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糧胡同,看著不大,卻是一條京城很有名的胡同。
胡適、徐悲鴻、徐誌摩、梁思成、林徽因、陳半丁等名人都曾住在這裏,並留下過曆史痕跡。
南平山家人現在住在這裏。
郭向北被杜鵑領著進了客廳,看到上座的老人頓時心裏大驚,急忙上前恭恭敬敬鞠了個躬:“南爺爺您好,我是郭向北。”
“你就是郭向北啊,嗯,長得挺精神。別拘謹,坐下說話。”
南老爺子個子不高,頭發花白,眼神犀利,精神看上去不錯。
郭向北雖然對於南平山的家世早有猜測,但是當真正見到這位老人,他才知道自己的猜測...錯的有多離譜!
這位可不是一般人,正兒八經的老革命。跟隨古老他們一起陪著老人家跋涉穿越贛、閩、粵、湘、桂、滇、蜀、藏、甘、陝十一個省,爬雪山過草地,血雨腥風中走了兩萬五千裏長征路!
在最慘烈的湘江戰役中身中七彈,強渡烏江、四渡赤水拚死護衛大隊衝出重圍,身上留下的彈孔多達十幾個!為新華夏的建立和穩定立下不可磨滅的功績。
現在依然身居高位卻低調許多,主要工作都在軍隊建設上。
他心中的激動之情簡直難以抑製,因為激動的原因身體都有些微微顫抖。
這位老人身上有太多的傳奇色彩。
“嗬嗬,我又不是老虎,你怕什麽?”
南老爺子目光如炬,一下子就發現他的異常,笑道:“你夜裏單人騎車追了幾十裏壞分子都不怕,怎麽還怕我一個老頭子?你和平山認了兄弟,就是自己人了,就當是在家裏放鬆點。”
郭向北長長吸了口氣道:“南爺爺,我不是怕。追壞分子我也不怕,我是見到您激動。沒想到南大哥的父親竟然是您,要是知道這樣,我肯定不敢和他認這門親了。”
“哈哈哈,現在可不講究門戶,那些是封建思想,我們家的門檻和其他人一樣,都是普通老百姓。你們倆的關係該是怎麽樣就怎樣,各叫各的。”
見南老說的隨意,郭向北心裏鬆了口氣,所謂的普通老百姓哪個家門口還站著崗哨,他可不敢當真這樣認為。再過些年,等南老這些老革命搬入香山,他想進去還不知道要經過多少道審查手續。
在這樣的人麵前,多說多錯,一動不如一靜。他打定主意,問什麽他迴答什麽,不問那就不開口。
“好,我聽您的。”
南老喝了口茶,道:“你的情況我都知道,從小是個神童,有過目不忘的本事。既然你喜歡在機械廠幹那就好好幹,把自己的優勢和長處發揮出來。”
“你設計的那兩款槍很不錯,可以說非常優秀。現在咱們國家就缺你這樣的特殊人才,以後有什麽好的想法大大方方說出來,做出來,不用偷偷摸摸。隻要是對國家有利,對人民有益,那就叫為國家做貢獻。”
郭向北聽到這話頓時大喜,有了南老這些話,他就完全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了。
這叫什麽?在正治上這就叫背書。
有了南老的背書,誰還敢跳出來搞他?
他當即站起身表態:“南爺爺謝謝您,有了您這話,我一定會做出更大的貢獻來。”
“好好好,放心大膽的幹。我在海子裏還有個會,就不多和你聊了,以後經常過來,小寶可是整天把你掛在嘴邊呢。”
南老說完,笑著朝外麵叫了一聲小寶,然後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出了客廳。
“向北哥哥。”
小寶蹬著一輛兒童三輪車嘩啦啦停在門口,叫喊著歡快跑了進來。
後麵跟著滿臉笑意的苗奶奶......
......
從米糧胡同出來,郭向北站在路邊長長吐出一口氣。
今天實在給了他太多刺激,南老的身份著實讓他震驚,也著實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好處。
未來前途廣闊,就看他怎麽把握了。
淩友芳寫給她爺爺的信早已經送了進去,監獄同意讓迴信,但這老頭竟然說不迴,真是夠狠心的。
能讓苗奶奶說淩申薑的事很麻煩,那就一定是個大麻煩,他都有些不想去接觸這老頭。但答應了淩友芳的事又不好反悔,唉,算了,明天去見見吧。
米糧胡同和新開胡同都在什刹海旁邊,距離不遠。馬上就是飯點,他肚子也有些餓了,便順著什刹海旁邊的小路向家走去。
八月天樹蔭茂密,柳枝隨著習習涼風微微擺動,湖麵上幾艘小船飄蕩。沿著湖水周圍布滿亭亭淨植的荷花,紅黃綠姹紫嫣紅非常好看。
叮鈴鈴的自行車鈴聲不時從身後響起,中午下班時間到了。
迎麵兩輛自行車差點撞到一起。
“唉,小夥子慢點,小心撞到人!”
