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其人,隻聞其聲。
於廷安就已心生厭煩。
這聲音的主人他再熟悉不過,不用想,必是三皇子陳元桓無疑。
此子自恃身份尊崇,不學無術,飛揚跋扈,朝中百官人盡皆知,唯恐避之不及。當今聖上日理萬機,再加上日漸年長無暇管製,最近幾年,他又經常不在宮內,所以一時之間,三皇子行事越來越沒有規矩,禮數。
於廷安知道,他今日若不見對方,這三皇子必定胡攪蠻纏,大鬧京兆府。甚至最後鬧到聖上那裏,他也討不到半點好處。隻是,不等於廷安吩咐,後堂的房門驟然打開,原來是三皇子等的不耐煩,一腳將其給踹開了。
於廷安原本剛剛平息下去的怒火,立馬又被點燃。可他畢竟見慣了大風大浪,再加上三皇子身份特殊,他也不好直接發作,隻得緩緩起身,冷冷看向門口那位錦衣青年。
三皇子陳元桓整日醉生夢死,紙醉金迷,他年紀不大,身子卻早已被酒色掏空。本想耍個威風,沒成想身子一仄,一個踉蹌險些摔在地上,好在柴明城及時將他扶住,這才沒令其人前出醜。
陳元桓卻沒心沒肺,毫不在意,就當沒事人一般站直了身子,抬頭看向首席之上的於廷安,邁步走進堂內,調侃道:“喲,於大人好久不見。”
於廷安強壓心頭怒火,趕忙上前幾步,拱手下拜,“下官於廷安,拜見三皇子。”
陳元桓神情得意,很是滿意,大大咧咧的走到上首,一屁股坐了下去,隨後他笑眯眯的看著於廷安,緩緩說道:“於大人公務繁忙,本皇子今日前來多有打擾了。”
於廷安不動聲色,挺直身板,揮手摒退了趙主簿。
趙主簿會意,立馬躬身退出門外,領著那名內衙離開了此地。
於廷安則走到一旁緩緩落座,他沒理會陳元桓,而是看向那個中年漢子。
他記得此人,半月之前宰相之子杜書桓在泰祥街縱馬行兇,當夜此人就來過京兆府一趟,今日此人又陪著三皇子來到這裏,還是打著端王府的名號前來拜會,想必又是為了泰祥街之事。
三皇子被其冷落也不氣惱,他穩坐首席,笑眯眯的看著於廷安,見對方不停打量中年漢子,於是一指柴明城,語氣灑脫介紹道:“柴明城,琅山郡人士,隆德十二年入伍,十四年被調往京師山字營,天壽元年任中軍參將,天壽三年升任禁軍都尉,後來被二哥賞識,便請求父皇將其帶到了端王府,他這些年一直服侍在我二哥左右,可謂根正苗紅。”
柴明城聞言一怔,麵色有些異常,他不知這三皇子打的什麽主意,為何要將自己介紹的如此詳細。
反觀於廷安麵無表情,不動如山。他久居廟堂,心機城府自然深沉無比,哪怕聽完此言心中已經有了幾分猜測,可對方不明說,他也絕對不會自以為是的去點破。
他轉過頭靜靜地看向三皇子,並未搭茬,隻因這三皇子向來愛胡攪蠻纏,喜形於色,做事全憑心血來潮,有時腦子一發熱,一時興起,做起事來完全不計後果。
陳元桓有點心機,但是不多,城府極淺,見於廷安不說話,便有些沉不住氣,以為對方還在為今日泰祥街上發生的事惱火。
想到此處,三皇子微微一笑,不等對方發問,率先開口,多餘的解釋道:“今日去賭坊收賬,沒想到遇上個不開眼的潑皮無賴,那人輸急了眼妄想抵賴,本皇子說他兩句,他居然衝我耍橫,你也知道本皇子何等身份,一氣之下差人將他打了出去,沒想到正好被於大人的手下撞見,本皇子當時也是氣昏了頭,所以這才和那位小差哥發生點摩擦,還望於大人見諒。”
於廷安直到此時才終於明白了泰祥街事件的原委。
他突然笑了笑,內心五味雜陳,無奈,惱火,以及痛恨,失望。
可他又不想和這紈絝的三皇子發生任何糾纏,隻得緩聲說道:“手下人不懂事,驚擾到三皇子,還望您大人有大量,高抬貴手不要再和他們計較。”
