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李治。秦明想了想,接下來他心目中足以能上榜,並且排到第八的兩個帝王。


    其一那必然是元朝開國之君,元世祖忽必烈。


    這個由非漢族出身的統治者,完成了繼唐末以來,中華大地再一次大一統的皇帝。


    他,有資格排到第八位。


    當然,秦明知道,此排名一旦發出去,必然會遭到很多非議,但是他不在乎。


    因為在秦明看來,忽必烈雖是蒙古人,卻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何況當今時代,五十六個民族兄弟繼姐妹俱是一家。


    隻要是對華夏統一有功的皇帝,即便不是漢族,上榜了也並無不可。


    於是秦明說幹就幹。


    開始向諸天曆史位麵的人,訴說起了忽必烈的人生故事。


    “接下來是排名第八的皇帝,第一位,大元世祖孛兒隻斤.忽必烈!”


    “唿!”


    元朝,中統年間,此刻還隻是蒙古大汗,並沒有稱帝的忽必烈,突然聽天幕中仙人提起了自己,頓時整個人精神一震。


    “仙人,會怎樣訴說本汗的功績呢?”忽必烈望著天幕,神情無比期待的說道。


    秦明:“孛兒隻斤.忽必烈,元太祖成吉思汗鐵木真之孫,監國托雷之子,元憲宗蒙哥汗之弟,生於公元1215年……”


    隨著秦明的聲音響起,天幕上的畫麵逐漸變成了一卷夾雜著金戈鐵馬碰撞聲的地圖。


    地圖緩緩展開,上麵顯現出蒙古,金,西夏,南宋,吐蕃,大理等諸國的疆域所在。


    接著,隻聽見秦明緩緩說道:“當是時,天下金,宋,蒙古,吐蕃,大理,西遼等國互相並立。元世祖忽必烈,就出生在這樣一個紛亂不堪,諸國之間,相互攻伐的亂世。”


    “元世祖少年時,在祖父成吉思汗的影響下逐漸長大。長大後的他,不僅繼承了祖父的英明睿智,侍母至孝的名聲更是傳遍大漠,使其深得祖父成吉思汗的喜歡。”


    “成吉思汗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欲安邦定國者,必悉唐宗兵法。而忽必烈和祖父一樣,同樣極為崇拜唐太宗,並立誌要成為像唐太宗天可汗那樣,威德加於四方的人。”


    “所以當忽必烈成為藩王後,他就開始效仿唐太宗李世民,禮賢下士,積極搜羅人才,並大量學習漢族儒家經典,籠絡北方金國漢人名士,為己所用。”


    “終於,忽必烈身邊成功聚集起了一批由漢人儒士,西藏喇嘛,以及蒙古,色目等人結合組成的政治集團,史稱金蓮川幕府。”


    大唐,貞觀三年。


    李世民聽著天幕上秦明對忽必烈金蓮川幕府的介紹,不由想起了自己昔日麾下的天策府。


    放眼望去,如今他的貞觀朝廷上,幾乎所有的重臣,都是出自昔日天策府的成員。


    於是李世民不禁歎道:“這個忽必烈,不愧是以朕為楷模,處處都學習朕,不得不說,還模仿得挺像。”


    李世民說這話,確實是他在忽必烈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就是不知道,這個忽必烈,有沒有像他一樣,也是踩著兄弟的鮮血上位的。


    想到這裏,李世民不禁對忽必烈接下來的事跡更加感興趣了。


    秦明道:“公元1252年,忽必烈在蒙哥汗的命令下,率領十萬大軍征討雲南大理國,一年後,大理國滅亡。城破,忽必烈本欲屠城,但在手下謀士劉秉忠的建議下,最終選擇對投降的大理國百姓秋毫無犯,此舉,為忽必烈收攏了大批人心。”


    “此後,當時的蒙古大汗蒙哥任命忽必烈管轄所占領的漢地,忽必烈在其背封地內重用漢人,興辦學校,崇儒尊孔,勸課農桑 是蒙古曆代大汗中,難得的漢化派。”


    南北朝,北魏太和十四年。


    此時的孝文帝拓跋宏亦才剛剛親政不久。


    當看到天幕上秦明所說到的忽必烈,和他一樣,也是及其推崇漢文化,並且得到了仙人的讚揚後。


    這無疑更加堅定了他漢化改革的決心。


    孝文帝當即下令:“傳旨,即日起,國朝中凡是鮮卑貴族, 一律改為漢姓,說漢語,寫漢字,改漢名,由朕皇室帶頭開始!”


    “朝中膽敢有不遵召令者,殺無赦!”


    一時間,朝堂上,漢族出身的官員紛紛叫好。而那些鮮卑貴族們,即便心中再有不滿,也不敢當著皇帝麵說出來,隻得隨著潮流應聲附和。


    秦明還不知道,因為他的介紹,使得原本曆史上孝文帝的改革又提前了一大步。


    此時的他,依舊在自顧自的在直播間科普著。


    “公元1259年,蒙哥汗死於釣魚城,由於生前沒有指定繼承人,忽必烈瞅準這個機會,隨即與兄弟阿裏不哥展開汗位爭奪戰。最終,阿裏不哥不敵被俘,忽必烈繼任蒙古大汗位,史稱薛禪汗。”


    此刻的天幕中,畫麵逐漸由蒙古南征變成忽必烈與阿裏不哥為了汗位,雙方軍隊打得頭破血流的畫麵。


    最終忽必烈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成了蒙古大汗。


    大唐,李世民看到這一幕。


    直接不知道該怎麽形容了。


    該怎麽說呢,這個上榜的忽必烈人生經曆和他不說一模一樣,至少也有八九分像。


    一樣的少年英才,一樣的能征善戰。


    還一樣的組建自己的核心政治班底,最後就連兩人上位的方式,也都出奇的相似。


    都是踩著兄弟的屍骨上位的。


    “這個忽必烈,有點意思,在他身上朕仿佛看到了,另外一個自己。”李世民下意識的感慨的說道。


    台下眾臣一個個都眼觀鼻,鼻觀心,表現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


    隻有魏征,在聽到李世民的感慨後,敢於站出來說道:“陛下殺兄弑弟,已經是有悖人倫。今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此臣為陛下羞愧也!”


    一句話,把李世民大好的心情給說沒了。


    李世民指著魏征,氣不打一處來道:“魏征,朕哪裏以殺兄弑弟為榮了。朕隻是感慨,那忽必烈的人生經曆,與朕相似而已,這有何錯?”


    魏征依舊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道:“正因陛下開了好頭,所以才會爭相引得後世之君的模仿。天幕不是說了嗎?那元世祖的楷模,正是陛下也。”


    “臣以為,陛下既要做後世之君的楷模,就當以身作則,成為一代千古明君,隻有這樣,後世人才不會盯著陛下殺兄弑弟的汙點不放。”


    “臣之所諫言,皆是為了陛下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開局盤點最強帝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倚欄聽風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倚欄聽風雨並收藏直播:開局盤點最強帝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