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心慌的李斯和趙高
直播:開局盤點最強帝王 作者:倚欄聽風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因為是一樣的人。
所以劉徹在看到天幕中嬴政去世之後,才會顯得頗為感慨。
大唐,貞觀三年。
二鳳看著天幕上駕崩的嬴政,又看著在他死後,秘不發喪的趙高與李斯二人,密謀擁立胡亥上位。
不由歎息的對群臣說道:“秦始皇啊!他這一生,真要評價他一生的話,也算是有功有過吧!不過更多的,還是功大於過。”
“當然更令人惋惜的是公子扶蘇,要是始皇帝的遺詔不被趙高李斯二人篡改,秦朝是由扶蘇繼位的話,那大秦的曆史,估計也就不會像後來那般二世而亡了。”
“是啊。這麽多天幕看下來,臣等也算是看明白了。嬴政雖然獨斷,但並非像世人口中說的那般殘暴。”
房玄齡跟著感慨一聲,繼而又歎了一句,“隻是可惜,扶蘇終究沒能繼位,大秦也在始皇死後二世而亡了! ”
李世民:“大秦雖亡,但其製度不滅。後世王朝,雖有興衰更迭,但不少還是繼承了始皇帝留下來的製度。比如郡縣製,雖曆經八百餘年,但仍有王朝在用,本朝亦是如此!”
大唐時期,天下地方雖分為道州道縣三級,但那隻是其外在稱謂而已。李世民想表達的,是郡縣製的內核,至今都不曾變過。
大秦。
要說此刻對天幕上的內容,感到最為吃驚的 ,還得是始皇嬴政,與麾下眾多文武大臣。
寬闊的廣場上,始皇帝高高的坐在台階上的主位上。
望著下方的群臣,他的臉色,陰沉如水!
他萬萬沒想到,在自己死後,原來竟然是李斯和趙高二人,篡改了他的遺詔。
不僅如此,此二人篡改了他的詔書不說,竟然還敢矯詔,賜死了他立的太子!
此刻,台下人群中,群臣臉色各異。
李斯感覺這是此生中最為難熬的時刻!
始皇帝的那冰冷的眼神,在望向他時,那眸子裏的寒意,令他不住的打顫。
不等嬴政開口,群臣中便傳出一聲響亮的斥責聲音。
“李斯,你好大的膽子,竟敢在未來,夥同趙高一起,密謀篡改陛下遺詔!”
眾人尋聲望去,隻見說話的,乃是大將軍蒙恬的弟弟,大秦上卿蒙毅。
世人皆知,蒙氏兄弟自幼與陛下一起長大,對陛下那更是忠心耿耿!
蒙恬如今被陛下派往北境駐守,那作為鐵杆的陛下黨,蒙毅必須在此時站出來,為陛下說話。
此言一出,李斯頓時心亂如麻。
始皇下方,趙高亦是被嚇得匍匐在地!
李斯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向嬴政哀求道:“陛下饒命啊,將來發生之事,臣也不知啊!臣對陛下一片忠心,日月可鑒!還請陛下看在臣多年勞苦功高的份上,饒臣一條狗命吧!”
李斯是真的慌了!
得罪嬴政,不用說他已經想到了自己將來可能會遭到的下場。
嬴政是何人?
那可是被仙人欽定為排名第一的最強皇帝。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的存在!
曾記得,當年燕國太子丹隻是派人行刺嬴政。
轉過頭,燕國就被嬴政派王翦率領大軍給滅了。燕太子丹的人頭,也被送到了嬴政的案前。
迴想往事,嬴政的恐怖手段一點點浮現在李斯心頭,他從未有過像此刻這般慌亂。
然而就在此時,蒙毅卻沒有打算放過他和趙高
蒙毅繼續進言道:“陛下,今既已從天幕得知,李斯日後竟敢圖謀篡改陛下遺詔。臣請奏陛下,誅殺丞相李斯,並滅其九族,連同中車府令趙高一起,警示天下!”
李斯聞言頓時顫栗!
就在此時,又有一人站出來說表示附議。
李斯慌忙扭頭視之 ,乃齊人博士淳於越也。
李斯早就知道,淳於越乃是朝堂中的儒學大師,向來與他不對付。
隻因淳於越一直想讓嬴政推行以儒家思想治國。而儒家仁政思想,恰恰與他所奉行的法家思想正好相悖。
李斯急了,忙辯駁道:“淳於越,該怎麽處置,是陛下的決斷,汝不過一不入流的博士耳,又怎敢在朝堂上發言?”
