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素來反複,降了叛,叛了降,擾邊不絕,令大夏不勝其煩。


    但西域、北疆的餘敵未清,女真、韃靼、瓦剌、察哈台、倭寇等外敵騷擾不斷,政治腐朽,軍事衰敗,天災不斷,大夏實在疲於應對,廣西、雲南二省受命防邊。


    別看交趾地方小,但事兒可不少,內部政權十分動蕩,今天是臣子,明天說不定就成了王。


    幾年前,南安郡王受了賈瑚的戰功刺激,想要立功光耀門楣,重現祖宗榮光。


    但是蒙古韃子他沒有信心能對付,便求了太上皇跑到了南邊,恰好南邊有衛若蘭的父親衛敬元在,還能看顧照料一二。


    太上皇和南安太妃有交情,念著“南安”這個封號的吉祥屬性,便同意了。


    可惜,“南安”的buff效果沒在南安郡王的身上應驗,反而把南安郡王克進敵營成了俘虜。


    此次交趾複叛,便是因外戚胡氏篡權,奪取陳朝王位,陳氏逃亡大夏,欲入京向大夏皇帝陛下陳情。


    南安郡王覺得這是個出兵蕩平交趾的機會,便接收了陳氏。


    也是受了刺激。


    賈瑚連番大勝,將草原一掃而空,作為一名有理想有抱負的有誌青年,在南邊蹉跎了這些年毫無建樹,南安郡王怎麽能不眼紅?


    聽說最近又不尊朝廷號令,擅自主張,兵發西域,南安郡王就更眼紅了!


    憑什麽朝廷對你就這麽優渥,我南安郡王就不配嗎?


    賈瑚自出山以來就和這些武勳貴爵不和,南安郡王作為其中一員,對賈瑚自然多有偏見。


    他並不覺得賈瑚有多牛嗶,他覺得這都是朝廷的功勞。


    因為新皇帝和新首輔大刀闊斧的改革,讓軍隊重新煥發生機,而賈瑚就是個溜須拍馬的諂媚小人,以卑鄙的手段討得皇帝歡心,所以才能掛名大將軍,而皇帝把能打的兵卒都給了賈瑚,他不立功誰立功?


    南安郡王不服!


    恰逢交趾內亂,陳氏來投,南安郡王決定借機向朝廷討要一些超級能打的兵將來。


    南安郡王打的好主意,然而才能不足以匹配,在準備啟程護送陳氏前往京都麵聖時,被剛奪權的胡氏派兵襲擊了。


    大夏軍毫無準備,為交趾軍所敗,死傷慘重,衛敬元戰死,南安郡王被俘。


    真是一將無能累死千軍!


    廣西、雲南衛軍投鼠忌器,不敢妄動,隻得速速上報。


    彼時賈瑚剛打完魯番汗國,正在對付西疆的葉爾羌,景德帝就收到了南邊戰敗的軍報。


    與軍報一同而來的還有交趾議和的請求,隻要大夏皇帝陛下冊封胡氏政權,並下嫁宗室女,胡氏就放迴南安郡王,且永不再叛。


    和親……


    景德帝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這個詞了,打從他繼位以來,大夏就沒有過和親,甭管是一開始如履薄冰還是後來大權在握。


    因為他有賈瑚,根本不需要和親,都是附屬國死皮賴臉給他上貢!


    就那個被賈瑚揍了一頓占了幾座城的李氏朝鮮,城也不要了,巴巴給送貢女。


    但是現在,交趾胡氏竟然敢讓他和親!


    這簡直就是在挑釁!


    景德帝能忍?


    當然不能!


    可勳貴集團能忍。


    景德帝不在乎什麽狗屁南安郡王,他巴不得南安郡王府死光光,但南安太妃在乎,北靜郡王在乎,東平郡王、西寧郡王、鎮國公、修國公、忠靖侯、榮國府……可是不老少!


    接受和親,惡心膈應。


    拒絕和親,這一群武勳貴爵加起來,也是不小的勢力,而且還顯得皇家不近人情,卸磨殺驢。


    南安太妃找皇太後找皇後找賢貴妃,天天在宮裏哭。


    前朝後宮到處都是求情的聲音,讓景德帝煩不勝煩。


    再加上賈瑚在西域尚未有捷報傳來,景德帝雖然對他有信心,可也難免有所擔心。


    正在拿不定主意的時候,賈瑚大破吐魯番汗國的捷報傳來,景德帝當即就做了決定。


    和親!


    但是不許張揚,朝廷也不會承認,問就是南安郡王府私自行事,而且人選得南安太妃自己想辦法,南安郡王惹的禍南安府解決,景德帝不會拿宗室女替南安府平事。


    經過前段時間的拉扯,南安太妃以為救子無望,現在皇帝竟然同意和親,雖然是私下裏同意,但君無戲言,南安太妃還有什麽不同意的?


    簡直大喜過望好伐!


    不就是自己找人嘛,完全木得問題!


    南安太妃謝恩匆忙離開,完全忽略了西域大捷還要和親這背後的深意。


    打發了南安太妃,景德帝隨即就令錦衣衛帶著密旨快馬加鞭向西北而去。


    和親是不可能和親的,終景德一朝都不可能有。


    所謂和親,不過是緩兵之計。


    景德帝知道南安太妃有一女,他就是要讓南安郡王府出醜,再借機生事,嚐試把南安郡王給扒了。


    多少年都沒有郡王被俘虜這樣的大敗了,簡直讓景德帝難堪!


    他要是不還給南安郡王府,那他就不是景德帝!


    然而景德帝還是低估了南安太妃的厚顏無恥。


    人家才不舍得自己的女兒去和親,直接認了個義女,代替前往交趾和親。


    而這個義女,就是探春!


    沒招誰沒惹誰,結果躺槍了!


    探春也是遭了無妄之災,若是有後悔藥的話,兩年前她絕對會選擇和林黛玉迎春一樣冷漠臉!


    就是景德十一年正月初三那一迴,當時正處於賈寶玉任性搶親的風暴中,為了給賈寶玉和薛寶釵正名,榮國府借貴妃賜婚廣邀賓朋。


    林黛玉閉口不言,迎春矜持少言,探春迫於無奈,隻能幾方周全,得了南安太妃誇讚。


    誰知就是這一迴的無意之舉,竟把自己給害了進去!


    和親必然不能隨便找個敷衍,否則恐交趾翻臉對南安郡王不利,南安又太妃不舍得自己的女兒,隻能遍尋故舊老親,在翻看名冊之時,就注意到了探春的名字。


    論遠近,南安郡王府和榮國府十分親近,此事易成。


    論身份,探春雖是庶女,可上有貴妃嫡姐,還有國公堂兄,雙重保障,交趾亦不敢輕怠。


    論機敏,探春曾經的表現讓南安太妃讚不絕口。


    家世、身份、地位、個人素養通通過關,舍她其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影之我的角色我做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會飛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會飛咩並收藏綜影之我的角色我做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