了一遍。
中午過後,郭向北給機械廠掛了個電話,推著自行車出了門。
就在他出門沒多久,家裏的電話響起。李衛倩接起電話,裏麵傳來一個熱情奔放的女人聲音,說的還是英語:
“親愛的老板,你們這裏真是太冷了,我需要一件溫暖舒適的棉衣,你能給我送來嗎?”
李衛紅愣了一下,還以為是打錯了,用英語迴了一句:“你打錯了。”便掛了電話。
笑著對正加蜂窩煤的淩友芳道:“好像是一個外國女人,開口就是親愛的,還讓老板給她送棉衣,真受不了。”
淩友芳沒當迴事,李衛倩卻眼睛一轉,小聲道:“會不會是找姐夫的?”
她話音剛落,電話再次響起。
聾老頭遛個彎的功夫,迴來就看到郭向北抱著箱子往房子裏放。
郭向北道:“放我那邊不合適,還是您這邊安全,我媽她們想看隨時可以過來。”
“那行,對麵房裏的家具不少,好多是大件,沒必要都收拾一遍。我看你媽、衛紅她們也就對那兩個梳妝台感興趣,挪出來就行。等我換個衣服,幫你一手。”
聾老頭穿的是一身藍色老式對襟布扣羽絨裝,輕薄保暖。是郭向北專門給他從香江一家老店鋪買迴來,很得他心意,這幾日出去遛彎總是穿著。
“行。”郭向北笑著應了一聲,放好箱子徑直開了對麵房門。師徒倆都是大力士,很快將一些大大小小的瓷器從夾縫清理出來,又把家具挪開一條足夠通行的路,慢悠悠把梳妝台抬了出來。
“這麽快就幹上了?向北趕緊讓你師父歇著,這些活怎麽能讓他幹?”
趙冬梅領著三個兒媳婦,端著水盆抹布一進院子就看到滿地的物件,以及正在搬東西的師徒倆,放下東西上前趕緊幫忙。
放下梳妝台,聾老頭笑嗬嗬道:“放心,我這把老骨頭還硬實,搬這點東西累不著。”說著,他拉開梳妝台抽屜上麵一個抽屜,裏麵竟然是倒扣著的一個個小碗,白底藍字印著“大清康熙年製”幾個字。
郭向北“咦”的一聲拿出來一個,用抹布擦去塵土,潔白如玉的瓷器上麵畫著一株五彩花樹和一首詩。
“好漂亮的杯子。”
“哇!太好看了這杯子!”
“比畫的都漂亮!”
李衛紅幾人看到頓時被吸引過來,趙冬梅驚訝的又拿出一個擦幹淨,和郭向北手中的比了比道:“大小一樣,這個是梅花,你那個是菊花,連字都不一樣。董老,這是古董吧?”
聾老頭道:“應該是吧,我對古董不了解,六一年那會家裏缺糧,我去山裏捉了幾隻兔子野雞。北門外上遇到一個帶著孩子的婦人,攔著我非要用這幾件瓷器和我換糧,我見她們娘倆可憐,就用兩隻兔子和她換了,迴來後塞在這裏麵一直沒動過。向北,看你這樣子是不是認識這東西?”
