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分,七百餘騎卒卻是隱蔽在臨羌縣城南二十餘裏的山林之中。大戰將臨,諸騎卒卻是絲毫不見緊張,多數人卻是在臨時落腳處唿唿大睡。以便養精蓄銳,準備晚上對敵營的夜襲。
馬平已是命範廷與伍建斌率領二百餘人迴師西平,搭建浮橋。範廷二人聽聞自己將率部搭浮橋,即將錯過今夜對敵營的偷襲,心中多有不滿。然而軍令在身,隻得不甘不願地領兵而去。
李延昭所部十人顯然不比身旁這些身經百戰的老卒。聽說夜間將要襲擊敵軍營寨。他們深色或是緊張興奮,或猶豫畏懼。而兩世之間,兩段軍旅,卻是首次臨戰的李延昭,亦不比他們好到哪裏去。他亦是躺在地上,將腦袋靠著一塊大石頭,嘴中嚼著一根草棍強作鎮定狀。心中卻是在焦慮著。禿發部的叛亂發生如此倉促。然而他自己襲營的決定又何嚐不是呢?如若自己的決策失誤了呢?身旁這近千騎卒,過了今夜還能迴來多少呢?自己手下那一什同進同退,一個鋪上睡覺,一個鍋裏攪馬勺的兄弟們呢?他們又能迴來嗎?自己將要如何向他們的家人交代?誰沒有父母妻小?出征在外,誰人家中不盼著自己親人平安歸來?如若因為自己的決策失誤,使得這些士卒喪命,做出無謂的犧牲,自己又將何去何從呢?若真是那樣,自己不如便在此地戰死了吧。李延昭心中暗暗想了很久,最終為自己做下了決策失誤之後的決定。
不過細細想來。曆來刀兵之事,多是兇險非常。善用兵者,無不兵貴神速,鬼神莫測,靈動非常。而禿發部呢?八月初八九便已攻取臨羌,縱兵四掠。到得今日,八月十五都已是將要過了,而禿發部叛軍依然停駐臨羌,縱兵四掠。連著五六日都不曾遇挫,定是助長禿發複孤此人及其部眾驕縱之氣。想來防範定是不密。李延昭在心中安慰自己道。好在自己初出茅廬之時,遇到一個豬對手。這個對手,很可能便會成為自己的進身之階。這樣想來,他竟有一絲絲莫名激動。於是在腦海中種種紛亂如麻的想法縱橫交錯中,他沉沉睡去。
驀然之間,火光四現。李延昭騎著馬,拿著刀,感覺自己已置身於火海之中。四周都是密密麻麻的穿著胡袍帶著胡帽的異族,他們持著弓箭,向自己瞄著,或者持著刀劍,衝著自己鬼笑著,露出一口口參差不齊的黃牙。李延昭看著麵前這幅鬼畫圖,那些胡人在火堆前揮舞著刀槍,笑意森然。
李延昭舉目四望。四周地麵上盡皆是己方士卒的屍首。他心慌不已,定睛仔仔細細地去看他們,試圖辨認出那一張張熟悉的臉。馬都尉、魏都尉、範廷、王卯、伍建斌、曹建、劉季武、牛二壯、秦大勇、崔陽、韓文燦……自己的上官,自己的部眾,一張張怒目圓睜,猶有不甘的臉。俱是看著他,死不瞑目地看著他。四周的地上,屍首層層疊疊,盡是這些日子以來與自己同吃同住的袍澤,此時,都已是死去了。都已是死不瞑目地望著他。所有人的目光都看著他,看著他,就是他的決策失誤,害死了眼前這所有的人。廣武與西平兩軍之中所有的騎卒,還有令居、枝陽、永登三縣的縣兵。他們,俱是死去了。
“啊!~~~~~~~~~~~”李延昭唿喊著,提著刀一夾馬腹便衝著最近的一個舉著弓箭衝他鬼笑的胡人叛軍衝去,他高高舉起刀,隻想把麵前那張鬼笑著的臉劈成兩半,來解除他此時的恐懼,來告慰身旁死去的這所有的袍澤兄弟,來為自己這場失敗的決策作出一個並不完美的注腳。
