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歌肩膀一鬆,早在石老捕頭動手之前,肩頭的黑貓就仿佛未卜先知一樣,輕巧的從楊天歌肩頭跳下。
眼瞧著一隻蒼老卻飽含活力的拳頭出現在自己麵前,楊天歌不慌不忙,猛地朝後仰去,同時稍稍抬起帶鞘長刀,刀尖點向老捕頭腋下。
感受到淡淡刀氣,石老捕頭嗬了一聲,另一隻手快速在身前的石桌用力一拍,他隨即借力躍起,避開長刀的同時,整個人好似蒼鷹撲兔般,抓向楊天歌。
這一抓卻是《地煞拳》中的招式。此拳法來自草莽,雖稱作拳法,卻是無所不用其極。有拳,有掌,有抓甚至還有攻人下陰的招式,招式靈活多變,卻又威力不俗。
楊天歌冷眼瞧見石老捕頭襲來,突然將身子一轉,同樣揮出一掌對空擊打。這一拳附著真氣,竟也是《地煞拳》中的一招,
——“地猛神火式”。
灼熱真氣升騰,石老捕頭眼中一亮,不禁喝道:“來得好!”
話音剛落,他再次變招,五根手指緊握,變作“地飛化八臂”,隻見拳影密布,徹底籠罩楊天歌。
楊天歌同樣侵淫《地煞拳》多年,但他自知石老捕頭拳法深厚,若論對招式的熟悉,定然在自己之上,所以他從未想過以招式克製石老捕頭。
眼瞧著拳影充斥麵前,楊天歌腳蹬地麵,倒飛出去,可他隻退出去半步,立馬腳踩弓步,整個人如滿弦的弓,繃緊不動。
左拳藏在腰間,他大喝一聲,體內真氣滾滾,刹那間匯聚於左拳虎口之中,隻見真氣灼灼,一拳已經宛若炮彈般轟擊而出。
石老捕頭忍不住一笑,想不到這名六扇門的淄衣捕頭倒是有些門道,竟然連用《地煞拳》和《大洪拳》來試探自己。
少林寺的拳法剛猛紮實,招式樸實無華,卻又正大光明,以力破巧。楊天歌年紀輕輕,石老捕頭自然不會跟他較力,隻是深深吸氣,丹田一沉,紮下馬步來。
雙腳宛若樹根一般紮入土壤,石老捕頭紋絲不動。他對《大洪拳》招式熟的不能再熟,一抬胳膊架在楊天歌手腕上,同時一拳打出,正是大洪拳中的“舉手決四瀆”。
這一招氣勢磅礴,好似一座大廟降落人間,蓋壓滔天洪水。石老捕頭是拳法大家,對拳法之道了若指掌,這一拳用出,更是咄咄逼人。
一旁,李靈麒看的津津有味。這二人雖然武功不高,但對拳法之道倒是鑽研頗深,尤其是這個老頭,顯然是下了一番苦功。隻可惜,習武終究要講天資根骨,若是再給他一甲子,或許能夠登臨絕頂,一覽眾山小。
李靈麒心中感歎,世人多煩惱,還好朕在武道上從來都不會有這樣的麻煩。
若習武進展緩慢,無法時刻精進,朕不如死了算了。
瞧著楊天歌和石老捕頭對拳,李靈麒如是想到。
可他旋即一愣,低頭看著自己毛茸茸的身體,有些欲哭無淚。
場中,二人拳法不斷變化,卻都沒有脫離《地煞拳》和《大洪拳》的框架。楊天歌所學武功何止這二種,可他似乎打定了主意,隻用這兩門武功,就連從不離身的刀都沒有拔出。
二人均為二流高手,雖不到巔峰,卻也是聲勢浩大,拳來拳往間,打的虎虎生風,剛猛好似有一場狂風將整個院子席卷。
喝哈聲此起彼伏,石老捕頭似乎很久都沒有如此暢快出手,與其說是切磋,倒不如說眼前這個淄衣捕頭,正在給自己喂招。越打,石老捕頭的興致越高,出手之時再無保留,將這一身的拳法造詣盡數揮灑。
半個時辰過去,二人均是揮汗如雨,早已將上衣卸下,露出壯碩的古銅色肌肉。楊天歌忽然停下,左拳鬆開,微微一笑:“石老捕頭拳法了得,是在下輸了。”
石老捕頭:“楊捕頭客氣,是你給老夫一個麵子,若不用這兩門拳法,估計老夫不是你的對手。”
地上,黑貓微微點頭。楊天歌武功雜而不精,但他勝在年輕,若是用上手裏的刀,麵前這個老頭應該擋不住他五六十招。
楊天歌拱手:“石老捕頭的拳法精深,是在下受教了,等在下去楓葉林中看過,一一定給石老捕頭一個清白。”
“哈哈,那就多謝楊捕頭。”
二人都是捕頭,性格也相仿,所以相談甚歡,瞧著天色微微暗淡,楊天歌這才告辭離開,去往楓葉林。
楓葉林在鎮子外,以他的輕功幾乎是倏忽而至。他身處楓葉林中仔細觀察,突然抬頭望向七塘鎮的方向。
“搭檔,我想我找到兇手了。”楊天歌如是說道。
李靈麒不知何時已經爬上樹梢,慵懶的趴著,聽到這話忍不住微微晃動尾巴。
深紅色的楓葉落下,楊天歌忽的拔刀出鞘。
“他修煉《血衣神功》七年,也不知道我的刀能不能勝。”
樹上,李靈麒看著楓葉落下,稍稍抖動耳朵。——有朕在身旁,什麽樣的敵人勝不過?
