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苦少年,煢煢孑立,孤苦無依。
寧念站在小院當中,片刻後又走迴屋內,不多時去而複返。
循環往複,卻並非刻意。
他今日多少有些一反常態,既沒練拳也沒休息,呆愣愣的站在院子當中。
窮酸簡陋的小院落千篇一律,寒霜一化形成一粒粒晶瑩剔透的小水珠,綴在牆根枯黃卑賤的苔蘚上,倒也多了幾分盎然生機。
此時寧念的心境很微妙,既心無雜念卻又百感交集,身心、神魂皆被一股濃濃的寂寞包裹,仿佛整個人陷在一道不知邊際的雲霧迷障中,那雲霧無處不在,無論前行還是後退,少年都無法逃離,如影隨形。
這種心境時間一長,少年開始變的無精打采,悵然若失,舉手投足都顯得百無聊賴,體內氣力也仿佛被抽空一般,明明是個活生生的人卻形同一具行屍走肉。
他卻根本沒有察覺。
不知過了多久,日頭高懸,刺眼的陽光映在他的臉上,照進雙目之中。
寧念眉頭一皺,終於有所清醒,他突然苦澀一笑,自嘲一句。
自己何時突然變得多愁善感起來了。
隨即,他搖搖頭將那一抹離愁思緒甩出腦外,深深的猛吸口氣,下一瞬,寧念立馬又恢複成那個開朗自信的少年郎。
原來不知不覺當中,曾泰那番真誠的話語已觸動到少年心弦,怪不得方才在巷口時,有兩人攔住他的去路,寧念無悲無喜根本不願理睬……
由於寧念著多日以來都沒怎麽好好休息,所以他此時身子骨異常疲乏,感覺身上如同灌了鉛一般沉重。
少年神情突然有些凝重,就好像在和誰置氣一般。
孝之始,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豈敢隨意糟蹋毀傷。
這句話常聽別人念叨,可真正在意又能完全做到的,少之又少。
寧念自幼雙親下世,很是看重這一點,或許他能盡到的孝道,也隻能如此了。
更何況,以他窘迫的家境,若是生了病,放在以前,他可沒有多餘的閑錢去看郎中拿藥,所以少年就更加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了。
他站在小院當中猶豫不決,苦思冥想了片刻,終於給自己找到個偷懶的由頭。
少年在內心自言自語,記得小時候爹說過,練拳不可急於求成,要懂得張弛有度,要不今日就少練一遍拳?
對,就這麽辦,大不了明天補上就是。
寧念站在原地嘀嘀咕咕,神神叨叨,可不知不覺中已站好身形。
下一刻,他便身無外物,整個心神完全沉浸在練拳當中。
由此可見,也許隻有在練拳之時,少年的心思才是最簡單,最淳樸的,毫無雜念,隨心自在。
一趟拳很快打完,寧念頓感身心舒泰,周身上下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身體好似貪婪一般,在那舒適感覺的逼迫下,繼續練了下去。
看那勁頭,方才明明已經說好今日少練一遍,可這會再看,他不多練一遍都算萬幸。
直到日上三竿,寧念終於緩緩收拳。
此時的他早已滿頭大汗,身上差服也已被汗水浸濕。
對今日成果,少年很是滿意,但下一刻,他突然臉色一變,懊惱不已,原來他今日練拳竟忘了換下差服。
可憐那身新領的差服,還沒穿幾日,就已變的皺皺巴巴,還被汗水浸透,然而沒等少年迴神,他突然想起什麽,整個人徹底愣在了原地,臉色慌亂驚恐,手足無措。
原來那兩本古籍以及髹漆木俑,一直被他揣在懷中。
那木俑還好說,畢竟不似紙張那樣脆弱,別說汗水,估計就是泡到水缸裏都沒什麽大問題。
關鍵是那兩本古籍,可不能遇水啊。
投之桃李,報之瓊瑤,受人之恩自當承天之情,既是他人贈予,那這情誼便不分大小貴賤,少年自然要無比的珍視,珍惜,珍愛。
畢竟這兩本古籍早晚還是要還迴去的,若在他手中有了破損,日後該如何麵對李鳳言和知許,寧念想想都頭大,他神色慌張,苦澀的張張嘴,立馬挺直了身子,緩緩將手伸進懷中,不敢有絲毫大意。
