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這叫嗦粉
被擄深山後成了高冷王爺的小祖宗 作者:十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村長?你怎麽來了?”
阮書儀看見小蓮詫異的表情,伸出頭去一看,就發現站在外麵的不是立鬆,而是一身白衣仙氣飄飄的周方休。
周方休笑著晃了晃手中的包裹:“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阮書儀這才突然想起來,昨天蕭慕然出發前,告訴過她,除了會有四個暗衛在暗中保護他們,還請了一個人全程照顧她,她當時忙著收拾東西沒有多想,沒想到這個人是周方休?可是周方休也沒什麽武力值啊,遇到危險估計隻夠他自己逃跑的!
不過想到周方休會醫,而且似乎也懂些玄乎其玄的東西,阮書儀就明白了。可能蕭慕然是擔心她在路上舟車勞頓會身體不適,水土不服什麽的。
周方休坐上馬車前沿的時候,立鬆也拿著幾匣子的點心和零嘴迴來了,點心是剛出爐的,還熱熱乎乎地冒著氣,阮書儀就特別愛吃這種香香軟軟糯嘰嘰的糕點,眼睛都亮了。
周方休見他這樣,才想起來什麽,從馬車沿上跳下來,找到自己的行李,掏出一個圓圓的小瓷罐子遞給阮書儀:“喏,劉大娘給你做的洋芋燉臘豬腳,她聽說我要跟你出門辦事,連夜做好送到我家裏去的,裏麵沒有放湯,到時候吃的時候直接加點水熱熱就行。”
阮書儀簡直熱淚盈眶啊,劉大娘真是太貼心了,知道她好這一口,還特意準備好了,看著滿滿一大罐子,能吃好幾頓呢!
迎著晨光,立鬆和周方休就趕著馬車,一路往北去了。
阮書儀早上沒睡飽,吃了幾塊糕點,又喝了兩杯熱茶後,直接窩在軟乎乎的被子裏又睡迴籠覺去了。小蓮坐在她身旁用兔皮縫手套,聽說東北那地方很容易凍手凍耳朵,她決定要趕在到東北之前,給夫人縫上兩雙手套和耳罩。
旺財變成小貓咪,窩在阮書儀懷裏,睡得打小唿嚕,湯圓則咧著嘴吐著舌頭,高高興興地和立鬆周方休一起坐在前麵喝冷風。
今日是二月底,他們要在三月十日之前趕到白木山下,時間不算充裕,所以馬車的速度很快,僅僅半天的功夫,就已經出了吉慶鎮地界。中午就簡單熱了幾個包子吃,吃完繼續趕路了,他們要在三天之內趕到下一個城鎮。
越往北走,越是能感受到溫度的變化,哪怕已經到了中午,空氣裏還是涼颼颼的。尤其是傍晚的時候,太陽一落山,溫度就明顯降了下來。
阮書儀冷得打了一個寒戰,立馬又縮迴到爐子旁,對著外麵趕車的立鬆和周方休道:“天快黑了,我們先找個地方歇腳吧,這天兒也怪冷的,你們可別著涼了!”
立鬆應聲,最後找了一個背風處停了下來。阮書儀也下車走動走動,這一帶其實屬於黑峰山的邊緣地帶,也是一望無際的荒山,但是海拔顯然低了很多,而且似乎春意似乎也還沒有黑峰山一帶明顯,看著還是帶著冬日的蕭條和冷寂。
好在這兩天是晴天,路上的幹柴火多,立鬆和小蓮各撿了幾根大木柴,又用石塊壘了一個簡易的灶台,就在馬車旁燒起了一個火堆。天幹物燥,橙黃色的火焰一下子就竄了起來。現在是在野外,燒火不怕影響別人,木頭燒的火火勢大,食物熟得快,而且木炭也能收集起來,到時候放在馬車上的碳爐裏用。
阮書儀忙跑上去烤火,小蓮把周方休帶過來的臘豬腳燉洋芋挖了一點出來,倒入燒開水的鍋裏,又在阮書儀的指揮下放了一大把紅薯粉進去。這樣冷颼颼的天氣,吃點熱乎乎的湯湯水水才最舒服。
又在馬車裏的炭爐上熱了幾個包子饅頭,也就夠他們四人吃了。
周方休端著碗,小口小口地優雅吃著紅薯粉,這東西他還是第一次吃,雖然前段時間去過吉慶鎮,看到過百貨超市旁邊的早餐店裏有賣這個東西的,但由於排隊的人實在太多了,周方休不耐煩等,直接就走了。
沒想到今日在這居然吃上了,這口感十分有彈性,就是太滑了,不太好夾起來。
他扭頭看看一旁的立鬆,正端著個大碗蹲在一旁,大嘴貼著碗沿,右手不斷劃拉著筷子,就像喝粥似的,大口大口往嘴裏吸粉呢,實在稱不上優雅。
他又扭頭看看一旁的阮書儀和小蓮,二人也是同樣的姿勢,隻是動作幅度比立鬆小很多,稱不上優雅,但至少不像立鬆似乎從餓牢裏放出來的一樣。
周方休又用筷子夾了幾次,那滑溜溜的紅薯粉一次次從他筷子間溜走,這讓立鬆不禁有些懷疑,難道這粉就得像他們那樣吃?
