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母子矛盾
直播:開局盤點最強帝王 作者:倚欄聽風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又豈能甘願?”
“是以早在武後掌權伊始,她就始終時刻提防著與太子之間的關係。”
“而據舊唐書記載,事實上早在太子李弘在位監國時期,武後就已經與李弘的關係不睦了。”
“其中代表母子二人關係走向破裂的,主要有兩件事。”
“第一件事我們之前介紹李弘時就已經說過了,李弘監國期間,無意間發現高宗與蕭淑妃所生的宣城義陽兩位公主久居宮中,年紀大了還沒有嫁人,遂向高宗請旨求放她們出宮嫁人。”
“高宗雖然答應了李弘的請求,放兩位公主出宮,但聞聽此消息的武後,卻對此十分不滿,認為李弘身為自己的兒子,卻不與自己是一條心,由此開始逐漸對李弘心生不滿。”
“其次是高宗曾為李弘選司衛少卿楊思儉之女楊氏為太子妃,誰料臨近婚期之際,原定太子妃楊氏竟被武後的外甥賀蘭敏之所奸汙。”
“及事發以後,賀蘭敏之雖然第一時間就被武後處置了,但也從此讓太子李弘心裏對母親生出了裂痕。”
“而除了以上兩個重要因素外,李弘與武則天在政治上的分歧,也是導致母子二人關係不睦的原因之一。以上,僅是李弘在位時期,與武後整體關係的描述。”
“而當時間的列車來到上元二年,李弘病逝,李賢上位成為新太子以後,母子之間的關係的惡化就更進一步加深了。”
“首先是李賢成為新太子人選以後,則意味著高宗李治又重新將政治培養的重心放到了太子身上來,這對於武後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她無法接受自己的手中擁有的權力,再一次被太子李賢所分走。”
“其次則因為李賢在監國期間所表現出來的政治才能,似乎還要更在其兄長李弘之上。並且李賢同樣繼承了李弘在政治上與她意見相左的態度。”
“麵對這樣一個太子李弘的加強版,武則天心裏對李賢的忌憚隻會變得更深。”
“隻因太子李賢越是表現得出眾,受到的擁戴越多,病重之中的高宗就極有可能禪位於他。”
“而高宗一旦禪位給李賢,於武後而言,她便會瞬間升級為皇太後,想要再掌權,也就沒了大義上的名分,是以這種局麵,是她無論如何也不想看到的。”
天幕上。
隨著秦明講述的深入,畫麵變換不斷,武後與太子李賢之間的矛盾,也跟著如抽絲剝繭般,開始一一顯露出來。
先是上元三年。
太子李賢被立為皇太子後不久,高宗李治就任命學者張大安為東宮左庶子,劉納言為太子冼馬,並下詔由太子監國,全權處理一切政務。
此後又於儀鳳二年三月(677年)。任命明確反對武則天的中書令郝處俊兼任太子左庶子,中書侍郎李義琰為太子右庶子。
同時,又授予太子左庶子張大安同中書門下三品的權力,使其成功躋身宰相之列。
其以上種種安排,都意在培植太子李賢的勢力,為之後的遜位於太子做足準備。
而與此同時,李賢在朝政上表現出的優秀品質,則更加堅定了李治欲傳位於太子的決心。
另一邊,乾封元年位麵。
繼李治下旨廢黜武則天皇後之位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
義陽,宣城兩位公主那邊,幸得李弘趕去及時,將健體丸給兩位公主服下,總算是成功將她們從死神手裏救了迴來。
隻待父子二人安排好一切,再抬頭看向天幕時。就聽見秦明所說的一番話,直接將武後為什麽會與親生兒子之間的矛盾給點了出來。
太子李弘率先歎道:“果然,兒臣就知道,母親是因為害怕我與二弟二人會威脅到她手中的權力,因此才會對我兄弟二人百般忌憚。”
輕歎一聲,他接著又續道:“不過話又說迴來,從天幕中所展示出的二弟處理政務的能力來看,相較於我這個大哥而言,他的表現則要比我強多了。”
“因此若是二弟真能繼承父皇的大業,於我大唐而言,也未嚐不是一件幸事。”
對此,早已經看過大唐曆史書,並將大唐曆史謹記於心的李治則表示道:“賢兒的確是個賢太子不假,隻可惜若按照原來曆史的發展,他也隻不過是你母親掌權路上的一塊踏腳石罷了。”
“你母親對於權力的渴望,遠遠超出了你們兄弟二人的想象。”
“好在朕如今已經下旨,將你母親的皇後之位給廢黜了。如此隻需要將你母親及她背後所涉及的朝臣和外戚勢力給一網打盡。”
“等到你將來繼位時,就不會再受到任何外戚勢力的掣肘了。”
“兒臣多謝父皇,父皇費心了!”