“不好意思,我趕時間,對不住您了。”
“喲,是你啊,這麽早溜班了?中午家裏吃啥好吃的這麽急?”
“嘿!還真讓您猜中了,今個我媳婦生日,昨個買了條魚,今天中午酸菜魚豆腐!”
“酸菜魚豆腐?那美了,你可真疼你媳婦。”
“哈哈,一年也就這一次,老的小的都是她照顧,可不得給吃好點,得嘞,迴見。”
“欸。慢點騎。”
麵前發生的這一幕,極具老京都人的生活氣息,讓郭向北不由笑了起來。
這個時代,真好。
他眼睛在湖邊四下尋覓,剛才那個年輕人說到酸菜豆腐魚勾起了他的饞蟲。
好久沒吃了,酸菜魚豆腐加上一把辣椒,那個滋味,想到都饞的流口水。
遠遠看到有兩個人影貓在樹影下,像是在垂釣,便快步走了過去。
走近一看,果然是兩個青年在釣魚。
這個點能閑的釣魚的年輕人,不用說,看身上的裝扮就知道是沒工作。在這釣點魚賺點零花錢也算是自力更生了。
“哥們,釣到魚了沒?”
郭向北走到跟前小聲問道,順手遞出兩支煙。
兩個人看了他一眼,接過煙笑道:“釣到兩尾鯉魚,肥的很,您要?”
“要。”
郭向北一下就看到旁邊浸在水中用柳條編織的魚簍,幹脆道:“兩條我都要了,多錢?”
其中一個年輕人放下魚竿,把魚簍從水裏拖出來,兩條約莫兩三斤的鯉魚活蹦亂跳,果然挺肥。
“兩條您給四塊吧,五六斤呢。”
這個價錢有點小貴,但對郭向北來說無所謂了,這玩意新鮮的還真不好賣,當即付了錢。
年輕人沒想到他竟然沒還價,高興的用兩根柳枝穿好魚遞給他。
郭向北提著魚走了兩步迴頭道:“前麵新開胡同21號,釣到魚盡管送過去,隻要東西好不差你錢。”
兩個年輕人驚喜的急忙點頭,“好嘞,您放心,有了好貨一準給您送過去。”
這樣不搞價的大戶可難得,雖然送貨上門,但掙得多啊。
胡適、徐悲鴻、徐誌摩、梁思成、林徽因、陳半丁等名人都曾住在這裏,並留下過曆史痕跡。
南平山家人現在住在這裏。
郭向北被杜鵑領著進了客廳,看到上座的老人頓時心裏大驚,急忙上前恭恭敬敬鞠了個躬:“南爺爺您好,我是郭向北。”
“你就是郭向北啊,嗯,長得挺精神。別拘謹,坐下說話。”
南老爺子個子不高,頭發花白,眼神犀利,精神看上去不錯。
郭向北雖然對於南平山的家世早有猜測,但是當真正見到這位老人,他才知道自己的猜測...錯的有多離譜!
這位可不是一般人,正兒八經的老革命。跟隨古老他們一起陪著老人家跋涉穿越贛、閩、粵、湘、桂、滇、蜀、藏、甘、陝十一個省,爬雪山過草地,血雨腥風中走了兩萬五千裏長征路!
在最慘烈的湘江戰役中身中七彈,強渡烏江、四渡赤水拚死護衛大隊衝出重圍,身上留下的彈孔多達十幾個!為新華夏的建立和穩定立下不可磨滅的功績。
現在依然身居高位卻低調許多,主要工作都在軍隊建設上。
他心中的激動之情簡直難以抑製,因為激動的原因身體都有些微微顫抖。
這位老人身上有太多的傳奇色彩。
“嗬嗬,我又不是老虎,你怕什麽?”
南老爺子目光如炬,一下子就發現他的異常,笑道:“你夜裏單人騎車追了幾十裏壞分子都不怕,怎麽還怕我一個老頭子?你和平山認了兄弟,就是自己人了,就當是在家裏放鬆點。”
郭向北長長吸了口氣道:“南爺爺,我不是怕。追壞分子我也不怕,我是見到您激動。沒想到南大哥的父親竟然是您,要是知道這樣,我肯定不敢和他認這門親了。”
“哈哈哈,現在可不講究門戶,那些是封建思想,我們家的門檻和其他人一樣,都是普通老百姓。你們倆的關係該是怎麽樣就怎樣,各叫各的。”
見南老說的隨意,郭向北心裏鬆了口氣,所謂的普通老百姓哪個家門口還站著崗哨,他可不敢當真這樣認為。再過些年,等南老這些老革命搬入香山,他想進去還不知道要經過多少道審查手續。
在這樣的人麵前,多說多錯,一動不如一靜。他打定主意,問什麽他迴答什麽,不問那就不開口。
“好,我聽您的。”
南老喝了口茶,道:“你的情況我都知道,從小是個神童,有過目不忘的本事。既然你喜歡在機械廠幹那就好好幹,把自己的優勢和長處發揮出來。”
“你設計的那兩款槍很不錯,可以說非常優秀。現在咱們國家就缺你這樣的特殊人才,以後有什麽好的想法大大方方說出來,做出來,不用偷偷摸摸。隻要是對國家有利,對人民有益,那就叫為國家做貢獻。”
郭向北聽到這話頓時大喜,有了南老這些話,他就完全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了。
這叫什麽?在正治上這就叫背書。
有了南老的背書,誰還敢跳出來搞他?