幾人目光齊齊看向神色有些激動的郭向北,郭向北想了想道:“我在香江一家古董鋪子裏見過這東西,叫‘十二月令花神杯’,是清朝康熙年間製造的瓷器,一套十二個杯子,存世極為稀少,單個都價值不菲,如果是一整套,那可不得了。你們看這底款,‘大清康熙年製’,這是官窯標誌,這東西大概率是真的,這是國寶啊。”
其實這東西是他後世在一款鑒寶節目裏看到的,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為當時收藏者拿著一對上台,被專家鑒定為贗品。但是收藏者當場拿出兩位國家級專家開具的真品證明打臉,現場專家當時一臉尷尬,看的他哈哈大笑。上網專門查了一下,這才有所了解。
趙冬梅一聽說是國寶,急忙就去數抽屜裏的杯子數量,結果發現隻有十個。當即拉開其餘幾個抽屜,隻見裏麵都是些鼻煙鬥、扳指、白玉瓶、玉器掛件等等玉器小玩意。打開另外一個梳妝台抽屜,裏麵五花八門東西竟也不少,雖然都挺漂亮,但是明顯沒有兒子說的“國寶”有吸引力。
聾老頭歎道:“當時她就拿了十個,如果真的存世稀少,要湊齊可就不容易了,可惜了。”
郭向北笑嗬嗬道:“師父,沒啥可惜的。您這運氣已經好的沒邊了,發善心都能換來十個頂級古董,一般人可沒這運氣。這些老物件不少,咱們又不懂,我看得找個人幫忙看看,別糟蹋了好東西。”
聾老頭被誇得直樂嗬,“這些你看著辦吧,自己留著或捐了我都沒意見。”
郭向北點點頭:“那成,等找人鑒定完了,捐一些留一些。”
趙冬梅一聽捐了不樂意了,“留著留著,咱都自己留著,不偷不搶的捐什麽捐,等衛紅生了給孩子當玩具。”
李衛倩嘻嘻笑道:“媽說的對,咱家以後孩子肯定多,這點說不定還不夠呢。”說著還挑眉朝淩友芳作怪道:“友芳姐,你說是不是啊?”
淩友芳白了她一眼,看向趙冬梅笑道:“當然要聽媽的,都留著。”
趙冬梅被三個兒媳婦哄得眉開眼笑,對郭向北道:“聽媽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時候捐了也不一定落好,還是都留著。“
郭向北也就順嘴一說,真要他捐他還真不一定舍得,又不是國寶類的青銅器不捐沒辦法。當即連連點頭應承:“不捐了,都留著。”
趙冬梅見兒子答應自己,滿意笑了笑,眼神陷入迴憶道:“你爸以前就喜歡這些老物件,那時候沒錢,就帶著我去博物館轉悠,後來他自己省吃儉用買了幾件瓷器,可惜當年被那些人給抄走了。他說這些東西有故事有靈魂,每一件都蘊藏著曆史。唉,要是他在就好了。”
歎了口氣,又道:“這麽多東西可得找個懂行嘴嚴的,我看那個黃四挺不錯,古董這一行他肯定熟悉,改天抽空我叫他過來看看。”
郭向北這才知道她為什麽對這些老物件感興趣,原來是睹物思人想起父親了。
暗暗歎了口氣,笑道:“行,這事您看著辦就成。我看好多瓶底都有落款,真東西應該不少。哪天您叫黃四知會我一聲,我和他聊聊。”
原本他對古董沒有多大興趣,也沒準備摻和這行,既然母親喜歡這些東西,那索性就多弄點迴來讓她開心。
1979了,等機械廠合並重組後,他再努力一把弄些黑科技出來,就不信上麵會對父親的事情視若無睹。無論如何,父親的事今年必須要有個結果!
趙冬梅執著的非要將所有家具全部拿出來擦洗,說是閑著也是閑著。一邊指揮兒子搬東西,一邊和三個兒媳婦擦洗,一直忙到中午才將所有東西收拾了一遍。
中午過後,郭向北給機械廠掛了個電話,推著自行車出了門。
就在他出門沒多久,家裏的電話響起。李衛倩接起電話,裏麵傳來一個熱情奔放的女人聲音,說的還是英語:
“親愛的老板,你們這裏真是太冷了,我需要一件溫暖舒適的棉衣,你能給我送來嗎?”
李衛紅愣了一下,還以為是打錯了,用英語迴了一句:“你打錯了。”便掛了電話。
笑著對正加蜂窩煤的淩友芳道:“好像是一個外國女人,開口就是親愛的,還讓老板給她送棉衣,真受不了。”
淩友芳沒當迴事,李衛倩卻眼睛一轉,小聲道:“會不會是找姐夫的?”
她話音剛落,電話再次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