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炤試著拋了數次,將捆著套馬索的撓鉤拋上斷崖半腰的一塊平台上,那塊窄小的平台上正有一塊巨石。李延炤目測撓鉤許是勾上了那塊巨石,他奮力扯動一番,套馬索那頭的撓鉤卻紋絲不動。確定安全之後,李延炤便雙手牽動著套馬索,直欲攀援而上。
他一手牽引著繩索,正待手腳並用,卻是想到了什麽,連忙拿出胸前掛著的竹哨吹響。身後那些士卒將佐聽聞哨聲,便紛紛聚攏來。李延炤一邊用右手奮力拽了幾下套馬索,一邊迴望著諸將卒,開始耐心解說起來。
“攀援山崖,須先將套馬索與撓鉤栓牢。”李延炤一邊說著,一邊拿過身旁周興手中的套馬索與撓鉤,先行開始示範。他將套馬索繞過撓鉤尾端的圓環,而後套成一個活結。並將其拉緊,而後示意附近將佐上前細細查看,並吩咐他們稍後負責將麾下士卒教會。
“栓牢畢,用力扯動幾下,試驗一下牢固度。”李延炤一邊說著,一邊自行奮力扯動幾下繩索與撓鉤,以為示範。而後他將套馬索盤在腳下,準備示範下一步,將撓鉤拋出,固定在山崖左近。
他深吸一口氣,而後看準山崖上凡有巨石,可用作固定點位的地方,最終,選定一處山崖上斜著長出來的樹之後,李延炤緊跑幾步,將撓鉤轉了幾圈,而後奮力向著山崖上的樹拋去。撓鉤晃晃悠悠地奔著樹而去,卻在半途上脫了力,掉了下來。
李延炤撿起撓鉤,聲音洪亮道:“一次未固定成功也不要緊,可多試幾次,務必要令撓鉤牢牢勾住山石或是樹幹。”言罷,他轉動著撓鉤,再次將撓鉤奮力向山石上拋去。
這次,撓鉤飛過那樹幹上方,而後落下,不偏不倚,正牢牢勾住樹幹,李延炤奮力扯動幾下,見撓鉤牢固不動,方才轉身道:“待勾上固定物後,還需細心扯動數下,確認不會脫鉤之後,再行攀援。”
言罷,李延炤便放開勾住樹幹的這撓鉤,轉迴自己方才勾住巨石的那根套馬索旁。他拉住套馬索,而後行至山腳下,再次奮力扯了扯繩索,確認無恙,方才拽牢套馬索,而後雙手一步一步向後牽拉,與此同時,他的腳也登上山崖斷麵,手腳並用,開始一步一步地向上方攀登而去。
下麵的一眾將佐士卒,早已看得目瞪口呆。他們中個別人之前雖然也知有些能人異士可以用繩索與撓鉤徒手攀越山崖,不過眼下親眼所見,尚屬首次。而更令他們感到震撼的,是這位徒手攀山者,赫然便是自己軍中主將!
李延炤攀至一半高度時,下方士卒眼見孤懸於懸崖斷麵上的主將,皆已是倒吸一口涼氣。他們眼見主將做這等事,已覺兇險不已,幾乎根本不敢想象,若是自行為之,又將如何兇險。
李延炤攀至一半,已覺套馬索勒手不已。然而當下這不上不下的情形,又促使他不得不繼續發力向上攀去。崖邊但凡有凸出的石塊或者橫生出來的枯木殘枝,皆被他當作借力點,如此一來,還是過了約莫一刻鍾多,方才攀上勾住撓鉤的那巨石所在土台。
李延炤手腳並用攀上土台,而後大口喘氣,歇了好一會兒,而山崖之下已響起諸多軍卒的歡唿聲。他們從未料到在他們看來不可逾越的斷崖竟可以如此方式攀援而上。個個都是振奮不已。雷鳴般的歡唿聲在山崖中迴蕩著,經久不散。
李延炤起身,抖了抖身上鐵甲,而後望了兩眼山崖下自己所屬部眾,揮了揮手,便到那巨石旁邊,費了半天勁,將勾在巨石旁的撓鉤取出,而後雙手並用,將崖下套馬索一截一截收上窄小的平台。
