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神仙水和技術員
穿成作精老太,別人逃荒我開荒 作者:橘香襲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苗就不愁長啊!
那還用說什麽,趕緊的傳出去。
徐家村用藥水噴葉片,讓莊稼能更抗旱的事很快就讓宋亭長知道了。
老宋頂著太陽趕到徐家村,依然是那一座倉庫晾棚下,這次江枝給他擺了椅子。
“宋亭長,這裏雖然簡陋了點,但敞亮通風,涼快!”
江枝看著老宋扣得緊緊的領口,生怕人熱暈過去,體貼的給他找一個好位置,還安排李老實在後麵給他打扇。
宋亭長此時沒空閑聊,他都快急出火星子了,直接道:“聽說你有什麽神仙水可以讓莊稼起死迴生?”
這話可誇張了,江枝哪裏敢承認,連連搖頭:“就是比其他地方耐幹一點,不是啥神仙水,也不是起死迴生。”
宋亭長皺眉:“我已經聽到看到了,你就不要藏著掖著,還是快說一下怎麽個用法。”
換成其他人,他少不了要甩幾句官腔搬幾句道義,可現在對麵坐著江潑婦,還是說大白話合適。
宋亭長在進村時已經看過沿途田地,雖然莊稼也幹得卷成條,但總體比其他地方要好。
一塊地的莊稼比較好,還能跟土壤、澆水相聯係,若是每一塊地都比較好,那就是有作用的。
宋亭長心急不單單是為了轄下民眾,他自己也是有幾十畝地的。
徐家村因為賣青糧苞米稍微遲一點,還在拔節生長期,蔫了再活過來就是。
宋亭長的幾十畝地苞米就正是孕穗期,隻要幹著必定絕收。
家裏長工白天黑夜不停挑水救苗,一刻也不能停,幾個長工都快累死了。
現在有這法子,不管有用無用都得用上。
江枝見他心急,也不再賣關子,直接道:“這是我藥坊製的新藥,可以兌水澆根澆葉,能增產增收!”
宋亭長雖然有些不信,但還是要試:“好,先給我用百斤。”
江枝點頭:“這沒問題,我派人到你的地頭去教人使用,隻是這錢……還得算一下!”
宋亭長一呆:“你還跟我算錢?”
江枝笑道:“製藥不易,我可以隻收本錢,但大夏天幾個長工的辛苦錢,老宋還是要付上幾文的。”
又來了,張口就是老宋,這潑婦就是無禮之極!
宋亭長憋著一肚子氣,又無法發泄,隻能對正一個勁跟自己諂媚扇風的李老實道:“好了,別扇了,別把我扇涼了,我還得給你賞錢。”
有一個宋亭長,就有第二個蘇秀才,再來一個什麽大掌櫃,誰的錢都得給,江枝可不慣著這群人。
雖然柳樹皮不值錢,可知識產權費得給。
於是,農技員徐根有跟著裝兩百斤柳皮濃汁的騾車走了。
江枝跟宋亭長講好的,看在他是亭長的份上,藥錢減半隻給五百文,但自己派技術員,需要一天一百文工錢。
聽到給自己的“神仙水”是買一送一,宋亭長心裏熨帖,這才是一個下屬該做的事。
至於給技術員一百文工錢是小事,隻需要讓自己的長工學會,徐家村的技術員就可以迴來了,前後花不了兩百文。
走了宋亭長,很快就來了梨花鎮另外一個秀才,張口也是百斤濃縮液。
這次江枝要了全價一兩銀子,蘇秀才舍不得,直接就拉了二瑞的官身出來說事:“令公子也是官府之人,需要愛護民眾……”
江枝直接就懟迴去:“他是官身也需要吃喝拉撒,要愛護民眾還得先愛護自己的老婆孩子,再說了他管不了我的事。”
秀才種地不需要交糧稅的,這人是一點都不肯付出來。
蘇秀才見江潑婦又要耍橫,乖乖給錢,但在請技術員時講價,隻願意付五十文。
江枝也幹脆,五十文就五十文,一分錢一分貨,她就派了石猴子去。
那蘇秀才一見是個半大孩子,頓時就惱了:“我是給錢的,怎麽能派個半大孩子來打發人!”