李弘知道,父皇李治之所以這麽做,都是為了他能夠順利繼位。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李治之所以竭力扶持他太子之位的穩固,還有另外一層意義在裏麵。
那就是李治想在他這一代,真正確立大唐嫡長子繼承製的推行。
如此一來,也可避免後世大唐子孫為了皇位的傳承而鬥得你死我活的現實。
隻是以上這些事,目前都還隻是他一人知道而已,尚且不便與兒子細說。
…………
大唐,神龍元年。
二月下旬。
此時距離神龍政變已經過去整整一個月了。
大唐雖說名義上已經光複。
但複位的中宗李顯,卻依舊活在膽戰心驚裏,絲毫感覺不到任何的安全感。
而與他不同的是,宣布退位後的武周聖神皇帝武則天,原本被逼退位後的她,遭受了心理和身體雙重的打擊以後,早就對生存不再抱有任何希望。
然而自從一個多月前,仙榜突然降世,以及排列出了十大帝王排行榜後,這位垂危的千古第一女皇,又仿佛看到了生的希望。
尤其是看到天幕的上李治居然也上了十大最強帝王榜,並且成功獲得天幕降下仙藥之後。她心中不禁又再次漾起一陣激蕩,並從此每期從不間斷的觀看天幕。
隻求老天保佑,仙人能將她排上仙榜,從而給她降下仙藥,使她重新恢複青春美貌,再次獲得新生。
“是以早在武後掌權伊始,她就始終時刻提防著與太子之間的關係。”
“而據舊唐書記載,事實上早在太子李弘在位監國時期,武後就已經與李弘的關係不睦了。”
“其中代表母子二人關係走向破裂的,主要有兩件事。”
“第一件事我們之前介紹李弘時就已經說過了,李弘監國期間,無意間發現高宗與蕭淑妃所生的宣城義陽兩位公主久居宮中,年紀大了還沒有嫁人,遂向高宗請旨求放她們出宮嫁人。”
“高宗雖然答應了李弘的請求,放兩位公主出宮,但聞聽此消息的武後,卻對此十分不滿,認為李弘身為自己的兒子,卻不與自己是一條心,由此開始逐漸對李弘心生不滿。”
“其次是高宗曾為李弘選司衛少卿楊思儉之女楊氏為太子妃,誰料臨近婚期之際,原定太子妃楊氏竟被武後的外甥賀蘭敏之所奸汙。”
“及事發以後,賀蘭敏之雖然第一時間就被武後處置了,但也從此讓太子李弘心裏對母親生出了裂痕。”
“而除了以上兩個重要因素外,李弘與武則天在政治上的分歧,也是導致母子二人關係不睦的原因之一。以上,僅是李弘在位時期,與武後整體關係的描述。”
“而當時間的列車來到上元二年,李弘病逝,李賢上位成為新太子以後,母子之間的關係的惡化就更進一步加深了。”
“首先是李賢成為新太子人選以後,則意味著高宗李治又重新將政治培養的重心放到了太子身上來,這對於武後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她無法接受自己的手中擁有的權力,再一次被太子李賢所分走。”
“其次則因為李賢在監國期間所表現出來的政治才能,似乎還要更在其兄長李弘之上。並且李賢同樣繼承了李弘在政治上與她意見相左的態度。”
“麵對這樣一個太子李弘的加強版,武則天心裏對李賢的忌憚隻會變得更深。”
“隻因太子李賢越是表現得出眾,受到的擁戴越多,病重之中的高宗就極有可能禪位於他。”
“而高宗一旦禪位給李賢,於武後而言,她便會瞬間升級為皇太後,想要再掌權,也就沒了大義上的名分,是以這種局麵,是她無論如何也不想看到的。”
天幕上。
隨著秦明講述的深入,畫麵變換不斷,武後與太子李賢之間的矛盾,也跟著如抽絲剝繭般,開始一一顯露出來。
