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拯救仙草絳珠257
綜影之我的角色我做主 作者:不會飛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薛姨媽苦勸,薛蟠苦求,薛寶釵苦笑。
她求穩,媽求勢,最終都抵不過哥求情。
不過也好,薛家和夏家到底是有老親這一層關係在,而且憑夏家對薛蟠的態度,似乎並未受京城的消息影響。
可能是消息沒傳過去?
薛寶釵不清楚,但夏家卻是清楚。
事關國朝新晉遼國公,長安城即便遙遠,百姓們或許不關注,可夏家作為皇商怎麽可能接收不到?
說白了還是看好賢貴妃。
京城與長安城,東西兩邊,消息自然滯後,而且傳來傳去也麵目不全,偶有遺漏或疏忽也是尋常。
比如賈瑚和榮國府這些年的糾葛,京城百姓們近水樓台先得月,吃的是新鮮的熱乎瓜,相對來說及時準確。
但夏家遠隔千裏,若是皇命倒還罷了,可八卦這玩意就很不好評說。
對於一件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你一嘴我一嘴,誰能保證說的時候不添加主觀意向呢?
人有劣根性,越是惡意向的流言蜚語,就會越往惡意的方向揣測,且發展。
京城百姓嘴上戲言遼國公喜歡年齡大的,可他們心裏清楚遼國公其實是個不好的。
但長安城不知道呀!
一個“善解人衣”,一個“喜愛年上”,再加上不尊親長不敬宗祖,傳著傳著,賈瑚就成了一個不仁不義不孝連門口過路老奶奶都不放過的好色之徒!
這就是野史的誕生,根本沒地方說理去。
交通不便,通訊不發達,賈瑚又不能專門派一隊人敲鑼打鼓的趕到長安城澄清,隻能說一句“清者自清,自有後人分說”,然後就交給人民和時間。
而這,也恰恰是夏家錯判的原因!
作為“本地人”,倡導的就是忠孝禮義,因此天然就對賈瑚這種跟家族反目的人不喜。
不孝不仁不義有點能力但更靠諂媚的遼國公vs底蘊深厚屹立百年的榮國公府+後宮高級職稱獲得者賢貴妃+有舊交情的老親薛家。
該選誰,一目了然!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越是懂事越吃虧,這兩項,完美印證在了薛蟠和薛寶釵的身上。
薛寶釵為了薛家,思慮這個,顧及那個,最終沒有討的什麽好。
而薛蟠隻是動了動小甜嘴,薛姨媽便什麽侯伯權勢都不顧,答應了去跟夏家求親。
薛寶釵有苦但不怨。
薛姨媽重視薛蟠理所應當,因為這是普遍現象,薛蟠才是為薛家頂門立戶的,薛寶釵最後是別人家的,所以能有個人讓薛蟠收心,薛寶釵覺得也不錯。
薛姨媽也這樣認為。
但她比薛寶釵想的還多了一樣,那就是夏家無男。
隻有一個姑娘,還倍兒有錢,最後都是薛蟠的,這也不比什麽侯什麽伯差。
有薛寶釵的婚事在後麵催著,薛姨媽也不敢耽擱薛蟠的婚事,當即就找王夫人和王熙鳳商議了一番。
前有太上皇殯天,省親別院停工。
後有賈瑚彈劾,榮國府忙於應付,薛家也受牽連,省親別院又停工。
拖拖拉拉修了近兩年,現在還沒修繕完畢。
賢貴妃犧牲自己讓賈瑚高抬貴手,榮國府也算是脫離了險境,為了證明元春不是非得有賈瑚支持不可,榮國府也是開足馬力要在省親別院上為元春爭一份光。
但幹工程,人材機一動,那銀子就是嘩嘩的流。
更別說這塊大肥肉,人人都想沾點油,那銀子更是不經用。
榮國府正為此發愁呢,王夫人甚至已經在考慮怎麽通過嫁妝把私房銀子合理的拿出來,畢竟那是她親閨女,想方設法也要撐住咯。
不成想,哎,薛家又送上門來了!
你說這不巧了嗎這不!
諢號“桂花夏家”,一聽就有錢,這門親事好啊!
結,必須結,還要快點結!
能花別人的銀子,幹嘛要花自己的呢?
反正都是一家人,她的私房錢早晚是寶玉的,寶釵是元春的弟媳,以後貴妃娘娘還能虧了薛蟠不成?
到時給他謀個官身前程,那不比不當吃不當喝的銀子強?