待崖下歡唿聲漸漸消失之後,李延炤又手持套馬索和撓鉤,開始繼續向剩餘那丈半左右高的山崖發起衝擊。他拋出數次撓鉤,方才勾住上方不知什麽東西,奮力拉動數次之後,撓鉤卻突然脫落,順便還帶下來一塊人頭大小的石頭。那石頭落在平台邊緣,而後翻滾著向下砸去。
李延炤被這突如其來的狀況驚出一身冷汗,不過隨後卻快速鎮定下來,他繼續晃著手中套馬索,將撓鉤一次又一次地拋上懸崖,以求再找到一個穩固的支撐點。
不知拋了多少次撓鉤,當李延炤再次奮力拉拽繩索時,繩索卻乍然繃緊。他生恐再出現上一番情況,繼續奮力拽動數次,而這一次,卻沒有如同先前那般忽然脫落。
確認安全之後,李延炤繼續扯動繩索,手腳並用,向著崖頂攀去。崖下士卒看到已是懸在高空中的李延炤,不由得紛紛捏了一把汗。然而最終又等了不過一刻鍾左右,李延炤終是攀上崖頂。他氣喘籲籲地在崖頂上站穩,而後向著下方諸多屬下揮了揮手。
見李延炤攀崖成功,軍中那些善於嚐試的將佐們便紛紛動了心思。他們各自迴憶一番之前李延炤用套馬索栓係撓鉤的動作,而後便自己紛紛嚐試起來。不多會,樣式各異的繩索便紛紛套在他們各自的撓鉤之上。
這些將佐們紛紛自己將撓鉤與套馬索扯動幾下,確定穩固之後,便紛紛選定了固定點,就要開始拋鉤攀援。而在崖上的李延炤見狀,卻急忙揮著手,出言阻止。
見李延炤阻止,崖下的將佐們紛紛停下了手中動作。李延炤跑到自己攀援而上的那根套馬索前,將之拉上來,尾端挽好一個活結繩套,而後測算了一番長度,又將撓鉤取下,而後勾到遠處一棵樹的樹幹上。
李延炤將繩套拿到崖邊拋下崖,崖下正是王誠。王誠遲疑地望著李延炤拋下的繩套在原地晃蕩。而李延炤已急不可耐地衝王誠喊道:“鑽進去!將繩套係在腰上,拉緊!”
李延炤反複重複了兩遍,領會其意的王誠便鑽入繩套,而後將之在自己腰間拉緊。李延炤又大聲喝道:“現在,拋你自己的撓鉤繩索,爬!”
王誠依言而行,拿出自己方才栓係的那個撓鉤,按照李延炤示範的動作,拋了數次,直到牢牢地勾住山腰的一棵小樹,方才開始手腳並用地向上攀爬。
王誠之前在隴西護糧,以車陣對來襲的匈奴騎卒,這一幕在李延炤心中早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印象。在未經任何戰陣或是教授的情況下,王誠居然能憑著自己的腦子想到這一點,也讓李延炤認定此人日後前途無量,自輔兵入正以來,對王誠也頗為看重。
而王誠有樣學樣地攀崖動作,讓李延炤更是對其高看一眼。他自己便知道尋找崖上那些突出的石塊枝幹等以為支撐點。攀至半途,歇息片刻,隨即便繼續攀爬。在下方數百名健銳營將卒的注視之下,未要到兩刻鍾,王誠也是攀上了自己的第一借力點。
王誠一隻腳蹬住崖上石塊,另一隻腳則蹬住一根橫生出來的枝幹,略作休息,隨後便將自己勾在枝幹上的撓鉤取下,繼續向上拋去。王誠的撓鉤越過崖頂,徑直向下落去。目睹著撓鉤自由落體的李延炤當即便大吼道:“行了,不要拉,我助你勾好!”
言罷,李延炤便拾起那撓鉤,奔至一旁巨石邊,將撓鉤拉到巨石石縫中勾好,自己反複扯動了數次,確認已固定好,方才探出頭去,對仍懸在半空中的王誠道:“妥了,上來吧!”
王誠依言而行,扯動了數下繩索,隨即便繼續手腳並用,攀爬起來。李延炤自崖上探出頭去,細細注視著王誠的行動,半刻鍾後,王誠也攀至崖頂,而後放開繩索,雙手扳住崖頂一用力,整個人已是成功攀上!
李延炤大步走向王誠,伸出手將他拉拽起來,而後讚許地拍了拍王誠的肩膀以示鼓勵。王誠微笑著道:“長史此法,端得是妙!”
