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五日,先遣旅到達布裏亞特人和西伯利亞汗國蒙古人在色楞格河的一個大型部落城鎮蘇赫巴特爾。
十裏外,布蒙聯軍八千人列陣抵抗,這基本上是這兩個部落能拿得出手的最後家底了。
前哨兵傳迴布蒙聯軍列陣迎戰的消息,祖大壽兩眼放光,沒想到這這半路之上,還有人送來一個如此之大的功勞。
“衝,讓他們知道咱們華夏帝國騎兵的厲害!”
一個團,二千騎兵在五裏外率先發起衝鋒進攻。
身後,五門榴彈炮,二十門迫擊炮,傾瀉彈藥。
“轟轟……”
布蒙聯軍的軍陣不斷地落下炮彈,密集的騎兵被炸得人仰馬翻,受驚的馬匹四處亂撞,無數騎兵被戰馬抖下馬背,成了馬蹄下的亡魂。
“勇士們,衝鋒!”
一麵挨打不好受,八千人的騎兵終於有一千餘人向前衝鋒。
二百米,布蒙騎兵拿出弓箭準備搭弓,但衝鋒的華夏帝國騎兵已開始開槍射擊。
“砰砰砰……”
槍聲不停地響起布蒙騎兵在衝鋒中不停地倒下,地麵上布滿了騎騎兵和戰馬的屍體。英勇的布蒙騎兵被一麵倒的屠殺。
“快逃啊!”
前麵的布蒙騎兵驚吼著往戰場兩側逃跑,在前方騎兵潰逃的影響之下,後麵的布蒙聯軍突然亂成一團。到處都是逃跑的驚恐聲。
“砰砰砰……”
來不及逃跑的布蒙騎兵成片倒下,雙方對戰的場麵,一下子變成了單方麵屠殺的場麵。
“投降不殺,抵抗者、逃跑者殺無赦!”
隨著勸降聲在戰場上響起,無數布蒙聯軍士兵扔下武器,下馬投降。戰爭不到一個小時便結束。此戰殲敵三千七百六十二人,俘虜一千零五十人。
擊敗布蒙聯軍,先遣旅直取蘇赫巴特兒。這座數萬人的城鎮,外麵用木柵圍了一圈,裏麵是一個連一個的蒙古包和蒙古包狀的木屋。
“勇士們,守住家園。”
潰逃迴去的二千餘人又組織了城內三千男丁試圖抵抗。
“轟轟……”
炮擊延伸到城鎮裏,一個個蒙古包被炸成碎片並引燃周圍蒙古包引起火災。整個城鎮變成一片火海。
先遣旅不敢衝入城鎮,隻好任憑大火燃燒,武裝衝出來的布蒙聯軍被無情射殺。戰鬥過後,整個城鎮四分之三被燒成灰燼,到處都是燒焦的屍體。戰後統計,蘇赫巴托爾幸存人口不足二千人。
拿下蘇赫巴托爾,先遣旅派出兩個營台領附近納烏什基,恰哈圖兩個部落。至此,在蘇赫巴托爾,布裏亞特人和西伯利亞汗國蒙古人已經失去了抵抗能力。
民政部門過來接手,蘇赫巴托爾改名蘇赫城,先遣旅留下一個營的兵力駐守便再次出發,往布裏亞特人的最後一個大據點,烏蘭烏德出發。
一路上,布裏亞特人利用熟悉地形茂密的森林作為優勢,多次襲擊先遣旅,給先遣旅的行軍造成麻煩和一些小傷亡。
祖大壽身經百戰,對於這種如蚊子般盯咬的襲擊選擇了擊退就不理和派遣一個營兵邊提前肅清和警戒的辦法處理,大部隊依然浩浩蕩蕩,朝著既點目標進發。
走走停停,在山穀裏行軍六天,終於兄到一片山間平原,二十裏外,通過望遠鏡觀看,烏蘭烏德就在前方。
祖大壽命令先遣旅再前進十裏,在距烏蘭烏德五公裏的地方紮營休整。
烏蘭烏德,聽聞華夏帝國大軍已趕至城下,城內的二萬西伯利亞汗國蒙古人離開烏蘭烏德,往北麵遊牧。剩下一萬布裏亞特人,他們離不開這富饒的地方。因為數百年來,祖先已經在烏蘭烏德過上了定居的生活,他們的食物來源,主要依靠森林裏的獵物,色楞格河和貝加爾湖裏來富的漁業資源以及打造各種鐵器、武器出售給蒙古各部來生存,他們沒有成群的牛羊供給部落遊牧。同時,多日的戰事,成年的布裏亞特男人已所剩不多,在烏蘭烏德,布裏亞特人擁有守軍隻有一千一百人,十三歲以上的男丁九百一十二人。
“各位,今天是我們布裏亞特人麵臨抉擇的時候了。漢人重迴這片豐饒的土地,我們布裏亞特勇士的英勇戰鬥根本抵擋不住他們先進的武器。擺在我們麵前的道路,要麽臣服於沙俄人、要麽臣服於漢人、要麽我們整個部落再次決一死戰,用整個部落男女老少的生命賭上一把。你們如何選擇?”布裏亞特大汗悲傷地問道。
“大汗,我看咱們還是臣服吧,我們布裏亞特大大小小數十個部落,人數八萬人,在經曆了沙俄和漢人的入侵後,我們布裏亞特人已不足五萬人,男丁已不足萬,再打下去,我們布裏亞特人男丁死絕,女人和孩子將會在寒冷的冬天死絕了。”
……。
所有首領都喪失了抵抗的勇氣。第二天,布裏亞特人領著全城一萬人,拉著一車車獸皮、珠寶、蜂蜜等商品出城投降。
“尊敬的華夏帝國將軍,我們布裏亞特人獻出所有的值錢物品,出城迎接遠首而來的主人,我們布裏亞特人將永遠臣服於華夏帝國,接受華夏帝國的統治。恭迎新主人入主烏蘭烏德!”
