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偏愛魏王的李世民
直播:開局盤點最強帝王 作者:倚欄聽風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幕中,畫麵繼續播放。
長孫皇後去世後。
四子李泰開始受到李世民寵愛。
先是貞觀十年時,李泰被李世民封為魏王,遙領相州都督,督相、衛、黎、魏、洺、邢、貝七州軍事,餘官如故。
此後,李世民又因為喜愛李泰文采之故,允許他可以在府中養士,並開設文學館。到了後來,又因為李泰腰腹甚大,允許他可以坐小轎上朝。
秦明:“隨著時間來到貞觀十年以後,太宗對魏王的寵愛,也越發過度,但這過度的背後,其實說起來也是有原因的。”
“貞觀十二年時,彼時的天下,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國泰民安。李泰於是在幕僚的建議下,為迎合老爹對盛世的展望,上書請求編修《括地誌》。”
“在這裏不得不提一嘴,魏王李泰雖然編修《括地誌》有爭奪太子位的嫌疑。但這也給後世留下了永載史冊的文化寶藏。”
“《括地誌》又名,魏王泰坤元》,或稱《貞觀地記》,又稱《魏王地記》、《括地象》等。”
“由魏王李泰主編,全書總共一年半五百五十五卷,其中包括正文五百五十卷、序略五卷。以州為單位,分述各縣的曆史沿革、地勢、名字由來、及山川、城池、古跡、神話傳說等重大曆史事件。”
“是大唐乃至後世記載地理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寶書。可惜的是《括地誌》的原本 傳至南宋時,便遺失了。後世所流傳下來的,不過是後人整理的殘本罷了。”
“說迴正題,雖然太宗寵愛魏王是發自內心的,但是不可避免的,也犯了和當年唐高祖李淵一樣的錯誤。”
“想當初太子李建成之所以對他產生忌憚, 就是因為高祖李淵給他的權力過重。”
“而今,太宗寵愛魏王,又因為《括地誌》的編程,比之高祖當年寵愛他,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此,身為太子的李承乾,焉能不忌憚李泰?”
貞觀三年。
此時的李泰年不過九歲,他一臉懵逼的看著天幕。
心中暗想:我將來怎麽可能會與大哥爭寵呢?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好吧?
要說編書,那還可以。他喜歡文學,平時也喜歡與諸學士們一起研究學問。
那是他的長處。
“那個,我有話要說。”
忽然,小李泰看著父皇和母後,以及舅舅長孫無忌等人說道。
所有人都被他這一句話搞得愣了片刻。
李世民看著站在自己身旁的嫡次子,問:“四郎是要說些什麽?”
小李泰一臉認真的迴答:“那個我想說,那個天幕上仙人說的,有些是真的,有些未必是真的。”
“就說我將來,怎麽可能會與阿兄爭奪父皇您的寵愛呢?那是不可能的事好吧?”
“倒是編書一事,有點像未來的我所為的樣子。”
看著兒子一臉真誠的表情,李世民笑道:“那是當然了,父皇也沒想到,我家青雀竟能在未來,編出那麽厲害的一部書。”
“隻是可惜仙人說了,那部書在未來竟然遺失了!”
說到這裏,太宗皇帝的語氣也不由得重了幾分。
小李泰卻自信道:“父皇放心,兒臣將來長大以後,一定編一本比天幕上仙人說的還要好的《括地誌》給您,保證不會讓它遺失!”
“好,那我們說好嘍,父皇等著青雀你將來為朕編的《括地誌》。”
“嗯。”小李泰重重的點頭,“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那個,父皇,有沒有一種可能,現在天幕上在說的,是您將來偏寵青雀,導致將來的我內心失衡,因此忌憚四郎一事。”
就在這時,太子李承乾的一番話,瞬間讓陷入興奮中的李世民迴過神來。
看著自家大郎那幽怨的小眼神。
二鳳不由得麵上有些慚愧,輕咳了兩聲,說道:“大郎不要誤會,朕隻是一時情緒激動,與四郎多說幾句話而已。”
“兒臣知道。”李承乾聲音酸酸的說了一句。
這一幕恰好被長孫皇後看在眼裏,她當即朝兒子招手:“高明,過來,來母後這裏。”
“是。”
李承乾聽到母親的唿喚,原本酸溜溜的小臉上,立馬露出喜色,飛也似的一把撲進了長孫皇後的懷裏。
感受著母親身上傳來的溫暖,李承乾在心中暗暗發誓,此生絕不會再讓母親在貞觀十年就去世。
絕不!
