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虎的到來令李延炤感到意外的吃驚。自從廣武一別之後,已是數年不見。此時的宋小虎一身戎裝,身披紅色大麾,較之當初分別之時已然成長了不少。然而李延炤卻怎麽也料想不到會在如此狼狽的情形之下與宋小虎重逢,麵色之中頓時尷尬不已。
宋小虎也不料李延炤麾下縣兵防守令居此戰居然打得如此慘烈。他方才自城外行入,已見城中四處皆是陣亡雙方屍體。其中被散亂堆放起來的虜賊將卒屍體,使他尤為關注。自張使君之前軍議之時與眾方鎮使君承諾斬級過千者可提請封爵,各士族高門的掌舵者便紛紛在這場戰事中動起了心思。
然而之前這些拖後腿的豬隊友放任李延炤自生自滅。得到使君嚴令之後行動,在陳珍的統領下日夜兼程趕往令居,卻是為時已晚。到達之時,隻將將趕上喝了口湯。陳珍的先鋒部隊與複仇心切的辛岩所部衝殺一陣,也隻不過在城外與西門附近斬級兩百餘。一時間眾人有的沒的已俱是動起了別樣心思。
揚烈將軍宋輯聽聞其子宋小虎明言,當初在廣武軍中曾與李延炤有一番交情,便懷著他自己的心思,將宋小虎派來麵見李延炤。宋小虎以敘舊為名來到李延炤的軍帳,卻見到李延炤鬆鬆垮垮地披了一件皮甲,而他身上包裹傷口的布條自皮甲之後透出來,讓宋小虎看了不由暗自心驚。
“自廣武一別,我一直在家父帳下任事。闊別許久,不知李司馬最近安好?”宋小虎滿懷敬意,向這位血戰旬日的縣府司馬拱手為禮。
李延炤雖說頗為厭煩這些士族高門明裏一套背後一套的行事風格,也看不上他們屢屢拖後腿的作為,卻也不得不對其客客氣氣,虛與委蛇。他微笑著拱了拱手,道:“有勞掛念。此番托三軍將卒死力,堪堪守住縣城。李某九死一生,已是頗為不易,怎能奢求更多……”
宋小虎見李延炤說話時候不慎牽動傷口,疼得微微蹙眉,忙關切地問道:“司馬臨陣不懼,血濺州土。我是真心敬服。”言罷宋小虎拱手為禮,深深向著李延炤鞠了一躬。
“小虎無需客氣。”李延炤說著,向一旁侍立的護衛使了個眼色。那護衛便去內屋取過蒲團胡凳等物搬來,放在宋小虎身側。而後又拿著一隻粗瓷大碗,去屋外水缸中打了一碗水,端到宋小虎麵前的幾案上放下。
“軍律有文,三軍禁酒。”李延炤望著宋小虎道:“況李某人有傷在身,就不請小虎飲酒了……”宋小虎聞言連忙起身道:“無妨,無妨。”言罷便端起水碗,一飲而盡。
“我部今夜有叛變軍卒獻城。以至西門陷落,守將戰亡。”李延炤神情悲戚地望著宋小虎:“若非臨羌馬司馬與陳平虜引軍前來,結局何如,尚未可知。於此,李某倒是要感謝諸位星夜馳援之情……日後但凡諸君有所相托,李某必不負眾人……”
李延炤對宋小虎說著言不由衷的話,自己都有種假惺惺的不適感。隻是此等情形,借宋小虎之口傳達他對涼州這些士族高門的善意卻是不得不為。
宋小虎滿麵羞愧道:“先前令居遭逢敵軍攻擊,我也曾苦勸家父上書使君,而後率軍馳援。孰料州治官員遲遲無法備齊大軍所需糧草、軍械。以至司馬困守孤城。小虎也是慚愧至極……”