陳元桓聞言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很是大氣的擺擺手,笑著說道:“那是自然,本皇子怎麽會跟他們過多計較,不過我今日前來並非隻為此事,而是有求於大人。”
於廷安眉頭輕輕一挑,心道果然沒那麽簡單,希望這位三爺不要太過分,不然自己也不好交差。
於是他裝作一臉困惑,十分不解:“不敢當,下官人微言輕,有什麽地方能幫得到三皇子,您直接吩咐便是,當然下官還是要提醒您一句,若是這事超出下官職責範圍,恐怕也無能為力。”
柴明城同樣坐了下來,他同樣一頭霧水,實在琢磨不透三皇子,不知他又要出什麽幺蛾子,可他身為一介家將自然無權,更沒那個膽子去轄製對方,隻能任由其胡作非為,無可奈何。
三皇子聞言,輕輕一笑,從懷中拿出一張銀票,看了一眼柴明城,笑著說道:“放心,本皇子絕對不會讓於大人為難,這事對您來說輕而易舉,不值一提。”
於廷安看到那張銀票,終於確認心中所想,同時心裏鬆了一口氣,笑著看向陳元桓,靜等下文。
柴明城見三皇子看向自己,他立馬察覺到不對勁,內心一突,神色有些慌張。
三皇子見狀,遞給對方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
隨後他又裝作一副高深模樣,接著說道:“前日早朝,宰相大人提出要在各司府衙門挑選鎮妖司人員,本皇子聽聞之後,內心甚是佩服,這條計策絕對是一條妙計,我這幾日思來想去,覺得你這京兆府估計一個人也拿不出這些銀錢,所以為了幫一下於大人,我想讓柴明城在京兆府內掛個閑差,等聖旨一下,你就把他的名字報上去。”
於廷安心思縝密,他用腳指頭想,都能猜到這件事背後的始作俑者,必是二皇子陳元佶。
不過今日若是換個人來,也許他三言兩語便可將對方打發。
可這三皇子不同,他身份尊崇,有恃無恐,再加上此子不學無術,驕橫跋扈,完全就是個混世魔頭。
今日若不答應他,說不得他必將京兆府鬧個雞飛狗跳,而自己又拿他沒有毫無辦法,到頭來還得答應此事。
於廷安甚至懷疑今日泰祥街之事,就是三皇子故意為之,專門做給他看的。
話說迴來,為何於廷安會有如此大的權勢,可隨意任免京兆府內的差職。
其實這事不難理解,大周以武立國,由於特殊原因,無論是當今聖上還是列位先帝,他們對底層士卒向來出奇的看重,倍加愛護。
這些底層士卒南征北戰,戎馬一生,甚至年紀輕輕就缺胳膊少腿,成了殘疾,有些人則一生都是在軍營當中度過,更無一技傍身。
這些士卒把自己的一生,甚至生命都獻給了大周,然則他們解甲歸田之後,往往都窮困潦倒,日子過得十分淒慘、貧苦。
大周先帝將這一切看在眼中,於心不忍。
所以不知從哪朝哪代起,大周便有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凡大周士卒,卸甲迴鄉之後,當地府衙必須對其精心安置,甚至還會幫其在衙門裏掛個閑差。
久而久之,京兆府同樣也不能幸免,甚至還將這條不成文的規定添進大周律中,所以京兆府內的衙役要麽祖上出身行伍,要麽自身便在軍營當中待過。
當然,想要進京兆府也並非那麽簡單,該掏的錢可是一分也不少,而且價格奇高。同時有了這層限製,大多數人自然都被拒之門外,可就是如此,仍舊有不少人趨之若鶩。
隻為那四個字:父死子繼。
一旦進了京兆府,那便是福蔭子孫後代的大好事,隻要大周不亡,他們的子嗣就永遠有一口飯吃。現在迴想起來,當初寧念的爺爺寧大武做的這個決定還真沒錯,不然,恐怕寧念還在為一日三餐而勞苦奔波。
既有了大周律在,於廷安作為京兆府尹,這種事自然不需上報朝廷,他完全可以做主,隻不過事後需要將相關憑證上報到六部當中便可。
可按常理說,於廷安如此獨斷專權,絕對會有人拿此事大做文章,奇怪的是,這些年未曾有一人敢拿此事大書特書甚至隻字未提。
