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安排
穿成作精老太,別人逃荒我開荒 作者:橘香襲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枝欠賬不單為拖欠手書,還因為的確沒有多少錢!
她這一年忙得團團轉,又是嫩苞米,又是賣蚊香驅蚊液,還賣糧,實際上身邊隻有一百兩銀子,要買地再辦藥坊是不夠的。
外人眼中,徐家村家家起房造屋,戶戶都有口糧填肚,是因為村民團結一心。
殊不知這一切的背後,江枝貼了不少錢。
之前賣蚊香和嫩苞米的錢全花在徐家村了。
修房和雇人做蚊香,給村民拿高額工資實際就是扶貧項目。
江枝做這些事情是有原因的,別人是為利,講究悶聲發大財。
她需要名聲,要讓自己這個徐家江氏赫赫有名。
隻是一年,現在的徐家村已經在梨花鎮,乃至平川縣有了風頭。
有了工分和黃荊條子,在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鼓舞下,徐家村的村民更是對自己“尊敬佩服”(管教有方)。
風浪越大魚越貴,眾目睽睽,以後誰想攻擊傷害自己,就必須得站到陽光下,光明正大的使陽招。
而且隻要藥坊一建,章縣令必定舍不得這個搖錢樹,自己也能有談條件的資本。
章縣令一走,剛剛看似平靜的徐家村頓時喧鬧起來。
徐根生追著江枝屁股後麵問:“江嬸子,高縣令來說什麽?誇我們村的新房子沒有?”
江枝無奈:“那是章縣令,章縣令誇獎我們村了,說徐家村人傑地靈,不僅團結友愛還熱情好客,要請他吃飯!”
徐根生嘿嘿笑:“我媳婦那時候不知道是縣令,胡說的,等我給她說是縣令老爺,她嚇得鑽進豬圈不出來。”
皮氏一開始不知道穿著常服的“高官爺”是縣尊,還大著膽子請人吃飯。
等徐根生告訴她來的是頭冒紫煙的縣太爺,一向膽大的皮氏頓時嚇到了,裝著鏟豬屎,一頭紮進豬圈就不出來。
口中還道:縣太爺我那一句隻是客套話,你可別來了,我怕你真吃飯!
夏秀才家也有點亂!
夏母看著從驛站迴來就坐臥不安,在屋裏不停打轉的兒子很是擔心:“書言,可是縣尊說你什麽了?你別放在心上,現在我們過得好好的,啥事都不要擔心。”
夏秀才激動道:“娘,縣尊誇我了,縣尊誇我了,縣尊說得對,我心性不夠堅硬,不該計較得失,更不該聽信別人評說,也不該一心為官。”
夏母摸摸他額頭:“兒子,你沒發燒吧!”
兒子寒窗苦讀十餘載,為的就是有朝一日金榜題名,登閣入相,這時候怎麽又說不當官了?
夏秀才拉過娘子惠蘭碎碎念著:“縣尊說我教化有方,以後我就教書育人!”
生活在徐家村這個誇誇群裏,夏秀才的心情已經平穩很多,可以跟人日常對話,還能跟縣令下棋。
但這些農人的誇讚膚淺而單薄,雖然真誠熱烈,始終如同隔靴搔癢,遠不如縣尊的幾句話如重錘入骨入心。
撕開那層偽裝的虛殼,放下一直壓在心上的石頭,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夏秀才此時如同三伏飲下甘露,數九天一碗熱薑湯,早已經心情愉悅,都不用江枝再開解。
他在家裏對妻子母親絮絮叨叨,把一直憋屈在心上的話說出來。
江枝也不耽擱時間,先找到田貴和其他幾個人,說自己已經從縣衙拿到青泉灣,約好初八一起去看看,還要商量怎麽修建藥坊。
如今還在大年上,要做事需要提前通知。
田貴和徐根有兩人聽到青泉灣這個名字,雖然有點遲疑,還是答應下來。
忙活一天迴到山上,江枝又把自己沒花錢買下青泉灣說了。
小滿爺對那裏非常熟悉,一聽要在那裏修一個藥坊,以後熬藥,製藥都搬過去,想了想點頭:“那地方說來不錯的,雖然地方小,能種的地也少,但那裏有一個龍洞子,夏天出泉水,你要好好修整一下。”
