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夏家新希望
穿成作精老太,別人逃荒我開荒 作者:橘香襲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夏母頭上纏著長巾,身上穿著打著補丁的粗布衣,雖然挽起衣袖的手因為下地拔菜凍得通紅,可整個人神采奕奕,臉上再無愁容。
江枝道:“夏嫂子心情不錯啊!”
夏母笑:“托你的福啊!”
屋裏,等夏元背完,夏秀才臉上帶著微笑道:“元兒,這篇《千家詩》可能背全了?”
夏元點頭:“我能背下來!”
夏秀才微微點頭:“好,每天再練三個大字……”
江枝的到來,打破剛才祥和的氣氛,夏元過來恭恭敬敬行禮:“江奶奶好!”
對奶奶這個身份,江枝已經能坦然接受了,尤其是麵前這個乖巧懂事的小學童。
六歲年紀的孩子,眼裏都是沉穩。
經曆過生活波折,又讀書啟蒙過的夏元從來不會在村裏亂跑,每天不是陪著奶奶幹活,就是跟犯病的爹爹在一起,要不然就替娘整理繡線,懂事得讓人心疼。
江枝摸摸夏元的頭:“聽你奶奶說,你會背弟子規和三字經,真是讀書的好苗子!”
被人誇獎,夏元含羞的點點頭:“元兒隻會背,還不解其意!”
“哎呀!”江枝驚訝道:“瞧這小人兒多會說,能背都很好了,你還想解意。哎,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以後又是一個天才!”
夏母剛才還笑著的臉僵了僵,江枝也陡然察覺自己說錯話了。
夏秀才就是個天才,天妒英才,對別人是誇獎的詞,對夏家卻是傷疤。
還沒等江枝想法緩解氣氛,旁邊夏書言出聲道:“世上並無天才,不過是天道酬勤罷了!”
可能是事事順心,再加講學時需要對著外人說話,夏秀才如今看著氣色不錯,就連說話都流利起來。
秀才娘子也道:“元兒性子靜,隻是就比別人多識幾個字,當不得誇獎!”
這夫妻倆是一個比一個謙虛。
江枝現在已經知道,秀才娘子表麵柔柔弱弱,可實際上性子最是堅貞剛烈,夏秀才患病科舉無望始終不離不棄。
如今以一己之力扶助夫君,贍養婆母,撫育幼子,就連桃兒娘那生死之時,把自己逼暈了也能完成。
現在麵對田家的感恩和自己的誇讚,秀才娘子還是溫溫柔柔,並無二致,讓江枝越發佩服:“你們真是太謙虛了!”
夏秀才平靜道:“光陰似箭,村裏的孩子也應該多學!”
江枝眼睛一亮:“秀才公覺得該怎麽教?”
之前的夜校基本上是以娛樂為主,學習上隻是皮毛而已。
江枝從來沒有想過正式開蒙上課。
畢竟村裏居無定所,尚處在饑餓貧困中。
讀書耗錢耗時間,鄉下孩子已經是家裏重要勞動力,沒空上學。
更主要的還是教書是苦事,好人都要氣出心梗,夏秀才病情不穩,擔心被學生一氣要發瘋。
所以也沒有說過真正教學,隻希望能學習一些知識。
現在夏秀才主動提起,自己也可以順勢問上一問!
可江枝才說這一句話,剛剛還看著好轉的夏秀才立即蹙眉陷入沉思,口中喃喃,又成了宕機狀態。
他腦子還是不好使,隻知道孩子們該上學了,具體怎麽辦他就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唉,不行不行,這事急不得!
江枝趕緊安慰自己。
教孩子學習是個體力活,好人都要氣病,夏秀才已經在好轉,可不能急於求成又弄瘋了。
心病還須心藥醫。
江枝沒有談教學,而是提起另外一個毫不相幹的事:“我準備請縣令恢複書言的廩生資格!”
這是她冬月時去縣城,跟向德金他們閑談想到的。
此話一出,滿堂皆靜,夏母放下手中正剝的菜頭,震驚的望著她:“江妹子,這話你當真的?”