江枝嗬嗬笑:“你別小看這些孩子,是夏秀才親自教導出來的,個個識字算賬。”
不提夏秀才還好,一提夏秀才,蘇秀才頓時就變了臉色。
都說人比人氣死人。
正月初二時,驛站客堂裏在縣尊麵前,自己幾人都為一把椅子給弄得灰頭土臉,隻有那夏秀才因為教孩童識字被誇獎。
現在,眼前這個半大孩子就能識字出去當技術員了。
石猴子也是機靈的,他對著蘇秀才規規矩矩行禮:“夫子教導過我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小子會用神仙水,比其他人懂得多一些,自然可以當師傅。”
蘇秀才頓時語塞,取出一兩銀子:“好吧,石厚誌,你去把我要的藥水裝好。”
石猴子本來沒有大名,夏秀才自然不這樣叫人,就用他的諧音改了字,石猴子非常喜歡,對外他都以大名稱唿。
這次蘇秀才沒有帶車來,隻能又雇了村裏兩個雞公車,把那些藥水運走。
一天裏陸續又來了幾個人,都是想要藥水的,江枝一一滿足。
藥坊裏的熬煮就沒停,另一方麵田貴已經帶人又去砍來柳條,藥水源源不斷。
雖然今年的柳樹莫名遭受飛來橫禍,能挽救其他生物性命也是一大功德。
江枝這邊忙忙碌碌,小滿和武陽不停用推車將藥水運進村來,李老實則滿村通知誰當技術員。
喊到的人歡天喜地的就去了,沒喊到的隻能耐心等待,提前把自己家木桶準備好,小心惹得江村長不高興,一點油湯都吃不上。
這技術員實在太好當了,就是小孩子也會。
隻需要用一桶藥水兌六桶清水,再用小孩子玩的竹管吸水對著莊稼根部滋一下,葉片多滋幾下就完事。
麵對這些額外收入,徐家村人為糧食減產而起的擔憂也減弱幾分,處處都是歡聲笑語。
在這激動人心的時刻,有人卻很不開心。
村裏的喪事過去十天,徐長壽父子才得到消息,立即拖家帶口的迴來奔喪了。
兩年沒見,再見已經是一抔黃土。
徐長壽在徐老二的墳頭上哭得死去活來。
若是不知道的人看見,隻當是兄弟情深,難舍難分。
這次迴來沒有趕上頭七,徐長壽直接道,他要給親親二哥送完七七四十九天才走。
於是,徐根生剛死了一個爺,又來一個爺,還是一個難纏的。
那還用說什麽,趕緊的傳出去。
徐家村用藥水噴葉片,讓莊稼能更抗旱的事很快就讓宋亭長知道了。
老宋頂著太陽趕到徐家村,依然是那一座倉庫晾棚下,這次江枝給他擺了椅子。
“宋亭長,這裏雖然簡陋了點,但敞亮通風,涼快!”
江枝看著老宋扣得緊緊的領口,生怕人熱暈過去,體貼的給他找一個好位置,還安排李老實在後麵給他打扇。
宋亭長此時沒空閑聊,他都快急出火星子了,直接道:“聽說你有什麽神仙水可以讓莊稼起死迴生?”
這話可誇張了,江枝哪裏敢承認,連連搖頭:“就是比其他地方耐幹一點,不是啥神仙水,也不是起死迴生。”
宋亭長皺眉:“我已經聽到看到了,你就不要藏著掖著,還是快說一下怎麽個用法。”
換成其他人,他少不了要甩幾句官腔搬幾句道義,可現在對麵坐著江潑婦,還是說大白話合適。
宋亭長在進村時已經看過沿途田地,雖然莊稼也幹得卷成條,但總體比其他地方要好。
一塊地的莊稼比較好,還能跟土壤、澆水相聯係,若是每一塊地都比較好,那就是有作用的。
宋亭長心急不單單是為了轄下民眾,他自己也是有幾十畝地的。
徐家村因為賣青糧苞米稍微遲一點,還在拔節生長期,蔫了再活過來就是。
宋亭長的幾十畝地苞米就正是孕穗期,隻要幹著必定絕收。
家裏長工白天黑夜不停挑水救苗,一刻也不能停,幾個長工都快累死了。
現在有這法子,不管有用無用都得用上。
江枝見他心急,也不再賣關子,直接道:“這是我藥坊製的新藥,可以兌水澆根澆葉,能增產增收!”
宋亭長雖然有些不信,但還是要試:“好,先給我用百斤。”
江枝點頭:“這沒問題,我派人到你的地頭去教人使用,隻是這錢……還得算一下!”
宋亭長一呆:“你還跟我算錢?”