直播間內。
秦明喝了口水,繼續說道:“當時,《括地誌》書成之後,太宗幾乎是逢人便誇讚魏王才高八鬥,更有不下當年曹操之子曹植之才。”
“與此同時 ,他還賜給魏王李泰許多金銀綢緞,在皇子的用度規模上,甚至也超過了太子李承乾。”
“而這一切,太子李承乾都默默的看在眼裏,同時,他心中那棵名為嫉妒的種子,也開始慢慢在心裏生根發芽。”
“並且此時,太宗寵愛魏王過甚的做法,不光惹得李承乾心中不喜,就連不少大臣看了,都直唿太宗實在太過。”
“諫議大夫褚遂良就曾上書李世民說:昔聖人製禮,尊嫡卑庶。謂之儲君,道亞睿極。其為崇重,用物不計,泉貨財帛,與王者共之,而庶子則不以此為例。”
“可是唐太宗對於褚遂良的做法是什麽呢?表麵上讚同了他的提議,實際上卻是依舊我行我素,不但沒有聽從褚遂良諫言,削減李泰的開支,反倒是取消了太子的開支限製,以此來維持對魏王的超額開銷。”
話說到這裏。
莫說諸天眾人覺得唐太宗離譜。
就連秦明也不禁想吐槽一下二鳳:你說你不削減魏王的開支可以,但是為什麽要削減太子的呢?
李承乾又沒犯什麽錯,何止於要被削去應有的開銷和用度?
貞觀三年。
就在秦明話音落下的瞬間。
李世民跟著寵愛魏王無度的畫麵也跟著浮現出來。
看完之後,果不其然,長孫皇後立馬臉色就變了!
就連語氣也變得冷淡了許多。
看向太宗皇帝道:“二郎 ,這就是你的不對了。同樣的是你的兒子,大郎還是太子,他身為儲君,平時開支用度與君王相當本就應當。”
“倒是四郎,他雖然也你我的嫡子,可終究是要外放的藩王,開之用度又豈能與太子相比?”
“可你呢?不但給四郎超出了太子規格的開支用度,這也就罷了,可你為什麽要削減大郎身為太子的用度?”
“就為了維持四郎的日常開銷?這你讓大郎心裏會怎麽想?”
長孫皇後去世後。
四子李泰開始受到李世民寵愛。
先是貞觀十年時,李泰被李世民封為魏王,遙領相州都督,督相、衛、黎、魏、洺、邢、貝七州軍事,餘官如故。
此後,李世民又因為喜愛李泰文采之故,允許他可以在府中養士,並開設文學館。到了後來,又因為李泰腰腹甚大,允許他可以坐小轎上朝。
秦明:“隨著時間來到貞觀十年以後,太宗對魏王的寵愛,也越發過度,但這過度的背後,其實說起來也是有原因的。”
“貞觀十二年時,彼時的天下,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國泰民安。李泰於是在幕僚的建議下,為迎合老爹對盛世的展望,上書請求編修《括地誌》。”
“在這裏不得不提一嘴,魏王李泰雖然編修《括地誌》有爭奪太子位的嫌疑。但這也給後世留下了永載史冊的文化寶藏。”
“《括地誌》又名,魏王泰坤元》,或稱《貞觀地記》,又稱《魏王地記》、《括地象》等。”
“由魏王李泰主編,全書總共一年半五百五十五卷,其中包括正文五百五十卷、序略五卷。以州為單位,分述各縣的曆史沿革、地勢、名字由來、及山川、城池、古跡、神話傳說等重大曆史事件。”
“是大唐乃至後世記載地理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寶書。可惜的是《括地誌》的原本 傳至南宋時,便遺失了。後世所流傳下來的,不過是後人整理的殘本罷了。”
“說迴正題,雖然太宗寵愛魏王是發自內心的,但是不可避免的,也犯了和當年唐高祖李淵一樣的錯誤。”
“想當初太子李建成之所以對他產生忌憚, 就是因為高祖李淵給他的權力過重。”
“而今,太宗寵愛魏王,又因為《括地誌》的編程,比之高祖當年寵愛他,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此,身為太子的李承乾,焉能不忌憚李泰?”
貞觀三年。
此時的李泰年不過九歲,他一臉懵逼的看著天幕。
心中暗想:我將來怎麽可能會與大哥爭寵呢?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好吧?