旁邊,秀才娘子和夏秀才都怔怔望過來,同樣的期望和懷疑。
江枝點頭:“這事一定可以辦的。”
這些時間裏,江枝觀察到夏秀才病情反複,講學時神采飛揚,可轉眼又極度不自信。
這種病人他們其實知道自己很優秀,隻靠簡單的誇獎能起到的作用不多,需要的是更深層次的認同。
廩糧是官府嘉獎優秀學子的物資獎勵,一月一鬥糙米,兩百文錢。
這種獎勵是考取秀才功名時連續名列一等才有。
錢糧雖然不多,對學子有微薄補助,更是家庭的精神支柱和榮耀。
若說夏書言屢考不中,讓人嘲笑還隻是外界打擊,隻要進學堂讀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就能躲起來。
而被教諭免去廩生資格,就是對他以前的優秀進行否定,成了心裏插刀的致命一擊,這才徹底摧毀了他。
江枝以前也隻以為夏秀才是考不中舉人,又被嘲笑才鬱鬱成疾。
可現在看來,夏秀才其實什麽都清楚,他隻是走不出那個圈。
對於從官府拿廩糧的事,她沒有問過章縣令。
這不是什麽大事,隻要自己說明夏秀才的情況,再說秀才公夜校講學,教化民眾,章縣令一定會答應。
就是縣衙不給糧錢,自己也可以私下貼補上。
隻需要一個由頭,話讓向德金他們來說效果也是一樣。
馬上要過年了,自己一句話就能讓這一家人過上一個開心的春節。
果然,夏秀才的眼睛漸漸明亮起來,整個人都充滿神采:“縣令知道我?教諭不會再責備我?”
江枝道:“章縣令說過,民為本,你能教學村民,是讀書人的典範,領取廩糧是應該的。”
她的話說得漏洞百出,可夏秀才一家並沒有聽出來,此時三個人都掩飾不住的喜悅。
夏母歡喜道:“書言一直都是優秀的!”
秀才娘子看向夏書言的目光滿是柔情:相公的學識自然是極好,若是被縣教諭誇獎,病也會好起來。
夏家其樂融融,滿是希望和喜悅,徐根慶家裏卻是氣氛壓抑。
秦氏拿著錢獨自趕集,徐根慶雖然氣惱不願意去找人,可心裏還是放不下,氣得在屋裏打轉:“我娘那人腦子是不是有病,天天的不消停,人家夏秀才一個腦子有病的都沒她事多。”
蓮花知道婆婆是眼饞自己能吃獨食,也是又好氣又好笑,勸道:“以後要吃啥就給大家一起吃吧!你別隻顧著我!”
徐根慶惱道:“這還不是家裏缺錢,要不然哪裏會這樣算計。”
江枝道:“夏嫂子心情不錯啊!”
夏母笑:“托你的福啊!”
屋裏,等夏元背完,夏秀才臉上帶著微笑道:“元兒,這篇《千家詩》可能背全了?”
夏元點頭:“我能背下來!”
夏秀才微微點頭:“好,每天再練三個大字……”
江枝的到來,打破剛才祥和的氣氛,夏元過來恭恭敬敬行禮:“江奶奶好!”
對奶奶這個身份,江枝已經能坦然接受了,尤其是麵前這個乖巧懂事的小學童。
六歲年紀的孩子,眼裏都是沉穩。
經曆過生活波折,又讀書啟蒙過的夏元從來不會在村裏亂跑,每天不是陪著奶奶幹活,就是跟犯病的爹爹在一起,要不然就替娘整理繡線,懂事得讓人心疼。
江枝摸摸夏元的頭:“聽你奶奶說,你會背弟子規和三字經,真是讀書的好苗子!”
被人誇獎,夏元含羞的點點頭:“元兒隻會背,還不解其意!”
“哎呀!”江枝驚訝道:“瞧這小人兒多會說,能背都很好了,你還想解意。哎,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以後又是一個天才!”
夏母剛才還笑著的臉僵了僵,江枝也陡然察覺自己說錯話了。
夏秀才就是個天才,天妒英才,對別人是誇獎的詞,對夏家卻是傷疤。
還沒等江枝想法緩解氣氛,旁邊夏書言出聲道:“世上並無天才,不過是天道酬勤罷了!”
可能是事事順心,再加講學時需要對著外人說話,夏秀才如今看著氣色不錯,就連說話都流利起來。
秀才娘子也道:“元兒性子靜,隻是就比別人多識幾個字,當不得誇獎!”
這夫妻倆是一個比一個謙虛。
江枝現在已經知道,秀才娘子表麵柔柔弱弱,可實際上性子最是堅貞剛烈,夏秀才患病科舉無望始終不離不棄。
如今以一己之力扶助夫君,贍養婆母,撫育幼子,就連桃兒娘那生死之時,把自己逼暈了也能完成。
現在麵對田家的感恩和自己的誇讚,秀才娘子還是溫溫柔柔,並無二致,讓江枝越發佩服:“你們真是太謙虛了!”
