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威鳳賦
直播:開局盤點最強帝王 作者:倚欄聽風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諸天位麵。
秦朝。
嬴政聽著這一長串李世民的封號,隻覺得好陌生。
他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秦明說的最後一句,李世民此刻勢力僅次於皇帝李淵和太子李建成之下。
嬴政歎道:“朕雖然聽不懂這天幕中仙人所說的官職稱號是什麽意思,但聽起來就感覺很厲害的樣子。”
“尤其是仙人那最後說的一句話,更是讓朕感到心驚 ,才二十一歲,李世民的權勢 ,就已經達到了僅次於皇帝和太子之下。”
看了李世民的事跡之後,嬴政心想,要是他也有李世民這樣一個兒子就好了,那大秦的基業,也就後繼有人了。
扶蘇道:“父皇不用感覺,這個李世民就是很厲害,並且看這架勢,隻怕他此時已經是達到了位極人臣的地步。”
此話一出,眾人心中皆是一怔。
紛紛在心中暗想,二十一歲的頂級權臣,這是什麽概念?
想當初大秦現任第一丞相李斯,從一個相府的門客做起,直到花了幾十年,才熬走了第一任丞相呂不韋和第二任丞相昌平君羋啟成功上位。
結果這個李世民,他僅僅以因為是皇子的身份,又立了軍功,便輕易的做到了別人一生都做不到的事。
這簡直是,人比人 ,氣死人!
另一邊,漢朝。
建安八年,許都城中,司空府內。
曹操在聽完李世民的封號和地位之後更是驚唿:“臥槽,我本以為楊堅和李淵的晉升之路都已經夠變態的了,沒想到居然還有比他們更變態。二十一歲就做到了位極人臣,權勢僅次於皇帝和太子的地步,這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曹操是真的鬱悶。
想他老曹苦熬半生,好不容易在亂世之中崛起, 打著奉天子以令不臣的話旗號,征討四方諸侯。想來至今也有八年了 ,而他的官職,卻也不過從當初的奮威將軍晉升到了如今的司空之位。
司空,不過是朝廷三公之一。
而那李世民呢,僅僅二十一歲 ,就已經做到了尚書令,左右武侯大將軍,雍州牧,涼州總管兼益州道總管的職位。
別說這些官職他沒聽說過,就隻聽封號之名,就已經讓他感到震驚了。
心想這李世民的晉升之路,當真是與旁人不同。比起其他權臣還需要多年經營,一步步掌握軍政大權,最終才能登上權臣頂端之位。
曹操表示在李世民麵前那都弱爆了。
見識過晉升最快的權臣是什麽樣子的嗎?
李世民就是最好的例子。
明朝。
洪武十二年
朱元璋歎道:“秦王李世民之功勞固然冠絕天下,但緊隨而來的是他那足以威脅到太子之位的權勢,簡直不要太過膨脹!”
“秦王李世民說到底隻是一個王。若非他的父皇是李淵,才能給予他如此大的權力。否則換做任何一個皇帝,則勢必會打壓他的權力。”
“因為李世民他太可怕了!如此英雄人物,若不及早打壓,那下場則就和後來的李淵一樣了。”
確實。
老朱身邊,太子朱標也跟著點點頭說道:“父皇說的極是,縱觀古今,除了唐太宗李世民之外,還從未見到有哪朝哪代的皇子權勢,大到可以和皇帝太子儲君叫板,這唐太宗也算是獨一份了!”
朱標說罷,想想自己的幾個弟弟中,幸好沒有出現權勢類如李世民般強大的兄弟。
便是強如老二老三老四三人,他們各自麾下的兵馬集結起來,雖也有十幾萬之眾,但是朱標自信,弟弟們還強大到敢造他反的地步。
與此相比,武德時期秦王李世民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就要慘得多了!
唐,武德朝。
李建成越聽秦明講述李世民的功績,心中就越發陰暗難受。
明明他才是大唐名正言順的嫡長子太子,可是為什麽,所有人的目光與讚美,都聚在二弟李世民的身上?
他李建成,大唐太子,明明也很強好不好?
可為什麽,天道竟如此不公!