隻因,前車之鑒。
想當初,於廷安剛上任京兆府尹時就遇到過類似的情況,畢竟他是宰相杜景瑞的門生,身份有點特殊。眾所周知,當朝宰相杜景瑞向來與六部不和,所以當初六部沒少給於廷安下絆子,尤其是兵部。
京兆府權勢雖大,但它畢竟受兵部管轄。
兵部當中有人若想為難於廷安,簡直是手到擒來,而且還恰恰就有不開眼之人真這麽做了,他自以為位高權重,聖上不會怪罪於他,便拿此事為難於廷安。
當時於廷安剛上任半年不到,山字營中有一卸甲老兵想在京兆府內花錢買個閑差。
這事原本已經定好,可兵部的侍郎大人愣是將此事強行壓下,不給通過,於廷安年輕氣盛,直接一封折子上奏朝廷,將此事捅到了陳懸靜那裏。
陳懸靜當時想都沒想,一道聖旨直接把兵部侍郎削官革職,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可謂雷厲風行。
陳懸靜如此霸道的做法,自然將六部當中的其他人給震懾住,畢竟於廷安是他看中的人,結果剛被調到京兆府還沒半年,就有人敢如此明目張膽的針對他,自己若不使點雷霆手段,恐怕這京兆府尹不出三月就得換人。
所以自那次事件以後,於廷安這才算在京兆府徹底站穩了腳跟,更沒人敢拿此事為難他。
此時,於廷安想通其中關鍵,但他仍故作為難,費解道:“若隻是在我這掛個閑差,那倒好辦,本官一紙文書上報兵部,待身份核對清楚便可在我這任職,隻不過鎮妖司之事是由宰相大人一手經辦,三皇子何不直接去找宰相大人,那樣豈不是更方便。”
三皇子聞言,假模假樣,一臉為難。
於廷安看在眼中甚是厭煩,如此拙劣伎倆,不堪入目,當然他也不會傻到去拆穿對方,隻能沉默不語,裝作細心聆聽。
作為當事人的柴明城,越聽越迷糊,這麽重大的事情,怎麽端王從來沒向他提起過,還是說這三皇子突發奇想,心血來潮亂排一通,不行,此事必須要問個清楚,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柴明城想到此處立刻起身,他不敢忤逆三皇子,隻能後退一步轉而朝於廷安說道:“小人之前雖投身行伍當中,但現在卻是一介布衣,不過是端王府的一個護院家將,恐怕難當大任。”
於廷安人老成精,哪會理睬對方,轉頭看向陳元桓,一臉茫然。
陳元桓嘴角微微翹起,露出一絲譏誚神色,笑著說道:“老柴,關於這事你就把心放肚子裏吧,不然你以為今日為何會是我去賭坊收賬。”
柴明城聞言瞬間愣在原地,啞口無聲,他頭腦有些混亂,不過最終還是默默點頭,退迴座位當中。
事已至此,於廷安再也沒有理由拒絕。
他望向那張銀票,笑著說道:“也罷,我這裏怎麽也好說,隻是宰相大人那邊下官就愛莫能助了,當然三皇子千萬不要誤會,畢竟聖上有旨,那件事已經交由老師全權料理。”
三皇子聞言很是滿意,明顯有些好大喜功,再也壓製不住內興奮,喜形於色。
他神情得意,大大咧咧的迴道:“這就不勞於大人費心,明日一早聖旨即到,你於大人隻需在花名冊上填上柴明城的名字即可,至於這些銀兩……”
三皇子說到此處,很是得意的抖動了幾下那張銀票,接著說道:“這裏有一萬兩,想必也足夠了,若是還有剩餘,就權當是送給於大人的辛苦費了。”
於廷安滿麵笑容,趕忙擺手,客氣道:“不敢,於某怎能收皇子財物,這事若傳出去,下官恐怕就是有十顆腦袋都不夠砍的,這樣吧,這些銀票於某先收著,等事情辦完,多餘銀兩我自會專門派人送到端王府上。”
陳元桓與於廷安本來就沒什麽交情,對方不要,他也不過多客套,見此間事了,站起身說道:“既然如此,本皇子就不過多叨擾於大人了。”
於廷安雖然很不喜這位三皇子,可該有的禮數,一絲也不會落下,趕忙起身相送。
陳元桓也不拒絕,朝柴明城使個眼色,三人一同朝門外走去。
