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這個夜晚,省城盛陽下起了毛毛細雨。
顧維明站在別墅的雨搭下麵看著雨中的景色。
不一會,一輛樺林牌照的轎車停在了院外。
樺林市委書記喬達康下了車,沒等秘書的雨傘打開,就匆忙進了院子。
“顧書記,怎麽能勞您在外麵等我,天涼啦!”
“別人我不會等在外麵,可你不一樣。”
“那可折煞我了啊。”
二人說笑著進屋,郝常旭招唿喬達康的秘書宋雷在客廳休息,顧維明邀請喬達康直接上了二樓書房。
“下雨天讓你過來實在過分了。”顧維明拿出一條毛巾遞給喬達康。
喬達康簡單的擦了一下道:“多少人想有這個待遇,我是榮幸之至啊。”
二人麵對麵坐下來,郝常旭將泡好的茶水擺好,出去關上了門。
“我就直入正題了,”顧維明嚴肅下來,“你知道樺林有幾座金礦嗎?”
“一座,如今產量並不高。”
“應該還有一座。”
“為什麽叫應該?”喬達康理解不了這句話。
“因為,丟了一座。”顧維明無奈的攤攤手。
“丟了?”
喬達康不可思議的看著顧維明,“金戒指丟了我信,金條丟了我信,這礦丟了,我該怎麽理解?”
“這是一座殘礦,你理解了嗎?”
喬達康恍然大悟,也明白了一些。
殘礦是鬼子占領期間,被他們開采的礦,這些礦都在深山老林之中,在鬼子戰敗逃跑之後這種礦便擱置下來,因為他們開采不按章法,似乎早就意識到不可能永久開采,所以他們設計的開采方案不符合國際慣例,而我們又沒有最初的開采圖紙,所以礦裏險象環生,如果經過幾次恢複開采都半途而廢的礦,就會被擱置,也就成了殘礦。
如今,技術逐漸先進了,一些殘礦逐步恢複上馬開采了。
喬達康道:“如果是殘礦,就說明礦業那邊應該早就會有記載的,怎麽會丟了?”
“這才是可怕的地方,是人為的。”顧維明拿出一個本子遞給喬達康,封麵寫著《東原省金礦樣錄》,編輯年份是52年。
喬達康翻看了一下目錄,7號殘礦(樺林),對應的頁麵是17頁,翻到16頁,再翻就是18頁,沒有17頁。
“這是被撕掉了?”
“是啊,你說離奇不離奇。”
“就是說沒有坐標記載,咱們就找不到了?”
“很難,樺林全域麵積將近一萬平方公裏,山地占了百分之八十,而且地形複雜,全是深山老林,想找一座60年前的老礦,很不好找啊。”
“撕掉這一頁的人也找不到了嗎?”
“應該是三十年前那個時期的事,上一任老書記跟我說起這事的時候我也是很驚訝,不敢想象如今這個殘礦什麽樣了。”
“很可怕,金礦若是在個人手裏相當於不斷的吸國民資產的血啊。”
“說實話吧,這也是我讓你任樺林市委書記的原因,就是想讓你在樺林地界找到這座殘礦。”
喬達康點點頭,到得此時他也才明白顧維明相中他的原因,畢竟他和顧維明沒有過任何接觸,全省那麽多市長在窺探樺林市委書記的位置,偏偏被自己得到了,原來是因為自己的專業。
喬達康是最早一批礦產勘察專業的大學生,畢業後在立源礦學院工作,後轉入省冶金局,又從冶金局到東江任了副市長和市長。
他對采礦行業極為了解,對金礦也有過研究。
隻是,讓市委書記找礦,就有點不倫不類了。
顧維明道:“這項尋找殘礦的任務我打算重啟,省地質調查院聯合黃金部隊很快就要去樺林調查,隻是這種勘測一年是他,十年也是他,
而且,我擔心的是這座殘礦已經被開采了,那麽這就不是尋找殘礦那麽簡單了,這是重大侵吞國有資源的案件,而且是絕密案件!”