聽著宋小虎的一番剖白,李延炤在心中暗自冷笑了一下,麵上卻依然不動聲色:“小虎來我這裏,令尊可有什麽吩咐?若有吩咐,但凡定東做得到,必鼎力相助。”
宋小虎見李延炤也懶得與他敘舊,心中也知早先各家俱是按兵觀望,已使他喪失了對於這些高門士族的信任,心下頗不是滋味。隻是念及其父宋輯對他言及之事又不得不辦,隻得扭扭捏捏道:“司馬麾下將兵,皆是健銳之士。以三千兵力阻敵兩萬,使劉胤頓兵城下,不得寸進,家父與某皆是敬服。司馬固守旬日,斬獲必定豐厚……”
宋小虎頓了頓,斟酌了一番措辭,又道:“家父所慮,是想令我在此戰之中掙得事功,迴州治之後可做進身之階。然赴援至此,卻已有些遲。如今虜賊退去,我部斬獲寥寥,便厚顏前來相請,惟願司馬施以援手,將貴部斬獲虜賊首級,分與我一些……”
李延炤聽宋小虎所言,立時便明了他此來為何。心中立時便對宋小虎更輕看了幾分。這些膏粱子弟,占據著豐厚的資源。平日恣意享樂。到了真正遭逢危難的時刻,卻遠遠地躲在後麵。莫說帶兵赴援,便是錢糧也不曾予自己分毫。而眼見自己與麾下軍卒出生入死掙來一番事功,卻又眼紅不已,想要上來分一杯羹。天下哪有此等美事!
李延炤憶及這十日來,數番苦戰。麾下將卒傷亡一茬又一茬。莫說基層將佐,便是百人將,百人長級別,如今都是傷亡過半!連一直跟隨自己數年的張興與韓文燦二人也血灑城頭。他們拚死拚活掙來的這份事功,怎能拱手讓人!
李延炤念及這些事情,麵上不由得扭曲猙獰起來。乍一看去分外可怖。宋小虎見狀,心下也不知是否自己言語冒犯衝撞了這位昔日同營的袍澤上級。心中略有些不安起來。他側過頭,試探性地喚李延炤:“李司馬,李司馬!”待李延炤抬起頭來,神色已是恢複清明。
諸多念頭方才在李延炤心中閃過。這些拖後腿的豬隊友士族高門固然可惡。然而李延炤心中亦是心如明鏡。這些人,絕對不是現在的他所能得罪得起的。隻是千餘將卒血灑城頭,許多人捐棄生命爭來的這份勝利果實與事功,若是如此輕巧便讓出去,也令他覺得心有不甘。
李延炤平複了一下情緒,望著宋小虎,隨即便是兩行淚自眼角溢出。他語調悲切道:“小虎有所不知……這支縣兵,乃是我數年之間,征募流民子弟與本縣良家子,同先前所餘本部混編而成。起初不過千餘人,然劉胤來襲,我縣兵力不足,我便募集兩千輔兵守城。如今敵雖退,麾下兵士卻也傷亡慘重,十不存三……”
李延炤一臉懊悔地用拳頭擊打著自己的腦袋,顯得痛苦不已。然而動作太大,卻牽到了身上傷口,不由得又是齜牙咧嘴,倒吸涼氣。
“李司馬率先垂範,親臨一線,以至傷重至此。想必麾下軍卒也是受司馬感召奮力死戰,求仁得仁,司馬全然不必心有愧疚……”宋小虎也不知應當如何勸慰李延炤,隻得如此言道。
“話雖這麽說,然而這些傷殘乃至陣亡士卒背後,又有多少翹首以盼的父母、妻子?又有多少孩童幼失怙恃?李某眼中,這些軍卒俱是我兄弟袍澤。如今他們都已不在,我又如何能棄他們家人於不顧?”