於廷安就已心生厭煩。
這聲音的主人他再熟悉不過,不用想,必是三皇子陳元桓無疑。
此子自恃身份尊崇,不學無術,飛揚跋扈,朝中百官人盡皆知,唯恐避之不及。當今聖上日理萬機,再加上日漸年長無暇管製,最近幾年,他又經常不在宮內,所以一時之間,三皇子行事越來越沒有規矩,禮數。
於廷安知道,他今日若不見對方,這三皇子必定胡攪蠻纏,大鬧京兆府。甚至最後鬧到聖上那裏,他也討不到半點好處。隻是,不等於廷安吩咐,後堂的房門驟然打開,原來是三皇子等的不耐煩,一腳將其給踹開了。
於廷安原本剛剛平息下去的怒火,立馬又被點燃。可他畢竟見慣了大風大浪,再加上三皇子身份特殊,他也不好直接發作,隻得緩緩起身,冷冷看向門口那位錦衣青年。
三皇子陳元桓整日醉生夢死,紙醉金迷,他年紀不大,身子卻早已被酒色掏空。本想耍個威風,沒成想身子一仄,一個踉蹌險些摔在地上,好在柴明城及時將他扶住,這才沒令其人前出醜。
陳元桓卻沒心沒肺,毫不在意,就當沒事人一般站直了身子,抬頭看向首席之上的於廷安,邁步走進堂內,調侃道:“喲,於大人好久不見。”
於廷安強壓心頭怒火,趕忙上前幾步,拱手下拜,“下官於廷安,拜見三皇子。”
陳元桓神情得意,很是滿意,大大咧咧的走到上首,一屁股坐了下去,隨後他笑眯眯的看著於廷安,緩緩說道:“於大人公務繁忙,本皇子今日前來多有打擾了。”
於廷安不動聲色,挺直身板,揮手摒退了趙主簿。
趙主簿會意,立馬躬身退出門外,領著那名內衙離開了此地。
於廷安則走到一旁緩緩落座,他沒理會陳元桓,而是看向那個中年漢子。
他記得此人,半月之前宰相之子杜書桓在泰祥街縱馬行兇,當夜此人就來過京兆府一趟,今日此人又陪著三皇子來到這裏,還是打著端王府的名號前來拜會,想必又是為了泰祥街之事。
三皇子被其冷落也不氣惱,他穩坐首席,笑眯眯的看著於廷安,見對方不停打量中年漢子,於是一指柴明城,語氣灑脫介紹道:“柴明城,琅山郡人士,隆德十二年入伍,十四年被調往京師山字營,天壽元年任中軍參將,天壽三年升任禁軍都尉,後來被二哥賞識,便請求父皇將其帶到了端王府,他這些年一直服侍在我二哥左右,可謂根正苗紅。”
柴明城聞言一怔,麵色有些異常,他不知這三皇子打的什麽主意,為何要將自己介紹的如此詳細。
反觀於廷安麵無表情,不動如山。他久居廟堂,心機城府自然深沉無比,哪怕聽完此言心中已經有了幾分猜測,可對方不明說,他也絕對不會自以為是的去點破。
他轉過頭靜靜地看向三皇子,並未搭茬,隻因這三皇子向來愛胡攪蠻纏,喜形於色,做事全憑心血來潮,有時腦子一發熱,一時興起,做起事來完全不計後果。
陳元桓有點心機,但是不多,城府極淺,見於廷安不說話,便有些沉不住氣,以為對方還在為今日泰祥街上發生的事惱火。
想到此處,三皇子微微一笑,不等對方發問,率先開口,多餘的解釋道:“今日去賭坊收賬,沒想到遇上個不開眼的潑皮無賴,那人輸急了眼妄想抵賴,本皇子說他兩句,他居然衝我耍橫,你也知道本皇子何等身份,一氣之下差人將他打了出去,沒想到正好被於大人的手下撞見,本皇子當時也是氣昏了頭,所以這才和那位小差哥發生點摩擦,還望於大人見諒。”
於廷安直到此時才終於明白了泰祥街事件的原委。
他突然笑了笑,內心五味雜陳,無奈,惱火,以及痛恨,失望。
可他又不想和這紈絝的三皇子發生任何糾纏,隻得緩聲說道:“手下人不懂事,驚擾到三皇子,還望您大人有大量,高抬貴手不要再和他們計較。”
陳元桓聞言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很是大氣的擺擺手,笑著說道:“那是自然,本皇子怎麽會跟他們過多計較,不過我今日前來並非隻為此事,而是有求於大人。”
