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拯救仙草絳珠270
綜影之我的角色我做主 作者:不會飛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章我們說到:
賈國公炮打太平教,林欽差審理反賊案。
這章咱們來說說京城裏的事兒。
就在遼國公為了朝廷大業不辭辛苦殫精竭慮之時,賈家榮國府也在為了賢貴妃娘娘省親之事忙的不亦樂乎。
賈薔、賈芸趕在亂起之前買到了十二個女孩子,感覺勢頭不妙,沒有過多停留,早早啟程迴了京,倒是避免了一場巧取豪奪的戲碼。
被告不難想象,明搶榮國府的,除了賈瑚也沒誰了。
賈瑚收到了京城的消息,得知元春要省親,不免就想起那個像林黛玉的小伶,本想提前把她買過來,省的再有人不開眼拿長得像來玩笑,結果沒想到賈薔賈芸跑的這麽快,讓他還是晚了一步。
不過晚就晚了,賈瑚也沒刻意追。
薛姨媽和薛寶釵為了配合安排,遷到了東北上另一處幽靜房舍居住,梨香院被騰了出來,給女團十二樂坊居住和排戲用。
伶人到位,又聘了小尼姑和小道姑誦經念咒。
在這個過程中,帶發修行的妙玉被發現了。
這妙玉也是生的一副好顏色,讓負責督辦此事的賴大不禁意動。
別誤會,倒不是想睡,而是想用妙玉來巴結主子。
眾所周知,賈母偏愛賈寶玉,而賈寶玉偏愛漂亮的小姐姐,在早年間賴家就曾獻上晴雯討主子歡心。
如今在偏愛漂亮小姐姐的屬性前,賈寶玉又多了一個貴妃娘娘親弟的頭銜。
賴大作為榮國府經久不衰的大管家,早已看破這榮國府的虛實,預感到大房無望,便更想扒上賈寶玉了。
賴大不懂什麽叫cosy,但他懂男人喜新厭舊的心理。
府裏穿紅戴綠的小姐姐看慣了,來試試不一樣的?
賈寶玉金貴,賴大也不敢馬虎,就專門打聽了情況。
這妙玉本是蘇州人氏,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買了許多替身兒皆不中用,到底還是親自入了空門方才好了。
原本在蘇州修行,是聽聞都中有觀音遺跡並貝葉遺文,特地隨師父入京尋訪。
隻是不巧她師父身子不好,沒等養好就圓寂了。
師父沒了,父母俱已亡故,蘇州也沒甚好留戀的,出家人嘛,四海為家,在哪都一樣。
而且這來來迴迴都是錢啊!
既費錢,路途遙遠又不安全,妙玉就帶著身邊兩個老嬤嬤和一個小丫頭落戶牟尼院。
她憑借著熟經咒、通文墨、擅茶道、愛講究,以及一副極好的模樣,引得不少m屬性的貴婦小姐追捧,慢慢成了牟尼院的必打卡項目。
沒有爆紅,但在圈子內也算是小火,不然賴大也不會知道這個人。
隻能說,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沒有所謂的機緣,還有現實的邏輯,妙玉到底是沒能逃過榮國府這一劫。
出身過關,外表出眾,業務還熟練,榮國府也無有不應之理,便下帖將妙玉請進了府。
省親別院修建完善,各處監管都交清賬目,古董文玩皆已陳設齊備,自仙鶴、孔雀以及鹿、兔、雞、鵝等類鳥雀禽獸亦悉已買全,十二女團排演了二十出雜戲,小尼姑、道姑都學會了念幾卷經咒。
賈政隻覺得從頭到腳特別爽,又請賈母等人進園查漏補缺,色色斟酌,點綴妥當,再無一些遺漏不當之處了。
過程中還趁機給了兒子賈寶玉一個表現的機會,來了一出“試才題對額”的戲碼,不僅引得眾人誇獎,也讓賈母老懷甚慰。
至此,準備工作基本做完,
八月初一,賈政上奏,請賢貴妃省親。
景德帝不僅準奏,還定在了八月十五中秋之日。
