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詡麵龐冷峻,內心五味雜陳。
說不上來是什麽滋味,也許更多的是後悔不迭。
他沒想到一個小小的,毫不起眼的賭坊,竟然牽扯出這麽多的事端,沒進前堂之前他甚至心想,若時光長河能夠倒流就好了,那樣自己就一定能改變當初的想法,不再執著於個人臉麵,必親手將那道陣魘拆除,然後找出那幾個還未成氣候的陰物,將其一拳打殺。
現在,說什麽也晚了……
天下修士皆知,大周尚武,且大周境內沒有本土修士,隻因這裏有著一座看不見,摸不著的天道牢籠,絕天地所感,斷了大周萬萬生靈的長生路。
但自古以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這個江湖或大或小,或明或暗,或在廟堂之高,亦或在鄉野之遠。
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不管是哪種江湖,不管山上仙人再如何清心寡欲,不涉紅塵,他們終究難免落入俗套,被千絲萬縷的因果業力糾纏,被他們瞧不上、看不起的世俗牽絆。
這些山上仙人之所以心甘情願入世,所追所求,無非“香火”二字。
因為那道牢籠的緣故,恰恰使得大周不同於世間任何一個王朝,它就如同一柄雙刃劍,既斷了大周生靈的長生路,又庇佑了這萬萬裏河山兩千餘年。
兩千年國祚,人族氣運,香火功德何等強盛興旺。
在山上仙人的眼中,這大周分明就是一塊案板上的肥肉,一盤珍饈,一桌饕餮盛宴!
人為刀俎,周為魚肉,天下修士人人都想在此分一杯羹,狠狠地咬上一口,撕下一塊。
哪怕吃相難看一些,也無傷大雅。
不過他們能想到的,大周皇朝同樣也能想到。
自古至今,暗中行走在大周境內的山上仙人其實不在少數,兩者之間看似井水不犯河水,相安無事。
實際上千百年來,大周沒少與那些高高在上的山上仙人發生摩擦,這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五十年前的那場南川靖難之役。
當年那場戰役下來,幾乎打光了大周千年底蘊,百萬鐵騎銳士,魂斷南川!
無一生還!
大周境內武道高手更是死的死,傷的傷,鎮妖司也在那一年出現斷層,青黃不接,除鎮撫使外,上到指揮使下到平常差員,幾乎損傷殆盡,十不存一!
八千裏南川連綿山脈,其中被大周敕封在此的山神、土地,要麽魂飛魄散,要麽金身破碎,苟延殘喘,無一幸免。
用民不聊生,生靈塗炭來形容當年的大周,一點也不為過。
但,就是在這種即將山河破碎,國之將亡的形勢下,大周上至皇族,下至百姓,男女老弱,無一人肯向那山上仙人彎過一下腰,低過一下頭。
態度始終如一,就是這麽強硬!
苟無成,毋寧死!
周誌若砥,其堅如嶽,其直如竹,其利如鋒!
不可褻瀆,不可摧殘。
最終,那場大戰在大周強硬的態度下潦草收場。
自那以後大周朝與山上人的關係就越發的緊張、微妙,如履薄冰。
這些年,但凡有山上仙人踏入大周境內,無不秉承著小心謹慎的行事原則,能不與大周產生衝突,就盡量不與其產生衝突。
而作為大周之刃的鎮妖司,雖說有著糾察百仙,誅殺妖邪的權利和作用,但這些年他們同樣對那些外來仙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那些人不是做的太過分,危害到大周百姓,有辱大周國體。
鎮妖司一般不會幹涉這些他們的自由。
兩者心照不宣,共同默默維持著現狀。
但今日。
耄耋老僧明顯打破了這條不成文的規定,他做的太明目張膽,太肆無忌憚。
方才賭坊內放出的那道異象,莫說泰祥街的百姓,恐怕就是整個長安城都看的一清二楚,這無異於原本平靜的湖麵掉進一顆巨石,瞬時炸起一道驚濤駭浪,他更是無形中當著天下修士之麵,狠狠地給了鎮妖司以及陳懸靜一記響亮的耳光。
一時之間,那些暗中行走在大周境內的各方勢力,滾滾而動,他們都想看一看,如今的大周是否還是當初的那個大周,是否還會強硬如初。
時光緩緩流逝,眾人的心緒越發驚詫。
鎮妖司那邊竟如泥牛入海,毫無反應。
這可是長安城,大周京都,百郡之首,龍興之地。
難道鎮妖司和大周皇族就這麽忍下來了。
不對勁。
事情絕對不會如此簡單,這其中一定還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一時之間,那些暗中行走在大周境內的山上修士緩緩退去,他們在還未摸清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前,隻能繼續蟄伏下去。
其實這些人不知道的是,不管是鎮妖司還是陳懸靜,他們對此處異常洞若觀火,隻是他們難於沒有出手的理由。
師出無名。
要怪就隻能怪那韓詡,性格太過孤傲,陰差陽錯下這才給了老僧一次弘揚佛法的契機,現在那老僧在眾目睽睽之下除去邪祟,弘揚佛法,一番造勢自然是民心所向,在加上他本身就是端王府的座上賓,背後宗門勢力又盤根錯節不可估量。
鎮妖司隻能強忍怒火,冷冷注視著此處,無可奈何。
反觀未央宮內的陳懸靜,不愧為一代雄主,他在看到那道異像之時,雖說也是愣了一下,可他隨後便將其拋之腦後,並未放在心上。
這位大周在位時間僅次於高祖的老皇帝,一生經曆較為傳奇,什麽大風大浪沒見過,他在幼學之年便走出大周見識到了更為廣闊的天地。
他更是當年那場靖難之役的見證者。
當年那場大戰何其壯烈,何其悲慘。
百萬雄兵身死異鄉,漫天修士魂斷南川。
他至今都不曾忘記那一抹青衫身影。
這也是他這輩子最為尊敬,最為崇拜的人。
南湖書院的大先生,他立於天淵之上。
言出法隨,一言止殺!