楊天歌收刀歸鞘,慢慢撫摸樹上的拳印,隻覺得肩頭一沉,知道是黑貓落下,他微微一笑,心中原本的擔憂不知為何一下少了許多,當下朝鎮子快步走去。
衙門之中,劉大海正在收斂老艄公的屍體,他輕柔的替這具幹癟的屍體蓋上白布,轉身走出停屍房。
“劉仵作。”
劉大海轉頭看去,就見楊天歌背靠牆壁,雙手抱著帶鞘長刀。在他肩頭,一隻黑貓正冷峻的望著自己。
心中微微發毛,劉大海還是強笑一聲:“楊捕頭查案可有進展了?”
“當然有,”楊天歌微微一笑:“我想,很快就能破案了。”
“不愧是六扇門的捕頭,果然了不起。”
“不過破案之前我倒是有些話要問問劉仵作。”
“是關於幹屍的嗎?我一定知無不言。”
“劉仵作是七塘鎮本地人?”
“那倒不是,下官是十年前來這裏的。”
“那劉仵作之前在哪裏生活呢?”
“楊捕頭究竟想問什麽?”
“本官今日已經問過苟大,榮海還有石老捕頭,倒是收獲頗多。”
“。。。。。。”
“苟大昨夜和衙役們喝酒,一直喝到早晨,沒有作案的時間,榮海和妻子同住,五天前更是與其他女子幽會,同樣沒有時間。”
“那就隻剩下石老捕頭了。”
“石老捕頭沒有人證,這確實很麻煩,起初我十分懷疑他。”
“他是七年前的領頭人,武功又是最高的,確實值得懷疑。”
“可我去了他時常練功的楓葉林,上麵的拳印十分清晰,他今早練了兩遍《大洪拳》和《地煞拳》,拳風熾熱剛猛,留下的樹脂還很新鮮。”
“看來他也不是兇手。”
“除非修煉那本《血衣神功》的不止一個人。”
劉大海一驚:“這不太可能,誰願意將神功與他人分享,哪怕隻是一門邪功。”
眼瞧著一隻蒼老卻飽含活力的拳頭出現在自己麵前,楊天歌不慌不忙,猛地朝後仰去,同時稍稍抬起帶鞘長刀,刀尖點向老捕頭腋下。
感受到淡淡刀氣,石老捕頭嗬了一聲,另一隻手快速在身前的石桌用力一拍,他隨即借力躍起,避開長刀的同時,整個人好似蒼鷹撲兔般,抓向楊天歌。
這一抓卻是《地煞拳》中的招式。此拳法來自草莽,雖稱作拳法,卻是無所不用其極。有拳,有掌,有抓甚至還有攻人下陰的招式,招式靈活多變,卻又威力不俗。
楊天歌冷眼瞧見石老捕頭襲來,突然將身子一轉,同樣揮出一掌對空擊打。這一拳附著真氣,竟也是《地煞拳》中的一招,
——“地猛神火式”。
灼熱真氣升騰,石老捕頭眼中一亮,不禁喝道:“來得好!”