看著麵色同樣漸漸凝重起來的宋小虎,李延炤一臉正色道:“當初在廣武軍中,你我二人交情便是不淺,然而如今,我不得不撫恤這些傷亡軍卒眷屬。小虎,我下令將軍功首級勻給你部,可以。然我也有所求,望你迴去之後,轉達給令尊,由他思量定奪。”
宋小虎起先聽李延炤言道麾下傷亡慘重,本以為他要口出拒絕之意。然而此時聽聞李延炤應承了他所求之事,心下不由大喜,登時便迴道:“司馬有何要求,不妨直言。我歸去後,必說與家父,請他斟酌一二。”
“延炤所請,惟願宋揚烈可拿出資財,助我撫恤士卒……若此道可行,我必吩咐下去,將屬下斬獲首級,繳獲軍資交予你一部分,由你迴州治報功。令尊若覺我所請過分,不予支持,此事便再也休提……”
宋小虎聞言,忽然明白了李延炤的意思。便是當下手中乏錢乏糧。不忍見士卒家眷無所恩養。便欲用令居縣兵如今的斬獲換取一二資財。說白了,就是拿趙軍的人頭賣錢。
宋小虎當即如蒙大赦,立時便頗為激動地問道:“不知這價卻要怎麽算,請司馬明示!”
李延炤伸出一根手指:“軍卒斬首一級,可領賞錢一千。如今便依此價,一顆敵首一千錢。望小虎返迴之後,告與令尊。”
“一千錢?”宋小虎聞言,有些不敢置信地望向李延炤。雖然李延炤所說軍卒領賞的價碼也是實情。不過要湊足使君承諾的申報封爵標準,便要付出百萬錢的代價!這個巨大的數額,便是豪奢如涼州高門之首的宋氏,也不可能不感到肉痛。
宋小虎站在原地,猶豫了一番,卻見李延炤顫顫巍巍地站起來,行至他麵前,抬起右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據我所知,此番陳平虜所率前來赴援的援兵,並不隻有宋氏一家吧?”
宋小虎聞言,驚愕萬分地抬起頭盯著李延炤,不知他下麵又要說些什麽。李延炤喟歎了一聲:“想要從我這裏撈些事功的,也絕不在少數,你說對吧?”
宋小虎睜大眼睛,有些不敢置信地望向李延炤。卻聽得李延炤悠悠道:“想要攫取事功者不知凡幾。而手中有你們想要的事功者,卻獨此一家……”
“想必若是令尊不願出這千錢一顆首級的錢,有的是人願意出……甚至更多,他們也許都能出……”
宋小虎望著麵前的李延炤,頓時感到一陣好似從不曾相識的陌生。他眼前驀地閃過當初在龐司馬帳前,兩人一起被按倒打軍棍的情形。那個畫麵這些年在他腦海中,一直揮之不去。然而當初挽救他於一線的人,如今站在他的麵前,卻宛如遠在天邊。
宋小虎一番頹然模樣,也並未引起李延炤內心的波瀾。他所提出的要求,從他自己來講覺得並不過分。自他被發配到令居之後,萬事自己想辦法。少有任何外界的支持,一路走過再迴首遙望,那種千辛萬苦成就一點點事業的艱辛更加強烈。如今自己麾下子弟兵不知付出多少取得的事功,決計不能讓他人輕易奪取。
沉默了半晌,宋小虎終是抬頭,望著李延炤古井不波的眼神,艱難地吐出一句話:“我這便迴營告知家父。願李司馬信守承諾,之後若事成,我便帶著資財來尋李司馬……”
“告辭!”宋小虎抱拳為禮,隨後轉身便向營外而去。一路上再也沒有迴頭。
送走了宋小虎,李延炤頓覺渾身乏力,便半躺在榻上。困意漸漸襲來,他閉上眼,正想好生睡上一覺。然而外間護衛的報告聲再次打消了他的這一念頭。
“司馬!秦百人長所部,在城外抓獲數名友軍。他們盜割城外敵軍首級不說,還割取了十餘顆我軍袍澤首級!”
