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張興手中的水火大棍最後一次落下,領罰的四名士卒哀嚎了一陣,便各自由各自帳中的袍澤架迴去。這場小小的插曲遂落下帷幕。
李延昭此番處置這些士卒,大夥倒是都沒什麽異議。尤其是他之前保住竇通一命,使得此間營中士卒,俱是對作為上官的李延昭讚許不已。
然而李延昭自己亦是深知,雖然之前龐司馬一怒之下,與自己定下六日禁閉之約,並允諾不再追究軍士竇通,以及那日自己毆打龐司馬部下這兩事。然而李延昭心下亦是明白,這兩事,不會如此簡單便得以善了。
李延昭走迴帳中,卸下自己身上鎧甲,而後取了一根水火大棍,用繩索縛於背上,便即出帳,直向龐司馬大帳處行去。
手下諸人見狀,卻都是一頭霧水。上前相問,卻不想自己這位百人長卻對諸人的疑問一概不予迴答。諸人疑惑更深,不由得都是遠遠跟在李延昭身後隨行。
騎卒營中眾人見得自己百人長如此,皆是不知何故。於是疑惑之下,卻紛紛跟在李延昭帳下諸人身後,李延昭走出騎卒營區的時候,身後卻已是浩浩蕩蕩地跟著一群騎卒,他們隨著李延昭的步伐,一同向龐司馬帳下而去。
李延昭見狀,不由得苦笑一下,然而心中卻是滿滿的感動。這些部下看樣子,卻是擔心自己,於是徑自跟在身後隨行。不知他們待會看到自己負荊請罪的戲碼,卻又是會作何感想呢?
然而眼下的李延昭卻已是顧不得這麽多了。龐司馬的大帳已是近在眼前。帳前護衛的兩名鐵甲銳卒,見狀卻是麵色劇變。其中一人轉身便入帳而去,想必是去與龐司馬匯報此事去了。
李延昭卻已顧不上那麽多,走到帳前,便在另一名銳卒驚愕不已的眼神中,麵向龐司馬的帳簾跪了下去。
“罪將李延昭,特來向龐司馬負荊請罪,請司馬予以責罰!”
跟在李延昭身後的一幹騎卒們,此時卻是麵麵相覷。他們無論如何都不曾料到,這位前幾日還痛揍了龐司馬手下士卒的上官,此時卻是背負著一根水火大棍,在龐司馬帳下負荊請罪了。
一時間,眾騎卒看著這番景象,不由得議論紛紛。
龐司馬正在帳中,方才聽聞李延昭背著一根水火大棍,帶著七八十號騎卒浩浩蕩蕩地到了自己帳前,心下卻是一驚,隻道李延昭此來是找自己晦氣的。正六神無主之間,卻是忽然聽聞帳外李延昭高聲告罪。心下卻更是驚疑不定。
跪在帳外的李延昭,見帳內龐司馬既未出帳,又未遣人通傳,心下卻更是不安,遂又高聲唿道:“罪將李延昭,跪請司馬予以責罰,以戒諸軍。”
這一聲,卻是真真切切地傳到了龐司馬耳中。龐司馬神色稍安,卻對身旁那位進帳匯報的銳卒道:“走,出去看看。”
龐司馬掀開帳簾,率先走了出來,果見帳簾前方地上,跪著一個未著衣甲,身負大棍之人,不是李延昭,卻還是誰?
見得龐司馬出帳,跪伏在地的李延昭卻又開了口:“罪將不識好歹,前幾日罪將部下衝撞了司馬,罪將一時心急,非但未責怪手下,反倒為難司馬麾下士卒。實屬不該。罪將禁閉六日,已然反省。特來跪請司馬降罪責罰。”
聽聞李延昭這一席話,跟隨他前來此處的七八十號騎卒卻是紛紛拜伏於地,一人高喊道:“餘等軍卒,跪請龐司馬寬赦百人長罪過。”
跪在地上的騎卒們,俱是高喊:“跪請龐司馬寬赦百人長罪過。”
這七八十號人齊聲高喊。卻是引得附近射聲營,以及步軍營的一幹士卒,紛紛出帳圍觀。一時間,以龐司馬的大帳為中心,竟是隱隱形成一個圓圈來。
龐司馬見得這等陣勢,卻是有些手足無措。若是李延昭一人前來倒還好。不論責不責罰,如何責罰,都是他兩人之間的事。然而如今,這麽多軍卒圍觀,卻是讓龐司馬心中好一陣計議。
真不知這些軍卒,是李延昭令其跟隨而來,還是自願跟隨而來的。龐司馬不由得有些頭痛。
隨即轉念一想,現如今這些騎卒隨李延昭而來,然後射聲營與步軍營的士卒,又有不少在旁圍觀。卻是李延昭給自己一個挽迴顏麵的良機啊。
上次龐司馬帶人前去李延昭營中,欲擒獲犯律士卒竇通之時,可是結結實實地碰了一鼻子灰。不僅人沒帶迴來,自己手下數名銳卒,還被李延昭劈頭蓋臉地揍了一頓。真可謂是顏麵掃地。
而那次,雖然關了李延昭六日禁閉,龐司馬卻依然覺得臉麵無光。這幾日來,反複想到,此事已決計令自己在軍中威信掃地。若不能重拾顏麵,今後自己要如何在這廣武軍中執行軍律呢?