果然不出所料,當寧念的手碰觸到古籍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說什麽也晚了。
少年後悔不迭,將三件物什輕輕掏了出來。
不過令寧念震驚的是,除了那個髹漆木俑毫發無損之外,那半本地字卷居然同樣如此,看不到半點汗水打濕過的痕跡,幹爽如初。
他望著那半本地字卷嘖嘖稱奇,稍顯心安,隨後趕忙跑迴屋內將木俑和殘卷放好。
迴過頭來,少年又苦大仇深的望著那本刀譜,心煩不已。
那本刀譜說不上後,總共也就十幾頁,原本有些泛黃老舊,此時更是變的褶皺不堪,被汗水打濕以後緊緊的粘在了一起。
知許雖然與寧念隻有兩麵之緣。
可少年能感覺的到她對自己並無惡意,雖說對方出現的有些莫名其妙,但他知道這兩日來,知許一直在暗中幫助著自己,如今他得到這本刀譜還不到一日,就因為自己的一個疏忽大意變成這副德行,甚至差點毀掉,少年內心有些心疼,更加愧疚。
他神色鄭重,如獲至寶般托著那本刀譜,同時拎著一張木凳來到院子當中。
屋外日頭正暖。
少年來到院落正中位置,將木凳放好,又將那本破舊不堪的刀譜小心翼翼的放在木登上,隨後寧念並未離去,讓其自然晾幹,而是蹲在木凳前,將刀譜一頁頁輕輕揭開,畢竟紙張書籍不比他物,若不及時處理,時間一久,刀譜上的內容容易損毀不說,甚至整本書籍都有可能毀掉。
少年深吸口氣,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心無旁騖,全神貫注,十分小心,那謹慎專注的模樣令人為之動容。他動作輕柔緩慢,很有耐心,生怕力道用的大了,一個不注意就將原本早已濕透的紙頁弄破、損毀。
萬幸的是刀譜雖然已被汗水打濕,並且粘在了一起,不過令少年欣慰的是,裏麵內容並未被破壞,圖畫清晰可見,而且古籍所用紙張較厚,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脆弱。
時間一點點流逝,少年終於將那紙頁完全揭開,他捏住書頁的上下兩角,等其自然風幹,這才再去揭開下一頁。在這個過程當中,寧念發現這本刀譜上並無文字,隻有一個個的圖像小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手持一柄細長狹刀,或刺或挑,動作簡單,質樸無華,怎麽看都隻是套再簡單不過的刀法。
可少年知道,這套刀法絕對沒有那麽簡單,知許曾經說過,這套刀法曾是高祖所留,那可是大周的開國皇帝,他留下的東西,怎麽可能會是凡品。
少年一邊晾曬書頁,一邊觀摩研習書上內容,後知後覺,他的心神完全沉浸在那套,簡單到再也不能簡單的刀法當中。
由於他練拳時早已養成自己的習慣,所以他不像別人一樣循規蹈矩,照部就搬,書上怎麽畫他就怎麽練,少年將那一個個圖畫小人幻化進腦海之內,想象著自己就是那圖畫小人。
他先是按照書上所說,嚐試著刺出一刀,緊接著,腦海中的那個圖畫小人突然刀勢一變,原本刀譜上招式就不多,可寧念愣是在腦海中將每一招,每一式都演化成幾種甚至是幾十種。
發力方式,刺出角度完全被改變,就連握住刀柄的力度都被他考慮在內,如著了魔一般如饑似渴,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少年這種習武思維,有沒有用不知道,但若有武道大家在此,必會對其嗤之以鼻,覺著這種習武方式完全就是旁門左道,根本不得真意。
但少年不管。
畢竟自寧元山去世之後,就再沒人指導過他一絲半點,所以寧念練武自在隨心,隻要覺得怎麽好就怎麽來。他一邊晾曬書頁,一邊學習著書內招式,翻看的速度並不快,這也給了他極其充足的時間。