所以王夫人非常讚同,還催著薛姨媽快點定下。
好姑娘搶手,晚了就沒有了,夜長夢多,抓點緊啊妹妹!
王熙鳳更是自無不可。
自從跟賈璉鬧了一迴,倆人一直是貌合神離,賈璉甚至開始總不迴來,迴來了也沒什麽好氣,說王熙鳳辛苦勞累全是為他人作嫁衣。
王熙鳳有心和睦,但她不僅要操持府裏的日常,還要操心省親別院的事,整日忙得不可開交,天天跟著發愁銀子。
她不覺得自己是愛權,隻覺得自己為這個家操碎了心,聽見賈璉這麽說,還能有什麽好氣?
本身就不是軟軟和和的脾氣,當然不慣著賈璉!
你說我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我說你庸碌無能誌高才疏,兩口子見麵就沒有不臉紅脖子粗的時候。
到底是嘴勝一籌,賈璉後來不說了,因為他幹脆不迴家了。
王熙鳳的自尊也不允許她低頭,就這麽僵著,滿心撲在了事業上。
原先還能通過左右訴訟、操控官司、幫人平事等途徑撈點外快,可被賈瑚一鬧騰,有的被抓了,有的風聲太緊不敢做了,經曆來源於是斷了一大塊。
沒辦法,隻能再加大放貸的力度。
如今一聽薛姨媽講夏家多麽多麽有錢,王熙鳳哪裏還能不同意?
她也指望著能有生力軍加入隊伍,給貴妃娘娘增加一個強力的經濟支援,娘娘穩了,才能沾到光,這樣才好狠狠打大伯哥的臉!
沒錯,王熙鳳現在快恨死賈瑚了!
人嘛,有時候就是這樣,犯了不可彌補的過錯,下意識就會選擇避重就輕,想辦法為自己開脫,實在洗不脫,就會氣急敗壞的倒打一耙。
榮國府和薛家為什麽不怨寶玉?
因為她們和寶玉都是過錯者,怨寶玉就等於怨自己。
所以怨寶玉,不如怨賈瑚。
你對妹妹那麽好,就不能對弟弟好一些?
沒了薛寶釵,你失去的隻是顏麵和尊嚴,你弟弟失去的可是愛情啊!
哦對,還有另外一個弟弟,他失去的可是前途呀!
她求穩,媽求勢,最終都抵不過哥求情。
不過也好,薛家和夏家到底是有老親這一層關係在,而且憑夏家對薛蟠的態度,似乎並未受京城的消息影響。
可能是消息沒傳過去?
薛寶釵不清楚,但夏家卻是清楚。
事關國朝新晉遼國公,長安城即便遙遠,百姓們或許不關注,可夏家作為皇商怎麽可能接收不到?
說白了還是看好賢貴妃。
京城與長安城,東西兩邊,消息自然滯後,而且傳來傳去也麵目不全,偶有遺漏或疏忽也是尋常。
比如賈瑚和榮國府這些年的糾葛,京城百姓們近水樓台先得月,吃的是新鮮的熱乎瓜,相對來說及時準確。
但夏家遠隔千裏,若是皇命倒還罷了,可八卦這玩意就很不好評說。
對於一件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你一嘴我一嘴,誰能保證說的時候不添加主觀意向呢?
人有劣根性,越是惡意向的流言蜚語,就會越往惡意的方向揣測,且發展。
京城百姓嘴上戲言遼國公喜歡年齡大的,可他們心裏清楚遼國公其實是個不好的。
但長安城不知道呀!
一個“善解人衣”,一個“喜愛年上”,再加上不尊親長不敬宗祖,傳著傳著,賈瑚就成了一個不仁不義不孝連門口過路老奶奶都不放過的好色之徒!
這就是野史的誕生,根本沒地方說理去。
交通不便,通訊不發達,賈瑚又不能專門派一隊人敲鑼打鼓的趕到長安城澄清,隻能說一句“清者自清,自有後人分說”,然後就交給人民和時間。
而這,也恰恰是夏家錯判的原因!