他怒目圓睜,然而耳邊卻隻聽得一陣咻咻的破空之聲,便感覺到身上一痛,隨即渾身一輕,自己的身軀,已不受控製地順勢栽落馬下。
還殘存有最後一絲意識的自己,見得幾個胡人來到自己身旁,對著已經渾身插滿箭矢的自己又補上一刀,兩人還搖頭看著他歎道:“這些官軍狗,真是不濟事呐。”
李延昭猛然坐起來,眼前卻仍是深邃的夜色,身旁仍是眾騎卒尚在休憩,馬都尉仍是舉著皮囊水袋大口喝著水,一邊啃著半塊幹硬的胡餅。原來方才,竟是自己南柯一夢。
“夢是反的,夢是反的。”李延昭蘇醒過後,亦是反複默念著這句話來安慰自己。他解下水囊,仰頭倒在臉上,體會著冰涼的水澆在眼、鼻之上,湧過臉頰,耳畔,淌過下巴,最後灌入脖頸。然後又倒了些水在嘴裏。及至冰涼的水劃過喉管,他才感覺自己恢複了清醒。
他側過頭去問旁邊還在啃著胡餅的馬都尉:“什麽時辰了?”馬都尉邊咀嚼著,邊仰頭看了看天,然後張著還在咀嚼胡餅的嘴,含混不清地答道:“亥時三刻了吧。”
“前方哨騎的弟兄有沒有情況迴報?”李延昭又問。
馬都尉卻是灌了幾口水,將那一塊胡餅嚼碎然後和著水吞咽下去。道:“前邊弟兄監視著呢,亂賊一個時辰一哨,待得醜時的哨交接完畢,前方哨騎便悄悄幹掉亂賊哨兵,我等便發動突襲。打他個措手不及。”馬都尉又拿出半塊胡餅,一邊說著,一邊眼裏放著光,然後狠狠一口咬在那半塊胡餅上,仿佛那胡餅便是那些亂賊叛軍一般。這吃相看得李延昭一陣皺眉。
“敵營防範如何?”李延昭心中還是惴惴不安,繼續出言追問道。
“咳,差勁得很。”馬都尉含混不清地答道。“哨位上睡著好幾個,抹他們脖子,須臾之間的事。”
李延昭聽聞,心中的不安卻沒有絲毫減輕。“那敵軍暗哨呢?”
“出去的哨騎一個暗哨也沒看到。”馬都尉仍漫不經心地邊自顧與胡餅戰鬥著,邊含糊不清地迴答李延昭的問話。
李延昭聞言,一拍大腿,連叫:“壞事,敵軍可能已經發覺我軍行動了。”
聞得李延昭此言的馬平,停下了咀嚼的動作,疑惑地望向他。
“禿發部長年遊牧,於河湟之地居住了不知道多少年,草原之上,兇險異常,弱肉強食乃是公理。禿發部若防備如此懈怠,如何能生存延續到今日?”李延昭望著臨羌縣城那邊若隱若現的火光,仿佛已魂出物外,喃喃念道。
聽聞此言,身旁一幹士卒立時坐起,全無睡意。卻都是聽著李延昭的話。
“故作全無防備之態,卻是想引我部上鉤,這禿發複孤端得是好謀算。若不是過於風平浪靜了些,沒準我等還真得著此人的道。”
身旁諸軍士已是盡皆變色。是啊,如若眾人皆是衝殺進敵軍大營,而敵軍又有所布置的話,這近千騎卒,必是在劫難逃。
“請都尉下令,我軍即刻前出至敵營近前,到達之後,全體士卒即刻布置工事,廣挖陷坑,突襲之時,須分得兩部,一部先行前出,對敵營采用火箭攻擊,倘若敵營大亂,則另一部與之合兵一處,迅速衝入敵營製造混亂。倘若敵軍已有所防備,敵必遣精騎出營追擊,我部前出騎卒便即刻返迴,令其引敵至我陷坑陣中,另一部接應,待敵進入陷坑群中,便以弓矢攻擊,隨即諸軍即刻撤迴,不得戀戰。敵軍不知我等虛實,必不敢久追。如此一來我軍便可連夜返迴西平,渡過湟水。再視敵軍行止而定計。”李延昭拱手對馬平道。
