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村大隊這兩天一片忙碌景象,一根根筆直的木頭杆子從大隊部延伸到村外,趙二強帶著他的小隊爬上爬下,下麵一群大人小孩跟著看熱鬧。
他這兩天真是嚐到了出人頭地,衣錦還鄉的感覺,走到哪裏都被人捧著誇著,“趙隊長趙隊長”叫個不停。
“二強,家裏飯好了記得迴去吃。”
趙大川站在電杆下看了會已經快要通到大隊部的電話線,笑嗬嗬提醒了兒子一句,便背著手哼著秦腔轉了個彎進了郭向北家。
“向北呢?”
“他還睡著呢,這幾天不知道晚上忙啥早上一迴來倒頭就睡,這會應該也快醒了。”
趙冬梅正坐在院子裏納鞋,看到趙大川指了指窯裏說道。
“大川叔來了,等我洗把臉。”
郭向北剛從炕上爬起來,聽到趙大川聲音兩下穿好衣服起來。
趙冬梅聞言趕緊起身進屋,一邊揭開鍋端飯,一邊嘮叨:“也不知道你一天都忙些啥,身體熬壞了怎麽辦?衛紅兩個下午過來都沒見到你人影,再忙也不能一天天不見麵吧......”
郭向北嘿嘿笑著說一會就去見李衛紅,這幾天白加黑的忙確實有些冷落她了,一會得趕緊去看看。
院子裏曬太陽的趙四九將趙大川喊過去喝茶閑聊,說道村子裏這兩天的熱鬧事,一大幫轉年輕人突然不在了,村子裏一下子感覺冷清了許多,直到昨天開始栽電杆拉線這才又熱鬧了起來。
“我看了,二強他們這些後生變化很大,做事一板一眼,以後真的要出息了。”
“是啊,變化確實很大。以前閑的沒事整天打錘鬧架瞎晃悠,現在有了工作大變樣了。這兩天不少人外村的來說媒,咱村裏變化他們都看在眼裏說不羨慕那是假的。以前嫌這個嫌那個,現在...嗬!連老光棍都有人給說親了......”
郭向北快速吃完飯,他知道趙大川來是為了新打出那幾套辦公家具。現在趙大川院裏已經有九個木匠在幫著幹活,再加上他白天也親自動手,速度陡然加快。
“大川叔,這幾套家具先不急,等下午湊夠十套直接拉去電業局。到時候我一起過去,看看能不能再給咱拉點生意。”
趙大川點頭:“成,有你幫忙下午十套應該沒問題。你那流水線辦法是真的好用,速度比以前快了好幾倍。大家技術也感覺提升了許多,拖拉機聯係好了沒?”
“聯係好了,給說下午四點過來,我先去學校那邊轉一圈,一會就過去。”
郭向北又交代了兩句,挎上背包直接到了學校。
“大忙人,你終於記得過來了?你這一天天不見人忙啥呢?”
淩友芳沒好氣問道,這家夥明明就在村子裏這兩天也沒見過來,害的好姐妹擔心他工作丟了難過,去看望還空跑了兩趟。
“這兩天事多太忙,你放心,站樁我是一天都沒懈怠。衛紅姐上課呢?那我等迴。”
看了眼教室內李衛紅的身影,郭向北笑著推搡淩友芳讓開堵住的房門。
進了房間,淩友芳從喜鵲登梅熱水瓶內倒出一杯水,放在他麵前打量他,問及沒了工作準備怎麽辦。
郭向北樂嗬嗬吹牛,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趕明天弄個更好的正式工作雲雲。淩友芳見他好像真的不在意丟了工作的事,也替好姐妹放下心來。
又說起知青點眾人這幾天絡繹不絕來學校找李衛紅,讓幫忙問招工迴城的事,甚至有人許下不少好處,都被李衛紅以不知道不幹涉為名拒絕了,弄得一些人對她有了意見。
郭向北對此早有預料,他也被好幾個知青堵了幾次,隻說讓他們根據自己推測寫信迴家打問,這件事還早,不能急之類。總之事情肯定是真的,但不能操之過急。
說實話,他有些後悔這件事透露的太早讓知青們心思浮動。他感覺時間長了這件事肯定會被其他知青點知道,到時候麻煩的事更多。
但事已至此,也唯有等待了。
兩人閑聊一會,李衛紅下課,有淩友芳在兩人規規矩矩說話,等淩友芳上課去了,郭向北這才關上門拉著她手訴說情話。一直到淩友芳下課,郭向北才戀戀不舍離開。
電業局。
張局長摸著水光油滑的辦公桌一臉讚歎道:“果然和馬書記辦公室的一模一樣,這款式做工確實大氣好看,沒想到你們趙家村大隊還有這能耐。”
“窮啊,鄉親們連飯都吃不飽,我們這也是逼得沒辦法才想到這個,就試著做了一些。張局長你也幫忙給宣傳一下,縣裏市裏十套起我們都負責送貨上門。”
郭向北一邊哭窮一邊拉生意。
張局長哈哈大笑:“你這是把主意都打到我身上來了,一套一百,就你們這價格,有幾個賣的起的?”