作為“本地人”,倡導的就是忠孝禮義,因此天然就對賈瑚這種跟家族反目的人不喜。
不孝不仁不義有點能力但更靠諂媚的遼國公vs底蘊深厚屹立百年的榮國公府+後宮高級職稱獲得者賢貴妃+有舊交情的老親薛家。
該選誰,一目了然!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越是懂事越吃虧,這兩項,完美印證在了薛蟠和薛寶釵的身上。
薛寶釵為了薛家,思慮這個,顧及那個,最終沒有討的什麽好。
而薛蟠隻是動了動小甜嘴,薛姨媽便什麽侯伯權勢都不顧,答應了去跟夏家求親。
薛寶釵有苦但不怨。
薛姨媽重視薛蟠理所應當,因為這是普遍現象,薛蟠才是為薛家頂門立戶的,薛寶釵最後是別人家的,所以能有個人讓薛蟠收心,薛寶釵覺得也不錯。
薛姨媽也這樣認為。
但她比薛寶釵想的還多了一樣,那就是夏家無男。
隻有一個姑娘,還倍兒有錢,最後都是薛蟠的,這也不比什麽侯什麽伯差。
有薛寶釵的婚事在後麵催著,薛姨媽也不敢耽擱薛蟠的婚事,當即就找王夫人和王熙鳳商議了一番。
前有太上皇殯天,省親別院停工。
後有賈瑚彈劾,榮國府忙於應付,薛家也受牽連,省親別院又停工。
拖拖拉拉修了近兩年,現在還沒修繕完畢。
賢貴妃犧牲自己讓賈瑚高抬貴手,榮國府也算是脫離了險境,為了證明元春不是非得有賈瑚支持不可,榮國府也是開足馬力要在省親別院上為元春爭一份光。
但幹工程,人材機一動,那銀子就是嘩嘩的流。
更別說這塊大肥肉,人人都想沾點油,那銀子更是不經用。
榮國府正為此發愁呢,王夫人甚至已經在考慮怎麽通過嫁妝把私房銀子合理的拿出來,畢竟那是她親閨女,想方設法也要撐住咯。
不成想,哎,薛家又送上門來了!
你說這不巧了嗎這不!
諢號“桂花夏家”,一聽就有錢,這門親事好啊!
結,必須結,還要快點結!
能花別人的銀子,幹嘛要花自己的呢?
反正都是一家人,她的私房錢早晚是寶玉的,寶釵是元春的弟媳,以後貴妃娘娘還能虧了薛蟠不成?
到時給他謀個官身前程,那不比不當吃不當喝的銀子強?
所以王夫人非常讚同,還催著薛姨媽快點定下。
好姑娘搶手,晚了就沒有了,夜長夢多,抓點緊啊妹妹!
王熙鳳更是自無不可。
自從跟賈璉鬧了一迴,倆人一直是貌合神離,賈璉甚至開始總不迴來,迴來了也沒什麽好氣,說王熙鳳辛苦勞累全是為他人作嫁衣。
王熙鳳有心和睦,但她不僅要操持府裏的日常,還要操心省親別院的事,整日忙得不可開交,天天跟著發愁銀子。
她不覺得自己是愛權,隻覺得自己為這個家操碎了心,聽見賈璉這麽說,還能有什麽好氣?
本身就不是軟軟和和的脾氣,當然不慣著賈璉!
你說我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我說你庸碌無能誌高才疏,兩口子見麵就沒有不臉紅脖子粗的時候。
到底是嘴勝一籌,賈璉後來不說了,因為他幹脆不迴家了。
王熙鳳的自尊也不允許她低頭,就這麽僵著,滿心撲在了事業上。
原先還能通過左右訴訟、操控官司、幫人平事等途徑撈點外快,可被賈瑚一鬧騰,有的被抓了,有的風聲太緊不敢做了,經曆來源於是斷了一大塊。
沒辦法,隻能再加大放貸的力度。
如今一聽薛姨媽講夏家多麽多麽有錢,王熙鳳哪裏還能不同意?
她也指望著能有生力軍加入隊伍,給貴妃娘娘增加一個強力的經濟支援,娘娘穩了,才能沾到光,這樣才好狠狠打大伯哥的臉!
沒錯,王熙鳳現在快恨死賈瑚了!
人嘛,有時候就是這樣,犯了不可彌補的過錯,下意識就會選擇避重就輕,想辦法為自己開脫,實在洗不脫,就會氣急敗壞的倒打一耙。
榮國府和薛家為什麽不怨寶玉?
因為她們和寶玉都是過錯者,怨寶玉就等於怨自己。
所以怨寶玉,不如怨賈瑚。
你對妹妹那麽好,就不能對弟弟好一些?
沒了薛寶釵,你失去的隻是顏麵和尊嚴,你弟弟失去的可是愛情啊!
哦對,還有另外一個弟弟,他失去的可是前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