馬平聽得如此布置,想了想,卻是道:“隻有這樣了。傳我軍令,全軍前出,至敵營南二裏處樹林中隱蔽。到達之時,一什留一人看管馬匹,餘者皆去挖坑。”眾軍連忙起身聽命。
此時馬平才漸漸地開始了解李延昭。起初使他驚異的,是這個年輕人即使麵對養馬這樣軍中無人肯去的工作都甘之如飴,並且做得有模有樣。後來,這個年輕人的謀定後動,胸中韜略使得馬平對他讚歎不已。而此時,馬平始才知道,不論多麽不利的情況之下,這個年輕人的後著,都能層出不窮而來。
所幸,此人是友非敵。想到如此,馬平心中竟生出一絲莫名的慶幸。
諸軍起身,馬包蹄上籠頭,人銜枚,近千人悄無聲息地向臨羌南的敵營悄悄接近而去。不過半個時辰的功夫,已是接近到距敵大營僅有兩裏許的那片樹林邊上。眾人已是以令而行,以什為單位,留一人看管馬匹,餘者皆用鍬鎬,斧錘,甚至刀槍挖起陷坑來。李延昭連規格都做出了統一:坑深六尺左右,三尺見方,取樹木枝條削尖插在坑底。事關諸軍卒自身性命,諸人倒也是沒人叫苦,俱是挖得起勁。此刻李延昭亦是與曹建、牛二壯三人分別拿著刀槍起勁地在地上刨著。一個三尺見方,深約六尺的陷坑已是初具雛形。一旁韓文燦與王強兩人卻是在起勁地砍木條削尖,在地上擺成一排。
考慮到自己前出一部騎卒若遇不利還需撤迴,馬都尉下令眾人將陷坑紛紛挖在山邊與湟水畔這百餘丈寬正麵的兩側,中央留下了一段十幾丈寬的通道未挖陷坑。若敵軍追來,隻需待自己人通過之後在這段未挖陷坑的通道之中灑滿鐵蒺藜便可。
馬平見得眾人忙活得正起勁,又仰頭看了看天色。已是醜時時分了。
馬平已是命範廷與伍建斌率領二百餘人迴師西平,搭建浮橋。範廷二人聽聞自己將率部搭浮橋,即將錯過今夜對敵營的偷襲,心中多有不滿。然而軍令在身,隻得不甘不願地領兵而去。
李延昭所部十人顯然不比身旁這些身經百戰的老卒。聽說夜間將要襲擊敵軍營寨。他們深色或是緊張興奮,或猶豫畏懼。而兩世之間,兩段軍旅,卻是首次臨戰的李延昭,亦不比他們好到哪裏去。他亦是躺在地上,將腦袋靠著一塊大石頭,嘴中嚼著一根草棍強作鎮定狀。心中卻是在焦慮著。禿發部的叛亂發生如此倉促。然而他自己襲營的決定又何嚐不是呢?如若自己的決策失誤了呢?身旁這近千騎卒,過了今夜還能迴來多少呢?自己手下那一什同進同退,一個鋪上睡覺,一個鍋裏攪馬勺的兄弟們呢?他們又能迴來嗎?自己將要如何向他們的家人交代?誰沒有父母妻小?出征在外,誰人家中不盼著自己親人平安歸來?如若因為自己的決策失誤,使得這些士卒喪命,做出無謂的犧牲,自己又將何去何從呢?若真是那樣,自己不如便在此地戰死了吧。李延昭心中暗暗想了很久,最終為自己做下了決策失誤之後的決定。
不過細細想來。曆來刀兵之事,多是兇險非常。善用兵者,無不兵貴神速,鬼神莫測,靈動非常。而禿發部呢?八月初八九便已攻取臨羌,縱兵四掠。到得今日,八月十五都已是將要過了,而禿發部叛軍依然停駐臨羌,縱兵四掠。連著五六日都不曾遇挫,定是助長禿發複孤此人及其部眾驕縱之氣。想來防範定是不密。李延昭在心中安慰自己道。好在自己初出茅廬之時,遇到一個豬對手。這個對手,很可能便會成為自己的進身之階。這樣想來,他竟有一絲絲莫名激動。於是在腦海中種種紛亂如麻的想法縱橫交錯中,他沉沉睡去。