黃金儲備對國家經濟具備多種重要的意義,所以這種案件必須慎重處理。
“顧書記請放心,這件事我一定當做首要任務主抓,勘探隊去深山老林,而我就在樺林民間尋找線索,如果殘礦被開采,他們不可能大批量投入市場,隻能在民間流通,那麽從民間流通的黃金就可以找到端倪,而且必須隱蔽調查。”
“所以說你是專業的,一下子就知道了方向。”顧維明興奮的拍著桌子豎起大拇指。
喬達康擺擺手:“專業倒是用不上了,隻不過,我比別人更敏銳一些。”
“沒錯,如果你要成立調查小組,我給你舉薦一個人,樺林公安局常務副局長伍峰,是我信任的人,其他人你慎重選擇。”
“明白。”
“好了,說說樺林的工作吧,熟悉了嗎?”
“還好,以前沈書記的工作也是井井有條的,我這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雲山市長也是很務實的,開發區成果顯著。”
“是的,我也是很敬佩齊市長的。”
喬達康明白顧維明的意思,不要和齊雲山產生矛盾,政府那邊該放手就放手。
其實顧維明也應該知道,不是他要和齊雲山產生矛盾,而是齊雲山對自己可是有意見的。
看得出最近齊雲山的情緒並不高,政府的一些事都不上心了,反倒交給了馬紹雲。
終極原因還是因為自己搶了他的位置。
估計齊雲山做夢都想不到,自己能搶他位置的原因竟是因為一座丟失的殘礦。
閑聊兩句,喬達康便起身告辭了。
來到樓下對郝常旭道:“郝秘書是樺林人吧?”
“是的,我在市委工作過。”
“好啊,家裏有什麽事就跟宋雷說,你在這裏要全力照顧顧書記的生活啊。”
“好的,謝謝喬書記,剛剛我跟宋秘書聊了會,我們還是一屆的。”
“是吧,東大出人才啊。”喬達康笑道。
送走二人,郝常旭迴到書房,
顧維明坐在書桌前想了想道:“紹雲那個外甥女以前是不是開礦的?”
“對,我聽陸明遠說過,說她發現了一座金礦,然後獲得了一筆補償金。”
“在杏山縣?”
“是的。”
“不會是也在杏山縣吧?”
“什麽?”
郝常旭並不知道殘礦的事,所以對顧維明的話沒聽明白。
顧維明站在別墅的雨搭下麵看著雨中的景色。
不一會,一輛樺林牌照的轎車停在了院外。
樺林市委書記喬達康下了車,沒等秘書的雨傘打開,就匆忙進了院子。
“顧書記,怎麽能勞您在外麵等我,天涼啦!”
“別人我不會等在外麵,可你不一樣。”
“那可折煞我了啊。”
二人說笑著進屋,郝常旭招唿喬達康的秘書宋雷在客廳休息,顧維明邀請喬達康直接上了二樓書房。
“下雨天讓你過來實在過分了。”顧維明拿出一條毛巾遞給喬達康。
喬達康簡單的擦了一下道:“多少人想有這個待遇,我是榮幸之至啊。”
二人麵對麵坐下來,郝常旭將泡好的茶水擺好,出去關上了門。
“我就直入正題了,”顧維明嚴肅下來,“你知道樺林有幾座金礦嗎?”
“一座,如今產量並不高。”
“應該還有一座。”
“為什麽叫應該?”喬達康理解不了這句話。
“因為,丟了一座。”顧維明無奈的攤攤手。
“丟了?”
喬達康不可思議的看著顧維明,“金戒指丟了我信,金條丟了我信,這礦丟了,我該怎麽理解?”
“這是一座殘礦,你理解了嗎?”
喬達康恍然大悟,也明白了一些。
殘礦是鬼子占領期間,被他們開采的礦,這些礦都在深山老林之中,在鬼子戰敗逃跑之後這種礦便擱置下來,因為他們開采不按章法,似乎早就意識到不可能永久開采,所以他們設計的開采方案不符合國際慣例,而我們又沒有最初的開采圖紙,所以礦裏險象環生,如果經過幾次恢複開采都半途而廢的礦,就會被擱置,也就成了殘礦。
如今,技術逐漸先進了,一些殘礦逐步恢複上馬開采了。
喬達康道:“如果是殘礦,就說明礦業那邊應該早就會有記載的,怎麽會丟了?”