或許千百年來,有人得到這本刀譜的時間很長,翻看的次數也不計其數。他們同樣也會耐心研磨,努力練習,企圖從這一套簡單的刀法當中尋得一絲頓悟。
可久而久之,人們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套刀法,因為他們發現這套刀法真的就是那麽簡單,並不複雜,翻來覆去就那麽十幾招,就是三歲稚童看了,都能撿起根木棍有樣學樣耍上兩手。
那些武道大家,終究是心灰意冷,隻因有些人就是練了一輩子,都無法從中練出一絲真意。
但少年卻不管不顧,畢竟他不富裕,更不能像富家公子般,想怎麽挑就怎麽挑。
時間一晃,日頭偏斜。
不知不覺當中,寧念已經將那本刀譜翻遍,同時他的肚子發出一陣“咕咕”怪叫,那熟悉的饑餓感令他十分不適。
少年緩緩起身雙腿酸麻無比,他竟保持著一個姿勢蹲了近兩個時辰。
寧念閉上雙眼將那套刀法再次迴想一遍,確定牢記無誤,輕輕一抖,那本古籍發出一陣“嘩啦啦”的聲響,很是悅耳。
少年將木凳搬迴屋內,隨後又將刀譜和那本地字卷放在一起,他想了想默自走進夥房當中,翻出一柄柴刀。
這柄柴刀樣式醜陋,而且較之正常柴刀,明顯要薄上幾分,不過少年很珍惜,保養的也很好,要知道這柄柴刀,可是他省吃儉用花了十二個銅板才買來的,就這他還央求許久,那鐵匠鋪的老師傅才同意賣給他。
寧念撫摸著那柄柴刀,神色寵溺,沒接差前,自己就是依靠這柄毫不起眼的醜陋柴刀,勉強活了下來。
少年提著柴刀,邁步走到院落當中,他一邊走還一邊挽著刀花,盡管放下柴刀已盡兩年,可看樣子並不手生。
不用質疑,唯手熟爾。
要知道寧念早年上山砍柴,沒少用刀,而且他自小家境貧苦,別人一天若是砍上兩擔柴,那少年必鼓足勁多砍上一擔,直到把自己累的筋疲力竭,方肯罷休。
沒辦法,實在是太窮了。
所以,少年用刀,比棍熟練!
寧念站在院落當中,迴想著那套刀法,迅疾刺出,這明顯與他練拳時大相徑庭。
他練拳時講究的是一個慢,越慢越好,那樣他就會考慮的更多。
可此時看少年練刀,分明在圖一個快,要再快一點,更快一點,刀至力至,毫無迴轉的餘地,就好像在他身前真的有一位生死大敵,若是出刀比對方慢上一分,哪怕是一絲,一毫,他都會丟了性命。
拳有拳法,刀有刀勢。
拳腳相交,尚有餘地。
刀戎相見,不死不休。
既已亮刃,你若猶豫半分,必死無疑!
這是血的教訓!
也是少年頭次殺生,總結的經驗。
小院裏,寒芒一閃而過,少年體內氣血翻滾,勁力驟然爆發,不留餘地。
那一道道凜冽寒芒,攝人心神,令人心神畏懼。
明明是再簡單不過的一套刀法,可少年使出來卻別有一番滋味,多了一分圓潤,一分霸道,更多了一分殺意!
漸漸地少年的刀法越來越純熟,那套在腦海中演練了不下百遍刀法,越發的爐火純青。他練了一遍又一遍,始終不肯停歇。
隻因少年揮出第一刀開始,他的心頭就如同綴著一塊巨石,每揮出一刀,那塊巨石便會減輕一絲,頭腦便清靈一絲。
不知不覺中,寧念體內氣血如同燒開一般,不停翻滾湧動,體內勁力不減反增。
寒芒澈澈,刀影戳戳。
少年身形晃動,手中柴刀越發駭人。
刀,隨力動。
力,隨心動。
心,隨意動。
少年手腕一轉,刀勢絕險,寒芒炸裂!
“吼!”
一道輕鳴,並非驚天徹地,而是細弱蚊蠅,卻似,龍吟虎嘯。
那柄醜陋柴刀,“嘡啷”一聲,突然掉在地上。
寧念心頭那塊巨石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他也並未察覺到那絲細微到極致的輕鳴。
少年一屁股坐在地上,麵如金紙,氣喘如牛,豆大的汗珠不停灑落,他似是虛脫一般朝後一仰,直接躺到地上大口喘息,望著那碧藍的天空,臉色陰晴不定。
最後那一刀,速度很快,已經快出了他的極限,可這也不至於令自己瞬間脫力,難道自己練錯了?
