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胡村長的老婆端了兩碗茶走了進來,胡敦儒便上前接了一碗恭身捧給寧梁,更讓寧梁心裏的火氣消了大半,接了茶向胡村長笑道:「胡村長果然有決斷,養出這樣的好兒子。」
誰不知道讀書是最費錢的事?胡村長家裏的地雖然多一些,日子也過得好一些,可是以一個山村中的農家供養一個讀書人,還是十分辛苦的。隻看胡村長和老婆的穿戴和家裏的用品與原來的寧家並無二般,就知道他們平日裏是極節儉的。
但是如果供養成一個讀書人,隻消考上科舉最低檔的秀才,那得到的好處也是非同尋常,最實惠的就是家裏所有的稅賦徭役就都免了,至於麵子上更不必說了,秀才見了縣太爺都不必拜的。
胡村長一向覺得自己這輩子最明智的決定就是送小兒子去讀書,現在聽了三家村的人讚揚他,也不禁笑得將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口中卻十分謙虛地說道:「哪裏哪裏,他不過識幾個字讀幾本書而已!」但是語氣裏的得意有如沸騰的水接二連三冒出的氣泡一般壓也壓不住。
寧梁安見胡敦儒這樣文質彬彬的人自然有好感,又聽他幫自己說話,更是喜歡,眼下便隨口問他,「小先生有什麽好辦法?」
胡敦儒卻是當真的,「我想一想。」果然就垂下頭想了起來。
寧婉這時也接下了胡大娘送來的茶,她身上早濕了一大半,雖然是夏日裏,但是也有些冷意,便捧著熱茶吃了下去,身子也暖了不少。
胡大娘送了茶之後就拉了寧婉的手說:「寧姑娘,跟我去那邊屋裏坐一會兒吧」
若是平日去別人家坐客,男人與女人自然是不在一個屋子裏的。但是今天卻不同,寧婉是陪爹來商量事的,因此她隻當自己是個男孩,就像先前在夢裏時,她沒有兄弟,什麽事都要自己扛下。於是她就搖了搖頭,「我還要陪我爹呢。」
胡大娘便也沒有走,悄聲問她,「我剛聽說你答應收我們胡家村人采的山菜了?」
「對,」寧婉點點頭,看來她還是低估了收山菜對胡家村人的吸引,也許因為這個原因,今天他們的商談也會更容易?就更加親熱地笑著說:「大娘要是有隻管給我送來,與三家村的一個價。」
胡大娘便詳細地問了起來,「你家收些什麽呀?多少錢一斤?」
寧婉一一笑答,卻一直留神瞧著胡敦儒,見他靜默半晌,突然抬起頭來說:「我們兩村地勢不同,才有爭水之事。不論是澇是旱,都難做到十分公平。」
「而且我想大澇之年,任溪水肆虐,三家村的水情雖然能略有緩解,但其實也於事無補,至於大旱之年,山溪水少,胡家村就是多分些水亦是杯水車薪。」
「不如這樣,每逢胡家村需要築堤防水之年,便要將每畝的收成分給三家村一成,反之三家村引山溪水之年,也要將每畝的收成分給胡家村一成,這樣兩村都不至於在最難的年份裏食不果腹。至於平常年份,大家都各自種田,自種自收。」
這樣的辦法?
寧婉還以為胡敦儒會如在她的夢中一般,將自家的地買下來呢,卻不想他另有一個主意。這個主意乍聽起來,似乎有些天真,但越是細想越覺得有理。
胡敦儒將來之所以能夠成為受錢縣令看中的人,又在馬驛鎮有極高的聲譽,果真是有才能的。而且更可貴的是他想辦法時根本沒有把自己當成胡家村人,而是站在了更高的位置上,將三家村和胡家村放在同等的地位,取一方之長補另一方之短,反之亦然。
隻有這樣,辦法才能被大家接受。
而真心接受了,才能真正實行——其實也沒有多難,大旱大澇之年本就極少,如果硬是要公平,還不如占了優勢的一方給對方補償一些糧食,這樣兩村的日子都不至於太地艱難。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胡家村的地畢竟要多一些,而三家村要少一些,如果都是一成的收成,三家村便要占些便宜。可精明的胡村長豈能不提出來,「如此,我們胡家村人多地多就虧了。」
胡敦儒就堅定地道:「正因為我們村裏地多人多,所以我們才要吃些虧。」
大家在一處商談,怕的都是自己吃虧,可是胡敦儒卻反其道而行之,這讓寧梁父女心中說不出的感動,不待胡村長說什麽,寧梁就提了出來,「大家的生活都不易,總不能讓胡家村吃虧,還是要公平些好。」
胡敦儒便又道:「那樣兩村就定下一定數目的糧食,發水時胡家村若是將水攔到了三家村的田裏就補償這些糧食,到了幹旱時三家村將山溪水引起也如此補償胡家村。兩村所得的糧食都由各自村裏分給大家。」
如果定下這個規則,其實對兩村裏人都是好事,天災是不可免的,如果多了與自家村子裏正好相反的一個小小的保障,其實是很安人心的,而真正到了自家村子占了便宜的時候,付出一些糧食也不為過。
提建議的畢竟是胡敦儒,胡村長最在意的小兒子,因此他已經先在心裏許了一半,待細細一算,竟覺得可以接受,便點了點頭,「我兒的話有理」。
而寧梁也覺得這個建議不錯,雖然胡家村人多地多,出糧食的時候每家拿得少,但是三家村人少地少,分糧食的時候每家得的也多呀!