“什麽?”李延炤聽到護衛的匯報,一時間困意全消。翻身便坐了起來,萬分驚愕地望著匯報的護衛。須臾之後,怒不可遏的李延炤喝道:“過來,給我披甲!我倒要看看,是誰的崽子想尋死!”
李延炤全身披掛,手執長刀。忍著身上傷口處傳來的陣陣疼痛行至屋外,轉頭對左右護衛吩咐道:“把營中能動的都給我喊過來!各自披甲執刀。一炷香為限,不至者杖五十!”
左側護衛聞言,立即返身迴到屋中取來一根線香,在一旁火把上點燃。右側的護衛則三步並作兩步跑到點將台上,雙手拿起鼓槌奮力敲擊著點將台上的大鼓,邊敲邊吼道:“司馬有令!全軍集合,一炷香為限,不至者杖五十!”
此時營中所餘軍卒,皆是在城頭奮戰半夜。雖困頓不已,聽到號鼓之聲,還是用自己最快的速度起身披甲。而後拿起武器便衝向屋外集結。大半柱香燒過,點將台前已是黑壓壓集結了二三百軍卒。俱是一臉不解地望向台上靜立的李延炤,以及一旁依然在奮力擊打號鼓的護衛。
一炷香燒到了盡頭。而一旁營房之中,也再無軍卒奔出。李延炤令幾名護衛前去查看營房中是否還留有不遵軍令的漏網者。他自己則望著集結起來的軍卒們,開口吼著,壓抑不住的憤怒透過喉頭發出的音節,傳達到在場的每一名將卒耳中。
“弟兄們!方才有人迴報,今番前來赴援的所謂友軍,在城外盜割首級!這些首級,不光有敵軍的,還有十多顆我們自己袍澤兄弟的!”
話音未落,集結起來的士卒隊伍中便傳出一陣不敢置信的驚歎聲,隨後而來的,便是無盡的憤怒聲討。
“弟兄們,這些鳥人膽敢割我們自己弟兄的頭拿去給他們邀功!你們說,我們該怎麽辦!”
“殺!殺!殺!”從集結起來的士卒陣中,毫不猶豫地響起一陣陣充滿凜冽殺氣的怒吼!
宋小虎也不料李延炤麾下縣兵防守令居此戰居然打得如此慘烈。他方才自城外行入,已見城中四處皆是陣亡雙方屍體。其中被散亂堆放起來的虜賊將卒屍體,使他尤為關注。自張使君之前軍議之時與眾方鎮使君承諾斬級過千者可提請封爵,各士族高門的掌舵者便紛紛在這場戰事中動起了心思。
然而之前這些拖後腿的豬隊友放任李延炤自生自滅。得到使君嚴令之後行動,在陳珍的統領下日夜兼程趕往令居,卻是為時已晚。到達之時,隻將將趕上喝了口湯。陳珍的先鋒部隊與複仇心切的辛岩所部衝殺一陣,也隻不過在城外與西門附近斬級兩百餘。一時間眾人有的沒的已俱是動起了別樣心思。
揚烈將軍宋輯聽聞其子宋小虎明言,當初在廣武軍中曾與李延炤有一番交情,便懷著他自己的心思,將宋小虎派來麵見李延炤。宋小虎以敘舊為名來到李延炤的軍帳,卻見到李延炤鬆鬆垮垮地披了一件皮甲,而他身上包裹傷口的布條自皮甲之後透出來,讓宋小虎看了不由暗自心驚。
“自廣武一別,我一直在家父帳下任事。闊別許久,不知李司馬最近安好?”宋小虎滿懷敬意,向這位血戰旬日的縣府司馬拱手為禮。