郭向北道:“現在剛開始,規模小工藝複雜全靠兩手打,等通電後,我們準備攢點錢購買電鋸和其他先進工具把產量和效力提升上來,這也價格肯定就能便宜下來。說實話,也多虧電業局對我們大隊的大力支持,要不然光是拉電的錢就頭疼了,更別說發展家具廠帶領群眾掙錢。”
張局長認真思索一番,“你們這個思路是好的,光靠種地老百姓啥時候都富不了。這個家具廠要是能搞起來,以後發展前景還是很光明的。這樣,我到時候幫你們說道說道,多了不敢說,幾十套應該沒問題。”
郭向北聞言大喜,“那就太感謝您了,趙家村大隊一千六百口人都會感激不盡,等我們家具廠正式掛牌,到時候一定邀請您來參加掛牌儀式。到時候家具廠門口寫上一塊牌子,電業局幫扶企業,讓大家夥都知道這個家具廠的成立離不開咱電業局的大力支持。”
這話聽得張局長頓時眼前一亮,最近報紙上關於發展經濟的討論日益增多,連電業局內部也討論不斷。業內上級有領導首次提出“電力效益”一詞,他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幹部,非常讚同發展經濟才是未來國家發展的方向。
郭向北提出的這個“電業局幫扶企業”雖然看似沒有什麽大用,不過區區一個隊辦企業,但要是發展起來了對他的好處也不小。幫助國內企業發展本來就是電業係統多少年來一直喊的口號嘛。
“郭向北同誌,電業局現在缺少一名技術指導。這是個臨時崗位,算是特聘,不用坐班,單位有事的時候再叫你來上班,怎麽樣?”
他這兩天真是嚐到了出人頭地,衣錦還鄉的感覺,走到哪裏都被人捧著誇著,“趙隊長趙隊長”叫個不停。
“二強,家裏飯好了記得迴去吃。”
趙大川站在電杆下看了會已經快要通到大隊部的電話線,笑嗬嗬提醒了兒子一句,便背著手哼著秦腔轉了個彎進了郭向北家。
“向北呢?”
“他還睡著呢,這幾天不知道晚上忙啥早上一迴來倒頭就睡,這會應該也快醒了。”
趙冬梅正坐在院子裏納鞋,看到趙大川指了指窯裏說道。
“大川叔來了,等我洗把臉。”
郭向北剛從炕上爬起來,聽到趙大川聲音兩下穿好衣服起來。
趙冬梅聞言趕緊起身進屋,一邊揭開鍋端飯,一邊嘮叨:“也不知道你一天都忙些啥,身體熬壞了怎麽辦?衛紅兩個下午過來都沒見到你人影,再忙也不能一天天不見麵吧......”
郭向北嘿嘿笑著說一會就去見李衛紅,這幾天白加黑的忙確實有些冷落她了,一會得趕緊去看看。
院子裏曬太陽的趙四九將趙大川喊過去喝茶閑聊,說道村子裏這兩天的熱鬧事,一大幫轉年輕人突然不在了,村子裏一下子感覺冷清了許多,直到昨天開始栽電杆拉線這才又熱鬧了起來。
“我看了,二強他們這些後生變化很大,做事一板一眼,以後真的要出息了。”
“是啊,變化確實很大。以前閑的沒事整天打錘鬧架瞎晃悠,現在有了工作大變樣了。這兩天不少人外村的來說媒,咱村裏變化他們都看在眼裏說不羨慕那是假的。以前嫌這個嫌那個,現在...嗬!連老光棍都有人給說親了......”
