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走的很安詳
綜影之我的角色我做主 作者:不會飛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邢澤是什麽人?
他可是受過國產電視劇“不談戀愛會死”定律二十年熏陶的存在!
盡管蕭觀音表達的十分隱晦,可她的眼神,和華蘭看官人時如出一轍,又怎麽能騙過邢澤?
邢澤心裏一突。
完了!
好好一個姑娘,怎麽就有病了呢?
斯德哥爾摩害人呀!
都是朋友,可不興饞本公的身子,友誼變了質可就不能長青了。
“我家夫人在我心中是天下第一好。”
邢澤還怕暗示的不夠明顯,特地又補充了一句。
“我曾立過誓,此生絕無二心,隻願和夫人一生一世一雙人。”
國公爺行走江湖,主打的就是一個字:
誠信!
耶律重元不算。
那叫兵者詭道。
既然說了,那就要實打實的做到,所以對於蕭觀音這份突如其來的感情,邢澤隻能說聲抱歉。
但是蕭觀音又沒明說,邢澤也怕自己會錯了意,便用了旁敲側擊。
相比於明明白白的拒絕,既不會有自作多情的嫌疑,也不會傷了和氣。
眼看著蕭觀音陷入沉思,邢澤適時用出了遁術。
“出來大半天,你應該想兒子了,正好,我家裏也有人等我迴去吃飯,今天就先到這。”
邢澤吩咐羅慶派人護送蕭觀音平安到家,然後騎上心愛的馬兒,瀟灑離去。
隻是國公爺自以為的瀟灑,蕭觀音怎麽看怎麽覺得心上人有種落荒而逃的意味。
馳騁疆場戰無不勝的邢國公,竟被區區一個弱女子嚇的奪路而逃,蕭觀音嘴角不禁噙上一絲笑意。
然而笑意維持不久,帷裳合攏後又是充斥的惆悵湧來。
妾有意,郎無情,老天爺實在造化弄人。
“一生一世一雙人?”
蕭觀音喃喃自語。
雖然被婉拒了,但感覺更喜歡了怎麽辦?
“掃深殿,閉久金鋪暗。”
“遊絲絡網塵作堆,積歲青苔厚階麵。”
“掃深殿,待君宴……”
……
“鵝鵝鵝鵝鵝~”
華蘭笑的前仰後合,一點貴婦風範都沒有。
“官人真的是……你就不怕傷了蕭娘子的心?”
“總比傷了你的心要好。”邢澤神色無奈,“就這點事,至於樂成這樣嗎?”
華蘭一抬下巴:“誰讓你被嚇跑的,我笑笑不行嗎?”
“我那叫戰略性撤退。”邢澤順勢啄了一口,“放肆不羈,你把本公文靜淑女的華兒藏哪裏去了?”
“藏在……”華蘭點了點邢澤的心,“這裏了呀~我如今這個樣子,都是被官人一手慣出來的,現在嫌棄可晚了!”
邢澤一把攥住纖嫩的小手放在嘴上輕輕咬了一口:“縱情恣意挺好,我喜歡還來不及,怎會嫌棄?”
華蘭嗔怪道:“淨會說好聽的哄人,對了,明日舅舅將啟程往青州上任,外祖母和舅母會留在京城。”
邢澤點點頭,這事兒吳小六已經稟報過了。
王老太太做出這種安排,也在意料之中,畢竟就康姨媽那個樣子,說不準哪天就歸了西,那不得能多看幾眼就多看幾眼嘛。
還有康海豐這個孬種樣子,王大娘子也被坑害的不想理會,要不是看在親娘的麵子上,肯定不會登康家的門。
就這現狀,壓根就沒法安心跟著兒子去赴任!
王老太太留下,王家舅母自然也不能走,所以隻有王世平一個人……也不算一個人,帶著幾房侍妾呢。
兗王也是有心,專門挑了兩個體貼疼人的送給王世平,還承諾一定聯手邢國公早日將他調任迴京。
你瞅瞅,兗王多有誠意,把王世平感動的都快哭了!
你是想讓我調迴京城嗎?
你是想讓我一輩子迴不了京城吧!
“王爺的好意,臣下心領了。”
王世平大義凜然。
“此時正值多事之秋,邕王大勢仍在,群臣依舊注目,實在不宜多事,關於邢國公……嗯……兵者,詭道也,也不宜過早暴露,王爺需要做的是積蓄力量,以待天時,所以此事還是從長計議吧,臣下不急,真的!王爺無需擔心,即使天涯海角,吾心永相隨,此去青州,定當做出一番成績,助王爺青雲直上!”
好嘛,老夫子不讀經書改學兵法了,簡直是文武雙全啊!
得此良才輔佐,何愁大事不興?
兗王十分感動,直唿:
“王卿忠可堪公台,勇可比奉先,智可勝士元,真乃孤之公瑾也!”