然而現在,李延昭帶著不少自己屬下騎卒,前來向他負荊請罪,無疑卻是一個讓自己重拾威信的良機。想到這裏,龐司馬先前緊皺的眉頭,也逐漸舒展開來。
不管這出負荊請罪的戲碼,是李延昭刻意為之也好,確實心裏有愧也好。龐司馬已覺,既然李延昭肯來給他這個台階下,他便不宜再步步緊逼。
想到這裏,龐司馬不由得上前兩步,麵色和煦,如同春風一般,伸出兩手將李延昭從地上扶起,還微彎下腰為他拍了拍膝蓋上的塵土。
李延昭見狀,心知自己此事已成,嘴角浮現出一抹淡淡的不易察覺的笑。宛如一隻偷到雞的小狐狸。麵上卻一副受寵若驚的表情,連道使不得。
龐司馬卻也是一改之前麵上的不豫神色,扶起李延昭,連連讚許地點頭不已。他上前解下李延昭背後背著的那根水火大棍,仍在一旁。
“李百人長深明大義,此番來龐某帳下請罪,龐某甚感惶恐。怎忍對李百人長棍棒加身呢?如今,往事既已澄清,龐某更當如先前所允,概不追究。”
聞聽龐司馬出言如此,李延昭帶來的那些騎卒俱是一陣歡唿。
“還望李百人長今後,亦能不計前嫌。”
“那是自然,龐司馬但有吩咐,罪將萬死不辭。”李延昭對著龐司馬抱拳深揖,看得龐司馬也是滿意不已。
“便有勞李百人長了。”龐司馬見狀,亦是端正迴禮。隨後二人相視一笑。
不管他們心中是否仍留有芥蒂,至少此刻,一眾圍觀的士卒們從表麵上看,這位騎卒百人長,和執掌軍法的別部司馬,已是一笑泯恩仇。如同古時的廉頗藺相如二人一般。在這廣武軍大營中,上演了一出堪比“將相和”的佳話。
見得兩人如此,李延昭部下的騎卒們,亦都是鬆了一口氣,隨即紛紛從地上爬起,便隨著曹建等人轉身迴營而去。
射聲營與步軍營的士卒們,見狀亦是紛紛散去,各自迴營。李延昭與龐司馬又說了會話,然後去得營中,探望了一下那幾名挨他一頓揍的士卒。那些士卒此時仍在養傷,見得龐司馬與李延昭二人同來,而且看似親密無間的樣子,都是吃驚不已。
李延昭上前慰問了一番那幾名被他揍過的士卒。那幾人雖然心中仍有芥蒂,不過,怎麽會在這尊把自己揍得毫無還手之力的兇神,以及上官龐司馬的麵前表現出來呢?
