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足道人是八月被救走的,用的還是裏應外合的方法。


    賈瑚嫌棄的直搖頭。


    跛足道人什麽檔次,竟然也敢跟本伯爺一樣豎著從詔獄出去!


    你們錦衣衛要這麽幹,那我可就不怕喝茶了啊!


    再仔細一看。


    腿早就斷了,不是豎著出去的。


    哦,那沒事了!


    一個邪教反賊而已,在賈瑚這裏也就這點價值了。


    反正已經確定他不是妖鬼精怪,隻要不惹到賈瑚頭上,愛去哪去哪,死活都無所謂。


    沒有反賊的朝代是不完整的朝代,太平教想打開勳貴官宦的缺口攪亂局勢,好渾水摸魚。


    巧了,皇帝也是這麽想的!


    你瞅瞅,這不就默契了嗎?


    一個堂皇大道,一個陰暗爬行,一正一邪的反差,賈瑚自動腦補了景德帝和警幻頭子的百萬字發糖劇情。


    別說,還有點好嗑呢!


    賈瑚提筆迴信,安慰了一番此時還相對單純的陸百戶。


    “汗流浹背了吧老弟?麽有絲兒,該吃吃,該喝喝,遇事別往心裏擱,趁機自查清洗一番,把罪名使勁往南鎮撫司頭上推。”


    當然不是讓陸冰去做,他一個百戶沒那麽大權力,賈瑚這是在給陸冰出主意。


    北鎮撫司出了紕漏,內部自查無可避免,查完自然就是清理該清理的。


    以賈瑚對景德帝的了解,丫的肯定不會捂蓋子,甚至會主動擴大,借機安插親信攬權。


    鎮撫司有南北兩司。


    南鎮撫司主要對內,負責錦衣衛內部的法紀軍糾;北鎮撫司主要對外,負責督辦皇差,比如欽定案件、監視文武、收集情報等。


    還有在組織架構裏和鎮撫司平行的經曆司。


    衛所盡管是軍隊編製,但裏麵也有一些坐辦公室的文職單位,負責收發個公文、撰寫個條例啥的,經曆司在錦衣衛裏麵就是幹這個的。


    經曆司的任職人員普遍品銜不高,因為它不是重點單位。


    之所以這個看起來不起眼的機構直屬於錦衣衛,是因為錦衣衛有大量的機密文件歸這個部門管轄,所以需要直管。


    跛足道人丟了,北鎮撫司首當其衝,可南鎮撫司和經曆司就沒有責任嗎?


    錦衣衛出了反賊內應,你南鎮撫司就是這麽糾察的?鎮撫使還能不能幹了?


    還有你,經曆司,還有臉笑!


    讓你幹文職,你還真把自己當檔案室了?


    就不知道上點心,發揮主觀能動性,從海量的文件檔案裏觀察到可疑點嗎?


    你可是錦衣衛直屬單位啊,情報嗅覺怎麽能如此遲鈍!


    你瞅瞅,賈瑚都給景德帝想好理由了。


    蛋糕大了人少了,說不定這一波陸冰還能因禍得福,搞個千戶當當。


    處理完比較重大的事件,後麵都是一些不能寫的雜事。


    什麽策反了一些蒙古韃子、跟倭寇幹了一架、在大灣巡檢司安插了人手、收買了淡水港守軍將領、聯合西班牙人揍了荷蘭人、又聯合荷蘭人揍了西班牙人、火器仿製初步成功……等等等等。


    海島養兵、造船、造槍、打倭寇、西班牙、荷蘭,這麽多人和事,怎麽能不花錢如流水?


    賈瑚也不想當海賊背後的王,他也想光明正大的把這些事提上朝堂日程,可以目前的狀態來看,就算得到重視,想實現還得糾纏個許多年。


    大夏的海是商人的海,是南方官員的海,不是百姓和紫禁城的海。


    那裏早就形成了固定的格局,賈瑚想提前插這一腳,就得使點不光彩的手段。


    沒辦法,任務重大,能早一天殺到倭島,賈瑚就不能讓它晚一天滅亡。


    多留它一天就多惡心一天,用銀子和積分就能辦到的事,賈瑚毫不吝惜。


    賈瑚盤算了一下。


    如今柳承、陳尚駐大同鎮,齊十三、吳小六一明一暗守京城,黑冬、孫堂在遼北,王虎帶著一些府衛和女衛做了海賊。


    嘖~咱忠勇伯也算小有實力了呢!


    就是銀子花的太猛。


    在自給自足之前,還得靠忠勇伯來撐著。


    那忠勇伯又靠什麽撐著呢?


    賈瑚看了看西北、東北,搖搖頭,又把目光投向了南方。


    要說富,還是遼東的將領們富,現在女真沒空,蒙古不動,巡撫、總兵都不在,可是個好機會呀!


    於是,在景德五年的冬季,遼東官場變得風雲莫測。


    十月末,義州參將孫靜上奏,彈劾副總兵曹廣“多務奸貪剝削,軍士受害不勝”,曹廣罷職。


    十一月,副總兵江福被彈劾用官木構私房,並受所部賄賂,被查辦,並揪出一嘟嚕大小將領。


    迴京述職的趙總兵被斥責,並接受調查,賈瑚暫任都督僉事(代理總兵)。


    十二月上旬,遼東地龍翻身,賈瑚總理救援,凡掛印而去者,皆以逃兵論,斬衛指揮、千戶二十餘人。


    十二月下旬,地震救援還沒結束,遼陽、撫順、廣寧又發生兵變,副總兵孫毅、參將吳貴被殺,賈瑚奉命鎮壓。


    後朝廷派天使和錦衣衛調查,係“將逼兵反”,趙總兵、孫巡撫因此入獄。


    短短三月時間,遼東諸事令人目不暇接,軍事體係直接大換血。


    景德帝往遼東塞人的時候,賈瑚也趁機提拔了一些,不過他自己仍暫任都督僉事。


    總兵帶個副,說話不算數。


    賈瑚也想去掉副字,奈何朝中大人們不同意,太上皇也不同意,覺得太快了。


    快嗎?


    景德帝隻覺得慢。


    但能有現在的結果,景德帝已經滿意了,也沒在賈瑚的事上過分糾纏。


    景德帝和忠勇伯的此番配合,效果還算不錯,看起來遼東已經基本進了景德帝的口袋。


    但其中的過程還是有些驚心動魄的,尤其是地震來的猝不及防,景德帝準備保住當前成果放棄後續的計劃了,誰知賈瑚竟然又大膽的出了招。


    那些被斬殺的大小將領,不一定都是掛印的,但肯定是不屬於景德帝一方的。


    兵變也不在計劃之內,但兵變的起因卻可以納入計劃之內。


    兵變,鎮壓,簡簡單單四個字,就是幾百條人命。


    而這些人,不過都是政治的犧牲品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影之我的角色我做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會飛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會飛咩並收藏綜影之我的角色我做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