李延炤雖說頗為厭煩這些士族高門明裏一套背後一套的行事風格,也看不上他們屢屢拖後腿的作為,卻也不得不對其客客氣氣,虛與委蛇。他微笑著拱了拱手,道:“有勞掛念。此番托三軍將卒死力,堪堪守住縣城。李某九死一生,已是頗為不易,怎能奢求更多……”
宋小虎見李延炤說話時候不慎牽動傷口,疼得微微蹙眉,忙關切地問道:“司馬臨陣不懼,血濺州土。我是真心敬服。”言罷宋小虎拱手為禮,深深向著李延炤鞠了一躬。
“小虎無需客氣。”李延炤說著,向一旁侍立的護衛使了個眼色。那護衛便去內屋取過蒲團胡凳等物搬來,放在宋小虎身側。而後又拿著一隻粗瓷大碗,去屋外水缸中打了一碗水,端到宋小虎麵前的幾案上放下。
“軍律有文,三軍禁酒。”李延炤望著宋小虎道:“況李某人有傷在身,就不請小虎飲酒了……”宋小虎聞言連忙起身道:“無妨,無妨。”言罷便端起水碗,一飲而盡。
“我部今夜有叛變軍卒獻城。以至西門陷落,守將戰亡。”李延炤神情悲戚地望著宋小虎:“若非臨羌馬司馬與陳平虜引軍前來,結局何如,尚未可知。於此,李某倒是要感謝諸位星夜馳援之情……日後但凡諸君有所相托,李某必不負眾人……”
李延炤對宋小虎說著言不由衷的話,自己都有種假惺惺的不適感。隻是此等情形,借宋小虎之口傳達他對涼州這些士族高門的善意卻是不得不為。
宋小虎滿麵羞愧道:“先前令居遭逢敵軍攻擊,我也曾苦勸家父上書使君,而後率軍馳援。孰料州治官員遲遲無法備齊大軍所需糧草、軍械。以至司馬困守孤城。小虎也是慚愧至極……”
聽著宋小虎的一番剖白,李延炤在心中暗自冷笑了一下,麵上卻依然不動聲色:“小虎來我這裏,令尊可有什麽吩咐?若有吩咐,但凡定東做得到,必鼎力相助。”
宋小虎見李延炤也懶得與他敘舊,心中也知早先各家俱是按兵觀望,已使他喪失了對於這些高門士族的信任,心下頗不是滋味。隻是念及其父宋輯對他言及之事又不得不辦,隻得扭扭捏捏道:“司馬麾下將兵,皆是健銳之士。以三千兵力阻敵兩萬,使劉胤頓兵城下,不得寸進,家父與某皆是敬服。司馬固守旬日,斬獲必定豐厚……”
宋小虎頓了頓,斟酌了一番措辭,又道:“家父所慮,是想令我在此戰之中掙得事功,迴州治之後可做進身之階。然赴援至此,卻已有些遲。如今虜賊退去,我部斬獲寥寥,便厚顏前來相請,惟願司馬施以援手,將貴部斬獲虜賊首級,分與我一些……”
李延炤聽宋小虎所言,立時便明了他此來為何。心中立時便對宋小虎更輕看了幾分。這些膏粱子弟,占據著豐厚的資源。平日恣意享樂。到了真正遭逢危難的時刻,卻遠遠地躲在後麵。莫說帶兵赴援,便是錢糧也不曾予自己分毫。而眼見自己與麾下軍卒出生入死掙來一番事功,卻又眼紅不已,想要上來分一杯羹。天下哪有此等美事!
李延炤憶及這十日來,數番苦戰。麾下將卒傷亡一茬又一茬。莫說基層將佐,便是百人將,百人長級別,如今都是傷亡過半!連一直跟隨自己數年的張興與韓文燦二人也血灑城頭。他們拚死拚活掙來的這份事功,怎能拱手讓人!