旺財一直在一旁偷看,這麽香噴噴的一鍋,可惜它不能吃,小漂亮說它和湯圓胃口太大了,這一鍋都不夠它們吃的,它們隻能等下去山上自己覓食去。已經很可憐了,但是這個周村長怎麽迴事?抱著碗怎麽不吃?他要是不想吃,它可以代勞啊!
想著便可憐兮兮地用爪子去扒拉正在喝湯的阮書儀:“小漂亮,周村長好像不太愛吃粉,要不我勉強幫幫他吧?”
阮書儀抬頭一看,周方休這哪是不愛吃啊,這分明是不會吃啊!她彈了一下旺財的腦袋,一邊抱著碗,一邊笑著開口:“周村長,這紅薯粉不好夾,就得像我們這樣吃,這叫嗦粉,不信你試試?”
周方休是個勇於學習新文化的人,聽到阮書儀這麽說,瞬間就深信不疑了,學著他們的樣子,輕輕吹了一下碗邊的湯,然後把碗微微傾斜,嘴唇貼近,筷子稍微扒動一下,同時再用力吸上一口……果然!
在他吸入的瞬間,那帶著臘肉和洋芋香味的濃鬱湯汁,就裹挾著滑溜溜彈彈的紅薯粉一起滑進了他嘴裏!鹹香鮮亮,十分有嚼勁!
“香!”周方休雙眼亮晶晶地看著三人。
“香!”草叢裏也有一雙亮晶晶的眼睛,和流了一地的哈喇子!
阮書儀看見小蓮詫異的表情,伸出頭去一看,就發現站在外麵的不是立鬆,而是一身白衣仙氣飄飄的周方休。
周方休笑著晃了晃手中的包裹:“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阮書儀這才突然想起來,昨天蕭慕然出發前,告訴過她,除了會有四個暗衛在暗中保護他們,還請了一個人全程照顧她,她當時忙著收拾東西沒有多想,沒想到這個人是周方休?可是周方休也沒什麽武力值啊,遇到危險估計隻夠他自己逃跑的!
不過想到周方休會醫,而且似乎也懂些玄乎其玄的東西,阮書儀就明白了。可能蕭慕然是擔心她在路上舟車勞頓會身體不適,水土不服什麽的。
周方休坐上馬車前沿的時候,立鬆也拿著幾匣子的點心和零嘴迴來了,點心是剛出爐的,還熱熱乎乎地冒著氣,阮書儀就特別愛吃這種香香軟軟糯嘰嘰的糕點,眼睛都亮了。
周方休見他這樣,才想起來什麽,從馬車沿上跳下來,找到自己的行李,掏出一個圓圓的小瓷罐子遞給阮書儀:“喏,劉大娘給你做的洋芋燉臘豬腳,她聽說我要跟你出門辦事,連夜做好送到我家裏去的,裏麵沒有放湯,到時候吃的時候直接加點水熱熱就行。”
阮書儀簡直熱淚盈眶啊,劉大娘真是太貼心了,知道她好這一口,還特意準備好了,看著滿滿一大罐子,能吃好幾頓呢!
