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娘迴到家中,拿出了家中的相冊,翻看了起來。
照片中的過往像過電影般在自己腦子裏迴放,將手放在照片上,仿佛在摸自己兩個兒子的臉,她已經挺長時間沒拿相冊出來看了。
事情剛出的時候,她每天都要拿著相冊翻看,幾乎每日都是以淚洗麵,但是她知道家裏還有事要她處理。
她不能一直這樣,在最難過的時候,她想過要不就一了百了算了,是白華奶奶勸住了她,讓她重新提起繼續活著的想法。
就算是為了死去的老陳和兩個兒子,她也要繼續活著,白華奶奶告訴她人死了,魂還在天上看著你呢!不會想讓自己陪著他們去的。
白華奶奶的話說的十分確定,確定到仿佛這一切本來就是那樣一般,確定到她根本沒考慮過封建迷信那迴事兒,或者是她自己願意這樣相信吧!
她堅信白華奶奶的話,決定重新開始好好活著。
時間能衝淡一些,漸漸的她翻相冊的頻率開始降低,她真的重新開始活著。
那份愛、那份痛苦仍然還在,隻不過被她暫時藏了起來。
但是今天了解到了宋詩情的遭遇,讓她又將她的這份情感翻了出來。
出事的時候,家裏的大兒子十九歲,小兒子隻有十五歲。大兒子學習不好開始去跟父親開大車,二兒子學習很好,剛上六中,還分到了小班裏,一切都很好。
陳娘翻看自己兩個孩子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迴想著兩個兒子的點點滴滴。
丈夫和兩個兒子的離開不光是讓她失去了親人,還讓她失去了妻子和母親的身份,而給她留下的隻有一個寡婦的名號。
沒有人喊她媳婦了,更沒有人從一大早就開始‘媽’、‘媽’的喊了。
從那時開始,她不用每天惦記著家裏的幾個男人吃沒吃飽、穿沒穿暖了,這一些都沒了,生活好像沒有一點掛念了。
可是今天了解到宋詩情的經曆,她好像又生出了一份惦記。
可能是出於同情,可能是出於兩人相同的命運,也可能是出於一個母親的母愛,陳娘想對宋詩情好一些。
白華奶奶去世的時候,她也對白華有過同樣的惦記。
後來發現白華真的很要強,好像不需要周圍人的幫助,什麽事都想著自己解決。
這一點跟她很像,她特別能明白白華的做法,也就慢慢的不再關注白華。
是上次白彥波在白華家裏鬧事,她怕白華年紀小解決不了麻煩,才湊到近前看看是怎麽迴事兒,這才發現了宋詩情。
有好奇的原因,也有關心的原因,她決定來看看是怎麽迴事兒。
看到了宋詩情自己在家裏,她也不好意思問,白華迴來後,她也沒想好,就默默拿著鐵鍬迴家了。
直到下午跟宋詩情聊天之後,她不知道為什麽,這丫頭為啥下午跟她聊天跟上午的態度不一樣了,她不知道白華已經把她家裏的事情告訴了她。
宋詩情跟她聊天的時候好像親近了不少,直到吃飯的時候,聽到了白華的話。
她不知道該怎麽說,即使是自己經曆過同樣的事情,她也不會如何安慰宋詩情,她知道別人的安慰作用不大,隻能自己熬過去。
她隻能低頭吃飯。
在白華洗碗、練拳的時候,宋詩情把自己的事情給她說了,也跟她說自己也知道她家裏的事情了。
她這才明白為何下午宋詩情跟她說話的感覺不一樣了。
兩個人都哭了,為去世的家人而哭,為彼此而哭,也是為自己而哭。
宋詩情在她眼裏和白華不一樣,是個漂亮、柔弱的小姑娘,讓她她從心裏有一種憐愛。
由於類似的經曆,讓她心疼這個可憐又堅強的小姑娘,讓她不知不覺的在心裏裝著她。
想要跟她聊聊天,就像那幾年白華奶奶跟她聊天一樣。
……
白華和宋詩情送走了陳娘之後,白華繼續研究師父給他的視頻,找了個本子,記錄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準備一起去問師父。
宋詩情在看電視,相比白華家縫紉機上的小說,《甄嬛傳》的劇情還是占了上風。
又過了一會兒,電視劇放完了,白華也把筆記本合上了,二人關燈準備睡覺。
二人都在想著陳娘的事兒,都有點睡不著覺。白華在想兩個人都聊了什麽,宋詩情在想陳娘的那個擁抱。
是宋詩情先說的話。
“白華,你知道陳娘姓什麽嗎?”
