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誌遠清空了庫房裏的器械,又命人在城裏購買鐵礦、硫磺、硝石等物品,自家的打鐵鋪也一並被打包搬迴陳莊。


    城外,一群穿著破爛、個個身上帶傷的潰逃官兵被城裏的守兵集合在城門外。這些傷兵大部分傷勢不是很重,但是得不到醫治,身上的傷口隻用簡單的布條包紮,又沒足夠的營養。因此,大部分的傷兵的傷口發炎膿腫,不少人還發燒。


    方宗仁安排人手帶領陳誌仁去收留這夥新兵,那人把陳誌遠一行人帶到,便捏著鼻子說:“陳百總,他們都是身經百戰的勇士,以後他們就是你的兵丁了。”說完,那人便轉身往迴跑。


    而陳誌遠一行人,聞著傷兵們發出的血腥味和膿臭味,一個個都開口大罵方縣令不厚道,自家立了功,結果還丟一個包袱過來。


    不過,陳誌遠卻不這麽認為。他覺得這些傷兵,現在在生死關頭被別人拋棄,而自己如果救了他們一命,以後他們絕對忠誠自己,成為自己的死忠份子。


    雖然,大明的官兵紀律散漫,而且兵油子多。但是在救命之恩和優厚的待遇之下,他們中的大部分也是可以改變的。那些改變不了的,到時候踢出隊伍或是抽出來組建一支匪賊專幹打卻富豪地主也是不錯的選擇。所以,陳誌遠決定救治和收留他們。


    “劉管家,你帶人進城把城裏的郎中都請來救治這些傷兵,再買一百斤烈酒、白布和療傷的藥迴來。”陳誌遠吩咐道。


    “少爺,這可要花費不少,這樣做不值得啊!”劉四勸解道。


    “劉叔,我知道,不過你照做就行!”


    見陳誌遠執意,劉四迴複一聲趕忙去辦。


    陳誌遠安排了劉四,又對賬房先生範進喜說道:“你安排民夫支五口大鍋生火煮飯燒水,記住要煮肉粥,開水燒開後備用”。


    “是,少爺!”


    準備好了,陳誌遠便在李梁和黃有能等人的保護下走近這群傷兵,然後開口道:“你們聽好了,本少爺見你們為國殺敵,如今受傷了卻落了個無人救治的下場,實在可憐。本少爺於心不忍,所以向縣尊討了個團練鄉勇的職務,並求縣尊讓你們加入團練,成為本少爺的家丁。所以,今天本少爺收留並醫治你們,你們可否同意?”


    這些傷兵,本來就比乞丐還慘,如果有人肯收留醫治他們,別說做家丁了,做家奴他們都一百個願意。


    因此,傷兵們聽了陳誌遠的話後,一個個感恩戴德地朝陳誌遠跪拜叩謝。


    不久,城裏來了六個郎中,他們開始為傷兵們治療。在陳誌遠的要求之下,郎中們為傷兵割去腐肉和擠去膿腫之後還要用烈酒清洗傷口再敷藥包紮。包紮的綁帶也要用開水煮過燒幹後才能用。


    一時間,城門外慘叫哀嚎聲連綿不斷。花了快一個時辰,三十七名傷兵包紮完成。陳誌遠也不閑著,他親自為傷兵們捧藥,傷重的還親手喂服,傷兵們一個個涕淚交加。


    喝了藥,陳誌遠又親自為他們遞過一碗碗熱氣騰騰的肉粥。啟程,陳誌遠又為他們雇了好幾輛牛車將他們拉迴去。這些傷兵此刻心裏於深刻地記住了陳誌遠的恩情,一臉感恩戴德,心裏暗念,以後自己的命就是陳誌遠的。


    一個月後,正值夏收。三十七個傷兵已全部複員入伍。這一個月來,陳誌遠又從流民和佃戶中招募了三百來人,加上三十七個傷兵的加入,自己手下的隊伍已有五百人。


    在陳誌遠手下工作的流民也多達兩千七百五十人,整個陳莊變得熱鬧非凡。軍營裏士兵操練的口號不絕於耳。兵營旁,流民們平整土地,修挖水溝,鋪設道路,開墾荒地。


    士兵們每天看著青磚瓦房的營舍從無到有,一個個更加操練得更加賣力。因為,這些營舍是為他們而建的。而且,士兵的數量越來越多,那些表現好的士兵或老兵已經當成了隊長、副隊長。而且陳誌遠也發話,再經過一個月的操練,隊伍的框架將會擴張。除了陳誌遠自己的百總位置,還將設立夜不收、長槍兵、弓兵、刀盾兵、騎兵、炮兵、輜重兵旗總,識字的還會被抽出來進行夜班培訓,將來擔任各旗總的教導官。


    但是明朝識字的人太少了,五百人的隊伍就十二個人識字,而且大部分人識字的數量不超過一百個。幸好江淮地區的讀書人也不少,陳誌遠命劉四管家出去大量招募貧困書生。這一個月下來,隻招到五個人。這些書生,剛一開始沒有一個肯做兵丁的,在陳誌遠的多次勸導和每月五兩銀子高薪的誘惑之下,他們同意加入兵丁訓練。


    在這一個月裏,陳誌遠也不斷地通過各種渠道購買武器。刀、槍、盾、弓冷兵器容易購買。但火器就難買了,而且陳誌遠要求又高。


    通過多處走訪,陳誌遠才通過中介找到了貨源。但是,現貨不多,報價也高。燧發槍(魯密銃)二十五兩一支,而且隻有兩百支、虎蹲炮六十兩一門現貨五十門、佛朗機炮三百兩一門,現貨二十門。但這些軍火,要半個月後才到貨。


    陳誌遠沒想到火器價格如此之高,但現在一切都在起步階段,要自己造火器,條件還不成熟。所以陳誌遠也隻好咬牙接受了。


    這一筆軍火貿易,陳誌遠一下子便花出去了一萬多兩銀子。而且,還要額外花五千多兩為火器買彈藥儲備。高昂的軍火價格,陳誌遠很是心痛,如果要武裝一支萬人規模的熱武器軍隊,單憑購買是難於實現的,因為財力不夠。所以,武器的自給自足必須解決。


    陳誌遠必竟是後世穿越過來的,理工方麵的知識還算豐富,對於明朝時期的火器和大航海時代的火器,也在網絡上進行過認真的了解。要在火器上有更大的進步,冶煉的改造升級是必須的。


    依照大明所產的鐵礦而言,含硫量高,鐵品味低是影響鋼鐵質量的主要問題。不過,海南石碌鐵礦和鞍山鐵礦的品味是非常不錯的。如今,寶應離鞍山不遠,想辦法開采鞍山鐵礦是解決高質量鐵礦的最好辦法。


    明朝的冶鐵爐分開放式煉鐵爐和瓶爐,陳誌遠看不上,要自己煉鐵,必須是後世大躍進時期使用的土高爐,而且要搞一整套冶煉鏈,這條冶煉鏈先是粉碎選礦——焙燒除硫——進高爐冶煉。另一部分是煙煤洗煤——進窯燒製——焦碳——進高爐冶煉。有這條冶煉鏈煉鐵,產出的鋼鐵絕對比這個時代的鋼鐵要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開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言深異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言深異心並收藏明末開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