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武後的毒辣,兩位公主的求救
直播:開局盤點最強帝王 作者:倚欄聽風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著,說完了李弘為征遼東逃亡邊軍求情的事後。秦明又舉例了李弘為太子時做的其他幾件好事。
如鹹亨二年時,關中大旱,高宗及群臣就食於洛陽,命太子李弘在京中賑濟關中災民。
另有後來太子李弘因不忍見到高宗與蕭淑妃所生宣城,義陽兩位公主,年近三十了,還被幽禁在掖幽庭,不得出宮嫁人,遂向高宗上表請求,讓兩位姐姐出宮嫁人等事。
漢朝。
文帝十年位麵。
作為一代仁君的漢文帝劉恆,看到李弘身為太子,做的以上種種事件之後。
不由感慨的讚道:“此子仁德愛民,又兼有憐憫士卒百姓之心,真不愧為一代仁慈之儲君也!”
明朝。
洪武十二年。
明太子朱標在看完李弘的一係列事跡後,也感慨的說道:“李弘此人,的確是大唐曆史上難得的賢明太子,可惜隻活了二十四歲就沒了,就以壽命而言,比孤的都還要短。”
秦明:“可惜的是,當李弘為義陽,宣城兩位公主求情的事,傳到武後耳裏時,武後卻大怒不止,更是下令直接將兩位公主隨意賞賜給了宮中的衛士。”
“而也從此時開始,李弘與母後武則天之間的關係開始惡化。直至後來,成了李弘之死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天幕上。
可以看到,李弘前腳剛剛為兩位姐姐求情,後腳就遭到了來自母親的仇罵。
武則天指著他大罵,罵他忘了當初母子二人所受到的,來自義陽宣城兩位公主生母蕭淑妃的迫害。
總而言之就一個意思。
你小子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疼。
至於罵的那個言語,雖說不是很難聽。但是對於性格柔弱且善良的李弘來說,那卻比殺了他還要難受。
“難以想象,母後竟然是這樣一個人!”
“就因為天幕中的我,為兩位長姐求情,她就這麽生氣,竟然將兩位長姐,就這麽隨意的賜給了宮中兩位看門的衛士。”
要不說李弘善良呢?
看到母親武則天兇狠的麵孔。
他直接信仰崩塌了,這還是那個他心目中一直以來的好母親嗎?
而比起李弘的不可置信。
唐高宗李治就顯得要平靜多了。
他對兒子說道:“想當年你母親剛被朕初接進宮時,就曾被蕭淑妃不止一次的言語侮辱過,說她身為先帝的才人,卻勾引朕,是個不守婦道的女人。”
“及至後來,你母親生下你後,又遭到當時王皇後和蕭淑妃的聯手迫害。若不是朕一直站在你母親那邊,隻怕是她就被王蕭二人給害死了。”
“可是……可是那都是前塵往事了呀!”李弘急道:“蕭淑妃與王皇後二人,她們便是有罪,也受到了應有的處罰,這與她們的子女何幹?”
“況且那義陽宣城兩位姐姐,不隻是兒臣的姐姐,也是阿耶你的女兒啊!”
“是啊!”李治長歎一聲,說道:“義陽宣城她們的母親再有罪,可她們也是朕的女兒,然而你母親將來對她們的所做所為,卻是過於惡毒且隨意了。”
另一邊。
太極宮的立政殿外。
此時作為皇後的武媚也同樣看到了這一幕。
她萬萬沒想到,自己一手養大的好兒子李弘,將來竟會為了仇人之女求情,從而忤逆她這個母親。
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來人!”她立即喚來身邊的宮女吩咐道:“去掖幽庭,將義陽宣城兩位公主,給本宮立即處死!”
“本宮一刻鍾也不希望看到她們活著。”
雖說天幕上的李弘所忤逆的那人不是她,但是畢竟感同身受,她依然還是氣憤不已。
如此一來,宮女們無法反駁,隻好照著她的旨意去做。
隻有極個別她的心腹宮女才敢壯著膽子問她:“皇後娘娘,這事要是被聖人那邊知道了,聖人要是怪罪下來,可怎麽辦?”