那惶惶之音,如大道之聲,震懾住了三教,震懾住了諸子百家,震懾住了天下所有的修士。
所以這點異象在陳懸靜眼中,恐怕連小打小鬧都算不上……
……
賭坊內,耄耋老僧緩緩施禮,隨後打開房門,門外頓時傳來一陣山唿海嘯般的讚揚之聲,溢美之詞。
韓詡默默地注視著眼前一切,默不作聲,按照他的想法,老僧造出一番異象,無異於打了鎮妖司的臉麵,但他卻沒有出手幹涉的理由。
他本想等那老僧殺掉寧念,然後再以鎮妖司的身份入局,等司內其他人員一到,就是將老僧打殺於此也不無可能。
可令韓詡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眼見那少年落入下風,耄耋老僧明顯已經動了殺心。
正這時一個小胖衙役,手裏拿著兩張調令擠入人群,朝著賭坊走去。
韓詡身為六品武夫視力過人,他站在人群中一眼便看出那是鎮妖司的調令。
冷峻漢子心頭疑惑的同時生怕再生出其他變故,節外生枝,隻得把小胖衙役攔了下來。
當他查清調令真偽,得知少年衙役已經被調入鎮妖司的那一刻,這個冷峻漢子終於坐不住了,他必須要出手將寧念救下來,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說不上來是什麽滋味,也許更多的是後悔不迭。
他沒想到一個小小的,毫不起眼的賭坊,竟然牽扯出這麽多的事端,沒進前堂之前他甚至心想,若時光長河能夠倒流就好了,那樣自己就一定能改變當初的想法,不再執著於個人臉麵,必親手將那道陣魘拆除,然後找出那幾個還未成氣候的陰物,將其一拳打殺。
現在,說什麽也晚了……
天下修士皆知,大周尚武,且大周境內沒有本土修士,隻因這裏有著一座看不見,摸不著的天道牢籠,絕天地所感,斷了大周萬萬生靈的長生路。
但自古以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這個江湖或大或小,或明或暗,或在廟堂之高,亦或在鄉野之遠。
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不管是哪種江湖,不管山上仙人再如何清心寡欲,不涉紅塵,他們終究難免落入俗套,被千絲萬縷的因果業力糾纏,被他們瞧不上、看不起的世俗牽絆。
這些山上仙人之所以心甘情願入世,所追所求,無非“香火”二字。
因為那道牢籠的緣故,恰恰使得大周不同於世間任何一個王朝,它就如同一柄雙刃劍,既斷了大周生靈的長生路,又庇佑了這萬萬裏河山兩千餘年。
兩千年國祚,人族氣運,香火功德何等強盛興旺。
在山上仙人的眼中,這大周分明就是一塊案板上的肥肉,一盤珍饈,一桌饕餮盛宴!
人為刀俎,周為魚肉,天下修士人人都想在此分一杯羹,狠狠地咬上一口,撕下一塊。
哪怕吃相難看一些,也無傷大雅。
不過他們能想到的,大周皇朝同樣也能想到。
自古至今,暗中行走在大周境內的山上仙人其實不在少數,兩者之間看似井水不犯河水,相安無事。
實際上千百年來,大周沒少與那些高高在上的山上仙人發生摩擦,這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五十年前的那場南川靖難之役。
當年那場戰役下來,幾乎打光了大周千年底蘊,百萬鐵騎銳士,魂斷南川!
無一生還!
大周境內武道高手更是死的死,傷的傷,鎮妖司也在那一年出現斷層,青黃不接,除鎮撫使外,上到指揮使下到平常差員,幾乎損傷殆盡,十不存一!
