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吃瓜的眾人
直播:開局盤點最強帝王 作者:倚欄聽風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良說完,劉邦想想,似乎也隻有這樣才能解釋得通,為何大秦立國之後,就再無有關於秦王後的記載。
原來一切竟是被秦始皇嬴政給抹了去!
接著,還不等眾人開口發問,張良又道:“而且,與眾人以為,秦王嬴政不喜歡扶蘇不同,實際上恰恰相反,嬴政非常喜愛扶蘇這個兒子。”
“隻是出於扶蘇母族反秦的緣故,使得嬴政不好在明麵上立他為太子。所以就隻能一直拖著,直至嬴政臨終之際,才下詔令扶蘇繼承王位。”
之後的事,不用他說,眾人也都明白了。
秦始皇嬴政死後,趙高連同李斯一起,修改始皇遺詔,扶持秦二世胡亥繼位。並以始皇詔書的形式,逼死了當時身處北地的長公子扶蘇。
扶蘇死後不久,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率先舉兵起義,打著的旗號之一就是為公子扶蘇報仇。
想著,劉邦歎道:“留侯此言有理,想當初嬴政要是早立扶蘇為太子,並且扶蘇能順利繼位為秦王的話,想來當時楚地的百姓,應當不會那麽快反的。”
“畢竟,扶蘇的身上,說到底也流著一半楚國王室的血統。以他寬仁的性格,繼位後也定能如嬴政所期待的那樣,能緩和秦國與六國百姓之間的矛盾。”
“不錯。”
提起扶蘇,張良也跟著歎道:“公子扶蘇確實是個好的儲君人選。可惜,他最終還是死了!”
“也由此,斷送了秦國最後的續存希望。”
“唉!”
說到這裏,縱是強如劉邦,也不由得深深的歎了一口氣!
隻能感歎,一切都是命!
…………
同樣是漢朝,元狩二年。
武帝劉徹看著天幕上剛剛播放完的嬴政立後的畫麵。
處在吃瓜狀態的他當即感到好奇不已,於是立馬與群臣討論起來到底嬴政一生中,有沒有立過王後這個話題。
群臣中,博士董仲舒率先站出來說道:“迴稟陛下,臣以為,關於秦始皇是否立過王後這個問題,臣的觀點,與天幕上仙人所說的觀點,是一致的。”
“哦?這麽說,你也讚同,秦始皇一生中,是有立過王後的這個推論嘍?”劉徹聞言,當即有些好奇的說道。
董仲舒點點頭,說道:“臣之所以這樣認為,乃是因為立後製度,乃自古以來就有的古製。”
“在秦始皇之前,秦國的曆代先王,亦均立有王後。何以到了秦始皇這兒,就沒了呢?”
“臣竊以為,正如仙人所說,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秦始皇在位中期時,秦國丞相昌平君熊啟叛秦所導致的。”
“因為他的叛亂 ,導致了秦國在伐楚戰爭中損失了二十萬大軍。因此,總有人要為這個責任負責。”
“而這負責任之人,莫過於當時的秦王嬴政王後,扶蘇的母親羋氏。”
“羋氏很可能因為此事過後,而遭到秦始皇的厭惡或者直接賜死。也由此,嬴政當然不希望這個留有汙點的女人,有任何事跡留在世上,故到了後世,方才沒有一點有關於秦始皇王後的記載。”
“這也是能理解的事!”
劉徹聽罷,點點頭。似乎對這個說法表示讚同。
接著又看向其他人,詢問他們的意見。
“還有其他人,也是這般看法嗎?”他問。
人群中 ,又有一老臣站出來說道:“迴稟陛下,關於秦王後是楚女的事,其實還有一點可以佐證!”
