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青梅掃了一眼便同竹馬一同朝鎮海王行禮:“錦衣衛花十四,竹十六參見鎮海王。”
“不必多禮,”李飛雲微微頷首:“錦衣衛的大名本王多多少少知道一些,隻是二位看上去倒比本王想象的年輕許多。”
“迴王爺的話,此次我二人前來,是為了傳陛下聖旨,還請王爺接旨。”
李飛雲緩緩站起身子,如大部分李家人一樣高大魁梧。跪倒在地,李飛雲麵朝前方,抱拳朗聲道:“臣李飛雲,接旨。”
花青梅咳嗽一聲,隨即麵色肅穆,自身後掏出一份金色的聖旨攤開:“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鎮海王李飛雲,愚蠢盲目,識人不明,消極懈怠,致使亂臣賊子作亂,以下犯上,惹得人心渙散,民眾恐慌。念其昔日功勳,暫不追究罪責,罰俸五年,以儆效尤,欽此!”
李飛雲頓時鬆了一口氣,這樣的懲罰對堂堂的鎮海王來說,壓根就不痛不癢。低下頭來,李飛雲忽的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皇兄將皇位給了李靈龍,必然是因為信任於他。
難道說,皇兄詐死脫身的事情,李靈龍也知道?
李飛雲眼中一亮,一時之間仿佛明白了什麽。
“鎮海王,你還不接旨嗎?”
李飛雲迴過神來,急忙將雙手攤開高舉過頭頂:“臣接旨!”
卷起玉軸,李飛雲將聖旨妥善保管好,打算等空閑時候細細研究一番,或許能夠從李靈龍的那些話語之中,品出什麽。
跟皇兄不同,李靈龍那小子說話向來陰陽怪氣,誰也不知道這短短的聖旨之中是不是藏著什麽玄機。
心中一陣腹誹,李飛雲麵上不顯,知道懲罰不重,也不由露出一絲笑意:“二位這次來鎮海城,打算呆多久啊?”
“迴王爺的話,我們這次應該會再待上幾日,將半個月前發生的事情調查清楚,才好迴去交差。”
“這是自然,若二位有什麽不懂的地方,可以盡管問本王。”
花青梅推了推眼鏡,取出無常簿來笑道:“那就麻煩王爺好好說說關於那隻黑貓的事情了。”
李飛雲的眼神頓時犀利了起來。
情況不對,如果李靈龍知道皇兄未死,何必讓錦衣衛來問?
不行,本王可不能亂說話,一切還是交給皇兄定奪。
三日後,錦衣衛悄然離開鎮海城,沒有驚動任何人。
二人騎在馬上,花青梅瞧著手中的無常簿,眼鏡倒映著微微的光澤。
“花姐,你的眼鏡閃死我了。”竹馬趴在馬背上,一邊摸著鬃毛,一邊懶洋洋道。
“關於黑貓的事情,鎮海王言語不詳,似乎不願意多說的樣子,”花青梅喃喃道:“就連那個方侍衛也是如此,倒是清妍郡主願意和我們多說說,與傳聞不符。可惜,她說的那些都是細枝末節的東西,不值得記錄在冊。”
“還有那個邋遢道人呢?”竹馬道:“在鎮海城還挺招人恨的。”
“此人絕不簡單,此前似乎從未在江湖中出現過,恐怕是武帝暗中培養的親信。”
“你覺得武帝真的沒有死?”
“看鎮海王的反應,我覺得很有可能。”
“若不是因為那個道人救出郡主,此時鎮海王的大軍隻怕都到了京師。那個道人實力隻有二流巔峰,能夠救出郡主,定然有他人相助。”
“那也不一定是武帝。”
“你別忘了,那道人與黑貓消失的同一天,鎮海城上空靈氣如漏,千劍悲鳴,那可是所有人都瞧見的光景。”
“這麽說來。。。。。”
“還有《潑墨神拳紙》的事情,照我看來,武帝未死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了。”
“阿彌陀佛,小僧也是這麽覺得的。”一聲輕歎忽的自身旁傳來,花青梅與竹馬同時轉頭,就見一名唇紅齒白的白袍僧人站在身邊,麵露溫柔笑意。
竹馬忍不住看了看身下,駿馬還在飛馳,可那僧人與二馬並行,卻仿佛是飄在空中一樣。
花青梅不禁心中一跳。
如此輕功,此人莫非是一流高手不成?
“你是何人?”