寧念站在小院當中,片刻後又走迴屋內,不多時去而複返。
循環往複,卻並非刻意。
他今日多少有些一反常態,既沒練拳也沒休息,呆愣愣的站在院子當中。
窮酸簡陋的小院落千篇一律,寒霜一化形成一粒粒晶瑩剔透的小水珠,綴在牆根枯黃卑賤的苔蘚上,倒也多了幾分盎然生機。
此時寧念的心境很微妙,既心無雜念卻又百感交集,身心、神魂皆被一股濃濃的寂寞包裹,仿佛整個人陷在一道不知邊際的雲霧迷障中,那雲霧無處不在,無論前行還是後退,少年都無法逃離,如影隨形。
這種心境時間一長,少年開始變的無精打采,悵然若失,舉手投足都顯得百無聊賴,體內氣力也仿佛被抽空一般,明明是個活生生的人卻形同一具行屍走肉。
他卻根本沒有察覺。
不知過了多久,日頭高懸,刺眼的陽光映在他的臉上,照進雙目之中。
寧念眉頭一皺,終於有所清醒,他突然苦澀一笑,自嘲一句。
自己何時突然變得多愁善感起來了。
隨即,他搖搖頭將那一抹離愁思緒甩出腦外,深深的猛吸口氣,下一瞬,寧念立馬又恢複成那個開朗自信的少年郎。
原來不知不覺當中,曾泰那番真誠的話語已觸動到少年心弦,怪不得方才在巷口時,有兩人攔住他的去路,寧念無悲無喜根本不願理睬……
由於寧念著多日以來都沒怎麽好好休息,所以他此時身子骨異常疲乏,感覺身上如同灌了鉛一般沉重。
少年神情突然有些凝重,就好像在和誰置氣一般。
孝之始,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豈敢隨意糟蹋毀傷。
這句話常聽別人念叨,可真正在意又能完全做到的,少之又少。
寧念自幼雙親下世,很是看重這一點,或許他能盡到的孝道,也隻能如此了。
更何況,以他窘迫的家境,若是生了病,放在以前,他可沒有多餘的閑錢去看郎中拿藥,所以少年就更加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了。
他站在小院當中猶豫不決,苦思冥想了片刻,終於給自己找到個偷懶的由頭。
少年在內心自言自語,記得小時候爹說過,練拳不可急於求成,要懂得張弛有度,要不今日就少練一遍拳?
對,就這麽辦,大不了明天補上就是。
寧念站在原地嘀嘀咕咕,神神叨叨,可不知不覺中已站好身形。
下一刻,他便身無外物,整個心神完全沉浸在練拳當中。
由此可見,也許隻有在練拳之時,少年的心思才是最簡單,最淳樸的,毫無雜念,隨心自在。
一趟拳很快打完,寧念頓感身心舒泰,周身上下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身體好似貪婪一般,在那舒適感覺的逼迫下,繼續練了下去。
看那勁頭,方才明明已經說好今日少練一遍,可這會再看,他不多練一遍都算萬幸。
直到日上三竿,寧念終於緩緩收拳。
此時的他早已滿頭大汗,身上差服也已被汗水浸濕。
對今日成果,少年很是滿意,但下一刻,他突然臉色一變,懊惱不已,原來他今日練拳竟忘了換下差服。
可憐那身新領的差服,還沒穿幾日,就已變的皺皺巴巴,還被汗水浸透,然而沒等少年迴神,他突然想起什麽,整個人徹底愣在了原地,臉色慌亂驚恐,手足無措。
原來那兩本古籍以及髹漆木俑,一直被他揣在懷中。
那木俑還好說,畢竟不似紙張那樣脆弱,別說汗水,估計就是泡到水缸裏都沒什麽大問題。
關鍵是那兩本古籍,可不能遇水啊。
投之桃李,報之瓊瑤,受人之恩自當承天之情,既是他人贈予,那這情誼便不分大小貴賤,少年自然要無比的珍視,珍惜,珍愛。
畢竟這兩本古籍早晚還是要還迴去的,若在他手中有了破損,日後該如何麵對李鳳言和知許,寧念想想都頭大,他神色慌張,苦澀的張張嘴,立馬挺直了身子,緩緩將手伸進懷中,不敢有絲毫大意。