李延炤不置可否,隻是對王誠道:“此法所練之兵,出其不意或可,然終究是行險。若非萬不得已,不可輕動。”
王誠點點頭:“長史教導,屬下牢記。”言罷,望著李延炤解下他身上繩索,繼續將之套成活結,而後測定長度,再拋下山崖,王誠也是拿過另一根繩索,依樣而行。轉眼間,兩根挽成活結的繩索便又兀自晃蕩在山崖下。
這次嚐試的便是周興與魏旭。李延炤與王誠一同在崖邊探出頭去,密切注視著他們兩人的動作。許是不及王誠聰穎,這兩人在攀援之中,屢出狀況。不過好在李延炤已將繩索挽成活結,充當了安全繩,二人倒也無恙。
經曆了數次失敗之後,二人終於也是攀上崖頂。而此時,天色卻已擦黑。崖下的諸將佐已是紛紛命令士卒點燃火把,以為照明。周興苦笑著行至李延炤身旁,拱拱手道:“長史,屬下不力,未能做好垂範,還望長史予以責罰。”
自上次在令居之戰中負傷以來,周興的身體狀況便每況愈下。他身中的數刀之中,一刀捅穿了他肩甲與身甲空隙的肩窩處,另一刀則自肋側捅入。不知是否傷到韌帶和髒器,反正如今周興勇武,較之當初已遠遠不如。
李延炤歎口氣,拍拍周興肩膀:“周百人將,你先前也是自令居死裏逃生之人,我等之間,早已不隻是上下級。更是曾生死與共的袍澤兄弟。你前番負傷頗重。如今仍能隨隊操練,身為主將,李某已不能夠要求更多。”
李延炤思慮片刻,頓了頓道:“周百人將身體有恙,著實已不適合在一線帶兵,此番迴去之後,我便上書使君,請將周百人將調任。還望周百人將為自身計,勿要推拒李某所請……”
周興聽聞李延炤所言,麵色糾結,隨即便迴道:“屬下感念長史關垂,隻是周某一介武夫,除卻帶兵,也著實無法勝任其餘……還望司馬斟酌。”
李延炤望望天色,轉頭道:“天色已晚,周百人將之事待我上書使君,再做定奪。今日我等便迴罷。明日再來此處,務必使全軍將卒,都掌握此攀崖之法……”
言罷,李延炤捋了捋自己手中套馬索,將之尾端係好活結,拴在腰上,率先向崖下攀援而去。緊接著,王誠數人亦是依樣而行。不多會,便紛紛迴到崖下。
下了懸崖,王誠才大叫不好。李延炤問其原因,王誠伸手指向仍懸吊在崖邊的數根繩索道:“如今我等既已下崖,這些繩索又待如何收迴?”
李延炤哈哈一笑道:“早知無法收迴,方才便留一人在崖邊,便可隻餘一根繩索。如今既皆已下崖,便將之留在此處罷。明日再來之時,我等便可直接攀援而上,豈不省事?”
言罷,李延炤令諸將各自歸營,而後整隊帶迴。軍中將卒見這數位將佐徒手攀崖,皆是豔羨不已。行進路途中偶有交頭接耳議論,卻也在諸將喝止之下漸趨沉默。
諸軍自西門入城,隨即便在各將率領之下各自歸營。而李延炤與王誠率本部士卒行至營外,卻看到焦急不已,仍在營外等候的李良。
李延炤迎著李良走上去,遲疑問道:“李匠頭,緣何在此等候?”
李良卻是一臉苦笑:“長史,卑下在此可一陣好等……”
李延炤立時有些哭笑不得:“今番率軍前往操練,怠慢之處,還望匠頭見諒……”
李良連連擺手:“長史,卑下有一事,正是犯難之間,還望長史予以指點迷津……”
李良將如今弩機,以及弩弓難以製造的問題與李延炤詳說一遍。李延炤聽著聽著,立時便皺起了眉。聽李良講完所遇到的這諸番問題,李延炤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望著李延炤苦苦思索,李良也不敢出言打斷。不知過了多久,李延炤方抬頭,問道:“弩機之事,先造一副鐵質樣品,試用一番,再決定是否以鐵製造。但這弓嘛……”
李延炤抬頭望向李良:“如今武庫之中,尚餘幾何?”