郭向北快速吃完飯,他知道趙大川來是為了新打出那幾套辦公家具。現在趙大川院裏已經有九個木匠在幫著幹活,再加上他白天也親自動手,速度陡然加快。
“大川叔,這幾套家具先不急,等下午湊夠十套直接拉去電業局。到時候我一起過去,看看能不能再給咱拉點生意。”
趙大川點頭:“成,有你幫忙下午十套應該沒問題。你那流水線辦法是真的好用,速度比以前快了好幾倍。大家技術也感覺提升了許多,拖拉機聯係好了沒?”
“聯係好了,給說下午四點過來,我先去學校那邊轉一圈,一會就過去。”
郭向北又交代了兩句,挎上背包直接到了學校。
“大忙人,你終於記得過來了?你這一天天不見人忙啥呢?”
淩友芳沒好氣問道,這家夥明明就在村子裏這兩天也沒見過來,害的好姐妹擔心他工作丟了難過,去看望還空跑了兩趟。
“這兩天事多太忙,你放心,站樁我是一天都沒懈怠。衛紅姐上課呢?那我等迴。”
看了眼教室內李衛紅的身影,郭向北笑著推搡淩友芳讓開堵住的房門。
進了房間,淩友芳從喜鵲登梅熱水瓶內倒出一杯水,放在他麵前打量他,問及沒了工作準備怎麽辦。
郭向北樂嗬嗬吹牛,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趕明天弄個更好的正式工作雲雲。淩友芳見他好像真的不在意丟了工作的事,也替好姐妹放下心來。
又說起知青點眾人這幾天絡繹不絕來學校找李衛紅,讓幫忙問招工迴城的事,甚至有人許下不少好處,都被李衛紅以不知道不幹涉為名拒絕了,弄得一些人對她有了意見。
郭向北對此早有預料,他也被好幾個知青堵了幾次,隻說讓他們根據自己推測寫信迴家打問,這件事還早,不能急之類。總之事情肯定是真的,但不能操之過急。
說實話,他有些後悔這件事透露的太早讓知青們心思浮動。他感覺時間長了這件事肯定會被其他知青點知道,到時候麻煩的事更多。
但事已至此,也唯有等待了。
兩人閑聊一會,李衛紅下課,有淩友芳在兩人規規矩矩說話,等淩友芳上課去了,郭向北這才關上門拉著她手訴說情話。一直到淩友芳下課,郭向北才戀戀不舍離開。
電業局。
張局長摸著水光油滑的辦公桌一臉讚歎道:“果然和馬書記辦公室的一模一樣,這款式做工確實大氣好看,沒想到你們趙家村大隊還有這能耐。”
“窮啊,鄉親們連飯都吃不飽,我們這也是逼得沒辦法才想到這個,就試著做了一些。張局長你也幫忙給宣傳一下,縣裏市裏十套起我們都負責送貨上門。”
郭向北一邊哭窮一邊拉生意。
張局長哈哈大笑:“你這是把主意都打到我身上來了,一套一百,就你們這價格,有幾個賣的起的?”
郭向北道:“現在剛開始,規模小工藝複雜全靠兩手打,等通電後,我們準備攢點錢購買電鋸和其他先進工具把產量和效力提升上來,這也價格肯定就能便宜下來。說實話,也多虧電業局對我們大隊的大力支持,要不然光是拉電的錢就頭疼了,更別說發展家具廠帶領群眾掙錢。”
張局長認真思索一番,“你們這個思路是好的,光靠種地老百姓啥時候都富不了。這個家具廠要是能搞起來,以後發展前景還是很光明的。這樣,我到時候幫你們說道說道,多了不敢說,幾十套應該沒問題。”
郭向北聞言大喜,“那就太感謝您了,趙家村大隊一千六百口人都會感激不盡,等我們家具廠正式掛牌,到時候一定邀請您來參加掛牌儀式。到時候家具廠門口寫上一塊牌子,電業局幫扶企業,讓大家夥都知道這個家具廠的成立離不開咱電業局的大力支持。”
這話聽得張局長頓時眼前一亮,最近報紙上關於發展經濟的討論日益增多,連電業局內部也討論不斷。業內上級有領導首次提出“電力效益”一詞,他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幹部,非常讚同發展經濟才是未來國家發展的方向。
郭向北提出的這個“電業局幫扶企業”雖然看似沒有什麽大用,不過區區一個隊辦企業,但要是發展起來了對他的好處也不小。幫助國內企業發展本來就是電業係統多少年來一直喊的口號嘛。
“郭向北同誌,電業局現在缺少一名技術指導。這是個臨時崗位,算是特聘,不用坐班,單位有事的時候再叫你來上班,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