話音剛落,他再次變招,五根手指緊握,變作“地飛化八臂”,隻見拳影密布,徹底籠罩楊天歌。
楊天歌同樣侵淫《地煞拳》多年,但他自知石老捕頭拳法深厚,若論對招式的熟悉,定然在自己之上,所以他從未想過以招式克製石老捕頭。
眼瞧著拳影充斥麵前,楊天歌腳蹬地麵,倒飛出去,可他隻退出去半步,立馬腳踩弓步,整個人如滿弦的弓,繃緊不動。
左拳藏在腰間,他大喝一聲,體內真氣滾滾,刹那間匯聚於左拳虎口之中,隻見真氣灼灼,一拳已經宛若炮彈般轟擊而出。
石老捕頭忍不住一笑,想不到這名六扇門的淄衣捕頭倒是有些門道,竟然連用《地煞拳》和《大洪拳》來試探自己。
少林寺的拳法剛猛紮實,招式樸實無華,卻又正大光明,以力破巧。楊天歌年紀輕輕,石老捕頭自然不會跟他較力,隻是深深吸氣,丹田一沉,紮下馬步來。
雙腳宛若樹根一般紮入土壤,石老捕頭紋絲不動。他對《大洪拳》招式熟的不能再熟,一抬胳膊架在楊天歌手腕上,同時一拳打出,正是大洪拳中的“舉手決四瀆”。
這一招氣勢磅礴,好似一座大廟降落人間,蓋壓滔天洪水。石老捕頭是拳法大家,對拳法之道了若指掌,這一拳用出,更是咄咄逼人。
一旁,李靈麒看的津津有味。這二人雖然武功不高,但對拳法之道倒是鑽研頗深,尤其是這個老頭,顯然是下了一番苦功。隻可惜,習武終究要講天資根骨,若是再給他一甲子,或許能夠登臨絕頂,一覽眾山小。
李靈麒心中感歎,世人多煩惱,還好朕在武道上從來都不會有這樣的麻煩。
若習武進展緩慢,無法時刻精進,朕不如死了算了。
瞧著楊天歌和石老捕頭對拳,李靈麒如是想到。
可他旋即一愣,低頭看著自己毛茸茸的身體,有些欲哭無淚。
場中,二人拳法不斷變化,卻都沒有脫離《地煞拳》和《大洪拳》的框架。楊天歌所學武功何止這二種,可他似乎打定了主意,隻用這兩門武功,就連從不離身的刀都沒有拔出。
二人均為二流高手,雖不到巔峰,卻也是聲勢浩大,拳來拳往間,打的虎虎生風,剛猛好似有一場狂風將整個院子席卷。
喝哈聲此起彼伏,石老捕頭似乎很久都沒有如此暢快出手,與其說是切磋,倒不如說眼前這個淄衣捕頭,正在給自己喂招。越打,石老捕頭的興致越高,出手之時再無保留,將這一身的拳法造詣盡數揮灑。
半個時辰過去,二人均是揮汗如雨,早已將上衣卸下,露出壯碩的古銅色肌肉。楊天歌忽然停下,左拳鬆開,微微一笑:“石老捕頭拳法了得,是在下輸了。”
石老捕頭:“楊捕頭客氣,是你給老夫一個麵子,若不用這兩門拳法,估計老夫不是你的對手。”
地上,黑貓微微點頭。楊天歌武功雜而不精,但他勝在年輕,若是用上手裏的刀,麵前這個老頭應該擋不住他五六十招。
楊天歌拱手:“石老捕頭的拳法精深,是在下受教了,等在下去楓葉林中看過,一一定給石老捕頭一個清白。”
“哈哈,那就多謝楊捕頭。”
二人都是捕頭,性格也相仿,所以相談甚歡,瞧著天色微微暗淡,楊天歌這才告辭離開,去往楓葉林。
楓葉林在鎮子外,以他的輕功幾乎是倏忽而至。他身處楓葉林中仔細觀察,突然抬頭望向七塘鎮的方向。
“搭檔,我想我找到兇手了。”楊天歌如是說道。
李靈麒不知何時已經爬上樹梢,慵懶的趴著,聽到這話忍不住微微晃動尾巴。
深紅色的楓葉落下,楊天歌忽的拔刀出鞘。
“他修煉《血衣神功》七年,也不知道我的刀能不能勝。”
樹上,李靈麒看著楓葉落下,稍稍抖動耳朵。——有朕在身旁,什麽樣的敵人勝不過?
楊天歌收刀歸鞘,慢慢撫摸樹上的拳印,隻覺得肩頭一沉,知道是黑貓落下,他微微一笑,心中原本的擔憂不知為何一下少了許多,當下朝鎮子快步走去。
衙門之中,劉大海正在收斂老艄公的屍體,他輕柔的替這具幹癟的屍體蓋上白布,轉身走出停屍房。
“劉仵作。”
劉大海轉頭看去,就見楊天歌背靠牆壁,雙手抱著帶鞘長刀。在他肩頭,一隻黑貓正冷峻的望著自己。
心中微微發毛,劉大海還是強笑一聲:“楊捕頭查案可有進展了?”
“當然有,”楊天歌微微一笑:“我想,很快就能破案了。”
“不愧是六扇門的捕頭,果然了不起。”
“不過破案之前我倒是有些話要問問劉仵作。”
“是關於幹屍的嗎?我一定知無不言。”
“劉仵作是七塘鎮本地人?”
“那倒不是,下官是十年前來這裏的。”
“那劉仵作之前在哪裏生活呢?”
“楊捕頭究竟想問什麽?”
“本官今日已經問過苟大,榮海還有石老捕頭,倒是收獲頗多。”
“。。。。。。”
“苟大昨夜和衙役們喝酒,一直喝到早晨,沒有作案的時間,榮海和妻子同住,五天前更是與其他女子幽會,同樣沒有時間。”
“那就隻剩下石老捕頭了。”
“石老捕頭沒有人證,這確實很麻煩,起初我十分懷疑他。”
“他是七年前的領頭人,武功又是最高的,確實值得懷疑。”
“可我去了他時常練功的楓葉林,上麵的拳印十分清晰,他今早練了兩遍《大洪拳》和《地煞拳》,拳風熾熱剛猛,留下的樹脂還很新鮮。”
“看來他也不是兇手。”
“除非修煉那本《血衣神功》的不止一個人。”
劉大海一驚:“這不太可能,誰願意將神功與他人分享,哪怕隻是一門邪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