迎著晨光,立鬆和周方休就趕著馬車,一路往北去了。
阮書儀早上沒睡飽,吃了幾塊糕點,又喝了兩杯熱茶後,直接窩在軟乎乎的被子裏又睡迴籠覺去了。小蓮坐在她身旁用兔皮縫手套,聽說東北那地方很容易凍手凍耳朵,她決定要趕在到東北之前,給夫人縫上兩雙手套和耳罩。
旺財變成小貓咪,窩在阮書儀懷裏,睡得打小唿嚕,湯圓則咧著嘴吐著舌頭,高高興興地和立鬆周方休一起坐在前麵喝冷風。
今日是二月底,他們要在三月十日之前趕到白木山下,時間不算充裕,所以馬車的速度很快,僅僅半天的功夫,就已經出了吉慶鎮地界。中午就簡單熱了幾個包子吃,吃完繼續趕路了,他們要在三天之內趕到下一個城鎮。
越往北走,越是能感受到溫度的變化,哪怕已經到了中午,空氣裏還是涼颼颼的。尤其是傍晚的時候,太陽一落山,溫度就明顯降了下來。
阮書儀冷得打了一個寒戰,立馬又縮迴到爐子旁,對著外麵趕車的立鬆和周方休道:“天快黑了,我們先找個地方歇腳吧,這天兒也怪冷的,你們可別著涼了!”
立鬆應聲,最後找了一個背風處停了下來。阮書儀也下車走動走動,這一帶其實屬於黑峰山的邊緣地帶,也是一望無際的荒山,但是海拔顯然低了很多,而且似乎春意似乎也還沒有黑峰山一帶明顯,看著還是帶著冬日的蕭條和冷寂。
好在這兩天是晴天,路上的幹柴火多,立鬆和小蓮各撿了幾根大木柴,又用石塊壘了一個簡易的灶台,就在馬車旁燒起了一個火堆。天幹物燥,橙黃色的火焰一下子就竄了起來。現在是在野外,燒火不怕影響別人,木頭燒的火火勢大,食物熟得快,而且木炭也能收集起來,到時候放在馬車上的碳爐裏用。
阮書儀忙跑上去烤火,小蓮把周方休帶過來的臘豬腳燉洋芋挖了一點出來,倒入燒開水的鍋裏,又在阮書儀的指揮下放了一大把紅薯粉進去。這樣冷颼颼的天氣,吃點熱乎乎的湯湯水水才最舒服。
又在馬車裏的炭爐上熱了幾個包子饅頭,也就夠他們四人吃了。
周方休端著碗,小口小口地優雅吃著紅薯粉,這東西他還是第一次吃,雖然前段時間去過吉慶鎮,看到過百貨超市旁邊的早餐店裏有賣這個東西的,但由於排隊的人實在太多了,周方休不耐煩等,直接就走了。
沒想到今日在這居然吃上了,這口感十分有彈性,就是太滑了,不太好夾起來。
他扭頭看看一旁的立鬆,正端著個大碗蹲在一旁,大嘴貼著碗沿,右手不斷劃拉著筷子,就像喝粥似的,大口大口往嘴裏吸粉呢,實在稱不上優雅。
他又扭頭看看一旁的阮書儀和小蓮,二人也是同樣的姿勢,隻是動作幅度比立鬆小很多,稱不上優雅,但至少不像立鬆似乎從餓牢裏放出來的一樣。
周方休又用筷子夾了幾次,那滑溜溜的紅薯粉一次次從他筷子間溜走,這讓立鬆不禁有些懷疑,難道這粉就得像他們那樣吃?
旺財一直在一旁偷看,這麽香噴噴的一鍋,可惜它不能吃,小漂亮說它和湯圓胃口太大了,這一鍋都不夠它們吃的,它們隻能等下去山上自己覓食去。已經很可憐了,但是這個周村長怎麽迴事?抱著碗怎麽不吃?他要是不想吃,它可以代勞啊!
想著便可憐兮兮地用爪子去扒拉正在喝湯的阮書儀:“小漂亮,周村長好像不太愛吃粉,要不我勉強幫幫他吧?”
阮書儀抬頭一看,周方休這哪是不愛吃啊,這分明是不會吃啊!她彈了一下旺財的腦袋,一邊抱著碗,一邊笑著開口:“周村長,這紅薯粉不好夾,就得像我們這樣吃,這叫嗦粉,不信你試試?”
周方休是個勇於學習新文化的人,聽到阮書儀這麽說,瞬間就深信不疑了,學著他們的樣子,輕輕吹了一下碗邊的湯,然後把碗微微傾斜,嘴唇貼近,筷子稍微扒動一下,同時再用力吸上一口……果然!
在他吸入的瞬間,那帶著臘肉和洋芋香味的濃鬱湯汁,就裹挾著滑溜溜彈彈的紅薯粉一起滑進了他嘴裏!鹹香鮮亮,十分有嚼勁!
“香!”周方休雙眼亮晶晶地看著三人。
“香!”草叢裏也有一雙亮晶晶的眼睛,和流了一地的哈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