李延炤念及這些事情,麵上不由得扭曲猙獰起來。乍一看去分外可怖。宋小虎見狀,心下也不知是否自己言語冒犯衝撞了這位昔日同營的袍澤上級。心中略有些不安起來。他側過頭,試探性地喚李延炤:“李司馬,李司馬!”待李延炤抬起頭來,神色已是恢複清明。
諸多念頭方才在李延炤心中閃過。這些拖後腿的豬隊友士族高門固然可惡。然而李延炤心中亦是心如明鏡。這些人,絕對不是現在的他所能得罪得起的。隻是千餘將卒血灑城頭,許多人捐棄生命爭來的這份勝利果實與事功,若是如此輕巧便讓出去,也令他覺得心有不甘。
李延炤平複了一下情緒,望著宋小虎,隨即便是兩行淚自眼角溢出。他語調悲切道:“小虎有所不知……這支縣兵,乃是我數年之間,征募流民子弟與本縣良家子,同先前所餘本部混編而成。起初不過千餘人,然劉胤來襲,我縣兵力不足,我便募集兩千輔兵守城。如今敵雖退,麾下兵士卻也傷亡慘重,十不存三……”
李延炤一臉懊悔地用拳頭擊打著自己的腦袋,顯得痛苦不已。然而動作太大,卻牽到了身上傷口,不由得又是齜牙咧嘴,倒吸涼氣。
“李司馬率先垂範,親臨一線,以至傷重至此。想必麾下軍卒也是受司馬感召奮力死戰,求仁得仁,司馬全然不必心有愧疚……”宋小虎也不知應當如何勸慰李延炤,隻得如此言道。
“話雖這麽說,然而這些傷殘乃至陣亡士卒背後,又有多少翹首以盼的父母、妻子?又有多少孩童幼失怙恃?李某眼中,這些軍卒俱是我兄弟袍澤。如今他們都已不在,我又如何能棄他們家人於不顧?”
看著麵色同樣漸漸凝重起來的宋小虎,李延炤一臉正色道:“當初在廣武軍中,你我二人交情便是不淺,然而如今,我不得不撫恤這些傷亡軍卒眷屬。小虎,我下令將軍功首級勻給你部,可以。然我也有所求,望你迴去之後,轉達給令尊,由他思量定奪。”
宋小虎起先聽李延炤言道麾下傷亡慘重,本以為他要口出拒絕之意。然而此時聽聞李延炤應承了他所求之事,心下不由大喜,登時便迴道:“司馬有何要求,不妨直言。我歸去後,必說與家父,請他斟酌一二。”
“延炤所請,惟願宋揚烈可拿出資財,助我撫恤士卒……若此道可行,我必吩咐下去,將屬下斬獲首級,繳獲軍資交予你一部分,由你迴州治報功。令尊若覺我所請過分,不予支持,此事便再也休提……”
宋小虎聞言,忽然明白了李延炤的意思。便是當下手中乏錢乏糧。不忍見士卒家眷無所恩養。便欲用令居縣兵如今的斬獲換取一二資財。說白了,就是拿趙軍的人頭賣錢。
宋小虎當即如蒙大赦,立時便頗為激動地問道:“不知這價卻要怎麽算,請司馬明示!”
李延炤伸出一根手指:“軍卒斬首一級,可領賞錢一千。如今便依此價,一顆敵首一千錢。望小虎返迴之後,告與令尊。”
“一千錢?”宋小虎聞言,有些不敢置信地望向李延炤。雖然李延炤所說軍卒領賞的價碼也是實情。不過要湊足使君承諾的申報封爵標準,便要付出百萬錢的代價!這個巨大的數額,便是豪奢如涼州高門之首的宋氏,也不可能不感到肉痛。
宋小虎站在原地,猶豫了一番,卻見李延炤顫顫巍巍地站起來,行至他麵前,抬起右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據我所知,此番陳平虜所率前來赴援的援兵,並不隻有宋氏一家吧?”
宋小虎聞言,驚愕萬分地抬起頭盯著李延炤,不知他下麵又要說些什麽。李延炤喟歎了一聲:“想要從我這裏撈些事功的,也絕不在少數,你說對吧?”