驀然之間,火光四現。李延昭騎著馬,拿著刀,感覺自己已置身於火海之中。四周都是密密麻麻的穿著胡袍帶著胡帽的異族,他們持著弓箭,向自己瞄著,或者持著刀劍,衝著自己鬼笑著,露出一口口參差不齊的黃牙。李延昭看著麵前這幅鬼畫圖,那些胡人在火堆前揮舞著刀槍,笑意森然。
李延昭舉目四望。四周地麵上盡皆是己方士卒的屍首。他心慌不已,定睛仔仔細細地去看他們,試圖辨認出那一張張熟悉的臉。馬都尉、魏都尉、範廷、王卯、伍建斌、曹建、劉季武、牛二壯、秦大勇、崔陽、韓文燦……自己的上官,自己的部眾,一張張怒目圓睜,猶有不甘的臉。俱是看著他,死不瞑目地看著他。四周的地上,屍首層層疊疊,盡是這些日子以來與自己同吃同住的袍澤,此時,都已是死去了。都已是死不瞑目地望著他。所有人的目光都看著他,看著他,就是他的決策失誤,害死了眼前這所有的人。廣武與西平兩軍之中所有的騎卒,還有令居、枝陽、永登三縣的縣兵。他們,俱是死去了。
“啊!~~~~~~~~~~~”李延昭唿喊著,提著刀一夾馬腹便衝著最近的一個舉著弓箭衝他鬼笑的胡人叛軍衝去,他高高舉起刀,隻想把麵前那張鬼笑著的臉劈成兩半,來解除他此時的恐懼,來告慰身旁死去的這所有的袍澤兄弟,來為自己這場失敗的決策作出一個並不完美的注腳。
他怒目圓睜,然而耳邊卻隻聽得一陣咻咻的破空之聲,便感覺到身上一痛,隨即渾身一輕,自己的身軀,已不受控製地順勢栽落馬下。
還殘存有最後一絲意識的自己,見得幾個胡人來到自己身旁,對著已經渾身插滿箭矢的自己又補上一刀,兩人還搖頭看著他歎道:“這些官軍狗,真是不濟事呐。”
李延昭猛然坐起來,眼前卻仍是深邃的夜色,身旁仍是眾騎卒尚在休憩,馬都尉仍是舉著皮囊水袋大口喝著水,一邊啃著半塊幹硬的胡餅。原來方才,竟是自己南柯一夢。
“夢是反的,夢是反的。”李延昭蘇醒過後,亦是反複默念著這句話來安慰自己。他解下水囊,仰頭倒在臉上,體會著冰涼的水澆在眼、鼻之上,湧過臉頰,耳畔,淌過下巴,最後灌入脖頸。然後又倒了些水在嘴裏。及至冰涼的水劃過喉管,他才感覺自己恢複了清醒。
他側過頭去問旁邊還在啃著胡餅的馬都尉:“什麽時辰了?”馬都尉邊咀嚼著,邊仰頭看了看天,然後張著還在咀嚼胡餅的嘴,含混不清地答道:“亥時三刻了吧。”
“前方哨騎的弟兄有沒有情況迴報?”李延昭又問。
馬都尉卻是灌了幾口水,將那一塊胡餅嚼碎然後和著水吞咽下去。道:“前邊弟兄監視著呢,亂賊一個時辰一哨,待得醜時的哨交接完畢,前方哨騎便悄悄幹掉亂賊哨兵,我等便發動突襲。打他個措手不及。”馬都尉又拿出半塊胡餅,一邊說著,一邊眼裏放著光,然後狠狠一口咬在那半塊胡餅上,仿佛那胡餅便是那些亂賊叛軍一般。這吃相看得李延昭一陣皺眉。
“敵營防範如何?”李延昭心中還是惴惴不安,繼續出言追問道。
“咳,差勁得很。”馬都尉含混不清地答道。“哨位上睡著好幾個,抹他們脖子,須臾之間的事。”
李延昭聽聞,心中的不安卻沒有絲毫減輕。“那敵軍暗哨呢?”