武則天冷聲說道:“不用怕,隻要你們做得手腳幹淨點,事後記得保密就行了。”
“聖人不問則已,若是問起 ,就說她們是病逝了就行了。總而言之,快下去辦吧。”
“是。”
話雖如此。
武則天抬頭望著天幕之餘,她的心裏其實一點兒也不安穩。
隻因近段時間以來,她能明顯的感覺到,李治對她的感情是越來越淡了。平時休息,李治要麽在書房,要麽就是在其他後宮嬪妃那裏。
她這個皇後 ,當得是越來越寂寞了!
……
“阿耶,不知為何,兒臣總是覺得有些不安,感覺似乎有什麽事情要發生。”
太極宮太極殿外,李弘雖然望著天幕上講述的內容。
但心裏總覺得有些不安。
至於李治,他倒沒有那個感覺。
然而就在此時,忽然,不遠處卻突然傳來一聲宮女的驚唿:“奴婢冒死有緊急之事要求見陛下,事關義陽,宣城兩位公主殿下。”
“嗯?”
宮女聲音極大,李弘卻一下子就抓住了她話中的重點。
“你說什麽?再說一遍!”
宮女不敢不答,說道:“就在剛剛,皇後娘娘突然下令,要將掖庭內的宣城義陽兩位公主殿下給處死。”
“奴婢自知此事茲事體大,不敢擅自妄為,所以來告知聖人及太子殿下。”
“好,好得很哪!”李治突然冷笑著說一聲,他接著看向前來報信的宮女:“你不畏艱險,敢於前來向朕報信,朕很欣慰。”
“走,去掖庭!”
“朕倒想看看,這大唐天下,究竟是朕說了算,還是她皇後說了算!”
掖庭內。
義陽宣城兩位公主看著眼前突然造訪的一群皇後寢宮中的宮女,一臉不解的問:“你們這是想要做什麽?本公主等即便是再不受寵,那也是當今陛下的女兒,豈容你們放肆!”
為首的宮女手執毒酒陰惻惻的笑道:“公主又怎樣?我等奉皇後娘娘旨意,特來送兩位公主上路。”
“識相的 ,還是乖乖束手就擒,以免遭罪,不然的話……”
“你們,你們好大的膽子!”宣城公主大罵。
義陽公主:“父皇在哪兒,我要見父皇!父皇一定不會允許你們這麽做的。”
如鹹亨二年時,關中大旱,高宗及群臣就食於洛陽,命太子李弘在京中賑濟關中災民。
另有後來太子李弘因不忍見到高宗與蕭淑妃所生宣城,義陽兩位公主,年近三十了,還被幽禁在掖幽庭,不得出宮嫁人,遂向高宗上表請求,讓兩位姐姐出宮嫁人等事。
漢朝。
文帝十年位麵。
作為一代仁君的漢文帝劉恆,看到李弘身為太子,做的以上種種事件之後。
不由感慨的讚道:“此子仁德愛民,又兼有憐憫士卒百姓之心,真不愧為一代仁慈之儲君也!”
明朝。
洪武十二年。
明太子朱標在看完李弘的一係列事跡後,也感慨的說道:“李弘此人,的確是大唐曆史上難得的賢明太子,可惜隻活了二十四歲就沒了,就以壽命而言,比孤的都還要短。”
秦明:“可惜的是,當李弘為義陽,宣城兩位公主求情的事,傳到武後耳裏時,武後卻大怒不止,更是下令直接將兩位公主隨意賞賜給了宮中的衛士。”
“而也從此時開始,李弘與母後武則天之間的關係開始惡化。直至後來,成了李弘之死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天幕上。
可以看到,李弘前腳剛剛為兩位姐姐求情,後腳就遭到了來自母親的仇罵。
武則天指著他大罵,罵他忘了當初母子二人所受到的,來自義陽宣城兩位公主生母蕭淑妃的迫害。
總而言之就一個意思。
你小子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疼。
至於罵的那個言語,雖說不是很難聽。但是對於性格柔弱且善良的李弘來說,那卻比殺了他還要難受。
“難以想象,母後竟然是這樣一個人!”
“就因為天幕中的我,為兩位長姐求情,她就這麽生氣,竟然將兩位長姐,就這麽隨意的賜給了宮中兩位看門的衛士。”
要不說李弘善良呢?