所有布裏亞特人跪伏在地,聽候祖大壽發落。
“唔……就是了嘛,早早投降哪裏有這麽多苦頭吃。起身吧!”
……。
先遣旅接受了布裏亞特人的臣服,進城之後,祖大壽收編了一千一百人的布裏亞特軍隊分散編入軍中。隨軍民政官員組建烏蘭烏德縣級政府。
五月,天氣暖和了許多。整個布裏亞特人的地盤被華夏帝國接手,分散在森林裏的數十個小部落過迴平靜的生活,他們再次將在森林裏獵取的獵物、獸皮、蜂蜜等貨物拿到烏蘭烏德、蘇赫巴托爾進行貿易。
華夏帝國後方來了更多的民政人員,他們在布裏亞特人的地盤組建了布裏亞特府,先期府內管轄烏蘭烏德、蘇赫巴托、達爾漢三個縣城。
先遣旅抵達色楞格河和貝加爾湖匯口,先期目標總算達成。下一步探索需要在貝加爾湖畔修建好碼頭後再出發。
十裏外,布蒙聯軍八千人列陣抵抗,這基本上是這兩個部落能拿得出手的最後家底了。
前哨兵傳迴布蒙聯軍列陣迎戰的消息,祖大壽兩眼放光,沒想到這這半路之上,還有人送來一個如此之大的功勞。
“衝,讓他們知道咱們華夏帝國騎兵的厲害!”
一個團,二千騎兵在五裏外率先發起衝鋒進攻。
身後,五門榴彈炮,二十門迫擊炮,傾瀉彈藥。
“轟轟……”
布蒙聯軍的軍陣不斷地落下炮彈,密集的騎兵被炸得人仰馬翻,受驚的馬匹四處亂撞,無數騎兵被戰馬抖下馬背,成了馬蹄下的亡魂。
“勇士們,衝鋒!”
一麵挨打不好受,八千人的騎兵終於有一千餘人向前衝鋒。
二百米,布蒙騎兵拿出弓箭準備搭弓,但衝鋒的華夏帝國騎兵已開始開槍射擊。
“砰砰砰……”
槍聲不停地響起布蒙騎兵在衝鋒中不停地倒下,地麵上布滿了騎騎兵和戰馬的屍體。英勇的布蒙騎兵被一麵倒的屠殺。
“快逃啊!”
前麵的布蒙騎兵驚吼著往戰場兩側逃跑,在前方騎兵潰逃的影響之下,後麵的布蒙聯軍突然亂成一團。到處都是逃跑的驚恐聲。
“砰砰砰……”
來不及逃跑的布蒙騎兵成片倒下,雙方對戰的場麵,一下子變成了單方麵屠殺的場麵。
“投降不殺,抵抗者、逃跑者殺無赦!”