兩人又琢磨了一迴,誰也挑不出什麽錯了,寧梁就道:「我這就迴村裏,與大家商議好了過來迴話。」
胡村長就點頭道:「如果你們同意了,這一次我們就先把土筐撤下去,眼下的情況還來至於澇呢。」
誰不知道讀書是最費錢的事?胡村長家裏的地雖然多一些,日子也過得好一些,可是以一個山村中的農家供養一個讀書人,還是十分辛苦的。隻看胡村長和老婆的穿戴和家裏的用品與原來的寧家並無二般,就知道他們平日裏是極節儉的。
但是如果供養成一個讀書人,隻消考上科舉最低檔的秀才,那得到的好處也是非同尋常,最實惠的就是家裏所有的稅賦徭役就都免了,至於麵子上更不必說了,秀才見了縣太爺都不必拜的。
胡村長一向覺得自己這輩子最明智的決定就是送小兒子去讀書,現在聽了三家村的人讚揚他,也不禁笑得將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口中卻十分謙虛地說道:「哪裏哪裏,他不過識幾個字讀幾本書而已!」但是語氣裏的得意有如沸騰的水接二連三冒出的氣泡一般壓也壓不住。
寧梁安見胡敦儒這樣文質彬彬的人自然有好感,又聽他幫自己說話,更是喜歡,眼下便隨口問他,「小先生有什麽好辦法?」
胡敦儒卻是當真的,「我想一想。」果然就垂下頭想了起來。
寧婉這時也接下了胡大娘送來的茶,她身上早濕了一大半,雖然是夏日裏,但是也有些冷意,便捧著熱茶吃了下去,身子也暖了不少。
胡大娘送了茶之後就拉了寧婉的手說:「寧姑娘,跟我去那邊屋裏坐一會兒吧」
若是平日去別人家坐客,男人與女人自然是不在一個屋子裏的。但是今天卻不同,寧婉是陪爹來商量事的,因此她隻當自己是個男孩,就像先前在夢裏時,她沒有兄弟,什麽事都要自己扛下。於是她就搖了搖頭,「我還要陪我爹呢。」
胡大娘便也沒有走,悄聲問她,「我剛聽說你答應收我們胡家村人采的山菜了?」
「對,」寧婉點點頭,看來她還是低估了收山菜對胡家村人的吸引,也許因為這個原因,今天他們的商談也會更容易?就更加親熱地笑著說:「大娘要是有隻管給我送來,與三家村的一個價。」
胡大娘便詳細地問了起來,「你家收些什麽呀?多少錢一斤?」
寧婉一一笑答,卻一直留神瞧著胡敦儒,見他靜默半晌,突然抬起頭來說:「我們兩村地勢不同,才有爭水之事。不論是澇是旱,都難做到十分公平。」
「而且我想大澇之年,任溪水肆虐,三家村的水情雖然能略有緩解,但其實也於事無補,至於大旱之年,山溪水少,胡家村就是多分些水亦是杯水車薪。」
「不如這樣,每逢胡家村需要築堤防水之年,便要將每畝的收成分給三家村一成,反之三家村引山溪水之年,也要將每畝的收成分給胡家村一成,這樣兩村都不至於在最難的年份裏食不果腹。至於平常年份,大家都各自種田,自種自收。」
這樣的辦法?
寧婉還以為胡敦儒會如在她的夢中一般,將自家的地買下來呢,卻不想他另有一個主意。這個主意乍聽起來,似乎有些天真,但越是細想越覺得有理。
胡敦儒將來之所以能夠成為受錢縣令看中的人,又在馬驛鎮有極高的聲譽,果真是有才能的。而且更可貴的是他想辦法時根本沒有把自己當成胡家村人,而是站在了更高的位置上,將三家村和胡家村放在同等的地位,取一方之長補另一方之短,反之亦然。
隻有這樣,辦法才能被大家接受。
而真心接受了,才能真正實行——其實也沒有多難,大旱大澇之年本就極少,如果硬是要公平,還不如占了優勢的一方給對方補償一些糧食,這樣兩村的日子都不至於太地艱難。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胡家村的地畢竟要多一些,而三家村要少一些,如果都是一成的收成,三家村便要占些便宜。可精明的胡村長豈能不提出來,「如此,我們胡家村人多地多就虧了。」
胡敦儒就堅定地道:「正因為我們村裏地多人多,所以我們才要吃些虧。」
大家在一處商談,怕的都是自己吃虧,可是胡敦儒卻反其道而行之,這讓寧梁父女心中說不出的感動,不待胡村長說什麽,寧梁就提了出來,「大家的生活都不易,總不能讓胡家村吃虧,還是要公平些好。」
胡敦儒便又道:「那樣兩村就定下一定數目的糧食,發水時胡家村若是將水攔到了三家村的田裏就補償這些糧食,到了幹旱時三家村將山溪水引起也如此補償胡家村。兩村所得的糧食都由各自村裏分給大家。」
如果定下這個規則,其實對兩村裏人都是好事,天災是不可免的,如果多了與自家村子裏正好相反的一個小小的保障,其實是很安人心的,而真正到了自家村子占了便宜的時候,付出一些糧食也不為過。
提建議的畢竟是胡敦儒,胡村長最在意的小兒子,因此他已經先在心裏許了一半,待細細一算,竟覺得可以接受,便點了點頭,「我兒的話有理」。
而寧梁也覺得這個建議不錯,雖然胡家村人多地多,出糧食的時候每家拿得少,但是三家村人少地少,分糧食的時候每家得的也多呀!
兩人又琢磨了一迴,誰也挑不出什麽錯了,寧梁就道:「我這就迴村裏,與大家商議好了過來迴話。」
胡村長就點頭道:「如果你們同意了,這一次我們就先把土筐撤下去,眼下的情況還來至於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