白袍小僧雙手合十:“見過二位錦衣衛大人,小僧七妙,曾是北峰寺的僧人。”
“北峰寺半個多月前就已經被鎮海王滅了,寺廟上下無一活口。”花青梅冷冷道。
“那是小僧說錯了,小僧俗名師路遙,隻是一個雲遊僧人而已。”說罷,他瞥了一眼趴在馬背上的竹馬:“小僧勸大人不要想著出劍,您的劍確實很快,可也不過一劍而已。”
竹馬心中發毛,可麵色卻很平靜:“你又有多少劍?”
“十劍,百劍,千劍。”
摸了摸腰間五兩銀子的劍,竹馬沒見過師路遙的劍,卻偏偏覺得眼前有無數劍光綻放。
“你這小和尚,莫非是來我們這裏顯擺的嗎?”花青梅雙腿用力,驅使駿馬飛奔,可無論胯下的馬如何奔跑,都甩不開身側的白袍僧人。
“大人誤會小僧了。”師路遙道:“隻是聽二位大人提起武帝,這才出聲的。”
“你究竟想要說什麽?”
“阿彌陀佛,小僧也覺得,武帝確實未死。”
“你憑什麽這麽覺得?”
“因為小僧見過。”
“你說什麽?”
花青梅扯動韁繩,隻聽“嘶”的一聲,兩匹馬忽的停下,濺起無數塵土。
“你見過武帝?”
師路遙不置可否:“有太多事情可以佐證,不過小僧不便多說,就隻和二位大人提一點。”
“說!”
“北峰寺山門處有齊國太子蕭澄提字,當日邋遢道人與方橫上山。那提字瞬間被破,蕭澄暗藏的山勢顯露,改變了整座山。”
“我三天前曾登上北峰寺遺址,倒是沒有發現什麽異樣。”
“山道旁破損的石像半個月前可沒有。”
師路遙頓了頓,繼續道:“能夠破掉齊國太子的奪勢,僅此一點便足以證明武帝存在。”
花青梅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懷中的無常簿。她本就覺得武帝未死,眼下的證據卻愈發確鑿了。
“你到底是什麽人?”
“小僧真的隻是一名雲有僧人罷了,”師路遙道:“隻是仰慕武帝,所以眼下正在追尋他的足跡。”
“不必多禮,”李飛雲微微頷首:“錦衣衛的大名本王多多少少知道一些,隻是二位看上去倒比本王想象的年輕許多。”
“迴王爺的話,此次我二人前來,是為了傳陛下聖旨,還請王爺接旨。”
李飛雲緩緩站起身子,如大部分李家人一樣高大魁梧。跪倒在地,李飛雲麵朝前方,抱拳朗聲道:“臣李飛雲,接旨。”
花青梅咳嗽一聲,隨即麵色肅穆,自身後掏出一份金色的聖旨攤開:“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鎮海王李飛雲,愚蠢盲目,識人不明,消極懈怠,致使亂臣賊子作亂,以下犯上,惹得人心渙散,民眾恐慌。念其昔日功勳,暫不追究罪責,罰俸五年,以儆效尤,欽此!”
李飛雲頓時鬆了一口氣,這樣的懲罰對堂堂的鎮海王來說,壓根就不痛不癢。低下頭來,李飛雲忽的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皇兄將皇位給了李靈龍,必然是因為信任於他。
難道說,皇兄詐死脫身的事情,李靈龍也知道?
李飛雲眼中一亮,一時之間仿佛明白了什麽。
“鎮海王,你還不接旨嗎?”
李飛雲迴過神來,急忙將雙手攤開高舉過頭頂:“臣接旨!”
卷起玉軸,李飛雲將聖旨妥善保管好,打算等空閑時候細細研究一番,或許能夠從李靈龍的那些話語之中,品出什麽。
跟皇兄不同,李靈龍那小子說話向來陰陽怪氣,誰也不知道這短短的聖旨之中是不是藏著什麽玄機。
心中一陣腹誹,李飛雲麵上不顯,知道懲罰不重,也不由露出一絲笑意:“二位這次來鎮海城,打算呆多久啊?”
“迴王爺的話,我們這次應該會再待上幾日,將半個月前發生的事情調查清楚,才好迴去交差。”
“這是自然,若二位有什麽不懂的地方,可以盡管問本王。”
花青梅推了推眼鏡,取出無常簿來笑道:“那就麻煩王爺好好說說關於那隻黑貓的事情了。”
李飛雲的眼神頓時犀利了起來。
情況不對,如果李靈龍知道皇兄未死,何必讓錦衣衛來問?