江枝笑道:“製藥不易,我可以隻收本錢,但大夏天幾個長工的辛苦錢,老宋還是要付上幾文的。”
又來了,張口就是老宋,這潑婦就是無禮之極!
宋亭長憋著一肚子氣,又無法發泄,隻能對正一個勁跟自己諂媚扇風的李老實道:“好了,別扇了,別把我扇涼了,我還得給你賞錢。”
有一個宋亭長,就有第二個蘇秀才,再來一個什麽大掌櫃,誰的錢都得給,江枝可不慣著這群人。
雖然柳樹皮不值錢,可知識產權費得給。
於是,農技員徐根有跟著裝兩百斤柳皮濃汁的騾車走了。
江枝跟宋亭長講好的,看在他是亭長的份上,藥錢減半隻給五百文,但自己派技術員,需要一天一百文工錢。
聽到給自己的“神仙水”是買一送一,宋亭長心裏熨帖,這才是一個下屬該做的事。
至於給技術員一百文工錢是小事,隻需要讓自己的長工學會,徐家村的技術員就可以迴來了,前後花不了兩百文。
走了宋亭長,很快就來了梨花鎮另外一個秀才,張口也是百斤濃縮液。
這次江枝要了全價一兩銀子,蘇秀才舍不得,直接就拉了二瑞的官身出來說事:“令公子也是官府之人,需要愛護民眾……”
江枝直接就懟迴去:“他是官身也需要吃喝拉撒,要愛護民眾還得先愛護自己的老婆孩子,再說了他管不了我的事。”
秀才種地不需要交糧稅的,這人是一點都不肯付出來。
蘇秀才見江潑婦又要耍橫,乖乖給錢,但在請技術員時講價,隻願意付五十文。
江枝也幹脆,五十文就五十文,一分錢一分貨,她就派了石猴子去。
那蘇秀才一見是個半大孩子,頓時就惱了:“我是給錢的,怎麽能派個半大孩子來打發人!”
江枝嗬嗬笑:“你別小看這些孩子,是夏秀才親自教導出來的,個個識字算賬。”
不提夏秀才還好,一提夏秀才,蘇秀才頓時就變了臉色。
都說人比人氣死人。
正月初二時,驛站客堂裏在縣尊麵前,自己幾人都為一把椅子給弄得灰頭土臉,隻有那夏秀才因為教孩童識字被誇獎。
現在,眼前這個半大孩子就能識字出去當技術員了。
石猴子也是機靈的,他對著蘇秀才規規矩矩行禮:“夫子教導過我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小子會用神仙水,比其他人懂得多一些,自然可以當師傅。”
蘇秀才頓時語塞,取出一兩銀子:“好吧,石厚誌,你去把我要的藥水裝好。”
石猴子本來沒有大名,夏秀才自然不這樣叫人,就用他的諧音改了字,石猴子非常喜歡,對外他都以大名稱唿。
這次蘇秀才沒有帶車來,隻能又雇了村裏兩個雞公車,把那些藥水運走。
一天裏陸續又來了幾個人,都是想要藥水的,江枝一一滿足。
藥坊裏的熬煮就沒停,另一方麵田貴已經帶人又去砍來柳條,藥水源源不斷。
雖然今年的柳樹莫名遭受飛來橫禍,能挽救其他生物性命也是一大功德。
江枝這邊忙忙碌碌,小滿和武陽不停用推車將藥水運進村來,李老實則滿村通知誰當技術員。
喊到的人歡天喜地的就去了,沒喊到的隻能耐心等待,提前把自己家木桶準備好,小心惹得江村長不高興,一點油湯都吃不上。
這技術員實在太好當了,就是小孩子也會。
隻需要用一桶藥水兌六桶清水,再用小孩子玩的竹管吸水對著莊稼根部滋一下,葉片多滋幾下就完事。
麵對這些額外收入,徐家村人為糧食減產而起的擔憂也減弱幾分,處處都是歡聲笑語。
在這激動人心的時刻,有人卻很不開心。
村裏的喪事過去十天,徐長壽父子才得到消息,立即拖家帶口的迴來奔喪了。
兩年沒見,再見已經是一抔黃土。
徐長壽在徐老二的墳頭上哭得死去活來。
若是不知道的人看見,隻當是兄弟情深,難舍難分。
這次迴來沒有趕上頭七,徐長壽直接道,他要給親親二哥送完七七四十九天才走。
於是,徐根生剛死了一個爺,又來一個爺,還是一個難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