他想,好歹他李斯現在還是丞相,雖然陛下有可能會因為將來之事殺了他以絕後患。
但是隻要嬴政還不開口,他就有轉圜的餘地。
同一時間,害怕的還有趙高。
現在始皇帝正在壯年,就是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做出如天幕中那樣大逆不道之事。
趙高同樣哀求道:“陛下饒命,臣,臣就是萬死,也不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求陛下明鑒啊陛下!”
然而,任憑二人哀求聲再淒慘,嬴政就仿佛沒聽見一樣,嘴裏隻來冷冷的下令說道:“傳旨,趙高與李斯二人,竟敢圖謀篡位,並意圖謀害太子。著令廷尉,將李斯全家緝拿,押入大牢,以待審訊。”
“至於趙高……”
嬴政說著,望了下方跪著的趙高一眼。
這個他自從入宮以後,就一直跟隨在他身邊,陪伴了他幾十年的老人。
也算是他的心腹了。
“即日起剝奪其中車府令一職,著令廷尉,同樣將其全家緝拿,押入大牢聽候發落。”
終究是跟了自己幾十年的心腹老人,嬴政還是不忍將趙高就這麽殺了。
更何況,現在的局勢也還沒有到天幕中所顯示的那般危險的地步。
大秦仍在他的掌控之下,一切都還來得及予以改變。
是以他並不著急。
而李斯和趙高二人,聽到陛下隻是將他們押送大牢聽候發落,頓時就鬆了一口氣!
李斯伏地拜道:“微臣以性命擔保,對陛下忠心耿耿,絕不會做出天幕中那樣對陛下,對大秦不忠之事!”
趙高亦是如此,忙伏地表示自己的忠心。
就這樣,李斯和趙高二人還沒說句話,就被負責守衛皇宮大殿的禁軍押著送往了大牢。
待二人走後,扶蘇這才敢出言問道:“父皇既知李斯趙高二人久後必生異心,何不在朝堂上直接將二人正法?卻又為何要將此二人押送往大牢,聽候發落?”
嬴政不答,他的目光環視眾人一眼,最終又深深的望向天幕中的畫麵。
所以劉徹在看到天幕中嬴政去世之後,才會顯得頗為感慨。
大唐,貞觀三年。
二鳳看著天幕上駕崩的嬴政,又看著在他死後,秘不發喪的趙高與李斯二人,密謀擁立胡亥上位。
不由歎息的對群臣說道:“秦始皇啊!他這一生,真要評價他一生的話,也算是有功有過吧!不過更多的,還是功大於過。”
“當然更令人惋惜的是公子扶蘇,要是始皇帝的遺詔不被趙高李斯二人篡改,秦朝是由扶蘇繼位的話,那大秦的曆史,估計也就不會像後來那般二世而亡了。”
“是啊。這麽多天幕看下來,臣等也算是看明白了。嬴政雖然獨斷,但並非像世人口中說的那般殘暴。”
房玄齡跟著感慨一聲,繼而又歎了一句,“隻是可惜,扶蘇終究沒能繼位,大秦也在始皇死後二世而亡了! ”
李世民:“大秦雖亡,但其製度不滅。後世王朝,雖有興衰更迭,但不少還是繼承了始皇帝留下來的製度。比如郡縣製,雖曆經八百餘年,但仍有王朝在用,本朝亦是如此!”
大唐時期,天下地方雖分為道州道縣三級,但那隻是其外在稱謂而已。李世民想表達的,是郡縣製的內核,至今都不曾變過。
大秦。
要說此刻對天幕上的內容,感到最為吃驚的 ,還得是始皇嬴政,與麾下眾多文武大臣。
寬闊的廣場上,始皇帝高高的坐在台階上的主位上。
望著下方的群臣,他的臉色,陰沉如水!
他萬萬沒想到,在自己死後,原來竟然是李斯和趙高二人,篡改了他的遺詔。
不僅如此,此二人篡改了他的詔書不說,竟然還敢矯詔,賜死了他立的太子!
此刻,台下人群中,群臣臉色各異。
李斯感覺這是此生中最為難熬的時刻!
始皇帝的那冰冷的眼神,在望向他時,那眸子裏的寒意,令他不住的打顫。
不等嬴政開口,群臣中便傳出一聲響亮的斥責聲音。
“李斯,你好大的膽子,竟敢在未來,夥同趙高一起,密謀篡改陛下遺詔!”