李良雙手一攤:“卑下已前往武庫之中查驗清點,如今武庫中弓不過五百三十五張,且其拉力,多半無法破開鐵甲……”
“行了,將這些武庫存弓,盡皆用作製弩。稍後我自會請營中司庫調出這批弓運往工坊,請李匠頭費心查收……”
他頓了頓:“如今製弩之事,有勞李匠頭費心了……”
他一手牽引著繩索,正待手腳並用,卻是想到了什麽,連忙拿出胸前掛著的竹哨吹響。身後那些士卒將佐聽聞哨聲,便紛紛聚攏來。李延炤一邊用右手奮力拽了幾下套馬索,一邊迴望著諸將卒,開始耐心解說起來。
“攀援山崖,須先將套馬索與撓鉤栓牢。”李延炤一邊說著,一邊拿過身旁周興手中的套馬索與撓鉤,先行開始示範。他將套馬索繞過撓鉤尾端的圓環,而後套成一個活結。並將其拉緊,而後示意附近將佐上前細細查看,並吩咐他們稍後負責將麾下士卒教會。
“栓牢畢,用力扯動幾下,試驗一下牢固度。”李延炤一邊說著,一邊自行奮力扯動幾下繩索與撓鉤,以為示範。而後他將套馬索盤在腳下,準備示範下一步,將撓鉤拋出,固定在山崖左近。
他深吸一口氣,而後看準山崖上凡有巨石,可用作固定點位的地方,最終,選定一處山崖上斜著長出來的樹之後,李延炤緊跑幾步,將撓鉤轉了幾圈,而後奮力向著山崖上的樹拋去。撓鉤晃晃悠悠地奔著樹而去,卻在半途上脫了力,掉了下來。
李延炤撿起撓鉤,聲音洪亮道:“一次未固定成功也不要緊,可多試幾次,務必要令撓鉤牢牢勾住山石或是樹幹。”言罷,他轉動著撓鉤,再次將撓鉤奮力向山石上拋去。
這次,撓鉤飛過那樹幹上方,而後落下,不偏不倚,正牢牢勾住樹幹,李延炤奮力扯動幾下,見撓鉤牢固不動,方才轉身道:“待勾上固定物後,還需細心扯動數下,確認不會脫鉤之後,再行攀援。”
言罷,李延炤便放開勾住樹幹的這撓鉤,轉迴自己方才勾住巨石的那根套馬索旁。他拉住套馬索,而後行至山腳下,再次奮力扯了扯繩索,確認無恙,方才拽牢套馬索,而後雙手一步一步向後牽拉,與此同時,他的腳也登上山崖斷麵,手腳並用,開始一步一步地向上方攀登而去。
下麵的一眾將佐士卒,早已看得目瞪口呆。他們中個別人之前雖然也知有些能人異士可以用繩索與撓鉤徒手攀越山崖,不過眼下親眼所見,尚屬首次。而更令他們感到震撼的,是這位徒手攀山者,赫然便是自己軍中主將!
李延炤攀至一半高度時,下方士卒眼見孤懸於懸崖斷麵上的主將,皆已是倒吸一口涼氣。他們眼見主將做這等事,已覺兇險不已,幾乎根本不敢想象,若是自行為之,又將如何兇險。
李延炤攀至一半,已覺套馬索勒手不已。然而當下這不上不下的情形,又促使他不得不繼續發力向上攀去。崖邊但凡有凸出的石塊或者橫生出來的枯木殘枝,皆被他當作借力點,如此一來,還是過了約莫一刻鍾多,方才攀上勾住撓鉤的那巨石所在土台。
李延炤手腳並用攀上土台,而後大口喘氣,歇了好一會兒,而山崖之下已響起諸多軍卒的歡唿聲。他們從未料到在他們看來不可逾越的斷崖竟可以如此方式攀援而上。個個都是振奮不已。雷鳴般的歡唿聲在山崖中迴蕩著,經久不散。
李延炤起身,抖了抖身上鐵甲,而後望了兩眼山崖下自己所屬部眾,揮了揮手,便到那巨石旁邊,費了半天勁,將勾在巨石旁的撓鉤取出,而後雙手並用,將崖下套馬索一截一截收上窄小的平台。
待崖下歡唿聲漸漸消失之後,李延炤又手持套馬索和撓鉤,開始繼續向剩餘那丈半左右高的山崖發起衝擊。他拋出數次撓鉤,方才勾住上方不知什麽東西,奮力拉動數次之後,撓鉤卻突然脫落,順便還帶下來一塊人頭大小的石頭。那石頭落在平台邊緣,而後翻滾著向下砸去。