果然不出所料,當寧念的手碰觸到古籍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說什麽也晚了。
少年後悔不迭,將三件物什輕輕掏了出來。
不過令寧念震驚的是,除了那個髹漆木俑毫發無損之外,那半本地字卷居然同樣如此,看不到半點汗水打濕過的痕跡,幹爽如初。
他望著那半本地字卷嘖嘖稱奇,稍顯心安,隨後趕忙跑迴屋內將木俑和殘卷放好。
迴過頭來,少年又苦大仇深的望著那本刀譜,心煩不已。
那本刀譜說不上後,總共也就十幾頁,原本有些泛黃老舊,此時更是變的褶皺不堪,被汗水打濕以後緊緊的粘在了一起。
知許雖然與寧念隻有兩麵之緣。
可少年能感覺的到她對自己並無惡意,雖說對方出現的有些莫名其妙,但他知道這兩日來,知許一直在暗中幫助著自己,如今他得到這本刀譜還不到一日,就因為自己的一個疏忽大意變成這副德行,甚至差點毀掉,少年內心有些心疼,更加愧疚。
他神色鄭重,如獲至寶般托著那本刀譜,同時拎著一張木凳來到院子當中。
屋外日頭正暖。
少年來到院落正中位置,將木凳放好,又將那本破舊不堪的刀譜小心翼翼的放在木登上,隨後寧念並未離去,讓其自然晾幹,而是蹲在木凳前,將刀譜一頁頁輕輕揭開,畢竟紙張書籍不比他物,若不及時處理,時間一久,刀譜上的內容容易損毀不說,甚至整本書籍都有可能毀掉。
少年深吸口氣,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心無旁騖,全神貫注,十分小心,那謹慎專注的模樣令人為之動容。他動作輕柔緩慢,很有耐心,生怕力道用的大了,一個不注意就將原本早已濕透的紙頁弄破、損毀。
萬幸的是刀譜雖然已被汗水打濕,並且粘在了一起,不過令少年欣慰的是,裏麵內容並未被破壞,圖畫清晰可見,而且古籍所用紙張較厚,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脆弱。
時間一點點流逝,少年終於將那紙頁完全揭開,他捏住書頁的上下兩角,等其自然風幹,這才再去揭開下一頁。在這個過程當中,寧念發現這本刀譜上並無文字,隻有一個個的圖像小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手持一柄細長狹刀,或刺或挑,動作簡單,質樸無華,怎麽看都隻是套再簡單不過的刀法。
可少年知道,這套刀法絕對沒有那麽簡單,知許曾經說過,這套刀法曾是高祖所留,那可是大周的開國皇帝,他留下的東西,怎麽可能會是凡品。
少年一邊晾曬書頁,一邊觀摩研習書上內容,後知後覺,他的心神完全沉浸在那套,簡單到再也不能簡單的刀法當中。
由於他練拳時早已養成自己的習慣,所以他不像別人一樣循規蹈矩,照部就搬,書上怎麽畫他就怎麽練,少年將那一個個圖畫小人幻化進腦海之內,想象著自己就是那圖畫小人。
他先是按照書上所說,嚐試著刺出一刀,緊接著,腦海中的那個圖畫小人突然刀勢一變,原本刀譜上招式就不多,可寧念愣是在腦海中將每一招,每一式都演化成幾種甚至是幾十種。
發力方式,刺出角度完全被改變,就連握住刀柄的力度都被他考慮在內,如著了魔一般如饑似渴,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少年這種習武思維,有沒有用不知道,但若有武道大家在此,必會對其嗤之以鼻,覺著這種習武方式完全就是旁門左道,根本不得真意。
但少年不管。
畢竟自寧元山去世之後,就再沒人指導過他一絲半點,所以寧念練武自在隨心,隻要覺得怎麽好就怎麽來。他一邊晾曬書頁,一邊學習著書內招式,翻看的速度並不快,這也給了他極其充足的時間。
或許千百年來,有人得到這本刀譜的時間很長,翻看的次數也不計其數。他們同樣也會耐心研磨,努力練習,企圖從這一套簡單的刀法當中尋得一絲頓悟。
