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對醒來的劉氏一番溫言勸解,自是讓李邦華夫妻感激不已,同時說好瞞著李劍,隻說是親戚借住。
皇權在百姓心中還是很占份量的,即使崇禎是個已經亡了國的君,劉氏這樣的婦人也心懷敬畏,所以當即無條件支持李邦華的複國行為。
風小舞是修真者,對凡人的辱罵並不如何在意,還勸李天不要再找劉氏和李劍的麻煩。
李天隻是擔心劉氏會招來順軍追捕,即然成為己方的人員,便也不去管她,第二天一大早就出門去收集情報。
他發現京城街麵熱鬧不已,一打聽才得知李自成招前明高官去吏部衙門審查,通過的可以在大順當官,很多人高官大臣跑去尋機會了。
李天對這種事沒興趣,徑直往城門方向走,誰想經過一家叫醉清風的酒樓時聽到好些人大聲說話,正是關於當下時政的話題。
從平民的談天說地中收集情報也很重要,他便走入酒樓直上二層,環顧一圈隻見整個二層全是書生,自己找個角落位置坐好靜靜聽起來。
店小二是個樣子樸實的中年人,對李天這位金主很是熱情,畢恭畢敬的小心招唿著,不敢有一點大意。
他很快在桌上擺好一碟瓜子和一碗茶,對李天道;“這位大爺,您要來點酒嗎,本店的太極十裏香可是遠近聞名啊。”
李天淡淡道;“我暫時不吃東西,你先下去吧。”
店小二點頭哈腰的退下樓去,心中直歎從沒有見過如此英俊的富家公子,也不知出自哪家。
李天因為身份不低,所以李邦華給他置了一身富家公子的好行頭,還隨身帶著幾十兩紋銀,任誰都隻會覺得這是位俊俏的大少爺。
如果不是李邦華給配了個帽子,一頭短發的李天會更引人注目。
二樓的那些書生隻是看了李天一眼,然後不以為意的繼續談論起來,最多的居然是周鍾周大才子的躍龍門事跡。羨慕和反感不屑者都有。
李天聽了好一會,覺得除了少數書生是真的討厭周鍾外,其他人都是酸葡萄心理,語氣裏的酸味都飄到街上去了。
他感到在這裏聽不到什麽有用消息,拿出一兩紋銀給店小二算付茶水錢,一口沒喝的準備下樓去,直把店小二樂得差點爬在地上恭送下樓去。
李天是因為不懂明朝的銀兩價值,以為一錠銀子就像一美圓那樣是零花錢,所以就給了出來當小費,心中還抱怨這明朝錢太不方便使用。
他不知道自已的敗家行為有多誇張。瞬時招來二樓眾書生一陣鄙視嫉妒。
有個狂生突然站起來。指著李天大罵道;“你這狗財真是大方啊。家裏一定是高官或者富商,現在拿來炫富就有銀子了,當初聖上下旨募捐保護京師時怎麽不見拿出來。”
李天不高興了,自已可沒有支著讓人罵的受虐傾像。不就給了一美圓的小費嗎。
他覺得李邦華小氣鬼就給這麽點零花錢,心中不是太高興,即然有人惹自己,那就把氣撒出去。
李天停下動作,對狂生冷笑道;“怎麽有隻瘋狗在酒樓吠叫,老子拿點小錢打賞服務員,有意見嗎!”
二樓書生頓時群嘩,狂生更是氣得舉起腳下長條板凳,想向李天丟擲時卻把手扭了。而其他讀書人則隻敢遠遠喊兩句。
李天搖搖頭,這些古代讀書人就是體弱,也沒了教訓人出氣的興趣,準備去別處收集情報。
那些書生發覺李天的不屑,群情激昂的罵起街來。
“這些天殺的狗財真是可惡至極。先皇還在時向大臣富商募銀用以抵抗闖王,卻一個個像鐵公雞似的不撥一毛,大明就是亡在這種人手中!”
“誰說不是啊,先皇才為大明而死,那些臣子已經急著去投靠大順了,真是一群國之蛀蟲!”