王世平:……知道你喜歡劍走偏鋒,但沒想到能走的這麽偏,就不能說個有好下場的嗎?
我還是喜歡壽終正寢噠!
無法克說的王世平依依惜別兗王,走的很安詳。
但邕王似乎並不想就這麽輕易放過。
是的,沒錯,他也誤會了邢澤倒向兗王。
王世平的投靠已經敲響了警鍾,邕王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碌碌無為下去。
他要發奮,他要努力,他要搞邢國公!
說幹就幹,邕王當即就命手下小弟收集邢澤的罪證。
可查來找去,木有!
哎~不貪汙,不受賄,隻有一個遲到早退。
可遲到早退……算罪嗎?
最多能稱得上“過”。
真要細究的話,朝堂上一大半人都得得罪,誰讓大宋體製內寬鬆呢?
想參劾卻找不到由頭,風聞奏事又難以奏效,邕王是急得直撓頭。
恰在此時,邕王的“賢內助”再次上線,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王爺,我聽聞,邢國公曾與夷安夫人同遊郊外,那夷安夫人曾是敵國皇後,如今膝下還有一個契丹正統血脈的兒子,邢國公供職樞密副使,又執掌塞外靖北路,他若是被契丹狐狸精迷了心智,做了安國公的後爹,輕輕一躍便是遼國太上皇,您說,陛下還能睡得安穩嗎?”
邕王眼睛一亮。
好主意啊!
但是……官家會相信嗎?
隻聽邕王妃分析道:
“官家信不信不要緊,朝中那麽多臣子,總會有人相信,隻要把他們引到邢國公的對立麵,就能削弱兗王的實力,此消彼長,王爺就壯大了。”
“不止朝堂,還有市井坊間也需散布,愚民能懂什麽,還不是咱們說什麽信什麽,即便不能把邢國公拉下來,那也能壞了他在民間的好名聲,如此一來,既阻了邢國公的腳步,也可影響兗王,需知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籠絡邢國公卻失了民心,兗王又能成什麽大事?”
“聽說長樂夫人和邢國公極為恩愛,若是長樂夫人知道邢國公有了異心,不知道她還能不能泰然自若?”
“她可是盛家的姑娘,王家的外孫女,若是盛家、王家鬧起來,邢國公哪裏還有精力和王爺作對,說不得啊……”
邕王妃雖是笑意盈盈,可絲毫沒有掩蓋言語之間的狠意。
“還要悔不當初呢!”
他可是受過國產電視劇“不談戀愛會死”定律二十年熏陶的存在!
盡管蕭觀音表達的十分隱晦,可她的眼神,和華蘭看官人時如出一轍,又怎麽能騙過邢澤?
邢澤心裏一突。
完了!
好好一個姑娘,怎麽就有病了呢?
斯德哥爾摩害人呀!
都是朋友,可不興饞本公的身子,友誼變了質可就不能長青了。
“我家夫人在我心中是天下第一好。”
邢澤還怕暗示的不夠明顯,特地又補充了一句。
“我曾立過誓,此生絕無二心,隻願和夫人一生一世一雙人。”
國公爺行走江湖,主打的就是一個字:
誠信!
耶律重元不算。
那叫兵者詭道。
既然說了,那就要實打實的做到,所以對於蕭觀音這份突如其來的感情,邢澤隻能說聲抱歉。
但是蕭觀音又沒明說,邢澤也怕自己會錯了意,便用了旁敲側擊。
相比於明明白白的拒絕,既不會有自作多情的嫌疑,也不會傷了和氣。
眼看著蕭觀音陷入沉思,邢澤適時用出了遁術。
“出來大半天,你應該想兒子了,正好,我家裏也有人等我迴去吃飯,今天就先到這。”
邢澤吩咐羅慶派人護送蕭觀音平安到家,然後騎上心愛的馬兒,瀟灑離去。
隻是國公爺自以為的瀟灑,蕭觀音怎麽看怎麽覺得心上人有種落荒而逃的意味。
馳騁疆場戰無不勝的邢國公,竟被區區一個弱女子嚇的奪路而逃,蕭觀音嘴角不禁噙上一絲笑意。
然而笑意維持不久,帷裳合攏後又是充斥的惆悵湧來。
妾有意,郎無情,老天爺實在造化弄人。
“一生一世一雙人?”
蕭觀音喃喃自語。
雖然被婉拒了,但感覺更喜歡了怎麽辦?
“掃深殿,閉久金鋪暗。”
“遊絲絡網塵作堆,積歲青苔厚階麵。”
“掃深殿,待君宴……”
……
“鵝鵝鵝鵝鵝~”
華蘭笑的前仰後合,一點貴婦風範都沒有。
“官人真的是……你就不怕傷了蕭娘子的心?”