可久而久之,人們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套刀法,因為他們發現這套刀法真的就是那麽簡單,並不複雜,翻來覆去就那麽十幾招,就是三歲稚童看了,都能撿起根木棍有樣學樣耍上兩手。
那些武道大家,終究是心灰意冷,隻因有些人就是練了一輩子,都無法從中練出一絲真意。
但少年卻不管不顧,畢竟他不富裕,更不能像富家公子般,想怎麽挑就怎麽挑。
時間一晃,日頭偏斜。
不知不覺當中,寧念已經將那本刀譜翻遍,同時他的肚子發出一陣“咕咕”怪叫,那熟悉的饑餓感令他十分不適。
少年緩緩起身雙腿酸麻無比,他竟保持著一個姿勢蹲了近兩個時辰。
寧念閉上雙眼將那套刀法再次迴想一遍,確定牢記無誤,輕輕一抖,那本古籍發出一陣“嘩啦啦”的聲響,很是悅耳。
少年將木凳搬迴屋內,隨後又將刀譜和那本地字卷放在一起,他想了想默自走進夥房當中,翻出一柄柴刀。
這柄柴刀樣式醜陋,而且較之正常柴刀,明顯要薄上幾分,不過少年很珍惜,保養的也很好,要知道這柄柴刀,可是他省吃儉用花了十二個銅板才買來的,就這他還央求許久,那鐵匠鋪的老師傅才同意賣給他。
寧念撫摸著那柄柴刀,神色寵溺,沒接差前,自己就是依靠這柄毫不起眼的醜陋柴刀,勉強活了下來。
少年提著柴刀,邁步走到院落當中,他一邊走還一邊挽著刀花,盡管放下柴刀已盡兩年,可看樣子並不手生。
不用質疑,唯手熟爾。
要知道寧念早年上山砍柴,沒少用刀,而且他自小家境貧苦,別人一天若是砍上兩擔柴,那少年必鼓足勁多砍上一擔,直到把自己累的筋疲力竭,方肯罷休。
沒辦法,實在是太窮了。
所以,少年用刀,比棍熟練!
寧念站在院落當中,迴想著那套刀法,迅疾刺出,這明顯與他練拳時大相徑庭。
他練拳時講究的是一個慢,越慢越好,那樣他就會考慮的更多。
可此時看少年練刀,分明在圖一個快,要再快一點,更快一點,刀至力至,毫無迴轉的餘地,就好像在他身前真的有一位生死大敵,若是出刀比對方慢上一分,哪怕是一絲,一毫,他都會丟了性命。
拳有拳法,刀有刀勢。
拳腳相交,尚有餘地。
刀戎相見,不死不休。
既已亮刃,你若猶豫半分,必死無疑!
這是血的教訓!
也是少年頭次殺生,總結的經驗。
小院裏,寒芒一閃而過,少年體內氣血翻滾,勁力驟然爆發,不留餘地。
那一道道凜冽寒芒,攝人心神,令人心神畏懼。
明明是再簡單不過的一套刀法,可少年使出來卻別有一番滋味,多了一分圓潤,一分霸道,更多了一分殺意!
漸漸地少年的刀法越來越純熟,那套在腦海中演練了不下百遍刀法,越發的爐火純青。他練了一遍又一遍,始終不肯停歇。
隻因少年揮出第一刀開始,他的心頭就如同綴著一塊巨石,每揮出一刀,那塊巨石便會減輕一絲,頭腦便清靈一絲。
不知不覺中,寧念體內氣血如同燒開一般,不停翻滾湧動,體內勁力不減反增。
寒芒澈澈,刀影戳戳。
少年身形晃動,手中柴刀越發駭人。
刀,隨力動。
力,隨心動。
心,隨意動。
少年手腕一轉,刀勢絕險,寒芒炸裂!
“吼!”
一道輕鳴,並非驚天徹地,而是細弱蚊蠅,卻似,龍吟虎嘯。
那柄醜陋柴刀,“嘡啷”一聲,突然掉在地上。
寧念心頭那塊巨石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他也並未察覺到那絲細微到極致的輕鳴。
少年一屁股坐在地上,麵如金紙,氣喘如牛,豆大的汗珠不停灑落,他似是虛脫一般朝後一仰,直接躺到地上大口喘息,望著那碧藍的天空,臉色陰晴不定。
最後那一刀,速度很快,已經快出了他的極限,可這也不至於令自己瞬間脫力,難道自己練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