龍洞子,是這裏人對天然溶洞的稱唿。
徐家村這片天然洞穴很少,就是有也不大,最多進深十多二十米就到頭。
而且有洞就有泉水,夏天水量大,奔湧出來就是龍吐水,故而得名龍洞。
江枝聽到有龍洞子,頓時激動起來,連忙問小滿爺還知道些什麽。
小滿爺就道:“那洞常年水都不幹,最缺水的時候都夠幾家人吃用澆地,可惜灣小地少,養活不下多的人。”
“那地方叫青泉灣,隻要繞過後麵的山尖子,又是一片山。要再走三條溝才可以出大路,你們別隨便進去。”
巴郡的山都是山繞山,順著一條山溝走,分岔眾多,可以百裏不出山。
雖然各個山灣山梁都可能住著幾戶人家,但不熟悉地形的在裏麵迷路就很容易出不來。
二瑞和小滿知道要在那裏建藥坊,也很激動,跟霍家藥行已經簽下契約一年,兩人早就幻想著自家也有一個大藥坊。
小滿道:“嬸子,藥坊的鍋灶和晾台怎麽弄?我去城裏找向大哥他們幫忙置辦。”
巧雲和春鳳也問個不停,以前是在山上做衝劑和蚊香液,沒有專門設藥坊,自然稀罕。
兩家人聚在一起說說笑笑,江枝把自己的安排也說了一下。
藥坊建在青泉灣,小滿的房子依然修在村裏。
張軍頭的巡檢營要走,醫棚所占的位置自然退還徐家村。
現在村裏隻有江枝和小滿家還沒有修房,以後就能寬鬆修建了。
山上的房子一樣住著,春鳳和大柱不願意迴村,這裏就是夫妻倆的家。
而且驅蚊液這些東西的技術要保密,在山上蒸餾最安全。
兩家人聽得激動,可細想一下又感覺腦袋疼。
二瑞掰著手指道:“娘,我們一下就有三處房子,忙得過來嗎?”
普通人家除了種地就是養豬,哪裏聽到過這樣多的活計,隻恨自己沒有長八隻手。
江枝笑著道:“章縣令還管著一個縣呢,又不是事事都親力親為。
以後我們需要的是雇人幹活,你和小滿,巧雲都需要各管一片。”
山上的土地有限,而且有村裏運糧上來,不再擔心餓肚子,種地已經排在第二位。
平時小滿爺一個人管理,等農忙時大家再一起幹。
巧雲和春鳳、大柱就管著山上的驅蚊液,還有那些種下的草藥,還有豬、雞、木耳。
接下來小滿和二瑞就需要長期在山下忙活了。
她這一年忙得團團轉,又是嫩苞米,又是賣蚊香驅蚊液,還賣糧,實際上身邊隻有一百兩銀子,要買地再辦藥坊是不夠的。
外人眼中,徐家村家家起房造屋,戶戶都有口糧填肚,是因為村民團結一心。
殊不知這一切的背後,江枝貼了不少錢。
之前賣蚊香和嫩苞米的錢全花在徐家村了。
修房和雇人做蚊香,給村民拿高額工資實際就是扶貧項目。
江枝做這些事情是有原因的,別人是為利,講究悶聲發大財。
她需要名聲,要讓自己這個徐家江氏赫赫有名。
隻是一年,現在的徐家村已經在梨花鎮,乃至平川縣有了風頭。
有了工分和黃荊條子,在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鼓舞下,徐家村的村民更是對自己“尊敬佩服”(管教有方)。
風浪越大魚越貴,眾目睽睽,以後誰想攻擊傷害自己,就必須得站到陽光下,光明正大的使陽招。
而且隻要藥坊一建,章縣令必定舍不得這個搖錢樹,自己也能有談條件的資本。
章縣令一走,剛剛看似平靜的徐家村頓時喧鬧起來。
徐根生追著江枝屁股後麵問:“江嬸子,高縣令來說什麽?誇我們村的新房子沒有?”
江枝無奈:“那是章縣令,章縣令誇獎我們村了,說徐家村人傑地靈,不僅團結友愛還熱情好客,要請他吃飯!”
徐根生嘿嘿笑:“我媳婦那時候不知道是縣令,胡說的,等我給她說是縣令老爺,她嚇得鑽進豬圈不出來。”
皮氏一開始不知道穿著常服的“高官爺”是縣尊,還大著膽子請人吃飯。
等徐根生告訴她來的是頭冒紫煙的縣太爺,一向膽大的皮氏頓時嚇到了,裝著鏟豬屎,一頭紮進豬圈就不出來。
口中還道:縣太爺我那一句隻是客套話,你可別來了,我怕你真吃飯!
夏秀才家也有點亂!