“總比傷了你的心要好。”邢澤神色無奈,“就這點事,至於樂成這樣嗎?”
華蘭一抬下巴:“誰讓你被嚇跑的,我笑笑不行嗎?”
“我那叫戰略性撤退。”邢澤順勢啄了一口,“放肆不羈,你把本公文靜淑女的華兒藏哪裏去了?”
“藏在……”華蘭點了點邢澤的心,“這裏了呀~我如今這個樣子,都是被官人一手慣出來的,現在嫌棄可晚了!”
邢澤一把攥住纖嫩的小手放在嘴上輕輕咬了一口:“縱情恣意挺好,我喜歡還來不及,怎會嫌棄?”
華蘭嗔怪道:“淨會說好聽的哄人,對了,明日舅舅將啟程往青州上任,外祖母和舅母會留在京城。”
邢澤點點頭,這事兒吳小六已經稟報過了。
王老太太做出這種安排,也在意料之中,畢竟就康姨媽那個樣子,說不準哪天就歸了西,那不得能多看幾眼就多看幾眼嘛。
還有康海豐這個孬種樣子,王大娘子也被坑害的不想理會,要不是看在親娘的麵子上,肯定不會登康家的門。
就這現狀,壓根就沒法安心跟著兒子去赴任!
王老太太留下,王家舅母自然也不能走,所以隻有王世平一個人……也不算一個人,帶著幾房侍妾呢。
兗王也是有心,專門挑了兩個體貼疼人的送給王世平,還承諾一定聯手邢國公早日將他調任迴京。
你瞅瞅,兗王多有誠意,把王世平感動的都快哭了!
你是想讓我調迴京城嗎?
你是想讓我一輩子迴不了京城吧!
“王爺的好意,臣下心領了。”
王世平大義凜然。
“此時正值多事之秋,邕王大勢仍在,群臣依舊注目,實在不宜多事,關於邢國公……嗯……兵者,詭道也,也不宜過早暴露,王爺需要做的是積蓄力量,以待天時,所以此事還是從長計議吧,臣下不急,真的!王爺無需擔心,即使天涯海角,吾心永相隨,此去青州,定當做出一番成績,助王爺青雲直上!”
好嘛,老夫子不讀經書改學兵法了,簡直是文武雙全啊!
得此良才輔佐,何愁大事不興?
兗王十分感動,直唿:
“王卿忠可堪公台,勇可比奉先,智可勝士元,真乃孤之公瑾也!”
王世平:……知道你喜歡劍走偏鋒,但沒想到能走的這麽偏,就不能說個有好下場的嗎?
我還是喜歡壽終正寢噠!
無法克說的王世平依依惜別兗王,走的很安詳。
但邕王似乎並不想就這麽輕易放過。
是的,沒錯,他也誤會了邢澤倒向兗王。
王世平的投靠已經敲響了警鍾,邕王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碌碌無為下去。
他要發奮,他要努力,他要搞邢國公!
說幹就幹,邕王當即就命手下小弟收集邢澤的罪證。
可查來找去,木有!
哎~不貪汙,不受賄,隻有一個遲到早退。
可遲到早退……算罪嗎?
最多能稱得上“過”。
真要細究的話,朝堂上一大半人都得得罪,誰讓大宋體製內寬鬆呢?
想參劾卻找不到由頭,風聞奏事又難以奏效,邕王是急得直撓頭。
恰在此時,邕王的“賢內助”再次上線,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王爺,我聽聞,邢國公曾與夷安夫人同遊郊外,那夷安夫人曾是敵國皇後,如今膝下還有一個契丹正統血脈的兒子,邢國公供職樞密副使,又執掌塞外靖北路,他若是被契丹狐狸精迷了心智,做了安國公的後爹,輕輕一躍便是遼國太上皇,您說,陛下還能睡得安穩嗎?”
邕王眼睛一亮。
好主意啊!
但是……官家會相信嗎?
隻聽邕王妃分析道:
“官家信不信不要緊,朝中那麽多臣子,總會有人相信,隻要把他們引到邢國公的對立麵,就能削弱兗王的實力,此消彼長,王爺就壯大了。”
“不止朝堂,還有市井坊間也需散布,愚民能懂什麽,還不是咱們說什麽信什麽,即便不能把邢國公拉下來,那也能壞了他在民間的好名聲,如此一來,既阻了邢國公的腳步,也可影響兗王,需知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籠絡邢國公卻失了民心,兗王又能成什麽大事?”
“聽說長樂夫人和邢國公極為恩愛,若是長樂夫人知道邢國公有了異心,不知道她還能不能泰然自若?”
“她可是盛家的姑娘,王家的外孫女,若是盛家、王家鬧起來,邢國公哪裏還有精力和王爺作對,說不得啊……”
邕王妃雖是笑意盈盈,可絲毫沒有掩蓋言語之間的狠意。
“還要悔不當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