眼看眾人連道無事,李延昭便也放下心來,出帳以後,便與龐司馬又客套了幾句,隨後便離開,拔步便向自己帳中而去了。
如今,龐司馬這邊也已經搞定,雖然自己自導自演的那出“將相和”的戲碼,令軍中士卒們不一定了解其中奧妙,然而李延昭自己所期望的效果,卻是已經達到。
這出負荊請罪,給了之前被自己打臉的龐司馬一個難得的台階。龐司馬便也樂得就坡下驢。順勢與李延昭握手言和。從而,竇通的小命可謂是穩穩地保住了。
而那四名私放竇通出入營門的士卒,自己這邊也給予了懲戒。日後就算龐司馬要來追究,想必也不好再說什麽了。今日之後,這些事便真正地成為了過去。李延昭想要的一切結果,都是穩穩地保住了。
因此在心中權衡了一番的李延昭,暗喜道此波不虧。邁向自己營帳的步伐,卻是變得更加輕快了……
李延昭此番處置這些士卒,大夥倒是都沒什麽異議。尤其是他之前保住竇通一命,使得此間營中士卒,俱是對作為上官的李延昭讚許不已。
然而李延昭自己亦是深知,雖然之前龐司馬一怒之下,與自己定下六日禁閉之約,並允諾不再追究軍士竇通,以及那日自己毆打龐司馬部下這兩事。然而李延昭心下亦是明白,這兩事,不會如此簡單便得以善了。
李延昭走迴帳中,卸下自己身上鎧甲,而後取了一根水火大棍,用繩索縛於背上,便即出帳,直向龐司馬大帳處行去。
手下諸人見狀,卻都是一頭霧水。上前相問,卻不想自己這位百人長卻對諸人的疑問一概不予迴答。諸人疑惑更深,不由得都是遠遠跟在李延昭身後隨行。
騎卒營中眾人見得自己百人長如此,皆是不知何故。於是疑惑之下,卻紛紛跟在李延昭帳下諸人身後,李延昭走出騎卒營區的時候,身後卻已是浩浩蕩蕩地跟著一群騎卒,他們隨著李延昭的步伐,一同向龐司馬帳下而去。
李延昭見狀,不由得苦笑一下,然而心中卻是滿滿的感動。這些部下看樣子,卻是擔心自己,於是徑自跟在身後隨行。不知他們待會看到自己負荊請罪的戲碼,卻又是會作何感想呢?
然而眼下的李延昭卻已是顧不得這麽多了。龐司馬的大帳已是近在眼前。帳前護衛的兩名鐵甲銳卒,見狀卻是麵色劇變。其中一人轉身便入帳而去,想必是去與龐司馬匯報此事去了。
李延昭卻已顧不上那麽多,走到帳前,便在另一名銳卒驚愕不已的眼神中,麵向龐司馬的帳簾跪了下去。
“罪將李延昭,特來向龐司馬負荊請罪,請司馬予以責罰!”
跟在李延昭身後的一幹騎卒們,此時卻是麵麵相覷。他們無論如何都不曾料到,這位前幾日還痛揍了龐司馬手下士卒的上官,此時卻是背負著一根水火大棍,在龐司馬帳下負荊請罪了。
一時間,眾騎卒看著這番景象,不由得議論紛紛。
龐司馬正在帳中,方才聽聞李延昭背著一根水火大棍,帶著七八十號騎卒浩浩蕩蕩地到了自己帳前,心下卻是一驚,隻道李延昭此來是找自己晦氣的。正六神無主之間,卻是忽然聽聞帳外李延昭高聲告罪。心下卻更是驚疑不定。
跪在帳外的李延昭,見帳內龐司馬既未出帳,又未遣人通傳,心下卻更是不安,遂又高聲唿道:“罪將李延昭,跪請司馬予以責罰,以戒諸軍。”
這一聲,卻是真真切切地傳到了龐司馬耳中。龐司馬神色稍安,卻對身旁那位進帳匯報的銳卒道:“走,出去看看。”
龐司馬掀開帳簾,率先走了出來,果見帳簾前方地上,跪著一個未著衣甲,身負大棍之人,不是李延昭,卻還是誰?
見得龐司馬出帳,跪伏在地的李延昭卻又開了口:“罪將不識好歹,前幾日罪將部下衝撞了司馬,罪將一時心急,非但未責怪手下,反倒為難司馬麾下士卒。實屬不該。罪將禁閉六日,已然反省。特來跪請司馬降罪責罰。”
聽聞李延昭這一席話,跟隨他前來此處的七八十號騎卒卻是紛紛拜伏於地,一人高喊道:“餘等軍卒,跪請龐司馬寬赦百人長罪過。”
跪在地上的騎卒們,俱是高喊:“跪請龐司馬寬赦百人長罪過。”
這七八十號人齊聲高喊。卻是引得附近射聲營,以及步軍營的一幹士卒,紛紛出帳圍觀。一時間,以龐司馬的大帳為中心,竟是隱隱形成一個圓圈來。
龐司馬見得這等陣勢,卻是有些手足無措。若是李延昭一人前來倒還好。不論責不責罰,如何責罰,都是他兩人之間的事。然而如今,這麽多軍卒圍觀,卻是讓龐司馬心中好一陣計議。
真不知這些軍卒,是李延昭令其跟隨而來,還是自願跟隨而來的。龐司馬不由得有些頭痛。
隨即轉念一想,現如今這些騎卒隨李延昭而來,然後射聲營與步軍營的士卒,又有不少在旁圍觀。卻是李延昭給自己一個挽迴顏麵的良機啊。
上次龐司馬帶人前去李延昭營中,欲擒獲犯律士卒竇通之時,可是結結實實地碰了一鼻子灰。不僅人沒帶迴來,自己手下數名銳卒,還被李延昭劈頭蓋臉地揍了一頓。真可謂是顏麵掃地。
而那次,雖然關了李延昭六日禁閉,龐司馬卻依然覺得臉麵無光。這幾日來,反複想到,此事已決計令自己在軍中威信掃地。若不能重拾顏麵,今後自己要如何在這廣武軍中執行軍律呢?
