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瑞去鎮上找宋亭長商量征稅和徭役的事。


    村裏沒事,江枝又去藥坊查看情況。


    持續一個多月的加班趕工製藥,青泉灣上空煙氣滾滾,才一進灣就能聞到濃濃的藥味。


    幸好當初選了離村較遠,而且還藏在樹林裏的山溝,若就建村裏,徐家村的村民該受苦了。


    此時有空閑,馬關正在溪邊教自己的雙胞胎男孩和黃家男孩紮馬步練功,孩子們做得有模有樣。


    一見江枝來了,四個人就要行禮,江枝擺擺手:“你們繼續練,別斷了!”


    藥坊事重,雖然沒有人敢上門惹事,但小滿離開的時候也漸漸多起來,配置一個保安還是很有必要。


    所以馬關的工作重心也從村裏換到藥坊。


    他住在青泉灣,家人團聚還能教導自己孩子功夫,對現在的生活非常滿意。


    溪邊,已經長成大狗子的熊大熊二本來在刨土,此時也搖著尾巴迎過來。


    江枝揉揉狗頭表示誇獎,它們不光負責守夜,還要抓老鼠,作用大。


    狗子們被摸過,又搖著尾巴屁顛屁顛跑了,


    這次官府征藥,收來的草藥數量龐大,不光裝滿庫房,就連在外麵幾塊空地也堆滿藥草。


    都是用竹索捆紮成高垛,再蓋上草簾擋雨,雖然不會長黴腐爛,就怕有老鼠進去啃咬住窩,好在有狗子當兼職,比貓還管用。


    此時田桃正拿著大木秤讓人去取草藥準備熬新一鍋藥,看見江枝來了,忙喊一聲師傅。


    江枝見她在忙,點點頭:“今天是送走的第幾批藥?”


    每隔幾天,小滿就要把製好的藥片送去縣衙,這次才從縣衙迴來,就又送藥去。


    田桃翻翻手中的賬本,從寫得亂七八糟的數字裏找到自己的記錄道:“今天已經是送第一百三十罐藥,上麵封泥都是蓋好的。”


    按照軍方製度,各種藥片做好是裝進一個大瓦罐子,外麵用特殊方法用油泥封口。


    藥坊將藥送到縣衙,縣衙重新裝運時,還需要再次封印,每交接一次,都有一層封印。


    為防止簡牘在傳遞中被偷看,在綁紮結實後,用泥塊填封在結繩處的木塊中,並在泥上加蓋印章,就叫封印。


    還有這樣用的


    印泥,封印,這些都是耳熟能詳的詞,但真正的使用方法沒有幾個人知道,江枝也是第一次見。


    古人在保證書簡信函的秘密方法很先進,泥封一法始於東周,盛於秦漢,傳到現代也在用,隻是從泥換成其他材質,幾千年沒有斷層過。


    不僅能保證運送的物品不會泄露,也能防止別人下毒,現在這些軍中定製的藥品就是如此處理。


    知道田桃和小滿做事認真沒有出紕漏,江枝再次點頭,又接過田桃的賬本看了看道:“你這幾天的賬要重新做一次。


    要寫就要在規定地方,別隨便寫下了事。別以為這時候你記得,三五天也記得,你能保證三五個月還能不能記得,還有三五年呢?”


    田桃臉紅:“我今天就重新寫!”


    江枝把賬本交還給她:“等村裏學堂修好,你也要上課,每天擠出時間去。”


    田桃現在雖然能記賬,但跟小滿是搭檔,小滿是個不喜歡識字念書的,在記賬上就隨心所欲了些。


    現在自己還可以隔三差五來檢查,等時間長了,藥坊能製的藥多了,那就要成一本爛賬。


    還是要把田桃、王小菊、巧雲、蓮花這些人好好上一年課進行掃盲。


    自己不提醒著,這些女人們就會自覺跟學習無關。


    不能行萬裏路,至少要破萬卷書,開卷有益,腹有詩書氣自華。


    看過賬本,江枝也套上罩衣去製藥間裏檢查熬藥。


    增加了馬家和黃家兩戶製藥,人手足,現在的七星灶就又多搭了兩條線。


    四條火灶二十八口鍋,需要兩個人一直在裏麵操作,每口大鍋能裝百斤水,需要按固定時間翻麵濾渣,不能有疏漏。


    此時是黃家嫂子和馬關的娘在當值,兩人戴著口罩發套正忙著換藥。


    滾燙的藥水出鍋,騰騰熱氣熏得看不見人,沒空說話了,對江枝點點頭算是打過招唿。


    江枝也知趣,看一眼就轉到灶口這邊來。


    現在石大姐需要一人看四個灶火,忙得團團轉,就連江枝站在身邊都不多看一眼。


    這個傻大姐心思單純,燒火也是一板一眼的不偷懶。


    幾個月練下來,一個人就能把四個七星灶管好,不比健康的成人差,甚至還要略勝一籌。


    她現在工資每天是二十五文,比以前漲了十文,一個月七百五十文的收入,妥妥的石家頂梁柱。


    聽說石家現在想推遲兩年成親,要石大姐十七歲再嫁人。


    武陽家有些急了,擔心石家拖到最後又不答應,隻答應推遲一年,現在兩家還在商量中。


    江枝沒有管這些。


    反正無論推遲一年還是推遲兩年,石大姐自己都沒有主見的,最後還是石猴子才能決定。


    聽石猴子說,他想讓大姐遲一點嫁人。


    幹活重了,石大姐也瘦了,顯露出少女的身段,以前那張傻唿唿的貓頭鷹臉也有了輪廓。


    天天跟正常人在一起工作,身邊還有年長的女性教導,沒有再被打罵,她的眼神都不再那樣直愣愣,而是一種清澈的呆。


    現在住在青泉灣有黃家和馬家,江枝問黃安良修房的事。


    黃家進了藥坊,一家人住兩間屋,有些擠,他家還是要修房。


    黃家沒有簽賣身契,但簽了十年合約,每月有江枝發的月錢:“夫人,我想讓孩子們也跟著上學識幾個字,住在村裏方便。”


    當初簽約時江枝說的是做普通農活,管吃住,夫妻一個月分別是一百文和兩百文的月錢。


    結果一到徐家村就幫主家修房,現在是製藥,跟普通農活不沾邊,江枝就把夫妻倆的月錢分別上調了一百文。


    現在黃家想要一套房,按合約,這也該主家提供。


    江枝想了想:“好,我給你家準備一套房子,隻是這房契不是你們的,若是想要房契,等十年之後再說。”


    黃安良提出要房都是小心翼翼,見主家真的答應給自己修房,頓時大喜道:“這是自然的,我們不敢要房契,房有三四間,隻要一家人能住就行。”


    這個要求在情理之中,江枝答應了。


    在藥坊溜達一圈,見大家的活計都進行得有條不紊,江枝這才離開。


    不料才走上官道,就看見王小菊提著一個籃子從鎮上迴來。


    “嬸子!”


    王小菊看見江枝有點不好意思,把手中籃子往後藏了藏,她是剛從娘家迴來的。


    江枝想笑,昨天還鬧得紅眉毛綠眼睛一副死不相認的,今天就跑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作精老太,別人逃荒我開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橘香襲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橘香襲人並收藏穿成作精老太,別人逃荒我開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