看到母親武則天兇狠的麵孔。
他直接信仰崩塌了,這還是那個他心目中一直以來的好母親嗎?
而比起李弘的不可置信。
唐高宗李治就顯得要平靜多了。
他對兒子說道:“想當年你母親剛被朕初接進宮時,就曾被蕭淑妃不止一次的言語侮辱過,說她身為先帝的才人,卻勾引朕,是個不守婦道的女人。”
“及至後來,你母親生下你後,又遭到當時王皇後和蕭淑妃的聯手迫害。若不是朕一直站在你母親那邊,隻怕是她就被王蕭二人給害死了。”
“可是……可是那都是前塵往事了呀!”李弘急道:“蕭淑妃與王皇後二人,她們便是有罪,也受到了應有的處罰,這與她們的子女何幹?”
“況且那義陽宣城兩位姐姐,不隻是兒臣的姐姐,也是阿耶你的女兒啊!”
“是啊!”李治長歎一聲,說道:“義陽宣城她們的母親再有罪,可她們也是朕的女兒,然而你母親將來對她們的所做所為,卻是過於惡毒且隨意了。”
另一邊。
太極宮的立政殿外。
此時作為皇後的武媚也同樣看到了這一幕。
她萬萬沒想到,自己一手養大的好兒子李弘,將來竟會為了仇人之女求情,從而忤逆她這個母親。
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來人!”她立即喚來身邊的宮女吩咐道:“去掖幽庭,將義陽宣城兩位公主,給本宮立即處死!”
“本宮一刻鍾也不希望看到她們活著。”
雖說天幕上的李弘所忤逆的那人不是她,但是畢竟感同身受,她依然還是氣憤不已。
如此一來,宮女們無法反駁,隻好照著她的旨意去做。
隻有極個別她的心腹宮女才敢壯著膽子問她:“皇後娘娘,這事要是被聖人那邊知道了,聖人要是怪罪下來,可怎麽辦?”
武則天冷聲說道:“不用怕,隻要你們做得手腳幹淨點,事後記得保密就行了。”
“聖人不問則已,若是問起 ,就說她們是病逝了就行了。總而言之,快下去辦吧。”
“是。”
話雖如此。
武則天抬頭望著天幕之餘,她的心裏其實一點兒也不安穩。
隻因近段時間以來,她能明顯的感覺到,李治對她的感情是越來越淡了。平時休息,李治要麽在書房,要麽就是在其他後宮嬪妃那裏。
她這個皇後 ,當得是越來越寂寞了!
……
“阿耶,不知為何,兒臣總是覺得有些不安,感覺似乎有什麽事情要發生。”
太極宮太極殿外,李弘雖然望著天幕上講述的內容。
但心裏總覺得有些不安。
至於李治,他倒沒有那個感覺。
然而就在此時,忽然,不遠處卻突然傳來一聲宮女的驚唿:“奴婢冒死有緊急之事要求見陛下,事關義陽,宣城兩位公主殿下。”
“嗯?”
宮女聲音極大,李弘卻一下子就抓住了她話中的重點。
“你說什麽?再說一遍!”
宮女不敢不答,說道:“就在剛剛,皇後娘娘突然下令,要將掖庭內的宣城義陽兩位公主殿下給處死。”
“奴婢自知此事茲事體大,不敢擅自妄為,所以來告知聖人及太子殿下。”
“好,好得很哪!”李治突然冷笑著說一聲,他接著看向前來報信的宮女:“你不畏艱險,敢於前來向朕報信,朕很欣慰。”
“走,去掖庭!”
“朕倒想看看,這大唐天下,究竟是朕說了算,還是她皇後說了算!”
掖庭內。
義陽宣城兩位公主看著眼前突然造訪的一群皇後寢宮中的宮女,一臉不解的問:“你們這是想要做什麽?本公主等即便是再不受寵,那也是當今陛下的女兒,豈容你們放肆!”
為首的宮女手執毒酒陰惻惻的笑道:“公主又怎樣?我等奉皇後娘娘旨意,特來送兩位公主上路。”
“識相的 ,還是乖乖束手就擒,以免遭罪,不然的話……”
“你們,你們好大的膽子!”宣城公主大罵。
義陽公主:“父皇在哪兒,我要見父皇!父皇一定不會允許你們這麽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