不行,本王可不能亂說話,一切還是交給皇兄定奪。
三日後,錦衣衛悄然離開鎮海城,沒有驚動任何人。
二人騎在馬上,花青梅瞧著手中的無常簿,眼鏡倒映著微微的光澤。
“花姐,你的眼鏡閃死我了。”竹馬趴在馬背上,一邊摸著鬃毛,一邊懶洋洋道。
“關於黑貓的事情,鎮海王言語不詳,似乎不願意多說的樣子,”花青梅喃喃道:“就連那個方侍衛也是如此,倒是清妍郡主願意和我們多說說,與傳聞不符。可惜,她說的那些都是細枝末節的東西,不值得記錄在冊。”
“還有那個邋遢道人呢?”竹馬道:“在鎮海城還挺招人恨的。”
“此人絕不簡單,此前似乎從未在江湖中出現過,恐怕是武帝暗中培養的親信。”
“你覺得武帝真的沒有死?”
“看鎮海王的反應,我覺得很有可能。”
“若不是因為那個道人救出郡主,此時鎮海王的大軍隻怕都到了京師。那個道人實力隻有二流巔峰,能夠救出郡主,定然有他人相助。”
“那也不一定是武帝。”
“你別忘了,那道人與黑貓消失的同一天,鎮海城上空靈氣如漏,千劍悲鳴,那可是所有人都瞧見的光景。”
“這麽說來。。。。。”
“還有《潑墨神拳紙》的事情,照我看來,武帝未死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了。”
“阿彌陀佛,小僧也是這麽覺得的。”一聲輕歎忽的自身旁傳來,花青梅與竹馬同時轉頭,就見一名唇紅齒白的白袍僧人站在身邊,麵露溫柔笑意。
竹馬忍不住看了看身下,駿馬還在飛馳,可那僧人與二馬並行,卻仿佛是飄在空中一樣。
花青梅不禁心中一跳。
如此輕功,此人莫非是一流高手不成?
“你是何人?”
白袍小僧雙手合十:“見過二位錦衣衛大人,小僧七妙,曾是北峰寺的僧人。”
“北峰寺半個多月前就已經被鎮海王滅了,寺廟上下無一活口。”花青梅冷冷道。
“那是小僧說錯了,小僧俗名師路遙,隻是一個雲遊僧人而已。”說罷,他瞥了一眼趴在馬背上的竹馬:“小僧勸大人不要想著出劍,您的劍確實很快,可也不過一劍而已。”
竹馬心中發毛,可麵色卻很平靜:“你又有多少劍?”
“十劍,百劍,千劍。”
摸了摸腰間五兩銀子的劍,竹馬沒見過師路遙的劍,卻偏偏覺得眼前有無數劍光綻放。
“你這小和尚,莫非是來我們這裏顯擺的嗎?”花青梅雙腿用力,驅使駿馬飛奔,可無論胯下的馬如何奔跑,都甩不開身側的白袍僧人。
“大人誤會小僧了。”師路遙道:“隻是聽二位大人提起武帝,這才出聲的。”
“你究竟想要說什麽?”
“阿彌陀佛,小僧也覺得,武帝確實未死。”
“你憑什麽這麽覺得?”
“因為小僧見過。”
“你說什麽?”
花青梅扯動韁繩,隻聽“嘶”的一聲,兩匹馬忽的停下,濺起無數塵土。
“你見過武帝?”
師路遙不置可否:“有太多事情可以佐證,不過小僧不便多說,就隻和二位大人提一點。”
“說!”
“北峰寺山門處有齊國太子蕭澄提字,當日邋遢道人與方橫上山。那提字瞬間被破,蕭澄暗藏的山勢顯露,改變了整座山。”
“我三天前曾登上北峰寺遺址,倒是沒有發現什麽異樣。”
“山道旁破損的石像半個月前可沒有。”
師路遙頓了頓,繼續道:“能夠破掉齊國太子的奪勢,僅此一點便足以證明武帝存在。”
花青梅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懷中的無常簿。她本就覺得武帝未死,眼下的證據卻愈發確鑿了。
“你到底是什麽人?”
“小僧真的隻是一名雲有僧人罷了,”師路遙道:“隻是仰慕武帝,所以眼下正在追尋他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