“說。”
一聽此言,劉徹當即來了興趣。
那說話的老臣繼續道:“那便是從史書中記載的,關於扶蘇去世後,楚地人民對他的懷念中得知。”
“扶蘇若非楚國宗室之女,大秦王後之子。那麽在他去世後,則不會有那麽多楚人對他進行哀悼。更有甚者到了後來,陳勝吳廣起兵之際,也是打著為公子扶蘇報仇的旗號起兵的。”
“由此,也更進一步證實了扶蘇的生母是楚人的事實。”
“而以秦王嬴政剛親政時的局麵而論,當時他最渴望得到支持的,便是來自秦廷中,以華陽太後為首的楚係一黨。”
“楚係勢力支持他平定了嫪毐叛亂,那麽作為迴報,嬴政立當時秦國國內,楚係一族首領之女為王後,則是最大的可能。”
“而這,也就是臣為什麽讚同仙人之言的原因。”
“原來如此。”
經他這麽一說 ,劉徹也逐漸想明白了這其中的緣由所在。心中對於秦始皇是否立過王後這件事情,也不再心有疑慮。
而是將目光,又重新放到了天幕之上。
與此同時的大秦。
鹹陽宮外,廣場上。
氣氛雖然壓抑,但主位上的嬴政,卻透過天幕中出現的畫麵,聯想到了他剛親政時,與扶蘇母親羋氏的美好迴憶。
那是一段極其美好的歲月。
可惜,斯人已逝,一切都迴不去了。
他眼光微垂,目光掃過下方眾人一眼,最終落在身旁的公子扶蘇身上。
這一看不要緊,卻見此刻的公子扶蘇側臉上,不知何時,竟早已變得淚流滿麵。
他感到有些吃驚,忙叫了一句:“扶蘇,發生了何事,你竟在大庭廣眾之下流淚?”
“啊?!”
扶蘇乍聽此言,才猛然反應過來,自己竟然流淚了!
這可不好。
他忙擦幹臉上的淚水,有些慌亂的迴稟父皇道:“迴父皇,兒臣剛才隻是……隻是稍稍有些激動,方才落淚,還請父皇莫怪!”
激動?
嬴政仔細一想, 便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定是因為扶蘇看到了天幕中的秦王後才會落淚。
事實上,他又何嚐不是如此呢?
隻不過他是君王,當著眾臣的麵,不好表達出來罷了。
“下不為例!”嬴政語氣清冷的道,配上依舊冷淡的表情,讓人看不出悲喜。
扶蘇連忙點頭稱是。
而在下方,群臣見到這一幕後,心中害怕之餘,卻是紛紛起了各自的心思。
大秦至今尚無太子,儲君之位未定。
雖然依照之前天幕中的預言,大秦可能會二世而亡。
但是如今,隨著陛下的上榜,極有可能一切都將會發生新的改變。
而且更讓人驚訝的是,隨著仙榜的出現,公子扶蘇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也越發變得穩固。
如此一來,明眼人都能看出,陛下這是有意立扶蘇為儲君。
至於傳聞中極其受寵的公子胡亥, 隻怕是再無機會了。
原來一切竟是被秦始皇嬴政給抹了去!
接著,還不等眾人開口發問,張良又道:“而且,與眾人以為,秦王嬴政不喜歡扶蘇不同,實際上恰恰相反,嬴政非常喜愛扶蘇這個兒子。”
“隻是出於扶蘇母族反秦的緣故,使得嬴政不好在明麵上立他為太子。所以就隻能一直拖著,直至嬴政臨終之際,才下詔令扶蘇繼承王位。”
之後的事,不用他說,眾人也都明白了。
秦始皇嬴政死後,趙高連同李斯一起,修改始皇遺詔,扶持秦二世胡亥繼位。並以始皇詔書的形式,逼死了當時身處北地的長公子扶蘇。
扶蘇死後不久,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率先舉兵起義,打著的旗號之一就是為公子扶蘇報仇。
想著,劉邦歎道:“留侯此言有理,想當初嬴政要是早立扶蘇為太子,並且扶蘇能順利繼位為秦王的話,想來當時楚地的百姓,應當不會那麽快反的。”
“畢竟,扶蘇的身上,說到底也流著一半楚國王室的血統。以他寬仁的性格,繼位後也定能如嬴政所期待的那樣,能緩和秦國與六國百姓之間的矛盾。”
“不錯。”
提起扶蘇,張良也跟著歎道:“公子扶蘇確實是個好的儲君人選。可惜,他最終還是死了!”
“也由此,斷送了秦國最後的續存希望。”
“唉!”
說到這裏,縱是強如劉邦,也不由得深深的歎了一口氣!
隻能感歎,一切都是命!
…………
同樣是漢朝,元狩二年。
武帝劉徹看著天幕上剛剛播放完的嬴政立後的畫麵。
處在吃瓜狀態的他當即感到好奇不已,於是立馬與群臣討論起來到底嬴政一生中,有沒有立過王後這個話題。
群臣中,博士董仲舒率先站出來說道:“迴稟陛下,臣以為,關於秦始皇是否立過王後這個問題,臣的觀點,與天幕上仙人所說的觀點,是一致的。”
“哦?這麽說,你也讚同,秦始皇一生中,是有立過王後的這個推論嘍?”劉徹聞言,當即有些好奇的說道。
董仲舒點點頭,說道:“臣之所以這樣認為,乃是因為立後製度,乃自古以來就有的古製。”
“在秦始皇之前,秦國的曆代先王,亦均立有王後。何以到了秦始皇這兒,就沒了呢?”