於廷安眉頭輕輕一挑,心道果然沒那麽簡單,希望這位三爺不要太過分,不然自己也不好交差。
於是他裝作一臉困惑,十分不解:“不敢當,下官人微言輕,有什麽地方能幫得到三皇子,您直接吩咐便是,當然下官還是要提醒您一句,若是這事超出下官職責範圍,恐怕也無能為力。”
柴明城同樣坐了下來,他同樣一頭霧水,實在琢磨不透三皇子,不知他又要出什麽幺蛾子,可他身為一介家將自然無權,更沒那個膽子去轄製對方,隻能任由其胡作非為,無可奈何。
三皇子聞言,輕輕一笑,從懷中拿出一張銀票,看了一眼柴明城,笑著說道:“放心,本皇子絕對不會讓於大人為難,這事對您來說輕而易舉,不值一提。”
於廷安看到那張銀票,終於確認心中所想,同時心裏鬆了一口氣,笑著看向陳元桓,靜等下文。
柴明城見三皇子看向自己,他立馬察覺到不對勁,內心一突,神色有些慌張。
三皇子見狀,遞給對方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
隨後他又裝作一副高深模樣,接著說道:“前日早朝,宰相大人提出要在各司府衙門挑選鎮妖司人員,本皇子聽聞之後,內心甚是佩服,這條計策絕對是一條妙計,我這幾日思來想去,覺得你這京兆府估計一個人也拿不出這些銀錢,所以為了幫一下於大人,我想讓柴明城在京兆府內掛個閑差,等聖旨一下,你就把他的名字報上去。”
於廷安心思縝密,他用腳指頭想,都能猜到這件事背後的始作俑者,必是二皇子陳元佶。
不過今日若是換個人來,也許他三言兩語便可將對方打發。
可這三皇子不同,他身份尊崇,有恃無恐,再加上此子不學無術,驕橫跋扈,完全就是個混世魔頭。
今日若不答應他,說不得他必將京兆府鬧個雞飛狗跳,而自己又拿他沒有毫無辦法,到頭來還得答應此事。
於廷安甚至懷疑今日泰祥街之事,就是三皇子故意為之,專門做給他看的。
話說迴來,為何於廷安會有如此大的權勢,可隨意任免京兆府內的差職。
其實這事不難理解,大周以武立國,由於特殊原因,無論是當今聖上還是列位先帝,他們對底層士卒向來出奇的看重,倍加愛護。
這些底層士卒南征北戰,戎馬一生,甚至年紀輕輕就缺胳膊少腿,成了殘疾,有些人則一生都是在軍營當中度過,更無一技傍身。
這些士卒把自己的一生,甚至生命都獻給了大周,然則他們解甲歸田之後,往往都窮困潦倒,日子過得十分淒慘、貧苦。
大周先帝將這一切看在眼中,於心不忍。
所以不知從哪朝哪代起,大周便有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凡大周士卒,卸甲迴鄉之後,當地府衙必須對其精心安置,甚至還會幫其在衙門裏掛個閑差。
久而久之,京兆府同樣也不能幸免,甚至還將這條不成文的規定添進大周律中,所以京兆府內的衙役要麽祖上出身行伍,要麽自身便在軍營當中待過。
當然,想要進京兆府也並非那麽簡單,該掏的錢可是一分也不少,而且價格奇高。同時有了這層限製,大多數人自然都被拒之門外,可就是如此,仍舊有不少人趨之若鶩。
隻為那四個字:父死子繼。
一旦進了京兆府,那便是福蔭子孫後代的大好事,隻要大周不亡,他們的子嗣就永遠有一口飯吃。現在迴想起來,當初寧念的爺爺寧大武做的這個決定還真沒錯,不然,恐怕寧念還在為一日三餐而勞苦奔波。
既有了大周律在,於廷安作為京兆府尹,這種事自然不需上報朝廷,他完全可以做主,隻不過事後需要將相關憑證上報到六部當中便可。
可按常理說,於廷安如此獨斷專權,絕對會有人拿此事大做文章,奇怪的是,這些年未曾有一人敢拿此事大書特書甚至隻字未提。
隻因,前車之鑒。
