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歸鄉英靈之後,留在河南地的廣武騎卒們,又是紛紛以什為單位,四出偵騎。


    當日,又有一什人馬尋迴九具無頭遺骸。亦是廣武軍服色。李延昭又帶領部下們,經過一番清洗辨認,將身份辨明的這九位戰歿袍澤裝殮入棺,而後遣劉季武率部送至河邊。對岸趙都尉見狀,便派船將這九具忠骸運迴北岸,隨即送往大營而去。


    先前犧牲在南岸的二十具忠骸已俱是找到並送迴大營。然而李延昭的心情卻依舊是沉重不已。


    逝者已遠,而生者仍需履職。李延昭將自己對陣亡將士的牽掛暫時壓在了心底。而重新認真無比地,布置起所部此刻應該重點履行的事務。


    洮水畔的氐羌之眾已經拔營東進,仿佛是見識過後,知道自己所部並不好惹,絕非可以隨意揉捏的軟柿子。陳安所部的哨騎這兩日來也再未露麵。由劉季武所率的一部哨騎,甚至深入百數十裏,直達狄道、首陽等地,已算是到達了渭水流域,距離隴西重鎮隴西郡、南安郡不過幾十裏。


    即便如此,路途中也再沒遇到哪怕一個陳安軍哨騎。李延昭結合各種情況來看,估計是陳安軍並無與涼州軍開戰之意。加之上次那波偷襲自己的陳軍哨騎遭逢重創,大抵使得此刻的陳軍哨騎們,都是嚴守不出。刻意地避開了自己麾下的哨騎們。


    以至於連涼州軍四出窺探的哨騎,如今也幾乎是橫行四野,再無人前去攔截。


    借由此一係列情況。李延昭終是做出了自己的判斷:陳安的確是在與劉趙開戰。募發的數萬氐羌之眾,也已拔營東進,絕無進攻涼州的意圖。於是李延昭將這些日子哨騎們所探得的一應情報匯總了一番。而後修書一封,遣韓文燦帶著這份情報迴營交給千人督閱覽。


    而河南這邊,李延昭趁著陳安各部忙於準備伐趙,無暇顧及他們這一支小小的哨騎隊伍的光景,頻頻派遣屬下騎卒四下而出。繪製隴西河南地圖,偵察陳安各部兵力部署,也是忙得不亦樂乎。


    李延昭之前在逃難途中所繪的那一幅地圖,畢竟隻是他跟隨眾人逃難途中所過之處的山川地貌。之前他也曾想深入偵察隴西河南地,將這幅地圖完善起來,然而卻一直苦於沒有良機使他得以這麽做。現今這個期盼已久的機會到來,他又豈有放過之理?


    在這時候,他屬下眾多的識字軍官,終於表現出了他期待的一麵。眾什長所繪製並交迴的圖樣,所標注的地形地貌,讓人一目了然。連他這個浸淫此道已久的個中高手都不由得嘖嘖稱奇。


    雖然各什長遞交迴來的地圖上,仍是有錯漏之處。錯別字這種問題也屢禁不止。不過李延昭卻已是感到滿意。短短數月光景,能使眾人有此程度已令他感到頗為不易。至於錯漏、錯別字等那些小節,他看到了親自改一改也是無妨。


    轉眼間,李延昭率部渡河偵騎已近五日。眼看糧草等即將告罄,李延昭遂令諸部歸來之後,即拔營迴程。


    然而日暮之時,歸營各部均到齊之後,前出兩百餘裏,兩日未歸,偵查範圍幾乎直抵陳安老巢上邽的邵雷所部,卻帶迴來一個大消息:漢趙劉曜征討楊難敵迴師,途中陳安襲其後勤輜重,並俘獲漢趙大將唿延寔。勸降未果,便將其殺害。


    換言之,陳安終於是撕破了自己和劉氏匈奴趙國之間,最後一層君臣名分的遮羞布,反叛了劉趙。自此,隴秦之間戰端一起,便唯有不死不休。直到一方徹底玩完。


    李延昭此時並不能確定誰會玩完。畢竟他對這時代幾乎一無所知。唉,早知要穿越,真該多找點史書看看的。李延昭懊惱地想。


    然而從對局勢的分析上,李延昭覺得劉氏漢趙的軍事實力,無疑比陳安要強許多。因此劉趙的贏麵更大。不過從他的心理和立場上來講,他更希望陳安在這場不宣而戰的生死相搏上取得優勢。最次,也得搏一個均勢。


    因為陳安現在所占據的這片根據地,正是除卻關中之外,西北地區最為富庶的一片土地。雖然陳安對這片土地的掌控並不絕對。然而劉趙此時,卻是不可能繞過陳安,從而對涼州展開進攻的。


    此時的陳安,無疑是充當了涼州麵對劉趙的一個寶貴的緩衝區。李延昭深知陳安這一個緩衝區是多麽重要。倘若沒有了這個緩衝區,涼州就必須以孱弱的州郡兵,憑借一點黃河天險,來獨自麵對劉趙冠絕西北的強盛軍事力量了。


    那時候,劉趙若要取涼州,隻需突破黃河天險。突破之後,涼州便麵臨著無險可守的境地。


    而憑借著自己這些兵少將寡的州郡兵,是絕不可能擋住劉趙下定決心的一擊。就拿廣武郡為例。一個郡城加上三個縣,四座城。郡治之下沿逆水尚有良田萬頃。然而這一郡的兵力,不過區區四五千人。


    廣武郡又是州治姑臧城的南麵屏障。廣武有失,則姑臧基本不用守了。憑著姑臧那“南北七裏,東西三裏”的規模,一則囤不下糧,二則囤不下兵。加之舊城又低矮失修,能擋得住劉趙的虎狼之師才怪。


    李延昭此時有心留下再為哨探,然而麵對著糧盡的現實,促使他不得不暫時迴軍,待得迴去補充糧草,並報告局勢之後,再做其餘打算。


    然而就在眾人收拾駐地打算迴師之時,李延昭看著屬下士卒們,將山洞中的馬糞以及生活垃圾等清理出來,便往山洞外一堆。隨即便不管不問,此種做派令李延昭一陣心悸。


    “爾等可知,如此行事可是要害死爾等兄弟袍澤?”被召集起來的騎卒們聆聽著李延昭的憤怒,看著山洞外被隨意丟棄的生活垃圾,俱是垂下頭,大氣也不敢喘一口。


    “挖坑填埋!”李延昭沒再廢話,言簡意賅地下達了命令。


    騎卒們領命去馬上拿來鍬鎬等,迴到那些被隨意丟棄的生活垃圾旁,很快便刨出了幾個大坑,而後將那些先前暴露在地表上的垃圾陸續推入坑中,而後將其掩埋。


    見軍卒們已將垃圾填埋,並平整了一番,李延昭又親自動手,從旁取過落葉等物,覆蓋在那些填埋痕跡明顯的新土之上,偽裝了一番,李延昭方才滿意地點點頭,而後率眾離開了此地。


    八十餘名騎卒跨上戰馬,一同向著大河邊上行進。到得河邊,由那些廣武軍老卒偽裝的船夫紛紛將船劃到南岸,接上了這些騎卒以後,十來艘小舟又紛紛向北岸劃去。


    尚且在北岸留駐的趙都尉所部見李延昭一行人複歸,遂詢問了一番當下形勢等。李延昭據實稟告,並言明自己所部需迴營補給,來日再渡河哨探。趙都尉便由得其部向大營方向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涼州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夜鎮魂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夜鎮魂曲並收藏涼州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