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名人戰決賽後,嚴格來說汪羽已經處於放假狀態。請假報告也是早早寫好1月到3月的假期。不過在聽說劉院長要帶隊來參加“晚報杯”後,汪羽決定再多留半個月。


    1988年1月16日,第一屆“晚報杯”全國業餘大賽在北京的中日友好圍棋會館舉行。


    新中國建國以來,還從未進行過正式的全國性業餘圍棋大賽,“晚報杯”填充了這一空白。首屆晚報杯由中國圍棋協會、中日友好圍棋會館、蜀蓉棋藝出版社、《圍棋》月刊社、北京晚報及各參賽晚報共同主辦。


    劉院長這次身為蜀蓉棋藝出版社社長,為主辦單位之一。一下飛機就獲得了汪羽熱情的歡迎,其後當汪羽獻寶似的把個人賽獎杯交到劉院長手上,更是讓劉院長感慨得說不出話來。這是汪羽對劉院長當初發掘培養自己的迴報和承諾。雖然從1月起汪羽的人事關係已經轉到了國家隊,但作為成都棋院走出的一員。他永遠忘不了劉院長對自己的恩情。


    14號當晚,國家隊幾名川籍棋手自費邀請了劉院長在全聚德聚餐。除開李良、唐笑宏、餘方、宋學林、鄭洪等,一同參與的還有本次晚報杯成都隊的毛銀龍、李健斌、何四祥幾位。


    大家都是熟人,自然言語中也沒了那些客套。杯觥交錯間,酒酣耳熱的把氣氛推向了高潮。何世祥鬧著要在“業餘十強”對陣“專業十強”中出賽。說明成都晚報隊這次對自己成績很有信心。不過汪羽也不記得在座各位成績到底如何。隻記得毛銀龍好像是兩屆個人亞軍。何世祥也進過個人前六,至於是不是這一屆,他真說不上來。


    成都話“鬧得兇一根蔥。”比賽開始7天後,13場大循環圈下來,成都隊居然連團體前六,個人前十都沒進。這讓汪羽大跌眼鏡。他甚至一度以為自己記憶出了問題。


    24號,賽會組委會發完獎,還有場別開生麵的“專業十強”與“業餘十強”的對抗賽,因為極受棋迷歡迎。後來也成了晚報杯的保留節目。


    其後每一屆“晚報杯”都有專業和業餘的十強戰,但這一次可以說是最正規的。因為本次十強戰是全國票選的專業十強,對上業餘棋手讓兩子出戰。隻有陳築德頂替了抱病的錢羽平,作為票選十強的汪羽也披掛上陣。


    第一次專業、業餘十強對抗賽成績如下:


    沈光基勝聶偉平、俞巍巍勝陳築德、邢印達勝馬小春、汪羽勝楊靖、彭時佳勝劉曉光、曹達元勝張建東、薑鑄九勝吳鐵民、陳林新勝王述舜、董銀奎勝芮艿偉、邵振中勝沈興。


    業餘十強在前三台全部獲勝,可以說是為圍棋綠林爭光了。總體比分打成五比五,也可以說是雖平由榮。


    “晚報杯”完結第二天,汪羽終於踏上了迴家的路,沒有坐火車,他選擇了票價八十幾塊,相當於他一個月半工資的飛機出行。今年光各大棋賽的獎金已經拿了小四千了,就這樣還沒算中日擂台賽那筆大頭的。


    當然,促使他坐飛機的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春運。”


    從1978年南邊改革開放,再到87年廣州火車站民工潮返鄉,87年的下海經商促使市場經濟迴暖,88年開始波及到全國,呈大爆發之勢。四川作為勞務輸出大省,稍微有點條件的趕在這個時候擠火車,是很不明智的選擇。


    不過,這也就是他這種一線棋手才敢這樣選擇。他現在都記得以前看過一本圍棋雜誌,裏麵描寫某位地方棋手,九十年代初期,在1月期間趕著外地去參加“新人王”比賽。隻買到半程臥鋪的情況,後半程幾乎是被人群夾著睡了十個小時,到地住著滿是虱子的旅館,下一盤輸了又灰溜溜買車票,再被像塞進罐頭的沙丁魚,頂著各種令人作嘔的氣味,催眠自己站立睡了一天迴家的悲慘經曆。


    話說迴來,汪羽是不會把自己搞那麽狼狽的,即便是他收入沒到那個水平,可自己家裏還有礦不是?


    家裏是真的有礦,這是他迴家的第一感。新買的大彩電,奢華的真皮沙發。兩年前流行的地板膠也換成了當前最時髦的地毯。一水的八十年代土豪風。望著老爸老媽新款的麵包式羽絨服,汪羽不由得感歎到,太腐敗了。


    應先生送的應氏棋桌一套已經擺在書房了,旁邊還有金墉的大禮,十四套金墉小說簽名全集是送給汪家偉的。另金先生還特意手書了“江湖一絕”四個大字的匾額。真跡被汪家掛在書房,又照著找隔壁的廣告公司鄰居刻畫了一套金字招牌,配上汪羽和金墉的合影掛在飯館最顯眼處攬客。這個年代來吃飯的無不感歎驚奇,什麽?您說八十年代不認識金墉?作為成都人連汪羽也不認識?對不起,本小店的菜可能不適合您,拜拜了您呐,出門左轉四醫院(精神病院)夥食團。


    這次迴家,汪羽是打著修複前世很多人際關係的存心來的。已經是寒假期間了,隻用了兩個下午,逛街、零食、手提串串、街機遊戲大撒幣。老練又多金的汪羽就成功當上了大院孩子王。


    至於家裏親戚就更簡單了,過年就是走親訪友的。打工人汪羽在外務工一年什麽都不多,就錢多!女的就化妝品香水,男的就高檔香煙名酒,幺房出老輩的他還送了幾個大份額的壓歲錢。幾個親戚來迴一走動,年三十那天的大團年,直接搞成了汪羽的表彰大會。各位親戚老表趕著把他誇。


    過完年,一直到十五飯館才會開門。這也是這個年代獨有的過年氛圍。累了一年的的人們終於有時間坐下來歇口氣聊聊家常。不過從汪家偉口中的一些話,汪羽敏銳的察覺到,好像老爸也快到時間下崗分流了。


    汪家偉閑聊中談到,由於冬天菜冷得快,最近夥食團來打飯的人也慢慢變少了,整個夥食團也清閑了不少。不過他不知道的是,這個夥食團從一開始,汪羽就覺得很畸形。屬於是一個單位硬上馬的配套設施。你一個夥食團,供餐的目標是整個單位沒錯,但單位的人就住旁邊幾棟居民樓,在汪羽看來根本就是可有可無般的存在。


    再迴頭說道汪家偉的宴席,從86年開始確實接待了很多高規格的演出,什麽沒變性之前的銀星。歌唱家李古一,江大為以及演唱《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某位女歌唱家,這些家裏都有合影。但時代在進步,短短兩年,各種高檔的宴席如雨後春筍般的冒了出來,汪家偉的手藝已經不是唯一的選擇,就算現在新添了江湖菜,外地的吃個新奇,單位領導老是吃,也要換換口味不是。


    所以汪羽知道,自家老爸的下崗分流估計也就這一年左右了,前世老爸下崗後自己開了火鍋店做得風生水起。不過這一世,汪羽還在掂量,到底是做火鍋好,還是做商貿公司的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80棋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布英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布英俊並收藏重生80棋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