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玄宗西逃後,叛軍攻入長安,對著城內的百姓就是一陣屠戮。上至公卿王侯,下至黎民黔首,皆不得以幸免。”


    “之後,大唐雖有肅宗,代宗父子,力挽狂瀾,平定安史之亂。但昔日的盛唐氣象,終不複存矣!”


    “此後的大唐,就像是一個大病初愈的病人。看起來雖然還算強大,卻不過是一擊就碎而已。也由此,引得周邊無數政權,都想著在大唐這個巨人身上,撕下一塊肥肉。”


    秦明說罷,接著在係統直播間內,放出一張大唐中後期的版圖變化圖。


    【唐至德元年,756年,吐蕃取巂州及威武等諸城,入屯石堡。】


    【至明年,至德二年,再次入侵,取廓、霸、岷等州及河源、莫門軍。】


    【又寶應元年,762年,吐蕃再犯,陷臨洮,取秦、成、渭等州。】


    【明年,使散騎常侍李之芳、太子左庶子崔倫往聘,吐蕃留不遣。破西山合水城。明年,入大震關,取蘭、河、鄯、洮等州,於是隴右地盡亡。】


    秦明:“安史之亂後,唐不複昔日盛景。吐蕃則趁唐朝內亂之際,大肆派兵兼並唐隴右諸州縣。”


    “其中河西走廊地區,雖在唐宣宗大中年間短暫迴歸,但此後很快便又丟失了。由此,河西走廊遂自絕中國六百餘年。而西域地區,更是一度脫離中國之外長達千餘年。”


    此話一出。


    西漢武帝位麵,劉徹坐不住了。


    他眼看著天幕上被吐蕃所占領的河西走廊及西域之地。


    不禁憤怒道:“豈有此理,後世之君是怎麽搞的?西域丟失了也就算了。可是河西走廊,這麽重要的地方,那可是我大漢費盡千辛萬苦才打下來的地方。”


    “後世朝代雖不是我大漢劉氏之後,但好歹也是我漢家子孫後裔。祖宗故地,怎麽能說丟就丟呢?真是氣死氣我了!”


    和他一樣感到氣憤的,還有劉詢。


    西漢劉詢位麵。


    劉詢同樣怒其不爭道:“大唐,因為一場安史之亂,先是丟了西域故地不說。再然後,竟然把曆代王朝一直所控製的隴右河西之地也丟了。”


    “如此看來,煌煌大唐,同樣也逃不過盛衰興亡的命運!”


    …………


    秦明:“除了丟失河西走廊之外。另一邊,遼東之地,則是自唐玄宗天寶二年,將安東都護府內遷至遼西故郡開始。漸漸的,大唐也跟著失去了對遼東故地的控製。”


    “據舊唐書,地理誌記載:“今舉天寶十一載地理。唐土東至安東府,西至安西府,南至日南郡,北至單於府。南北如前漢之盛,東則不及,西則過之。漢地東至樂浪、玄菟,今高麗、渤海是也。今在遼東,非唐土也。”


    “也就是說,遼東故地,自唐玄宗天寶年間,便已丟失。”


    大唐,貞觀三年。


    此刻的李世民該說不說,已經麻了。


    他萬萬沒想到,他一手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大唐天下,想不到到後期,竟然會丟失這麽多地方。


    遼東,隴右,西域,還有劍南諸州,哪一處地方,被周邊國家占去,都宛如是在他的心頭上割血。


    然而這還沒完,秦明接著說道:“同樣是在唐玄宗開元年間,與此同時的西南洱海地區,有著六個實力弱小的小國,號稱六詔。”


    “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在唐朝的支持下,六詔之一的蒙舍詔首領皮邏閣兼並其它五詔,統一了洱海地區,南詔政權從此建立。這也是雲貴地區,自南北朝之後,又一次再西南地區建立政權的開始。”


    “此後,南詔國疆域不斷擴大,蠶食大唐西南周邊各州縣。表麵上,南詔雖臣服於唐朝,受其冊封。實際上,卻是一個獨立於中原王朝之外的國家。”


    好家夥,經秦明這麽一說,大唐,李世民心中不由得更難過了。秦明的話,無疑是在他悲傷的心上,接著又撒了一把鹽。


    他細數秦明之前所說的他大唐丟失的地方。


    先是遼東故地被崛起於當地的渤海國占了。


    然後是隴右和西域地區,被吐蕃占了。


    現在,就連雲貴也被南詔國給占了。


    還有之前仙人介紹朱棣時所說的交織故地,同樣建國大越,自立於中國之外。


    如此說來,他大唐後期的皇帝,到底敗了多少家業啊。


    李世民不禁仰天悲憤自問:


    “仙人如此訴說我大唐安史之亂後所丟失的地方,是在映射我大唐後世之君無能嗎?不然,怎麽會接二連三的失地?還連最基本的漢家故地也失了。”


    李世民說話間,原本自信的眸子,也在這一刻變得暗淡無光。


    群臣眼見自家陛下如此悲憤的模樣,不禁趕緊上前勸慰道:“陛下 ,你可千萬不要自責啊,後世兒孫的做下的禍,又豈能與陛下您相幹呢?”


    李世民悲泣道:“話雖如此不假,但縱容周邊國家 ,侵蝕我大唐疆土的,是朕的子孫啊!子孫無能,致使丟失我漢家故地,朕既聞之,又豈能不傷心難過呢?”


    說罷,一向性情中人的二鳳皇帝,不禁淚如雨下。


    另一邊,宋朝,紹興十二年。


    與唐太宗李世民為知曉子孫後代失地,傷心難過不同。


    慫高宗趙構卻是洋洋自得的對群臣說道:“諸位卿家也看到了吧。仙人都說了,漢家故地之失,乃是自盛唐而始。”


    “若非唐朝養虎為患,致使大唐邊疆之地,為異族所並,到了我大宋太祖立國,又豈有四夷並立之患也。”


    “要我說,唐末藩鎮之亂,始與安史。開中華喪權失地的開端,也是從唐始。又豈是隻有我大宋一朝,向異族割地稱臣哉?”


    趙構說這話,完全是不要碧蓮。


    群臣中,不少有自知之明的大臣,卻是在心中暗暗吐槽趙構道:“我的官家呦,人家大唐就是再弱,後期的國土麵積也不是我們大宋巔峰時期可以相提並論。”


    “更何況大唐巔峰時期,那可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存在。而反觀我們大宋呢?從太宗皇帝開始,就一代不如一代。”


    “先是被遼國揍,後來被金國揍。到了官家您這一代,更是被金國揍得都割地稱臣納貢了。您怎還有臉 ,在這裝逼呢,簡直臭不要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開局盤點最強帝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倚欄聽風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倚欄聽風雨並收藏直播:開局盤點最強帝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