中秋節是一個大節日,也是一個意義重大的節日,景德帝把省親放在這一天,不免讓人驚詫賢貴妃恩寵之盛。
其實這純粹就是景德帝的惡趣味。
中秋節宮裏也要舉行團圓宴,景德帝不想看見元春,可又不好直言,恰逢賈政請奏,索性順水推舟。
烈火烹油嘛,多一根柴也無妨。
當然,惹了他心愛的賈伯珣,景德帝也沒有那麽大度。
他隻是準了八月十五省親,又沒說能讓賢貴妃八月十五團圓。
但是這些榮國府不知道,他們隻覺得元春非常得寵,不由得越發得意。
八月初三,司禮監、都知監、內官監、司設監、神宮監,並鴻臚寺、宗正寺,以及禮部、工部,查驗省親別院。
八月初八,有太監出來交待,何處更衣,何處燕坐,何處受禮,何處開宴,何處退息,等等。
八月初十,又有巡察地方總理關防太監等,帶了許多小太監出來,各處關防,擋帷幕,指示賈宅人員何處退,何處跪,何處進膳,何處啟事,種種儀注不一。
八月十四,外麵又有工部官員並五城兵備道打掃街道,攆逐閑人。
這一夜,榮國府上下通不曾睡。
至十五日五鼓,園內各處,帳舞蟠龍,簾飛彩鳳,金銀煥彩,珠寶爭輝,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長春之蕊,靜悄無人咳嗽,街頭巷口,俱係帷幕擋嚴。
賈赦、賈政等男子在西街門外,賈母、王夫人等有爵者,皆按品服大妝,在榮府大門外等候。
這一等就是小半天,站的腿酸腳軟,心中焦急不耐。
而賢貴妃此時正和後宮嬪妃隨皇後娘娘完成皇家中秋之禮。
拜完佛又祀了祖,接著還要去皇太後處問候,喝喝茶嘮嘮嗑,忙忙碌碌一套下來,都已經酉時初了。
元春也有些心焦,不免心生擔憂,一直到太監來稟,請賢貴妃迴鳳藻宮等候出行,這才放下心來。
乾清宮開夜宴,鳳藻宮盼娘家,沒吃上宮裏的席,元春也並不在意。
等了快一個時辰,到戌時一刻,儀仗齊備,太監來稟可以啟程。
登輿,起駕,離宮,浩浩蕩蕩的隊伍從宮裏出發,路程又費了不少功夫。
元春遲遲不來,榮國府也要等。
眾人等了一天,吃不敢吃,喝不敢喝,生怕耽誤迎接,直覺得心急肚燒。
一直等到亥正時分,幾乎昏昏欲睡,才終於算是把賢貴妃給等來了!
賈國公炮打太平教,林欽差審理反賊案。
這章咱們來說說京城裏的事兒。
就在遼國公為了朝廷大業不辭辛苦殫精竭慮之時,賈家榮國府也在為了賢貴妃娘娘省親之事忙的不亦樂乎。
賈薔、賈芸趕在亂起之前買到了十二個女孩子,感覺勢頭不妙,沒有過多停留,早早啟程迴了京,倒是避免了一場巧取豪奪的戲碼。
被告不難想象,明搶榮國府的,除了賈瑚也沒誰了。
賈瑚收到了京城的消息,得知元春要省親,不免就想起那個像林黛玉的小伶,本想提前把她買過來,省的再有人不開眼拿長得像來玩笑,結果沒想到賈薔賈芸跑的這麽快,讓他還是晚了一步。
不過晚就晚了,賈瑚也沒刻意追。
薛姨媽和薛寶釵為了配合安排,遷到了東北上另一處幽靜房舍居住,梨香院被騰了出來,給女團十二樂坊居住和排戲用。
伶人到位,又聘了小尼姑和小道姑誦經念咒。
在這個過程中,帶發修行的妙玉被發現了。
這妙玉也是生的一副好顏色,讓負責督辦此事的賴大不禁意動。
別誤會,倒不是想睡,而是想用妙玉來巴結主子。
眾所周知,賈母偏愛賈寶玉,而賈寶玉偏愛漂亮的小姐姐,在早年間賴家就曾獻上晴雯討主子歡心。
如今在偏愛漂亮小姐姐的屬性前,賈寶玉又多了一個貴妃娘娘親弟的頭銜。
賴大作為榮國府經久不衰的大管家,早已看破這榮國府的虛實,預感到大房無望,便更想扒上賈寶玉了。
賴大不懂什麽叫cosy,但他懂男人喜新厭舊的心理。
府裏穿紅戴綠的小姐姐看慣了,來試試不一樣的?