眾人尋聲望去,隻見說話的,乃是大將軍蒙恬的弟弟,大秦上卿蒙毅。
世人皆知,蒙氏兄弟自幼與陛下一起長大,對陛下那更是忠心耿耿!
蒙恬如今被陛下派往北境駐守,那作為鐵杆的陛下黨,蒙毅必須在此時站出來,為陛下說話。
此言一出,李斯頓時心亂如麻。
始皇下方,趙高亦是被嚇得匍匐在地!
李斯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向嬴政哀求道:“陛下饒命啊,將來發生之事,臣也不知啊!臣對陛下一片忠心,日月可鑒!還請陛下看在臣多年勞苦功高的份上,饒臣一條狗命吧!”
李斯是真的慌了!
得罪嬴政,不用說他已經想到了自己將來可能會遭到的下場。
嬴政是何人?
那可是被仙人欽定為排名第一的最強皇帝。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的存在!
曾記得,當年燕國太子丹隻是派人行刺嬴政。
轉過頭,燕國就被嬴政派王翦率領大軍給滅了。燕太子丹的人頭,也被送到了嬴政的案前。
迴想往事,嬴政的恐怖手段一點點浮現在李斯心頭,他從未有過像此刻這般慌亂。
然而就在此時,蒙毅卻沒有打算放過他和趙高
蒙毅繼續進言道:“陛下,今既已從天幕得知,李斯日後竟敢圖謀篡改陛下遺詔。臣請奏陛下,誅殺丞相李斯,並滅其九族,連同中車府令趙高一起,警示天下!”
李斯聞言頓時顫栗!
就在此時,又有一人站出來說表示附議。
李斯慌忙扭頭視之 ,乃齊人博士淳於越也。
李斯早就知道,淳於越乃是朝堂中的儒學大師,向來與他不對付。
隻因淳於越一直想讓嬴政推行以儒家思想治國。而儒家仁政思想,恰恰與他所奉行的法家思想正好相悖。
李斯急了,忙辯駁道:“淳於越,該怎麽處置,是陛下的決斷,汝不過一不入流的博士耳,又怎敢在朝堂上發言?”
他想,好歹他李斯現在還是丞相,雖然陛下有可能會因為將來之事殺了他以絕後患。
但是隻要嬴政還不開口,他就有轉圜的餘地。
同一時間,害怕的還有趙高。
現在始皇帝正在壯年,就是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做出如天幕中那樣大逆不道之事。
趙高同樣哀求道:“陛下饒命,臣,臣就是萬死,也不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求陛下明鑒啊陛下!”
然而,任憑二人哀求聲再淒慘,嬴政就仿佛沒聽見一樣,嘴裏隻來冷冷的下令說道:“傳旨,趙高與李斯二人,竟敢圖謀篡位,並意圖謀害太子。著令廷尉,將李斯全家緝拿,押入大牢,以待審訊。”
“至於趙高……”
嬴政說著,望了下方跪著的趙高一眼。
這個他自從入宮以後,就一直跟隨在他身邊,陪伴了他幾十年的老人。
也算是他的心腹了。
“即日起剝奪其中車府令一職,著令廷尉,同樣將其全家緝拿,押入大牢聽候發落。”
終究是跟了自己幾十年的心腹老人,嬴政還是不忍將趙高就這麽殺了。
更何況,現在的局勢也還沒有到天幕中所顯示的那般危險的地步。
大秦仍在他的掌控之下,一切都還來得及予以改變。
是以他並不著急。
而李斯和趙高二人,聽到陛下隻是將他們押送大牢聽候發落,頓時就鬆了一口氣!
李斯伏地拜道:“微臣以性命擔保,對陛下忠心耿耿,絕不會做出天幕中那樣對陛下,對大秦不忠之事!”
趙高亦是如此,忙伏地表示自己的忠心。
就這樣,李斯和趙高二人還沒說句話,就被負責守衛皇宮大殿的禁軍押著送往了大牢。
待二人走後,扶蘇這才敢出言問道:“父皇既知李斯趙高二人久後必生異心,何不在朝堂上直接將二人正法?卻又為何要將此二人押送往大牢,聽候發落?”
嬴政不答,他的目光環視眾人一眼,最終又深深的望向天幕中的畫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