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乾封元年。


    長安,沛王府內。


    沛王李賢看著天幕上秦明提到的自己,心中頓時一驚。


    “仙人此話何意,章懷太子李賢,那不是本王的名字嗎?難道說,本王將來也會成為像大哥一樣英年早逝的太子?”


    李賢懵了!


    雖說在此之前,他早就知道大哥身體不好,恐難以接任父皇李治的班,而他則極有可能被李治立為新的太子。


    可當天幕上的事實擺在他麵前時。


    他本來應該高興的心,卻因為那句章懷太子而跌落到穀底!


    “到底未來發生了什麽?本王既然登上了太子之位,又為何會隻是章懷太子,而非成為皇帝?”


    他仔細看下去。


    就聽見秦明開始介紹起了他的生平。


    “在開始講述李賢事跡之前,我們按照慣例 ,先說說李賢的身世。大唐章懷李賢,是唐高宗李治第六子,同時也是武後武則天的第二個兒子。”


    “李賢出生於永徽五年(654年)臘月,更仔細的說,他是在高宗及武後同去昭陵給太宗李世民祭祀的路上生的。”


    “李賢一歲時,就被高宗封為潞王,顯慶元年,遷任岐州刺史。同年,又被加封官職為雍州牧、雍州都督。”


    “按照慣例,唐朝皇子一般都是三歲始封王爵,高祖太宗諸子皆是如此。而李賢則不一樣,他出生僅僅一歲,就被李治封為潞王,由此可見,李治對李賢這個兒子的重視。”


    “少年時期的李賢,和之前介紹的太子一樣,都是從小就很優秀,熟讀各種儒家經典。這也難怪,從小就受到頂級資源教導的他,不優秀才不正常。”


    之後就是熟悉的少年李賢職位升遷的講述。


    龍朔元年,(661年)七歲的李賢被老爹李治徙封沛王,加揚州都督,兼左武衛大將軍,仍任雍州牧。


    龍朔二年(662年),又封加揚州大都督。麟德二年,(665年)又加右衛大將軍官職。乾封元年,(666年)李賢十二歲時,高宗又為其征辟當時有名的神童王勃為王府侍讀。


    至鹹亨三年時(672),十八歲的李賢,被老爹李治改名為李德,並徙封雍王,授涼州大都督、雍州牧、右衛大將軍,實封一千戶。


    直至上元元年時,又複更名為李賢。


    秦明:“說起李賢的未當太子之前的升遷之路,不禁讓人覺得頗有些太宗朝魏王李泰的影子。”


    “同為老爹的第二個嫡子,李治對他的態度,就和太宗李世民初期,對魏王李泰的態度差不多是一樣的。”


    “隻不過和李泰比起來,該說不說,李賢早期的運氣其實還是挺不錯的。”


    “仙人此話何意?”


    貞觀十八年。


    均州,鄖鄉縣順陽王府內。


    順陽王李泰一聽此言,立馬就有些繃不住了!


    什麽叫李賢的運氣比他好了?


    他想問 ,究竟好在哪兒了?


    隻聽秦明說道:“隻因和李泰相比,李賢的大哥李弘雖然也是太子,但是眾所周知,李弘的性格一直都很善身,對待兄弟姐妹們也都極好 。所以李賢壓根不用擔心,自己將來會因為嫡次子的身份被大哥所忌憚。”


    “且另一邊,太子李弘的身體一直不好,在李賢看來 ,這似乎也在冥冥中給了他機會。他隻要什麽都不做,一旦大哥去世,那太子之位自然而然的 ,也就順理成章的落到了他的頭上。”


    好吧!


    原來是這樣啊!


    李泰心態崩了。


    他承認,在熬死大哥成功當上太子這方麵。


    他的確不如李賢運氣好!


    貞觀三年。


    太極宮立政殿內。


    二鳳聽著秦明的話,在看著天幕上有關李賢的介紹,他心想:“這李賢,倒也確實如仙人所說 ,有幾分四郎的風采。”


    “就是不知,他是否也如他那位大哥李弘一樣,都是英年早逝的主?”


    漢朝。


    吃瓜的劉邦等人看到上榜的李賢,也是萬萬沒想到。


    有朝一日,一期盤點之內,竟然會有接連兩位太子一起上榜。


    這真是前所未見的事。


    秦明接著說道:“至唐高宗上元二年四月,太子李弘隨帝後出行洛陽,在合璧宮綺雲殿突然暴斃以後,僅僅過了兩個月,李賢就被高宗立為了新的太子儲君人選。”


    “然而在此之前,據史書記載,就在太子李弘薨逝的一個月時間裏,高宗竟曾有過試圖遜位於皇後武則天的想法。”


    “隻不過後來此想法剛一說出口 ,就被宰相郝處俊等人勸止住了。”


    說話間,此時的天幕上,視頻播放。


    李治意圖禪位於武則天的畫麵一一在眾人麵前浮現。


    此時的長安皇宮內。


    繼李弘的喪禮還在舉辦當中。


    李治的身體就已經先不行了!


    大明宮內。


    身患風疹再次發作的李治,詔來宰相郝處俊等人商議道:“朕患風疹 ,久治不愈,今太子薨逝,令朕心痛,更添傷情。”


    “再者,朕遍觀諸子,均無大才。天後武氏,英明果決,輔佐朕處理朝政多年,所行之事,幾無差錯。”


    “是以朕以為,國之大事,唯天後可以托付,朕欲遜位於天後,卿等以為如何?”


    “陛下不可!”


    郝處俊聞言,立即勸道:“臣聞禮經有雲:天子理陽道,皇後理陰德。則帝帝與皇後,猶天上太陽與月亮,太極陽之與陰,各有所主也。”


    “今陛下言及欲禪位於天後,欲違反天道,臣恐上則謫見於天,下則取怪於人也。”


    他接著舉例說道:“古之君王如魏文帝者,臨崩尚不許皇後臨朝,今陛下不過身患風疹,並非不治,奈何竟欲說什麽自傳位於天後也。此臣等不敢奉詔。”


    病榻上 ,李治聽完此言,笑了笑,說道:“郝卿所言,固然有理,然朕之身體,已是風中之燭。朕還是決定 禪位於天後,朕也可從此安心養病,豈不快哉?”


    “非也!”


    郝處俊一臉嚴肅的說道:“陛下此言差矣,天下者,高祖、太宗二聖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也。”


    陛下正合謹守宗廟,傳之子孫,誠不可持國與人,有私於後族,臣請陛下納臣以忠言。”


    這時,站在郝處俊身邊的中書侍郎李義琰亦進言道:“處俊所引經典,足可為憑證,惟聖慮無疑,則蒼生幸甚。”


    李治點點頭,算是默認了他們的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開局盤點最強帝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倚欄聽風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倚欄聽風雨並收藏直播:開局盤點最強帝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