想當初,於廷安剛上任京兆府尹時就遇到過類似的情況,畢竟他是宰相杜景瑞的門生,身份有點特殊。眾所周知,當朝宰相杜景瑞向來與六部不和,所以當初六部沒少給於廷安下絆子,尤其是兵部。
京兆府權勢雖大,但它畢竟受兵部管轄。
兵部當中有人若想為難於廷安,簡直是手到擒來,而且還恰恰就有不開眼之人真這麽做了,他自以為位高權重,聖上不會怪罪於他,便拿此事為難於廷安。
當時於廷安剛上任半年不到,山字營中有一卸甲老兵想在京兆府內花錢買個閑差。
這事原本已經定好,可兵部的侍郎大人愣是將此事強行壓下,不給通過,於廷安年輕氣盛,直接一封折子上奏朝廷,將此事捅到了陳懸靜那裏。
陳懸靜當時想都沒想,一道聖旨直接把兵部侍郎削官革職,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可謂雷厲風行。
陳懸靜如此霸道的做法,自然將六部當中的其他人給震懾住,畢竟於廷安是他看中的人,結果剛被調到京兆府還沒半年,就有人敢如此明目張膽的針對他,自己若不使點雷霆手段,恐怕這京兆府尹不出三月就得換人。
所以自那次事件以後,於廷安這才算在京兆府徹底站穩了腳跟,更沒人敢拿此事為難他。
此時,於廷安想通其中關鍵,但他仍故作為難,費解道:“若隻是在我這掛個閑差,那倒好辦,本官一紙文書上報兵部,待身份核對清楚便可在我這任職,隻不過鎮妖司之事是由宰相大人一手經辦,三皇子何不直接去找宰相大人,那樣豈不是更方便。”
三皇子聞言,假模假樣,一臉為難。
於廷安看在眼中甚是厭煩,如此拙劣伎倆,不堪入目,當然他也不會傻到去拆穿對方,隻能沉默不語,裝作細心聆聽。
作為當事人的柴明城,越聽越迷糊,這麽重大的事情,怎麽端王從來沒向他提起過,還是說這三皇子突發奇想,心血來潮亂排一通,不行,此事必須要問個清楚,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柴明城想到此處立刻起身,他不敢忤逆三皇子,隻能後退一步轉而朝於廷安說道:“小人之前雖投身行伍當中,但現在卻是一介布衣,不過是端王府的一個護院家將,恐怕難當大任。”
於廷安人老成精,哪會理睬對方,轉頭看向陳元桓,一臉茫然。
陳元桓嘴角微微翹起,露出一絲譏誚神色,笑著說道:“老柴,關於這事你就把心放肚子裏吧,不然你以為今日為何會是我去賭坊收賬。”
柴明城聞言瞬間愣在原地,啞口無聲,他頭腦有些混亂,不過最終還是默默點頭,退迴座位當中。
事已至此,於廷安再也沒有理由拒絕。
他望向那張銀票,笑著說道:“也罷,我這裏怎麽也好說,隻是宰相大人那邊下官就愛莫能助了,當然三皇子千萬不要誤會,畢竟聖上有旨,那件事已經交由老師全權料理。”
三皇子聞言很是滿意,明顯有些好大喜功,再也壓製不住內興奮,喜形於色。
他神情得意,大大咧咧的迴道:“這就不勞於大人費心,明日一早聖旨即到,你於大人隻需在花名冊上填上柴明城的名字即可,至於這些銀兩……”
三皇子說到此處,很是得意的抖動了幾下那張銀票,接著說道:“這裏有一萬兩,想必也足夠了,若是還有剩餘,就權當是送給於大人的辛苦費了。”
於廷安滿麵笑容,趕忙擺手,客氣道:“不敢,於某怎能收皇子財物,這事若傳出去,下官恐怕就是有十顆腦袋都不夠砍的,這樣吧,這些銀票於某先收著,等事情辦完,多餘銀兩我自會專門派人送到端王府上。”
陳元桓與於廷安本來就沒什麽交情,對方不要,他也不過多客套,見此間事了,站起身說道:“既然如此,本皇子就不過多叨擾於大人了。”
於廷安雖然很不喜這位三皇子,可該有的禮數,一絲也不會落下,趕忙起身相送。
陳元桓也不拒絕,朝柴明城使個眼色,三人一同朝門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