“這才是可怕的地方,是人為的。”顧維明拿出一個本子遞給喬達康,封麵寫著《東原省金礦樣錄》,編輯年份是52年。
喬達康翻看了一下目錄,7號殘礦(樺林),對應的頁麵是17頁,翻到16頁,再翻就是18頁,沒有17頁。
“這是被撕掉了?”
“是啊,你說離奇不離奇。”
“就是說沒有坐標記載,咱們就找不到了?”
“很難,樺林全域麵積將近一萬平方公裏,山地占了百分之八十,而且地形複雜,全是深山老林,想找一座60年前的老礦,很不好找啊。”
“撕掉這一頁的人也找不到了嗎?”
“應該是三十年前那個時期的事,上一任老書記跟我說起這事的時候我也是很驚訝,不敢想象如今這個殘礦什麽樣了。”
“很可怕,金礦若是在個人手裏相當於不斷的吸國民資產的血啊。”
“說實話吧,這也是我讓你任樺林市委書記的原因,就是想讓你在樺林地界找到這座殘礦。”
喬達康點點頭,到得此時他也才明白顧維明相中他的原因,畢竟他和顧維明沒有過任何接觸,全省那麽多市長在窺探樺林市委書記的位置,偏偏被自己得到了,原來是因為自己的專業。
喬達康是最早一批礦產勘察專業的大學生,畢業後在立源礦學院工作,後轉入省冶金局,又從冶金局到東江任了副市長和市長。
他對采礦行業極為了解,對金礦也有過研究。
隻是,讓市委書記找礦,就有點不倫不類了。
顧維明道:“這項尋找殘礦的任務我打算重啟,省地質調查院聯合黃金部隊很快就要去樺林調查,隻是這種勘測一年是他,十年也是他,
而且,我擔心的是這座殘礦已經被開采了,那麽這就不是尋找殘礦那麽簡單了,這是重大侵吞國有資源的案件,而且是絕密案件!”
黃金儲備對國家經濟具備多種重要的意義,所以這種案件必須慎重處理。
“顧書記請放心,這件事我一定當做首要任務主抓,勘探隊去深山老林,而我就在樺林民間尋找線索,如果殘礦被開采,他們不可能大批量投入市場,隻能在民間流通,那麽從民間流通的黃金就可以找到端倪,而且必須隱蔽調查。”
“所以說你是專業的,一下子就知道了方向。”顧維明興奮的拍著桌子豎起大拇指。
喬達康擺擺手:“專業倒是用不上了,隻不過,我比別人更敏銳一些。”
“沒錯,如果你要成立調查小組,我給你舉薦一個人,樺林公安局常務副局長伍峰,是我信任的人,其他人你慎重選擇。”
“明白。”
“好了,說說樺林的工作吧,熟悉了嗎?”
“還好,以前沈書記的工作也是井井有條的,我這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雲山市長也是很務實的,開發區成果顯著。”
“是的,我也是很敬佩齊市長的。”
喬達康明白顧維明的意思,不要和齊雲山產生矛盾,政府那邊該放手就放手。
其實顧維明也應該知道,不是他要和齊雲山產生矛盾,而是齊雲山對自己可是有意見的。
看得出最近齊雲山的情緒並不高,政府的一些事都不上心了,反倒交給了馬紹雲。
終極原因還是因為自己搶了他的位置。
估計齊雲山做夢都想不到,自己能搶他位置的原因竟是因為一座丟失的殘礦。
閑聊兩句,喬達康便起身告辭了。
來到樓下對郝常旭道:“郝秘書是樺林人吧?”
“是的,我在市委工作過。”
“好啊,家裏有什麽事就跟宋雷說,你在這裏要全力照顧顧書記的生活啊。”
“好的,謝謝喬書記,剛剛我跟宋秘書聊了會,我們還是一屆的。”
“是吧,東大出人才啊。”喬達康笑道。
送走二人,郝常旭迴到書房,
顧維明坐在書桌前想了想道:“紹雲那個外甥女以前是不是開礦的?”
“對,我聽陸明遠說過,說她發現了一座金礦,然後獲得了一筆補償金。”
“在杏山縣?”
“是的。”
“不會是也在杏山縣吧?”
“什麽?”
郝常旭並不知道殘礦的事,所以對顧維明的話沒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