“臣竊以為,正如仙人所說,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秦始皇在位中期時,秦國丞相昌平君熊啟叛秦所導致的。”
“因為他的叛亂 ,導致了秦國在伐楚戰爭中損失了二十萬大軍。因此,總有人要為這個責任負責。”
“而這負責任之人,莫過於當時的秦王嬴政王後,扶蘇的母親羋氏。”
“羋氏很可能因為此事過後,而遭到秦始皇的厭惡或者直接賜死。也由此,嬴政當然不希望這個留有汙點的女人,有任何事跡留在世上,故到了後世,方才沒有一點有關於秦始皇王後的記載。”
“這也是能理解的事!”
劉徹聽罷,點點頭。似乎對這個說法表示讚同。
接著又看向其他人,詢問他們的意見。
“還有其他人,也是這般看法嗎?”他問。
人群中 ,又有一老臣站出來說道:“迴稟陛下,關於秦王後是楚女的事,其實還有一點可以佐證!”
“說。”
一聽此言,劉徹當即來了興趣。
那說話的老臣繼續道:“那便是從史書中記載的,關於扶蘇去世後,楚地人民對他的懷念中得知。”
“扶蘇若非楚國宗室之女,大秦王後之子。那麽在他去世後,則不會有那麽多楚人對他進行哀悼。更有甚者到了後來,陳勝吳廣起兵之際,也是打著為公子扶蘇報仇的旗號起兵的。”
“由此,也更進一步證實了扶蘇的生母是楚人的事實。”
“而以秦王嬴政剛親政時的局麵而論,當時他最渴望得到支持的,便是來自秦廷中,以華陽太後為首的楚係一黨。”
“楚係勢力支持他平定了嫪毐叛亂,那麽作為迴報,嬴政立當時秦國國內,楚係一族首領之女為王後,則是最大的可能。”
“而這,也就是臣為什麽讚同仙人之言的原因。”
“原來如此。”
經他這麽一說 ,劉徹也逐漸想明白了這其中的緣由所在。心中對於秦始皇是否立過王後這件事情,也不再心有疑慮。
而是將目光,又重新放到了天幕之上。
與此同時的大秦。
鹹陽宮外,廣場上。
氣氛雖然壓抑,但主位上的嬴政,卻透過天幕中出現的畫麵,聯想到了他剛親政時,與扶蘇母親羋氏的美好迴憶。
那是一段極其美好的歲月。
可惜,斯人已逝,一切都迴不去了。
他眼光微垂,目光掃過下方眾人一眼,最終落在身旁的公子扶蘇身上。
這一看不要緊,卻見此刻的公子扶蘇側臉上,不知何時,竟早已變得淚流滿麵。
他感到有些吃驚,忙叫了一句:“扶蘇,發生了何事,你竟在大庭廣眾之下流淚?”
“啊?!”
扶蘇乍聽此言,才猛然反應過來,自己竟然流淚了!
這可不好。
他忙擦幹臉上的淚水,有些慌亂的迴稟父皇道:“迴父皇,兒臣剛才隻是……隻是稍稍有些激動,方才落淚,還請父皇莫怪!”
激動?
嬴政仔細一想, 便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定是因為扶蘇看到了天幕中的秦王後才會落淚。
事實上,他又何嚐不是如此呢?
隻不過他是君王,當著眾臣的麵,不好表達出來罷了。
“下不為例!”嬴政語氣清冷的道,配上依舊冷淡的表情,讓人看不出悲喜。
扶蘇連忙點頭稱是。
而在下方,群臣見到這一幕後,心中害怕之餘,卻是紛紛起了各自的心思。
大秦至今尚無太子,儲君之位未定。
雖然依照之前天幕中的預言,大秦可能會二世而亡。
但是如今,隨著陛下的上榜,極有可能一切都將會發生新的改變。
而且更讓人驚訝的是,隨著仙榜的出現,公子扶蘇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也越發變得穩固。
如此一來,明眼人都能看出,陛下這是有意立扶蘇為儲君。
至於傳聞中極其受寵的公子胡亥, 隻怕是再無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