然而現在,李延昭帶著不少自己屬下騎卒,前來向他負荊請罪,無疑卻是一個讓自己重拾威信的良機。想到這裏,龐司馬先前緊皺的眉頭,也逐漸舒展開來。
不管這出負荊請罪的戲碼,是李延昭刻意為之也好,確實心裏有愧也好。龐司馬已覺,既然李延昭肯來給他這個台階下,他便不宜再步步緊逼。
想到這裏,龐司馬不由得上前兩步,麵色和煦,如同春風一般,伸出兩手將李延昭從地上扶起,還微彎下腰為他拍了拍膝蓋上的塵土。
李延昭見狀,心知自己此事已成,嘴角浮現出一抹淡淡的不易察覺的笑。宛如一隻偷到雞的小狐狸。麵上卻一副受寵若驚的表情,連道使不得。
龐司馬卻也是一改之前麵上的不豫神色,扶起李延昭,連連讚許地點頭不已。他上前解下李延昭背後背著的那根水火大棍,仍在一旁。
“李百人長深明大義,此番來龐某帳下請罪,龐某甚感惶恐。怎忍對李百人長棍棒加身呢?如今,往事既已澄清,龐某更當如先前所允,概不追究。”
聞聽龐司馬出言如此,李延昭帶來的那些騎卒俱是一陣歡唿。
“還望李百人長今後,亦能不計前嫌。”
“那是自然,龐司馬但有吩咐,罪將萬死不辭。”李延昭對著龐司馬抱拳深揖,看得龐司馬也是滿意不已。
“便有勞李百人長了。”龐司馬見狀,亦是端正迴禮。隨後二人相視一笑。
不管他們心中是否仍留有芥蒂,至少此刻,一眾圍觀的士卒們從表麵上看,這位騎卒百人長,和執掌軍法的別部司馬,已是一笑泯恩仇。如同古時的廉頗藺相如二人一般。在這廣武軍大營中,上演了一出堪比“將相和”的佳話。
見得兩人如此,李延昭部下的騎卒們,亦都是鬆了一口氣,隨即紛紛從地上爬起,便隨著曹建等人轉身迴營而去。
射聲營與步軍營的士卒們,見狀亦是紛紛散去,各自迴營。李延昭與龐司馬又說了會話,然後去得營中,探望了一下那幾名挨他一頓揍的士卒。那些士卒此時仍在養傷,見得龐司馬與李延昭二人同來,而且看似親密無間的樣子,都是吃驚不已。
李延昭上前慰問了一番那幾名被他揍過的士卒。那幾人雖然心中仍有芥蒂,不過,怎麽會在這尊把自己揍得毫無還手之力的兇神,以及上官龐司馬的麵前表現出來呢?
眼看眾人連道無事,李延昭便也放下心來,出帳以後,便與龐司馬又客套了幾句,隨後便離開,拔步便向自己帳中而去了。
如今,龐司馬這邊也已經搞定,雖然自己自導自演的那出“將相和”的戲碼,令軍中士卒們不一定了解其中奧妙,然而李延昭自己所期望的效果,卻是已經達到。
這出負荊請罪,給了之前被自己打臉的龐司馬一個難得的台階。龐司馬便也樂得就坡下驢。順勢與李延昭握手言和。從而,竇通的小命可謂是穩穩地保住了。
而那四名私放竇通出入營門的士卒,自己這邊也給予了懲戒。日後就算龐司馬要來追究,想必也不好再說什麽了。今日之後,這些事便真正地成為了過去。李延昭想要的一切結果,都是穩穩地保住了。
因此在心中權衡了一番的李延昭,暗喜道此波不虧。邁向自己營帳的步伐,卻是變得更加輕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