要說編書,那還可以。他喜歡文學,平時也喜歡與諸學士們一起研究學問。
那是他的長處。
“那個,我有話要說。”
忽然,小李泰看著父皇和母後,以及舅舅長孫無忌等人說道。
所有人都被他這一句話搞得愣了片刻。
李世民看著站在自己身旁的嫡次子,問:“四郎是要說些什麽?”
小李泰一臉認真的迴答:“那個我想說,那個天幕上仙人說的,有些是真的,有些未必是真的。”
“就說我將來,怎麽可能會與阿兄爭奪父皇您的寵愛呢?那是不可能的事好吧?”
“倒是編書一事,有點像未來的我所為的樣子。”
看著兒子一臉真誠的表情,李世民笑道:“那是當然了,父皇也沒想到,我家青雀竟能在未來,編出那麽厲害的一部書。”
“隻是可惜仙人說了,那部書在未來竟然遺失了!”
說到這裏,太宗皇帝的語氣也不由得重了幾分。
小李泰卻自信道:“父皇放心,兒臣將來長大以後,一定編一本比天幕上仙人說的還要好的《括地誌》給您,保證不會讓它遺失!”
“好,那我們說好嘍,父皇等著青雀你將來為朕編的《括地誌》。”
“嗯。”小李泰重重的點頭,“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那個,父皇,有沒有一種可能,現在天幕上在說的,是您將來偏寵青雀,導致將來的我內心失衡,因此忌憚四郎一事。”
就在這時,太子李承乾的一番話,瞬間讓陷入興奮中的李世民迴過神來。
看著自家大郎那幽怨的小眼神。
二鳳不由得麵上有些慚愧,輕咳了兩聲,說道:“大郎不要誤會,朕隻是一時情緒激動,與四郎多說幾句話而已。”
“兒臣知道。”李承乾聲音酸酸的說了一句。
這一幕恰好被長孫皇後看在眼裏,她當即朝兒子招手:“高明,過來,來母後這裏。”
“是。”
李承乾聽到母親的唿喚,原本酸溜溜的小臉上,立馬露出喜色,飛也似的一把撲進了長孫皇後的懷裏。
感受著母親身上傳來的溫暖,李承乾在心中暗暗發誓,此生絕不會再讓母親在貞觀十年就去世。
絕不!
直播間內。
秦明喝了口水,繼續說道:“當時,《括地誌》書成之後,太宗幾乎是逢人便誇讚魏王才高八鬥,更有不下當年曹操之子曹植之才。”
“與此同時 ,他還賜給魏王李泰許多金銀綢緞,在皇子的用度規模上,甚至也超過了太子李承乾。”
“而這一切,太子李承乾都默默的看在眼裏,同時,他心中那棵名為嫉妒的種子,也開始慢慢在心裏生根發芽。”
“並且此時,太宗寵愛魏王過甚的做法,不光惹得李承乾心中不喜,就連不少大臣看了,都直唿太宗實在太過。”
“諫議大夫褚遂良就曾上書李世民說:昔聖人製禮,尊嫡卑庶。謂之儲君,道亞睿極。其為崇重,用物不計,泉貨財帛,與王者共之,而庶子則不以此為例。”
“可是唐太宗對於褚遂良的做法是什麽呢?表麵上讚同了他的提議,實際上卻是依舊我行我素,不但沒有聽從褚遂良諫言,削減李泰的開支,反倒是取消了太子的開支限製,以此來維持對魏王的超額開銷。”
話說到這裏。
莫說諸天眾人覺得唐太宗離譜。
就連秦明也不禁想吐槽一下二鳳:你說你不削減魏王的開支可以,但是為什麽要削減太子的呢?
李承乾又沒犯什麽錯,何止於要被削去應有的開銷和用度?
貞觀三年。
就在秦明話音落下的瞬間。
李世民跟著寵愛魏王無度的畫麵也跟著浮現出來。
看完之後,果不其然,長孫皇後立馬臉色就變了!
就連語氣也變得冷淡了許多。
看向太宗皇帝道:“二郎 ,這就是你的不對了。同樣的是你的兒子,大郎還是太子,他身為儲君,平時開支用度與君王相當本就應當。”
“倒是四郎,他雖然也你我的嫡子,可終究是要外放的藩王,開之用度又豈能與太子相比?”
“可你呢?不但給四郎超出了太子規格的開支用度,這也就罷了,可你為什麽要削減大郎身為太子的用度?”
“就為了維持四郎的日常開銷?這你讓大郎心裏會怎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