八千裏南川連綿山脈,其中被大周敕封在此的山神、土地,要麽魂飛魄散,要麽金身破碎,苟延殘喘,無一幸免。
用民不聊生,生靈塗炭來形容當年的大周,一點也不為過。
但,就是在這種即將山河破碎,國之將亡的形勢下,大周上至皇族,下至百姓,男女老弱,無一人肯向那山上仙人彎過一下腰,低過一下頭。
態度始終如一,就是這麽強硬!
苟無成,毋寧死!
周誌若砥,其堅如嶽,其直如竹,其利如鋒!
不可褻瀆,不可摧殘。
最終,那場大戰在大周強硬的態度下潦草收場。
自那以後大周朝與山上人的關係就越發的緊張、微妙,如履薄冰。
這些年,但凡有山上仙人踏入大周境內,無不秉承著小心謹慎的行事原則,能不與大周產生衝突,就盡量不與其產生衝突。
而作為大周之刃的鎮妖司,雖說有著糾察百仙,誅殺妖邪的權利和作用,但這些年他們同樣對那些外來仙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那些人不是做的太過分,危害到大周百姓,有辱大周國體。
鎮妖司一般不會幹涉這些他們的自由。
兩者心照不宣,共同默默維持著現狀。
但今日。
耄耋老僧明顯打破了這條不成文的規定,他做的太明目張膽,太肆無忌憚。
方才賭坊內放出的那道異象,莫說泰祥街的百姓,恐怕就是整個長安城都看的一清二楚,這無異於原本平靜的湖麵掉進一顆巨石,瞬時炸起一道驚濤駭浪,他更是無形中當著天下修士之麵,狠狠地給了鎮妖司以及陳懸靜一記響亮的耳光。
一時之間,那些暗中行走在大周境內的各方勢力,滾滾而動,他們都想看一看,如今的大周是否還是當初的那個大周,是否還會強硬如初。
時光緩緩流逝,眾人的心緒越發驚詫。
鎮妖司那邊竟如泥牛入海,毫無反應。
這可是長安城,大周京都,百郡之首,龍興之地。
難道鎮妖司和大周皇族就這麽忍下來了。
不對勁。
事情絕對不會如此簡單,這其中一定還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一時之間,那些暗中行走在大周境內的山上修士緩緩退去,他們在還未摸清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前,隻能繼續蟄伏下去。
其實這些人不知道的是,不管是鎮妖司還是陳懸靜,他們對此處異常洞若觀火,隻是他們難於沒有出手的理由。
師出無名。
要怪就隻能怪那韓詡,性格太過孤傲,陰差陽錯下這才給了老僧一次弘揚佛法的契機,現在那老僧在眾目睽睽之下除去邪祟,弘揚佛法,一番造勢自然是民心所向,在加上他本身就是端王府的座上賓,背後宗門勢力又盤根錯節不可估量。
鎮妖司隻能強忍怒火,冷冷注視著此處,無可奈何。
反觀未央宮內的陳懸靜,不愧為一代雄主,他在看到那道異像之時,雖說也是愣了一下,可他隨後便將其拋之腦後,並未放在心上。
這位大周在位時間僅次於高祖的老皇帝,一生經曆較為傳奇,什麽大風大浪沒見過,他在幼學之年便走出大周見識到了更為廣闊的天地。
他更是當年那場靖難之役的見證者。
當年那場大戰何其壯烈,何其悲慘。
百萬雄兵身死異鄉,漫天修士魂斷南川。
他至今都不曾忘記那一抹青衫身影。
這也是他這輩子最為尊敬,最為崇拜的人。
南湖書院的大先生,他立於天淵之上。
言出法隨,一言止殺!
那惶惶之音,如大道之聲,震懾住了三教,震懾住了諸子百家,震懾住了天下所有的修士。
所以這點異象在陳懸靜眼中,恐怕連小打小鬧都算不上……
……
賭坊內,耄耋老僧緩緩施禮,隨後打開房門,門外頓時傳來一陣山唿海嘯般的讚揚之聲,溢美之詞。
韓詡默默地注視著眼前一切,默不作聲,按照他的想法,老僧造出一番異象,無異於打了鎮妖司的臉麵,但他卻沒有出手幹涉的理由。
他本想等那老僧殺掉寧念,然後再以鎮妖司的身份入局,等司內其他人員一到,就是將老僧打殺於此也不無可能。
可令韓詡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眼見那少年落入下風,耄耋老僧明顯已經動了殺心。
正這時一個小胖衙役,手裏拿著兩張調令擠入人群,朝著賭坊走去。
韓詡身為六品武夫視力過人,他站在人群中一眼便看出那是鎮妖司的調令。
冷峻漢子心頭疑惑的同時生怕再生出其他變故,節外生枝,隻得把小胖衙役攔了下來。
當他查清調令真偽,得知少年衙役已經被調入鎮妖司的那一刻,這個冷峻漢子終於坐不住了,他必須要出手將寧念救下來,不然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