“也不是沒有好官的,昨個兒聖上下葬,有好幾位大臣舉家自殺呢。”
“我聽說右副都禦使施光耀自殺追隨先皇時,留下了遺世對朕,上寫愧無半策匡時難,下寫唯有捐軀報主恩。”
“大明還是有忠臣的,聖上也算是位明君,可憐可悲可歎啊……”
李天聽著這些書生的感慨心中一動,忽然很好奇現在的明臣們怎麽樣了,特別是有大臣舉家自殺追隨故主後,想法更加強烈。
他下樓問明店小二順朝吏部方位,徑直向那些明臣聚集的地方走去。
遠遠看見大群老中青精英人員守在吏部衙門前,細數發現人數不下三千,個個青衣小帽縮頭縮腦,老老實實的在街上侯著。
李天走近時發現這裏很熱鬧,等著在大順當官的明臣們按各自官職分成群,隱隱以一群氣勢逼人滿臉倨傲的人為中心,一聽才知道這些居然是大明官位最高的一群人。
他覺得從高官那裏應該能聽到更多消息,便有意的靠近過去,通過這些人的對話也知道了各自官職。
大理寺正卿錢位坤得意的大聲道;“我已經打通了吏正堂宋金郊大人的門路,隻等官位文書發下來,以後我就不再是無官無職的廢人了。”
少詹事(太子輔導員)項煜意氣風發的喊道;“即然不能保全名節,那就像管仲和魏征一樣幹番事業吧,在大順聖皇的統領下,我們一定會發揮出全部才能的。”
“是啊,在先皇手下辦事可不安全,有什麽想法也不敢說,也隻有在大順朝中才能做好事情。”
“嘿嘿,那些官員都是傻瓜,替崇禎瞎忙活還丟了性命,我真為他們不值喲。”
“誰說不是,居然還有舉家自殺……”
李天看到這些明臣隻是嘲笑別人,或者自信能當高官而傲嬌,根本沒有情報可收集,便準備離開了。
這些傲氣淩雲的大臣私底下說得熱鬧,但對路過辦事的大順官員則很客氣,每個人忙著拱手行禮,神態恭敬得就像拜爹。
看守衙門的順軍士兵都被這些大官逗笑了,原來高高在上需要仰望的大臣是這個德性,有個士兵忍不住走出來指著前明高官們罵罵咧咧,原來他當農民時拜縣官不誠挨了頓板子。
ps:
給點推薦票吧,小貓的推薦不超過一百五,果然不是大神能比的,咱好羞愧啊。
有什麽看法意見倉管說,每天固定一更,如果有月票保證加更一章,畢竟咱非大神寫手,要求很簡單滴。
皇權在百姓心中還是很占份量的,即使崇禎是個已經亡了國的君,劉氏這樣的婦人也心懷敬畏,所以當即無條件支持李邦華的複國行為。
風小舞是修真者,對凡人的辱罵並不如何在意,還勸李天不要再找劉氏和李劍的麻煩。
李天隻是擔心劉氏會招來順軍追捕,即然成為己方的人員,便也不去管她,第二天一大早就出門去收集情報。
他發現京城街麵熱鬧不已,一打聽才得知李自成招前明高官去吏部衙門審查,通過的可以在大順當官,很多人高官大臣跑去尋機會了。
李天對這種事沒興趣,徑直往城門方向走,誰想經過一家叫醉清風的酒樓時聽到好些人大聲說話,正是關於當下時政的話題。
從平民的談天說地中收集情報也很重要,他便走入酒樓直上二層,環顧一圈隻見整個二層全是書生,自己找個角落位置坐好靜靜聽起來。
店小二是個樣子樸實的中年人,對李天這位金主很是熱情,畢恭畢敬的小心招唿著,不敢有一點大意。
他很快在桌上擺好一碟瓜子和一碗茶,對李天道;“這位大爺,您要來點酒嗎,本店的太極十裏香可是遠近聞名啊。”
李天淡淡道;“我暫時不吃東西,你先下去吧。”
店小二點頭哈腰的退下樓去,心中直歎從沒有見過如此英俊的富家公子,也不知出自哪家。
李天因為身份不低,所以李邦華給他置了一身富家公子的好行頭,還隨身帶著幾十兩紋銀,任誰都隻會覺得這是位俊俏的大少爺。
如果不是李邦華給配了個帽子,一頭短發的李天會更引人注目。
二樓的那些書生隻是看了李天一眼,然後不以為意的繼續談論起來,最多的居然是周鍾周大才子的躍龍門事跡。羨慕和反感不屑者都有。
李天聽了好一會,覺得除了少數書生是真的討厭周鍾外,其他人都是酸葡萄心理,語氣裏的酸味都飄到街上去了。
他感到在這裏聽不到什麽有用消息,拿出一兩紋銀給店小二算付茶水錢,一口沒喝的準備下樓去,直把店小二樂得差點爬在地上恭送下樓去。
李天是因為不懂明朝的銀兩價值,以為一錠銀子就像一美圓那樣是零花錢,所以就給了出來當小費,心中還抱怨這明朝錢太不方便使用。
他不知道自已的敗家行為有多誇張。瞬時招來二樓眾書生一陣鄙視嫉妒。
有個狂生突然站起來。指著李天大罵道;“你這狗財真是大方啊。家裏一定是高官或者富商,現在拿來炫富就有銀子了,當初聖上下旨募捐保護京師時怎麽不見拿出來。”
李天不高興了,自已可沒有支著讓人罵的受虐傾像。不就給了一美圓的小費嗎。
他覺得李邦華小氣鬼就給這麽點零花錢,心中不是太高興,即然有人惹自己,那就把氣撒出去。
李天停下動作,對狂生冷笑道;“怎麽有隻瘋狗在酒樓吠叫,老子拿點小錢打賞服務員,有意見嗎!”