先是上元三年。
太子李賢被立為皇太子後不久,高宗李治就任命學者張大安為東宮左庶子,劉納言為太子冼馬,並下詔由太子監國,全權處理一切政務。
此後又於儀鳳二年三月(677年)。任命明確反對武則天的中書令郝處俊兼任太子左庶子,中書侍郎李義琰為太子右庶子。
同時,又授予太子左庶子張大安同中書門下三品的權力,使其成功躋身宰相之列。
其以上種種安排,都意在培植太子李賢的勢力,為之後的遜位於太子做足準備。
而與此同時,李賢在朝政上表現出的優秀品質,則更加堅定了李治欲傳位於太子的決心。
另一邊,乾封元年位麵。
繼李治下旨廢黜武則天皇後之位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
義陽,宣城兩位公主那邊,幸得李弘趕去及時,將健體丸給兩位公主服下,總算是成功將她們從死神手裏救了迴來。
隻待父子二人安排好一切,再抬頭看向天幕時。就聽見秦明所說的一番話,直接將武後為什麽會與親生兒子之間的矛盾給點了出來。
太子李弘率先歎道:“果然,兒臣就知道,母親是因為害怕我與二弟二人會威脅到她手中的權力,因此才會對我兄弟二人百般忌憚。”
輕歎一聲,他接著又續道:“不過話又說迴來,從天幕中所展示出的二弟處理政務的能力來看,相較於我這個大哥而言,他的表現則要比我強多了。”
“因此若是二弟真能繼承父皇的大業,於我大唐而言,也未嚐不是一件幸事。”
對此,早已經看過大唐曆史書,並將大唐曆史謹記於心的李治則表示道:“賢兒的確是個賢太子不假,隻可惜若按照原來曆史的發展,他也隻不過是你母親掌權路上的一塊踏腳石罷了。”
“你母親對於權力的渴望,遠遠超出了你們兄弟二人的想象。”
“好在朕如今已經下旨,將你母親的皇後之位給廢黜了。如此隻需要將你母親及她背後所涉及的朝臣和外戚勢力給一網打盡。”
“等到你將來繼位時,就不會再受到任何外戚勢力的掣肘了。”
“兒臣多謝父皇,父皇費心了!”
李弘知道,父皇李治之所以這麽做,都是為了他能夠順利繼位。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李治之所以竭力扶持他太子之位的穩固,還有另外一層意義在裏麵。
那就是李治想在他這一代,真正確立大唐嫡長子繼承製的推行。
如此一來,也可避免後世大唐子孫為了皇位的傳承而鬥得你死我活的現實。
隻是以上這些事,目前都還隻是他一人知道而已,尚且不便與兒子細說。
…………
大唐,神龍元年。
二月下旬。
此時距離神龍政變已經過去整整一個月了。
大唐雖說名義上已經光複。
但複位的中宗李顯,卻依舊活在膽戰心驚裏,絲毫感覺不到任何的安全感。
而與他不同的是,宣布退位後的武周聖神皇帝武則天,原本被逼退位後的她,遭受了心理和身體雙重的打擊以後,早就對生存不再抱有任何希望。
然而自從一個多月前,仙榜突然降世,以及排列出了十大帝王排行榜後,這位垂危的千古第一女皇,又仿佛看到了生的希望。
尤其是看到天幕的上李治居然也上了十大最強帝王榜,並且成功獲得天幕降下仙藥之後。她心中不禁又再次漾起一陣激蕩,並從此每期從不間斷的觀看天幕。
隻求老天保佑,仙人能將她排上仙榜,從而給她降下仙藥,使她重新恢複青春美貌,再次獲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