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署完專利許可協議,陳誌遠親自陪同安德魯和他的觀摩團前往靶場。


    此輪武器出售,陳誌遠沒有藏著掖著,他打算出1637栓動步槍出口版、六十五毫米加農炮出口版和木柄手擂彈。


    1637栓動步槍出口版,在設計上取消了壓彈倉,在射擊時,隻能拉一次拴裝一發子彈。六十五毫米加農炮出口版,其炮彈爆炸部不采用硝化甘油,而是傳統的黑火藥,威力比自用版低了許多,木柄手擂彈,爆炸部同樣采用黑火藥代替。


    來到耙場,士兵們便抬來一箱步槍,陳誌遠命人打開箱子,取出一支步槍介紹道:“安德魯先生,這是我方最先進的步槍,1637栓動步槍。”


    陳誌遠遠介紹完,便開始操作試射。


    “砰砰砰!”


    陳誌遠在一分鍾內,連續射了七發子彈,每一槍都射中一百米外的靶子。


    接下來,安德魯和觀摩團成員都拿槍進行試射,整個觀摩團,無不讚歎該步槍的優異性能。


    “怎麽樣,你們對1637步槍的性能還滿足吧,肯定比火帽槍先進吧?”陳誌遠向觀摩團問道。


    安德魯恭正地行了個禮道:“遼王殿下,這栓動步槍我們非常滿意,還請遼王報價。”


    “唔,不緊,咱們再試試手擂彈和六十五毫米加農炮威力。”


    試完武器,安德魯和現摩團非常滿意,他們堅信,有了這批先進的武器,英國人、法蘭西人必定不是西班牙的對手。


    迴到談判桌,陳誌遠開始報價:“安德魯先生,步槍價格二百兩銀元一支,配彈三十發,另購子彈一兩銀元一發;手擂彈一顆七兩銀元;六十五毫米加農炮一萬銀元一門配彈三十發,另購炮彈一百銀元一發。這算是本王給你們的友情價,不接受還價。”


    安德魯和觀摩團商討一小會,安德魯便向陳誌遠道:“遼王殿下,我們接受這個價格,但你要承諾,這些武器不要出售給英國人和法國人。”


    “本王不接受任何附加條件,但本王明確告訴你,英國人還欠著本王的專利出讓費沒給,在專利費沒給本王之前,英國人肯定購買不到武器。”陳誌遠迴絕道。


    安德魯無奈地說道:“好吧,我們西班牙王國決定購買五千支栓動步槍,三十萬發子彈;一萬顆手擂彈;一百門六十五毫米加農炮,三千發炮彈。”


    此輪交易,總價兩百六十八萬兩銀元。而且倉庫存貨,在交付現金之後,這批武器便開始交付。陳誌遠感歎,要說利潤,還得是軍火貿易第一。


    然而,既然連栓動步槍都出售了,自己與別人的武器代差又縮小了。居安思危,陳誌遠又馬不停蹄地趕去找畢懋康,目的必是研製加特林或是馬克沁重機槍。


    “畢老,在忙什麽呢?”來到研究所,陳誌遠正在忙碌的畢懋康。


    “遼王,你來的正好,屬下正在組裝一種速射武器。這款武器的工作原理是:參照左輪手槍原理,研製一款通過動過手搖來讓槍管旋轉的,在上方由一個彈桶供彈,人工搖動把手就可以讓它快速發射,不需要扣動扳機的速射連珠槍。


    你看,這是樣槍,當搖動把手,槽型結構就會讓圓桶裝彈器往前推,把子彈推進槍管。隨後掛鉤會把撞針拉開,當繼續轉到擊發位置的時候撞針就會被放開,這樣這一根槍管裏的子彈就被擊發了。


    每一根轉筒上麵都有一個小鉤子,推子彈的同時會鉤住彈殼的尾部,每一次轉到這個位置的時候就會擊發一枚子彈。子彈擊發後,轉筒帶著彈殼轉到這個位置,繼續旋轉,這一根鐵棍會給鉤彈殼的鉤子一個夾的力,鉤子就會鬆開彈殼。這上麵的是一個彈夾,每夾裝彈六十發,為了增強威力,連珠銃采用十二點五亳米子彈。”畢懋康詳細介紹著他的連珠銃。


    陳誌遠滿臉驚喜,畢懋康研製的,就是後世的手搖加特林。


    “畢老,這款槍可以試射沒有?”陳誌遠迫不及待地問道。


    “迴遼王殿下,老夫已仔細檢查過一遍,這款連珠槍,可以進行試射了。”


    “好,去耙場,試射連珠銃!”


    靶場上,研究人員拉著兩輪手搖加特林到達射擊點,隨後固定槍身。然後,射手握住槍托瞄準,裝手拿起彈閘裝填,擊發手握住搖把,隨時擊發。


    “打開保險!”


    “哢嚓!”


    “預備……射擊!”


    “突突……!”


    手搖加特林噴出火舌,子彈打在一百米外的數個靶子,後方擋牆濺起一陣陣煙塵。不出十秒,一個彈夾打完。裝彈手換上新彈夾繼續射擊,連續射了八個彈夾,十管加特林槍管微微發紅,試射停止。


    “不錯,畢老,你這把連珠銃威力不錯。本王給這槍起個名字,就叫畢氏1638重機槍如何?”陳誌遠問道。


    “遼王,拉栓步槍已經用我名字命名了,這款就用我的姓氏不合適,而且這款槍的靈感是老夫看了趙士禎的火器譜而產生的。這款武器用已故趙老的名字命名比較好。”畢懋康道。


    趙士禎(1554~約1611)中國明代火器專家。字常吉,號後湖。浙江樂清人。他發明了“火箭溜”、“製電銃”、“鷹揚炮”、“迅雷銃”等武器,在當時抗倭戰鬥中發揮了強大的作用。同時他著的《神器譜》、《備邊屯田車銃儀》等書,享譽海內外。而他發明的迅雷銃,就和加特林類似,隻是迅雷銃沒有手搖裝填機構,每一次發射完後隻能由人工裝填。


    對於畢老的高尚要求,陳誌遠當然不會拒絕。於是,陳誌遠當場拍板,這款十管手搖加特林就起名為手搖趙士禎重機槍。


    自此起,曆史上再不會出現什麽手搖加特林、加特林機槍、加特林機炮了,因為該款式的武器一律叫趙士禎,後世子孫玩遊戲也不會驚叫“哇,加特林!”而是大唿“哇,趙士禎!”而老外則驚唿“噢,賣糕的,趙士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開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言深異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言深異心並收藏明末開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