“出去的哨騎一個暗哨也沒看到。”馬都尉仍漫不經心地邊自顧與胡餅戰鬥著,邊含糊不清地迴答李延昭的問話。
李延昭聞言,一拍大腿,連叫:“壞事,敵軍可能已經發覺我軍行動了。”
聞得李延昭此言的馬平,停下了咀嚼的動作,疑惑地望向他。
“禿發部長年遊牧,於河湟之地居住了不知道多少年,草原之上,兇險異常,弱肉強食乃是公理。禿發部若防備如此懈怠,如何能生存延續到今日?”李延昭望著臨羌縣城那邊若隱若現的火光,仿佛已魂出物外,喃喃念道。
聽聞此言,身旁一幹士卒立時坐起,全無睡意。卻都是聽著李延昭的話。
“故作全無防備之態,卻是想引我部上鉤,這禿發複孤端得是好謀算。若不是過於風平浪靜了些,沒準我等還真得著此人的道。”
身旁諸軍士已是盡皆變色。是啊,如若眾人皆是衝殺進敵軍大營,而敵軍又有所布置的話,這近千騎卒,必是在劫難逃。
“請都尉下令,我軍即刻前出至敵營近前,到達之後,全體士卒即刻布置工事,廣挖陷坑,突襲之時,須分得兩部,一部先行前出,對敵營采用火箭攻擊,倘若敵營大亂,則另一部與之合兵一處,迅速衝入敵營製造混亂。倘若敵軍已有所防備,敵必遣精騎出營追擊,我部前出騎卒便即刻返迴,令其引敵至我陷坑陣中,另一部接應,待敵進入陷坑群中,便以弓矢攻擊,隨即諸軍即刻撤迴,不得戀戰。敵軍不知我等虛實,必不敢久追。如此一來我軍便可連夜返迴西平,渡過湟水。再視敵軍行止而定計。”李延昭拱手對馬平道。
馬平聽得如此布置,想了想,卻是道:“隻有這樣了。傳我軍令,全軍前出,至敵營南二裏處樹林中隱蔽。到達之時,一什留一人看管馬匹,餘者皆去挖坑。”眾軍連忙起身聽命。
此時馬平才漸漸地開始了解李延昭。起初使他驚異的,是這個年輕人即使麵對養馬這樣軍中無人肯去的工作都甘之如飴,並且做得有模有樣。後來,這個年輕人的謀定後動,胸中韜略使得馬平對他讚歎不已。而此時,馬平始才知道,不論多麽不利的情況之下,這個年輕人的後著,都能層出不窮而來。
所幸,此人是友非敵。想到如此,馬平心中竟生出一絲莫名的慶幸。
諸軍起身,馬包蹄上籠頭,人銜枚,近千人悄無聲息地向臨羌南的敵營悄悄接近而去。不過半個時辰的功夫,已是接近到距敵大營僅有兩裏許的那片樹林邊上。眾人已是以令而行,以什為單位,留一人看管馬匹,餘者皆用鍬鎬,斧錘,甚至刀槍挖起陷坑來。李延昭連規格都做出了統一:坑深六尺左右,三尺見方,取樹木枝條削尖插在坑底。事關諸軍卒自身性命,諸人倒也是沒人叫苦,俱是挖得起勁。此刻李延昭亦是與曹建、牛二壯三人分別拿著刀槍起勁地在地上刨著。一個三尺見方,深約六尺的陷坑已是初具雛形。一旁韓文燦與王強兩人卻是在起勁地砍木條削尖,在地上擺成一排。
考慮到自己前出一部騎卒若遇不利還需撤迴,馬都尉下令眾人將陷坑紛紛挖在山邊與湟水畔這百餘丈寬正麵的兩側,中央留下了一段十幾丈寬的通道未挖陷坑。若敵軍追來,隻需待自己人通過之後在這段未挖陷坑的通道之中灑滿鐵蒺藜便可。
馬平見得眾人忙活得正起勁,又仰頭看了看天色。已是醜時時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