李建成心中充滿了怨憤的情緒。
而這一幕,恰好被身旁一直暗藏野心的李元吉給瞧了個正著。
李元吉這時候趁熱打鐵慫恿道:“大哥,方才的事 ,你想得怎麽樣?明明你心中也很不甘的不是嗎?不想看到李世民坐上那個位置。”
李建成雙目緊閉,臉上緊跟著露出一抹決然之色,說道:“你說的那件事,我會考慮,隻不過現在不是說話的地方,等天幕結束,我們迴去後再謀劃。”
“好。”
李元吉也知道,此時地並非謀劃大業的地方,是以微微點頭之後,便就不再多言。
天幕上,繼秦明說完李世民柏壁之戰後,頓了頓,複又響起他清脆的聲音。
“說完了柏壁之戰,我們再來聊聊唐太宗李世民生涯中最輝煌的第二場戰役,那便是虎牢之戰!”
“說起此役,相信大唐之後,稍微懂點曆史的人都知道,這將是大唐真正定鼎天下的奠基之戰。而此戰的主角,毫無疑問,又是我們的鳳皇陛下。”
大唐。
貞觀初年。
李世民聽到秦明這番話,整個人卻是一愣。
“什麽意思?”仙人說要繼續訴說朕的虎牢關之戰,朕倒是能理解, 就是這鳳皇陛下的稱謂,卻是何意?”
他接著滿臉疑惑的看向眾臣,問:“諸卿,你們可有誰知道,仙人這稱唿朕為鳳皇之名的原因,卻是何故?”
眾臣都你望我,我望你 ,不明白這是什麽意思。
這時,就在幾人疑惑之際,就聽得秦明解惑道:
“至於為什麽要稱李世民為鳳皇陛下?則是因為,唐太宗在貞觀七年時,曾作過一篇威鳳賦,賦中他以威鳳自比,故有此稱謂。”
“且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唐太宗威鳳賦中所描述的鳳凰遭遇,剛好與他的前半生遭遇所符合。所以,威鳳賦不僅是一篇文章,更是太宗對過往的追思與懷念。”
“是嗎?想不到事情的原因 ,竟是如此。”
貞觀三年,明白了前因後果的李世民恍然大悟。
原來 ,這就是仙人稱唿他為鳳皇的原因啊。
威鳳賦,到底是一篇怎樣的賦,雖是他以後所作,但堂堂太宗皇帝卻已經開始有所期待了。
秦朝。
嬴政聽著這一長串李世民的封號,隻覺得好陌生。
他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秦明說的最後一句,李世民此刻勢力僅次於皇帝李淵和太子李建成之下。
嬴政歎道:“朕雖然聽不懂這天幕中仙人所說的官職稱號是什麽意思,但聽起來就感覺很厲害的樣子。”
“尤其是仙人那最後說的一句話,更是讓朕感到心驚 ,才二十一歲,李世民的權勢 ,就已經達到了僅次於皇帝和太子之下。”
看了李世民的事跡之後,嬴政心想,要是他也有李世民這樣一個兒子就好了,那大秦的基業,也就後繼有人了。
扶蘇道:“父皇不用感覺,這個李世民就是很厲害,並且看這架勢,隻怕他此時已經是達到了位極人臣的地步。”
此話一出,眾人心中皆是一怔。
紛紛在心中暗想,二十一歲的頂級權臣,這是什麽概念?
想當初大秦現任第一丞相李斯,從一個相府的門客做起,直到花了幾十年,才熬走了第一任丞相呂不韋和第二任丞相昌平君羋啟成功上位。
結果這個李世民,他僅僅以因為是皇子的身份,又立了軍功,便輕易的做到了別人一生都做不到的事。
這簡直是,人比人 ,氣死人!
另一邊,漢朝。
建安八年,許都城中,司空府內。
曹操在聽完李世民的封號和地位之後更是驚唿:“臥槽,我本以為楊堅和李淵的晉升之路都已經夠變態的了,沒想到居然還有比他們更變態。二十一歲就做到了位極人臣,權勢僅次於皇帝和太子的地步,這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曹操是真的鬱悶。
想他老曹苦熬半生,好不容易在亂世之中崛起, 打著奉天子以令不臣的話旗號,征討四方諸侯。想來至今也有八年了 ,而他的官職,卻也不過從當初的奮威將軍晉升到了如今的司空之位。
司空,不過是朝廷三公之一。
而那李世民呢,僅僅二十一歲 ,就已經做到了尚書令,左右武侯大將軍,雍州牧,涼州總管兼益州道總管的職位。
別說這些官職他沒聽說過,就隻聽封號之名,就已經讓他感到震驚了。
心想這李世民的晉升之路,當真是與旁人不同。比起其他權臣還需要多年經營,一步步掌握軍政大權,最終才能登上權臣頂端之位。
曹操表示在李世民麵前那都弱爆了。
見識過晉升最快的權臣是什麽樣子的嗎?