宋詩情語氣中帶著驕傲,擺明了告訴白華自己知道。
白華確實不知道,他打從有記憶開始就認識陳娘,一直就叫陳娘,連白華自己都沒注意到,好像自己從來都沒在意過,這個自己一直認識的人姓什麽,叫什麽。
“不知道。”
白華的聲音從黑暗中傳了過來,宋詩情好像更驕傲了。
“我知道,陳娘姓於,叫於慧玲。”
白華有些震驚,到底兩個人是聊了多少東西。
“你跟陳娘聊得這麽多啊!”
“啊?多麽?一開始就聊到這了啊!”
宋詩情有點不能理解,知道個名字算多麽?不算吧!
“一開始?”白華也不能理解。
“對啊!下午她來送鐵鍬,之後跟我聊天問我叫什麽名字,我說我叫宋詩情,那你叫什麽名字,她就告訴我了,她叫於慧玲。”
事情是這麽簡單麽?還真就是這麽簡單,宋詩情問的時候,陳娘還愣住了一下。
因為她以為宋詩情不會問這個問題,跟著白華叫自己陳娘呢!她還特意說了一句“你跟白華一樣叫我陳娘就行。”
沒想到宋詩情繼續問“好的,陳娘,那你叫什麽名字。”
自結婚之後,好像用到自己名字的時候就少了,別人都叫陳家嫂子,小輩的叫陳嬸或者像白華叫陳娘。
直到她開始上飯店工作,又開始有人叫她的名字。
可是人是具有空間性的,在家的這片土地上,有人問她姓名,她還是覺得這種感覺很不一樣。
白華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習慣的錯誤裏,正常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時候,本來就是互相詢問對方的名字。
他是從小被奶奶教要怎麽叫人,所以對於這些長輩,從來就沒想過他們的名字。
但是宋詩情不一樣,雖然她的爸媽從小也教她怎樣叫人,但是她總是想知道別人的名字,無論年齡大小,在她這裏都是平等的,你知道我名字,我就得知道你名字。
像她家對門的李娘她就知道叫什麽名字,也正是因為這樣,見過她的中年女人都很喜歡她。
她們被問名字不會覺得一點冒犯,反而覺得新奇。
照片中的過往像過電影般在自己腦子裏迴放,將手放在照片上,仿佛在摸自己兩個兒子的臉,她已經挺長時間沒拿相冊出來看了。
事情剛出的時候,她每天都要拿著相冊翻看,幾乎每日都是以淚洗麵,但是她知道家裏還有事要她處理。
她不能一直這樣,在最難過的時候,她想過要不就一了百了算了,是白華奶奶勸住了她,讓她重新提起繼續活著的想法。
就算是為了死去的老陳和兩個兒子,她也要繼續活著,白華奶奶告訴她人死了,魂還在天上看著你呢!不會想讓自己陪著他們去的。
白華奶奶的話說的十分確定,確定到仿佛這一切本來就是那樣一般,確定到她根本沒考慮過封建迷信那迴事兒,或者是她自己願意這樣相信吧!
她堅信白華奶奶的話,決定重新開始好好活著。
時間能衝淡一些,漸漸的她翻相冊的頻率開始降低,她真的重新開始活著。
那份愛、那份痛苦仍然還在,隻不過被她暫時藏了起來。
但是今天了解到了宋詩情的遭遇,讓她又將她的這份情感翻了出來。
出事的時候,家裏的大兒子十九歲,小兒子隻有十五歲。大兒子學習不好開始去跟父親開大車,二兒子學習很好,剛上六中,還分到了小班裏,一切都很好。
陳娘翻看自己兩個孩子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迴想著兩個兒子的點點滴滴。
丈夫和兩個兒子的離開不光是讓她失去了親人,還讓她失去了妻子和母親的身份,而給她留下的隻有一個寡婦的名號。
沒有人喊她媳婦了,更沒有人從一大早就開始‘媽’、‘媽’的喊了。
從那時開始,她不用每天惦記著家裏的幾個男人吃沒吃飽、穿沒穿暖了,這一些都沒了,生活好像沒有一點掛念了。
可是今天了解到宋詩情的經曆,她好像又生出了一份惦記。
可能是出於同情,可能是出於兩人相同的命運,也可能是出於一個母親的母愛,陳娘想對宋詩情好一些。
白華奶奶去世的時候,她也對白華有過同樣的惦記。
後來發現白華真的很要強,好像不需要周圍人的幫助,什麽事都想著自己解決。