李延炤被這突如其來的狀況驚出一身冷汗,不過隨後卻快速鎮定下來,他繼續晃著手中套馬索,將撓鉤一次又一次地拋上懸崖,以求再找到一個穩固的支撐點。
不知拋了多少次撓鉤,當李延炤再次奮力拉拽繩索時,繩索卻乍然繃緊。他生恐再出現上一番情況,繼續奮力拽動數次,而這一次,卻沒有如同先前那般忽然脫落。
確認安全之後,李延炤繼續扯動繩索,手腳並用,向著崖頂攀去。崖下士卒看到已是懸在高空中的李延炤,不由得紛紛捏了一把汗。然而最終又等了不過一刻鍾左右,李延炤終是攀上崖頂。他氣喘籲籲地在崖頂上站穩,而後向著下方諸多屬下揮了揮手。
見李延炤攀崖成功,軍中那些善於嚐試的將佐們便紛紛動了心思。他們各自迴憶一番之前李延炤用套馬索栓係撓鉤的動作,而後便自己紛紛嚐試起來。不多會,樣式各異的繩索便紛紛套在他們各自的撓鉤之上。
這些將佐們紛紛自己將撓鉤與套馬索扯動幾下,確定穩固之後,便紛紛選定了固定點,就要開始拋鉤攀援。而在崖上的李延炤見狀,卻急忙揮著手,出言阻止。
見李延炤阻止,崖下的將佐們紛紛停下了手中動作。李延炤跑到自己攀援而上的那根套馬索前,將之拉上來,尾端挽好一個活結繩套,而後測算了一番長度,又將撓鉤取下,而後勾到遠處一棵樹的樹幹上。
李延炤將繩套拿到崖邊拋下崖,崖下正是王誠。王誠遲疑地望著李延炤拋下的繩套在原地晃蕩。而李延炤已急不可耐地衝王誠喊道:“鑽進去!將繩套係在腰上,拉緊!”
李延炤反複重複了兩遍,領會其意的王誠便鑽入繩套,而後將之在自己腰間拉緊。李延炤又大聲喝道:“現在,拋你自己的撓鉤繩索,爬!”
王誠依言而行,拿出自己方才栓係的那個撓鉤,按照李延炤示範的動作,拋了數次,直到牢牢地勾住山腰的一棵小樹,方才開始手腳並用地向上攀爬。
王誠之前在隴西護糧,以車陣對來襲的匈奴騎卒,這一幕在李延炤心中早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印象。在未經任何戰陣或是教授的情況下,王誠居然能憑著自己的腦子想到這一點,也讓李延炤認定此人日後前途無量,自輔兵入正以來,對王誠也頗為看重。
而王誠有樣學樣地攀崖動作,讓李延炤更是對其高看一眼。他自己便知道尋找崖上那些突出的石塊枝幹等以為支撐點。攀至半途,歇息片刻,隨即便繼續攀爬。在下方數百名健銳營將卒的注視之下,未要到兩刻鍾,王誠也是攀上了自己的第一借力點。
王誠一隻腳蹬住崖上石塊,另一隻腳則蹬住一根橫生出來的枝幹,略作休息,隨後便將自己勾在枝幹上的撓鉤取下,繼續向上拋去。王誠的撓鉤越過崖頂,徑直向下落去。目睹著撓鉤自由落體的李延炤當即便大吼道:“行了,不要拉,我助你勾好!”
言罷,李延炤便拾起那撓鉤,奔至一旁巨石邊,將撓鉤拉到巨石石縫中勾好,自己反複扯動了數次,確認已固定好,方才探出頭去,對仍懸在半空中的王誠道:“妥了,上來吧!”
王誠依言而行,扯動了數下繩索,隨即便繼續手腳並用,攀爬起來。李延炤自崖上探出頭去,細細注視著王誠的行動,半刻鍾後,王誠也攀至崖頂,而後放開繩索,雙手扳住崖頂一用力,整個人已是成功攀上!
李延炤大步走向王誠,伸出手將他拉拽起來,而後讚許地拍了拍王誠的肩膀以示鼓勵。王誠微笑著道:“長史此法,端得是妙!”