二樓書生頓時群嘩,狂生更是氣得舉起腳下長條板凳,想向李天丟擲時卻把手扭了。而其他讀書人則隻敢遠遠喊兩句。
李天搖搖頭,這些古代讀書人就是體弱,也沒了教訓人出氣的興趣,準備去別處收集情報。
那些書生發覺李天的不屑,群情激昂的罵起街來。
“這些天殺的狗財真是可惡至極。先皇還在時向大臣富商募銀用以抵抗闖王,卻一個個像鐵公雞似的不撥一毛,大明就是亡在這種人手中!”
“誰說不是啊,先皇才為大明而死,那些臣子已經急著去投靠大順了,真是一群國之蛀蟲!”
“也不是沒有好官的,昨個兒聖上下葬,有好幾位大臣舉家自殺呢。”
“我聽說右副都禦使施光耀自殺追隨先皇時,留下了遺世對朕,上寫愧無半策匡時難,下寫唯有捐軀報主恩。”
“大明還是有忠臣的,聖上也算是位明君,可憐可悲可歎啊……”
李天聽著這些書生的感慨心中一動,忽然很好奇現在的明臣們怎麽樣了,特別是有大臣舉家自殺追隨故主後,想法更加強烈。
他下樓問明店小二順朝吏部方位,徑直向那些明臣聚集的地方走去。
遠遠看見大群老中青精英人員守在吏部衙門前,細數發現人數不下三千,個個青衣小帽縮頭縮腦,老老實實的在街上侯著。
李天走近時發現這裏很熱鬧,等著在大順當官的明臣們按各自官職分成群,隱隱以一群氣勢逼人滿臉倨傲的人為中心,一聽才知道這些居然是大明官位最高的一群人。
他覺得從高官那裏應該能聽到更多消息,便有意的靠近過去,通過這些人的對話也知道了各自官職。
大理寺正卿錢位坤得意的大聲道;“我已經打通了吏正堂宋金郊大人的門路,隻等官位文書發下來,以後我就不再是無官無職的廢人了。”
少詹事(太子輔導員)項煜意氣風發的喊道;“即然不能保全名節,那就像管仲和魏征一樣幹番事業吧,在大順聖皇的統領下,我們一定會發揮出全部才能的。”
“是啊,在先皇手下辦事可不安全,有什麽想法也不敢說,也隻有在大順朝中才能做好事情。”
“嘿嘿,那些官員都是傻瓜,替崇禎瞎忙活還丟了性命,我真為他們不值喲。”
“誰說不是,居然還有舉家自殺……”
李天看到這些明臣隻是嘲笑別人,或者自信能當高官而傲嬌,根本沒有情報可收集,便準備離開了。
這些傲氣淩雲的大臣私底下說得熱鬧,但對路過辦事的大順官員則很客氣,每個人忙著拱手行禮,神態恭敬得就像拜爹。
看守衙門的順軍士兵都被這些大官逗笑了,原來高高在上需要仰望的大臣是這個德性,有個士兵忍不住走出來指著前明高官們罵罵咧咧,原來他當農民時拜縣官不誠挨了頓板子。
ps:
給點推薦票吧,小貓的推薦不超過一百五,果然不是大神能比的,咱好羞愧啊。
有什麽看法意見倉管說,每天固定一更,如果有月票保證加更一章,畢竟咱非大神寫手,要求很簡單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