夏母看著從驛站迴來就坐臥不安,在屋裏不停打轉的兒子很是擔心:“書言,可是縣尊說你什麽了?你別放在心上,現在我們過得好好的,啥事都不要擔心。”
夏秀才激動道:“娘,縣尊誇我了,縣尊誇我了,縣尊說得對,我心性不夠堅硬,不該計較得失,更不該聽信別人評說,也不該一心為官。”
夏母摸摸他額頭:“兒子,你沒發燒吧!”
兒子寒窗苦讀十餘載,為的就是有朝一日金榜題名,登閣入相,這時候怎麽又說不當官了?
夏秀才拉過娘子惠蘭碎碎念著:“縣尊說我教化有方,以後我就教書育人!”
生活在徐家村這個誇誇群裏,夏秀才的心情已經平穩很多,可以跟人日常對話,還能跟縣令下棋。
但這些農人的誇讚膚淺而單薄,雖然真誠熱烈,始終如同隔靴搔癢,遠不如縣尊的幾句話如重錘入骨入心。
撕開那層偽裝的虛殼,放下一直壓在心上的石頭,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夏秀才此時如同三伏飲下甘露,數九天一碗熱薑湯,早已經心情愉悅,都不用江枝再開解。
他在家裏對妻子母親絮絮叨叨,把一直憋屈在心上的話說出來。
江枝也不耽擱時間,先找到田貴和其他幾個人,說自己已經從縣衙拿到青泉灣,約好初八一起去看看,還要商量怎麽修建藥坊。
如今還在大年上,要做事需要提前通知。
田貴和徐根有兩人聽到青泉灣這個名字,雖然有點遲疑,還是答應下來。
忙活一天迴到山上,江枝又把自己沒花錢買下青泉灣說了。
小滿爺對那裏非常熟悉,一聽要在那裏修一個藥坊,以後熬藥,製藥都搬過去,想了想點頭:“那地方說來不錯的,雖然地方小,能種的地也少,但那裏有一個龍洞子,夏天出泉水,你要好好修整一下。”
龍洞子,是這裏人對天然溶洞的稱唿。
徐家村這片天然洞穴很少,就是有也不大,最多進深十多二十米就到頭。
而且有洞就有泉水,夏天水量大,奔湧出來就是龍吐水,故而得名龍洞。
江枝聽到有龍洞子,頓時激動起來,連忙問小滿爺還知道些什麽。
小滿爺就道:“那洞常年水都不幹,最缺水的時候都夠幾家人吃用澆地,可惜灣小地少,養活不下多的人。”
“那地方叫青泉灣,隻要繞過後麵的山尖子,又是一片山。要再走三條溝才可以出大路,你們別隨便進去。”
巴郡的山都是山繞山,順著一條山溝走,分岔眾多,可以百裏不出山。
雖然各個山灣山梁都可能住著幾戶人家,但不熟悉地形的在裏麵迷路就很容易出不來。
二瑞和小滿知道要在那裏建藥坊,也很激動,跟霍家藥行已經簽下契約一年,兩人早就幻想著自家也有一個大藥坊。
小滿道:“嬸子,藥坊的鍋灶和晾台怎麽弄?我去城裏找向大哥他們幫忙置辦。”
巧雲和春鳳也問個不停,以前是在山上做衝劑和蚊香液,沒有專門設藥坊,自然稀罕。
兩家人聚在一起說說笑笑,江枝把自己的安排也說了一下。
藥坊建在青泉灣,小滿的房子依然修在村裏。
張軍頭的巡檢營要走,醫棚所占的位置自然退還徐家村。
現在村裏隻有江枝和小滿家還沒有修房,以後就能寬鬆修建了。
山上的房子一樣住著,春鳳和大柱不願意迴村,這裏就是夫妻倆的家。
而且驅蚊液這些東西的技術要保密,在山上蒸餾最安全。
兩家人聽得激動,可細想一下又感覺腦袋疼。
二瑞掰著手指道:“娘,我們一下就有三處房子,忙得過來嗎?”
普通人家除了種地就是養豬,哪裏聽到過這樣多的活計,隻恨自己沒有長八隻手。
江枝笑著道:“章縣令還管著一個縣呢,又不是事事都親力親為。
以後我們需要的是雇人幹活,你和小滿,巧雲都需要各管一片。”
山上的土地有限,而且有村裏運糧上來,不再擔心餓肚子,種地已經排在第二位。
平時小滿爺一個人管理,等農忙時大家再一起幹。
巧雲和春鳳、大柱就管著山上的驅蚊液,還有那些種下的草藥,還有豬、雞、木耳。
接下來小滿和二瑞就需要長期在山下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