李延炤不置可否,隻是對王誠道:“此法所練之兵,出其不意或可,然終究是行險。若非萬不得已,不可輕動。”
王誠點點頭:“長史教導,屬下牢記。”言罷,望著李延炤解下他身上繩索,繼續將之套成活結,而後測定長度,再拋下山崖,王誠也是拿過另一根繩索,依樣而行。轉眼間,兩根挽成活結的繩索便又兀自晃蕩在山崖下。
這次嚐試的便是周興與魏旭。李延炤與王誠一同在崖邊探出頭去,密切注視著他們兩人的動作。許是不及王誠聰穎,這兩人在攀援之中,屢出狀況。不過好在李延炤已將繩索挽成活結,充當了安全繩,二人倒也無恙。
經曆了數次失敗之後,二人終於也是攀上崖頂。而此時,天色卻已擦黑。崖下的諸將佐已是紛紛命令士卒點燃火把,以為照明。周興苦笑著行至李延炤身旁,拱拱手道:“長史,屬下不力,未能做好垂範,還望長史予以責罰。”
自上次在令居之戰中負傷以來,周興的身體狀況便每況愈下。他身中的數刀之中,一刀捅穿了他肩甲與身甲空隙的肩窩處,另一刀則自肋側捅入。不知是否傷到韌帶和髒器,反正如今周興勇武,較之當初已遠遠不如。
李延炤歎口氣,拍拍周興肩膀:“周百人將,你先前也是自令居死裏逃生之人,我等之間,早已不隻是上下級。更是曾生死與共的袍澤兄弟。你前番負傷頗重。如今仍能隨隊操練,身為主將,李某已不能夠要求更多。”
李延炤思慮片刻,頓了頓道:“周百人將身體有恙,著實已不適合在一線帶兵,此番迴去之後,我便上書使君,請將周百人將調任。還望周百人將為自身計,勿要推拒李某所請……”
周興聽聞李延炤所言,麵色糾結,隨即便迴道:“屬下感念長史關垂,隻是周某一介武夫,除卻帶兵,也著實無法勝任其餘……還望司馬斟酌。”
李延炤望望天色,轉頭道:“天色已晚,周百人將之事待我上書使君,再做定奪。今日我等便迴罷。明日再來此處,務必使全軍將卒,都掌握此攀崖之法……”
言罷,李延炤捋了捋自己手中套馬索,將之尾端係好活結,拴在腰上,率先向崖下攀援而去。緊接著,王誠數人亦是依樣而行。不多會,便紛紛迴到崖下。
下了懸崖,王誠才大叫不好。李延炤問其原因,王誠伸手指向仍懸吊在崖邊的數根繩索道:“如今我等既已下崖,這些繩索又待如何收迴?”
李延炤哈哈一笑道:“早知無法收迴,方才便留一人在崖邊,便可隻餘一根繩索。如今既皆已下崖,便將之留在此處罷。明日再來之時,我等便可直接攀援而上,豈不省事?”
言罷,李延炤令諸將各自歸營,而後整隊帶迴。軍中將卒見這數位將佐徒手攀崖,皆是豔羨不已。行進路途中偶有交頭接耳議論,卻也在諸將喝止之下漸趨沉默。
諸軍自西門入城,隨即便在各將率領之下各自歸營。而李延炤與王誠率本部士卒行至營外,卻看到焦急不已,仍在營外等候的李良。
李延炤迎著李良走上去,遲疑問道:“李匠頭,緣何在此等候?”
李良卻是一臉苦笑:“長史,卑下在此可一陣好等……”
李延炤立時有些哭笑不得:“今番率軍前往操練,怠慢之處,還望匠頭見諒……”
李良連連擺手:“長史,卑下有一事,正是犯難之間,還望長史予以指點迷津……”
李良將如今弩機,以及弩弓難以製造的問題與李延炤詳說一遍。李延炤聽著聽著,立時便皺起了眉。聽李良講完所遇到的這諸番問題,李延炤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望著李延炤苦苦思索,李良也不敢出言打斷。不知過了多久,李延炤方抬頭,問道:“弩機之事,先造一副鐵質樣品,試用一番,再決定是否以鐵製造。但這弓嘛……”
李延炤抬頭望向李良:“如今武庫之中,尚餘幾何?”
李良雙手一攤:“卑下已前往武庫之中查驗清點,如今武庫中弓不過五百三十五張,且其拉力,多半無法破開鐵甲……”
“行了,將這些武庫存弓,盡皆用作製弩。稍後我自會請營中司庫調出這批弓運往工坊,請李匠頭費心查收……”
他頓了頓:“如今製弩之事,有勞李匠頭費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