隨著勸降聲在戰場上響起,無數布蒙聯軍士兵扔下武器,下馬投降。戰爭不到一個小時便結束。此戰殲敵三千七百六十二人,俘虜一千零五十人。
擊敗布蒙聯軍,先遣旅直取蘇赫巴特兒。這座數萬人的城鎮,外麵用木柵圍了一圈,裏麵是一個連一個的蒙古包和蒙古包狀的木屋。
“勇士們,守住家園。”
潰逃迴去的二千餘人又組織了城內三千男丁試圖抵抗。
“轟轟……”
炮擊延伸到城鎮裏,一個個蒙古包被炸成碎片並引燃周圍蒙古包引起火災。整個城鎮變成一片火海。
先遣旅不敢衝入城鎮,隻好任憑大火燃燒,武裝衝出來的布蒙聯軍被無情射殺。戰鬥過後,整個城鎮四分之三被燒成灰燼,到處都是燒焦的屍體。戰後統計,蘇赫巴托爾幸存人口不足二千人。
拿下蘇赫巴托爾,先遣旅派出兩個營台領附近納烏什基,恰哈圖兩個部落。至此,在蘇赫巴托爾,布裏亞特人和西伯利亞汗國蒙古人已經失去了抵抗能力。
民政部門過來接手,蘇赫巴托爾改名蘇赫城,先遣旅留下一個營的兵力駐守便再次出發,往布裏亞特人的最後一個大據點,烏蘭烏德出發。
一路上,布裏亞特人利用熟悉地形茂密的森林作為優勢,多次襲擊先遣旅,給先遣旅的行軍造成麻煩和一些小傷亡。
祖大壽身經百戰,對於這種如蚊子般盯咬的襲擊選擇了擊退就不理和派遣一個營兵邊提前肅清和警戒的辦法處理,大部隊依然浩浩蕩蕩,朝著既點目標進發。
走走停停,在山穀裏行軍六天,終於兄到一片山間平原,二十裏外,通過望遠鏡觀看,烏蘭烏德就在前方。
祖大壽命令先遣旅再前進十裏,在距烏蘭烏德五公裏的地方紮營休整。
烏蘭烏德,聽聞華夏帝國大軍已趕至城下,城內的二萬西伯利亞汗國蒙古人離開烏蘭烏德,往北麵遊牧。剩下一萬布裏亞特人,他們離不開這富饒的地方。因為數百年來,祖先已經在烏蘭烏德過上了定居的生活,他們的食物來源,主要依靠森林裏的獵物,色楞格河和貝加爾湖裏來富的漁業資源以及打造各種鐵器、武器出售給蒙古各部來生存,他們沒有成群的牛羊供給部落遊牧。同時,多日的戰事,成年的布裏亞特男人已所剩不多,在烏蘭烏德,布裏亞特人擁有守軍隻有一千一百人,十三歲以上的男丁九百一十二人。
“各位,今天是我們布裏亞特人麵臨抉擇的時候了。漢人重迴這片豐饒的土地,我們布裏亞特勇士的英勇戰鬥根本抵擋不住他們先進的武器。擺在我們麵前的道路,要麽臣服於沙俄人、要麽臣服於漢人、要麽我們整個部落再次決一死戰,用整個部落男女老少的生命賭上一把。你們如何選擇?”布裏亞特大汗悲傷地問道。
“大汗,我看咱們還是臣服吧,我們布裏亞特大大小小數十個部落,人數八萬人,在經曆了沙俄和漢人的入侵後,我們布裏亞特人已不足五萬人,男丁已不足萬,再打下去,我們布裏亞特人男丁死絕,女人和孩子將會在寒冷的冬天死絕了。”
……。
所有首領都喪失了抵抗的勇氣。第二天,布裏亞特人領著全城一萬人,拉著一車車獸皮、珠寶、蜂蜜等商品出城投降。
“尊敬的華夏帝國將軍,我們布裏亞特人獻出所有的值錢物品,出城迎接遠首而來的主人,我們布裏亞特人將永遠臣服於華夏帝國,接受華夏帝國的統治。恭迎新主人入主烏蘭烏德!”
所有布裏亞特人跪伏在地,聽候祖大壽發落。
“唔……就是了嘛,早早投降哪裏有這麽多苦頭吃。起身吧!”
……。
先遣旅接受了布裏亞特人的臣服,進城之後,祖大壽收編了一千一百人的布裏亞特軍隊分散編入軍中。隨軍民政官員組建烏蘭烏德縣級政府。
五月,天氣暖和了許多。整個布裏亞特人的地盤被華夏帝國接手,分散在森林裏的數十個小部落過迴平靜的生活,他們再次將在森林裏獵取的獵物、獸皮、蜂蜜等貨物拿到烏蘭烏德、蘇赫巴托爾進行貿易。
華夏帝國後方來了更多的民政人員,他們在布裏亞特人的地盤組建了布裏亞特府,先期府內管轄烏蘭烏德、蘇赫巴托、達爾漢三個縣城。
先遣旅抵達色楞格河和貝加爾湖匯口,先期目標總算達成。下一步探索需要在貝加爾湖畔修建好碼頭後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