這一點跟她很像,她特別能明白白華的做法,也就慢慢的不再關注白華。
是上次白彥波在白華家裏鬧事,她怕白華年紀小解決不了麻煩,才湊到近前看看是怎麽迴事兒,這才發現了宋詩情。
有好奇的原因,也有關心的原因,她決定來看看是怎麽迴事兒。
看到了宋詩情自己在家裏,她也不好意思問,白華迴來後,她也沒想好,就默默拿著鐵鍬迴家了。
直到下午跟宋詩情聊天之後,她不知道為什麽,這丫頭為啥下午跟她聊天跟上午的態度不一樣了,她不知道白華已經把她家裏的事情告訴了她。
宋詩情跟她聊天的時候好像親近了不少,直到吃飯的時候,聽到了白華的話。
她不知道該怎麽說,即使是自己經曆過同樣的事情,她也不會如何安慰宋詩情,她知道別人的安慰作用不大,隻能自己熬過去。
她隻能低頭吃飯。
在白華洗碗、練拳的時候,宋詩情把自己的事情給她說了,也跟她說自己也知道她家裏的事情了。
她這才明白為何下午宋詩情跟她說話的感覺不一樣了。
兩個人都哭了,為去世的家人而哭,為彼此而哭,也是為自己而哭。
宋詩情在她眼裏和白華不一樣,是個漂亮、柔弱的小姑娘,讓她她從心裏有一種憐愛。
由於類似的經曆,讓她心疼這個可憐又堅強的小姑娘,讓她不知不覺的在心裏裝著她。
想要跟她聊聊天,就像那幾年白華奶奶跟她聊天一樣。
……
白華和宋詩情送走了陳娘之後,白華繼續研究師父給他的視頻,找了個本子,記錄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準備一起去問師父。
宋詩情在看電視,相比白華家縫紉機上的小說,《甄嬛傳》的劇情還是占了上風。
又過了一會兒,電視劇放完了,白華也把筆記本合上了,二人關燈準備睡覺。
二人都在想著陳娘的事兒,都有點睡不著覺。白華在想兩個人都聊了什麽,宋詩情在想陳娘的那個擁抱。
是宋詩情先說的話。
“白華,你知道陳娘姓什麽嗎?”
宋詩情語氣中帶著驕傲,擺明了告訴白華自己知道。
白華確實不知道,他打從有記憶開始就認識陳娘,一直就叫陳娘,連白華自己都沒注意到,好像自己從來都沒在意過,這個自己一直認識的人姓什麽,叫什麽。
“不知道。”
白華的聲音從黑暗中傳了過來,宋詩情好像更驕傲了。
“我知道,陳娘姓於,叫於慧玲。”
白華有些震驚,到底兩個人是聊了多少東西。
“你跟陳娘聊得這麽多啊!”
“啊?多麽?一開始就聊到這了啊!”
宋詩情有點不能理解,知道個名字算多麽?不算吧!
“一開始?”白華也不能理解。
“對啊!下午她來送鐵鍬,之後跟我聊天問我叫什麽名字,我說我叫宋詩情,那你叫什麽名字,她就告訴我了,她叫於慧玲。”
事情是這麽簡單麽?還真就是這麽簡單,宋詩情問的時候,陳娘還愣住了一下。
因為她以為宋詩情不會問這個問題,跟著白華叫自己陳娘呢!她還特意說了一句“你跟白華一樣叫我陳娘就行。”
沒想到宋詩情繼續問“好的,陳娘,那你叫什麽名字。”
自結婚之後,好像用到自己名字的時候就少了,別人都叫陳家嫂子,小輩的叫陳嬸或者像白華叫陳娘。
直到她開始上飯店工作,又開始有人叫她的名字。
可是人是具有空間性的,在家的這片土地上,有人問她姓名,她還是覺得這種感覺很不一樣。
白華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習慣的錯誤裏,正常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時候,本來就是互相詢問對方的名字。
他是從小被奶奶教要怎麽叫人,所以對於這些長輩,從來就沒想過他們的名字。
但是宋詩情不一樣,雖然她的爸媽從小也教她怎樣叫人,但是她總是想知道別人的名字,無論年齡大小,在她這裏都是平等的,你知道我名字,我就得知道你名字。
像她家對門的李娘她就知道叫什麽名字,也正是因為這樣,見過她的中年女人都很喜歡她。
她們被問名字不會覺得一點冒犯,反而覺得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