他當即站起身表態:“南爺爺謝謝您,有了您這話,我一定會做出更大的貢獻來。”
“好好好,放心大膽的幹。我在海子裏還有個會,就不多和你聊了,以後經常過來,小寶可是整天把你掛在嘴邊呢。”
南老說完,笑著朝外麵叫了一聲小寶,然後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出了客廳。
“向北哥哥。”
小寶蹬著一輛兒童三輪車嘩啦啦停在門口,叫喊著歡快跑了進來。
後麵跟著滿臉笑意的苗奶奶......
......
從米糧胡同出來,郭向北站在路邊長長吐出一口氣。
今天實在給了他太多刺激,南老的身份著實讓他震驚,也著實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好處。
未來前途廣闊,就看他怎麽把握了。
淩友芳寫給她爺爺的信早已經送了進去,監獄同意讓迴信,但這老頭竟然說不迴,真是夠狠心的。
能讓苗奶奶說淩申薑的事很麻煩,那就一定是個大麻煩,他都有些不想去接觸這老頭。但答應了淩友芳的事又不好反悔,唉,算了,明天去見見吧。
米糧胡同和新開胡同都在什刹海旁邊,距離不遠。馬上就是飯點,他肚子也有些餓了,便順著什刹海旁邊的小路向家走去。
八月天樹蔭茂密,柳枝隨著習習涼風微微擺動,湖麵上幾艘小船飄蕩。沿著湖水周圍布滿亭亭淨植的荷花,紅黃綠姹紫嫣紅非常好看。
叮鈴鈴的自行車鈴聲不時從身後響起,中午下班時間到了。
迎麵兩輛自行車差點撞到一起。
“唉,小夥子慢點,小心撞到人!”
“不好意思,我趕時間,對不住您了。”
“喲,是你啊,這麽早溜班了?中午家裏吃啥好吃的這麽急?”
“嘿!還真讓您猜中了,今個我媳婦生日,昨個買了條魚,今天中午酸菜魚豆腐!”
“酸菜魚豆腐?那美了,你可真疼你媳婦。”
“哈哈,一年也就這一次,老的小的都是她照顧,可不得給吃好點,得嘞,迴見。”
“欸。慢點騎。”
麵前發生的這一幕,極具老京都人的生活氣息,讓郭向北不由笑了起來。
這個時代,真好。
他眼睛在湖邊四下尋覓,剛才那個年輕人說到酸菜豆腐魚勾起了他的饞蟲。
好久沒吃了,酸菜魚豆腐加上一把辣椒,那個滋味,想到都饞的流口水。
遠遠看到有兩個人影貓在樹影下,像是在垂釣,便快步走了過去。
走近一看,果然是兩個青年在釣魚。
這個點能閑的釣魚的年輕人,不用說,看身上的裝扮就知道是沒工作。在這釣點魚賺點零花錢也算是自力更生了。
“哥們,釣到魚了沒?”
郭向北走到跟前小聲問道,順手遞出兩支煙。
兩個人看了他一眼,接過煙笑道:“釣到兩尾鯉魚,肥的很,您要?”
“要。”
郭向北一下就看到旁邊浸在水中用柳條編織的魚簍,幹脆道:“兩條我都要了,多錢?”
其中一個年輕人放下魚竿,把魚簍從水裏拖出來,兩條約莫兩三斤的鯉魚活蹦亂跳,果然挺肥。
“兩條您給四塊吧,五六斤呢。”
這個價錢有點小貴,但對郭向北來說無所謂了,這玩意新鮮的還真不好賣,當即付了錢。
年輕人沒想到他竟然沒還價,高興的用兩根柳枝穿好魚遞給他。
郭向北提著魚走了兩步迴頭道:“前麵新開胡同21號,釣到魚盡管送過去,隻要東西好不差你錢。”
兩個年輕人驚喜的急忙點頭,“好嘞,您放心,有了好貨一準給您送過去。”
這樣不搞價的大戶可難得,雖然送貨上門,但掙得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