宋小虎睜大眼睛,有些不敢置信地望向李延炤。卻聽得李延炤悠悠道:“想要攫取事功者不知凡幾。而手中有你們想要的事功者,卻獨此一家……”
“想必若是令尊不願出這千錢一顆首級的錢,有的是人願意出……甚至更多,他們也許都能出……”
宋小虎望著麵前的李延炤,頓時感到一陣好似從不曾相識的陌生。他眼前驀地閃過當初在龐司馬帳前,兩人一起被按倒打軍棍的情形。那個畫麵這些年在他腦海中,一直揮之不去。然而當初挽救他於一線的人,如今站在他的麵前,卻宛如遠在天邊。
宋小虎一番頹然模樣,也並未引起李延炤內心的波瀾。他所提出的要求,從他自己來講覺得並不過分。自他被發配到令居之後,萬事自己想辦法。少有任何外界的支持,一路走過再迴首遙望,那種千辛萬苦成就一點點事業的艱辛更加強烈。如今自己麾下子弟兵不知付出多少取得的事功,決計不能讓他人輕易奪取。
沉默了半晌,宋小虎終是抬頭,望著李延炤古井不波的眼神,艱難地吐出一句話:“我這便迴營告知家父。願李司馬信守承諾,之後若事成,我便帶著資財來尋李司馬……”
“告辭!”宋小虎抱拳為禮,隨後轉身便向營外而去。一路上再也沒有迴頭。
送走了宋小虎,李延炤頓覺渾身乏力,便半躺在榻上。困意漸漸襲來,他閉上眼,正想好生睡上一覺。然而外間護衛的報告聲再次打消了他的這一念頭。
“司馬!秦百人長所部,在城外抓獲數名友軍。他們盜割城外敵軍首級不說,還割取了十餘顆我軍袍澤首級!”
“什麽?”李延炤聽到護衛的匯報,一時間困意全消。翻身便坐了起來,萬分驚愕地望著匯報的護衛。須臾之後,怒不可遏的李延炤喝道:“過來,給我披甲!我倒要看看,是誰的崽子想尋死!”
李延炤全身披掛,手執長刀。忍著身上傷口處傳來的陣陣疼痛行至屋外,轉頭對左右護衛吩咐道:“把營中能動的都給我喊過來!各自披甲執刀。一炷香為限,不至者杖五十!”
左側護衛聞言,立即返身迴到屋中取來一根線香,在一旁火把上點燃。右側的護衛則三步並作兩步跑到點將台上,雙手拿起鼓槌奮力敲擊著點將台上的大鼓,邊敲邊吼道:“司馬有令!全軍集合,一炷香為限,不至者杖五十!”
此時營中所餘軍卒,皆是在城頭奮戰半夜。雖困頓不已,聽到號鼓之聲,還是用自己最快的速度起身披甲。而後拿起武器便衝向屋外集結。大半柱香燒過,點將台前已是黑壓壓集結了二三百軍卒。俱是一臉不解地望向台上靜立的李延炤,以及一旁依然在奮力擊打號鼓的護衛。
一炷香燒到了盡頭。而一旁營房之中,也再無軍卒奔出。李延炤令幾名護衛前去查看營房中是否還留有不遵軍令的漏網者。他自己則望著集結起來的軍卒們,開口吼著,壓抑不住的憤怒透過喉頭發出的音節,傳達到在場的每一名將卒耳中。
“弟兄們!方才有人迴報,今番前來赴援的所謂友軍,在城外盜割首級!這些首級,不光有敵軍的,還有十多顆我們自己袍澤兄弟的!”
話音未落,集結起來的士卒隊伍中便傳出一陣不敢置信的驚歎聲,隨後而來的,便是無盡的憤怒聲討。
“弟兄們,這些鳥人膽敢割我們自己弟兄的頭拿去給他們邀功!你們說,我們該怎麽辦!”
“殺!殺!殺!”從集結起來的士卒陣中,毫不猶豫地響起一陣陣充滿凜冽殺氣的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