賈寶玉金貴,賴大也不敢馬虎,就專門打聽了情況。
這妙玉本是蘇州人氏,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買了許多替身兒皆不中用,到底還是親自入了空門方才好了。
原本在蘇州修行,是聽聞都中有觀音遺跡並貝葉遺文,特地隨師父入京尋訪。
隻是不巧她師父身子不好,沒等養好就圓寂了。
師父沒了,父母俱已亡故,蘇州也沒甚好留戀的,出家人嘛,四海為家,在哪都一樣。
而且這來來迴迴都是錢啊!
既費錢,路途遙遠又不安全,妙玉就帶著身邊兩個老嬤嬤和一個小丫頭落戶牟尼院。
她憑借著熟經咒、通文墨、擅茶道、愛講究,以及一副極好的模樣,引得不少m屬性的貴婦小姐追捧,慢慢成了牟尼院的必打卡項目。
沒有爆紅,但在圈子內也算是小火,不然賴大也不會知道這個人。
隻能說,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沒有所謂的機緣,還有現實的邏輯,妙玉到底是沒能逃過榮國府這一劫。
出身過關,外表出眾,業務還熟練,榮國府也無有不應之理,便下帖將妙玉請進了府。
省親別院修建完善,各處監管都交清賬目,古董文玩皆已陳設齊備,自仙鶴、孔雀以及鹿、兔、雞、鵝等類鳥雀禽獸亦悉已買全,十二女團排演了二十出雜戲,小尼姑、道姑都學會了念幾卷經咒。
賈政隻覺得從頭到腳特別爽,又請賈母等人進園查漏補缺,色色斟酌,點綴妥當,再無一些遺漏不當之處了。
過程中還趁機給了兒子賈寶玉一個表現的機會,來了一出“試才題對額”的戲碼,不僅引得眾人誇獎,也讓賈母老懷甚慰。
至此,準備工作基本做完,
八月初一,賈政上奏,請賢貴妃省親。
景德帝不僅準奏,還定在了八月十五中秋之日。
中秋節是一個大節日,也是一個意義重大的節日,景德帝把省親放在這一天,不免讓人驚詫賢貴妃恩寵之盛。
其實這純粹就是景德帝的惡趣味。
中秋節宮裏也要舉行團圓宴,景德帝不想看見元春,可又不好直言,恰逢賈政請奏,索性順水推舟。
烈火烹油嘛,多一根柴也無妨。
當然,惹了他心愛的賈伯珣,景德帝也沒有那麽大度。
他隻是準了八月十五省親,又沒說能讓賢貴妃八月十五團圓。
但是這些榮國府不知道,他們隻覺得元春非常得寵,不由得越發得意。
八月初三,司禮監、都知監、內官監、司設監、神宮監,並鴻臚寺、宗正寺,以及禮部、工部,查驗省親別院。
八月初八,有太監出來交待,何處更衣,何處燕坐,何處受禮,何處開宴,何處退息,等等。
八月初十,又有巡察地方總理關防太監等,帶了許多小太監出來,各處關防,擋帷幕,指示賈宅人員何處退,何處跪,何處進膳,何處啟事,種種儀注不一。
八月十四,外麵又有工部官員並五城兵備道打掃街道,攆逐閑人。
這一夜,榮國府上下通不曾睡。
至十五日五鼓,園內各處,帳舞蟠龍,簾飛彩鳳,金銀煥彩,珠寶爭輝,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長春之蕊,靜悄無人咳嗽,街頭巷口,俱係帷幕擋嚴。
賈赦、賈政等男子在西街門外,賈母、王夫人等有爵者,皆按品服大妝,在榮府大門外等候。
這一等就是小半天,站的腿酸腳軟,心中焦急不耐。
而賢貴妃此時正和後宮嬪妃隨皇後娘娘完成皇家中秋之禮。
拜完佛又祀了祖,接著還要去皇太後處問候,喝喝茶嘮嘮嗑,忙忙碌碌一套下來,都已經酉時初了。
元春也有些心焦,不免心生擔憂,一直到太監來稟,請賢貴妃迴鳳藻宮等候出行,這才放下心來。
乾清宮開夜宴,鳳藻宮盼娘家,沒吃上宮裏的席,元春也並不在意。
等了快一個時辰,到戌時一刻,儀仗齊備,太監來稟可以啟程。
登輿,起駕,離宮,浩浩蕩蕩的隊伍從宮裏出發,路程又費了不少功夫。
元春遲遲不來,榮國府也要等。
眾人等了一天,吃不敢吃,喝不敢喝,生怕耽誤迎接,直覺得心急肚燒。
一直等到亥正時分,幾乎昏昏欲睡,才終於算是把賢貴妃給等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