李世民就是最好的例子。
明朝。
洪武十二年
朱元璋歎道:“秦王李世民之功勞固然冠絕天下,但緊隨而來的是他那足以威脅到太子之位的權勢,簡直不要太過膨脹!”
“秦王李世民說到底隻是一個王。若非他的父皇是李淵,才能給予他如此大的權力。否則換做任何一個皇帝,則勢必會打壓他的權力。”
“因為李世民他太可怕了!如此英雄人物,若不及早打壓,那下場則就和後來的李淵一樣了。”
確實。
老朱身邊,太子朱標也跟著點點頭說道:“父皇說的極是,縱觀古今,除了唐太宗李世民之外,還從未見到有哪朝哪代的皇子權勢,大到可以和皇帝太子儲君叫板,這唐太宗也算是獨一份了!”
朱標說罷,想想自己的幾個弟弟中,幸好沒有出現權勢類如李世民般強大的兄弟。
便是強如老二老三老四三人,他們各自麾下的兵馬集結起來,雖也有十幾萬之眾,但是朱標自信,弟弟們還強大到敢造他反的地步。
與此相比,武德時期秦王李世民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就要慘得多了!
唐,武德朝。
李建成越聽秦明講述李世民的功績,心中就越發陰暗難受。
明明他才是大唐名正言順的嫡長子太子,可是為什麽,所有人的目光與讚美,都聚在二弟李世民的身上?
他李建成,大唐太子,明明也很強好不好?
可為什麽,天道竟如此不公!
李建成心中充滿了怨憤的情緒。
而這一幕,恰好被身旁一直暗藏野心的李元吉給瞧了個正著。
李元吉這時候趁熱打鐵慫恿道:“大哥,方才的事 ,你想得怎麽樣?明明你心中也很不甘的不是嗎?不想看到李世民坐上那個位置。”
李建成雙目緊閉,臉上緊跟著露出一抹決然之色,說道:“你說的那件事,我會考慮,隻不過現在不是說話的地方,等天幕結束,我們迴去後再謀劃。”
“好。”
李元吉也知道,此時地並非謀劃大業的地方,是以微微點頭之後,便就不再多言。
天幕上,繼秦明說完李世民柏壁之戰後,頓了頓,複又響起他清脆的聲音。
“說完了柏壁之戰,我們再來聊聊唐太宗李世民生涯中最輝煌的第二場戰役,那便是虎牢之戰!”
“說起此役,相信大唐之後,稍微懂點曆史的人都知道,這將是大唐真正定鼎天下的奠基之戰。而此戰的主角,毫無疑問,又是我們的鳳皇陛下。”
大唐。
貞觀初年。
李世民聽到秦明這番話,整個人卻是一愣。
“什麽意思?”仙人說要繼續訴說朕的虎牢關之戰,朕倒是能理解, 就是這鳳皇陛下的稱謂,卻是何意?”
他接著滿臉疑惑的看向眾臣,問:“諸卿,你們可有誰知道,仙人這稱唿朕為鳳皇之名的原因,卻是何故?”
眾臣都你望我,我望你 ,不明白這是什麽意思。
這時,就在幾人疑惑之際,就聽得秦明解惑道:
“至於為什麽要稱李世民為鳳皇陛下?則是因為,唐太宗在貞觀七年時,曾作過一篇威鳳賦,賦中他以威鳳自比,故有此稱謂。”
“且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唐太宗威鳳賦中所描述的鳳凰遭遇,剛好與他的前半生遭遇所符合。所以,威鳳賦不僅是一篇文章,更是太宗對過往的追思與懷念。”
“是嗎?想不到事情的原因 ,竟是如此。”
貞觀三年,明白了前因後果的李世民恍然大悟。
原來 ,這就是仙人稱唿他為鳳皇的原因啊。
威鳳賦,到底是一篇怎樣的賦,雖是他以後所作,但堂堂太宗皇帝卻已經開始有所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