夏秀才平靜道:“光陰似箭,村裏的孩子也應該多學!”
江枝眼睛一亮:“秀才公覺得該怎麽教?”
之前的夜校基本上是以娛樂為主,學習上隻是皮毛而已。
江枝從來沒有想過正式開蒙上課。
畢竟村裏居無定所,尚處在饑餓貧困中。
讀書耗錢耗時間,鄉下孩子已經是家裏重要勞動力,沒空上學。
更主要的還是教書是苦事,好人都要氣出心梗,夏秀才病情不穩,擔心被學生一氣要發瘋。
所以也沒有說過真正教學,隻希望能學習一些知識。
現在夏秀才主動提起,自己也可以順勢問上一問!
可江枝才說這一句話,剛剛還看著好轉的夏秀才立即蹙眉陷入沉思,口中喃喃,又成了宕機狀態。
他腦子還是不好使,隻知道孩子們該上學了,具體怎麽辦他就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唉,不行不行,這事急不得!
江枝趕緊安慰自己。
教孩子學習是個體力活,好人都要氣病,夏秀才已經在好轉,可不能急於求成又弄瘋了。
心病還須心藥醫。
江枝沒有談教學,而是提起另外一個毫不相幹的事:“我準備請縣令恢複書言的廩生資格!”
這是她冬月時去縣城,跟向德金他們閑談想到的。
此話一出,滿堂皆靜,夏母放下手中正剝的菜頭,震驚的望著她:“江妹子,這話你當真的?”
旁邊,秀才娘子和夏秀才都怔怔望過來,同樣的期望和懷疑。
江枝點頭:“這事一定可以辦的。”
這些時間裏,江枝觀察到夏秀才病情反複,講學時神采飛揚,可轉眼又極度不自信。
這種病人他們其實知道自己很優秀,隻靠簡單的誇獎能起到的作用不多,需要的是更深層次的認同。
廩糧是官府嘉獎優秀學子的物資獎勵,一月一鬥糙米,兩百文錢。
這種獎勵是考取秀才功名時連續名列一等才有。
錢糧雖然不多,對學子有微薄補助,更是家庭的精神支柱和榮耀。
若說夏書言屢考不中,讓人嘲笑還隻是外界打擊,隻要進學堂讀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就能躲起來。
而被教諭免去廩生資格,就是對他以前的優秀進行否定,成了心裏插刀的致命一擊,這才徹底摧毀了他。
江枝以前也隻以為夏秀才是考不中舉人,又被嘲笑才鬱鬱成疾。
可現在看來,夏秀才其實什麽都清楚,他隻是走不出那個圈。
對於從官府拿廩糧的事,她沒有問過章縣令。
這不是什麽大事,隻要自己說明夏秀才的情況,再說秀才公夜校講學,教化民眾,章縣令一定會答應。
就是縣衙不給糧錢,自己也可以私下貼補上。
隻需要一個由頭,話讓向德金他們來說效果也是一樣。
馬上要過年了,自己一句話就能讓這一家人過上一個開心的春節。
果然,夏秀才的眼睛漸漸明亮起來,整個人都充滿神采:“縣令知道我?教諭不會再責備我?”
江枝道:“章縣令說過,民為本,你能教學村民,是讀書人的典範,領取廩糧是應該的。”
她的話說得漏洞百出,可夏秀才一家並沒有聽出來,此時三個人都掩飾不住的喜悅。
夏母歡喜道:“書言一直都是優秀的!”
秀才娘子看向夏書言的目光滿是柔情:相公的學識自然是極好,若是被縣教諭誇獎,病也會好起來。
夏家其樂融融,滿是希望和喜悅,徐根慶家裏卻是氣氛壓抑。
秦氏拿著錢獨自趕集,徐根慶雖然氣惱不願意去找人,可心裏還是放不下,氣得在屋裏打轉:“我娘那人腦子是不是有病,天天的不消停,人家夏秀才一個腦子有病的都沒她事多。”
蓮花知道婆婆是眼饞自己能吃獨食,也是又好氣又好笑,勸道:“以後要吃啥就給大家一起吃吧!你別隻顧著我!”
徐根慶惱道:“這還不是家裏缺錢,要不然哪裏會這樣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