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酥是大內皇宮裏的一個小侍衛,丟到萬千羽林軍裏也是最毫不起眼的那種,若非靠著祖上餘蔭,和那位儒聖白晏之有著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關係,或許這輩子也別想混個出人頭地,如今這大內侍衛的職位清閑不說,十天半月就能跟上頭請假迴家休沐幾天,隻是迴到老家沒少被老娘扯著耳朵去相親,說他好歹也到弱冠之年,是時候該談婚論嫁了,大內侍衛這身份放鄉裏鄉下可稀罕了,不明白的還以為是皇帝近內紅人,總有莫名其妙的人過來套個近乎,沒少給自家閨女牽線搭橋,蘇酥對此頗為無奈,一來心思不在這裏,二來在宮裏攀爬滾打了這麽多年,什麽俏美的姑娘沒見過,眼界早就高了不少。他老娘差點被他給活活氣死,拿著掃帚把這個不孝子趕出了家門,說下次不帶個媳婦就不要迴來了。隻有蘇酥自己知道,這大內侍衛的身份看著體麵,其實也就是個清水衙門,這年頭乾坤大定天下太平,沒仗可打也沒軍功可撈,大家都得過且過了,莫說是他這個小跟班,就是他那位頂頭上司也都沒見過聖上幾麵,朝官九品,隻有三品的朝臣才能進殿麵聖,三品之下連太極宮那個白玉通道都去不了,更何況他一個連品相都沒有小侍衛呢。大周立朝數百載,多少年風雨過去了,不止下人散漫,就連聖上自己都醉心丹藥,沒少在太極殿裏開爐煉丹,宮內烏煙瘴氣,莫說那些朝閣大臣,就連蘇酥都瞧出不對勁來了,隻是他人微言輕,操心也是白操心。
太極殿前那條漢白玉鋪陳的通道最外端就是蘇酥值守的地方,那天烈日高照,氣溫極高,厚重的盔甲下早已是渾身大汗,整個人都頭昏眼花,可惜離換崗還有半個時辰,對麵那位估計已經站著睡著,傳來微微的鼻息聲,所以沒看到遠處走來的白袍文士,可蘇酥久居宮中哪裏還不知道是誰來了,朝臣之中能以白衣入殿的除了那位以儒入聖的白晏之,還能有誰?再說自己能在這裏還是拜他所賜。蘇酥能一眼認出白晏之,對方卻未必能認出他來,蘇酥有心去提醒對麵熟睡的那位,可是白晏之已經走近,他隻能低頭抱拳行禮,白晏之點頭走過,蘇酥剛要鬆一口氣,忽然那白袍文書眉頭微皺,停下腳步。
蘇酥心提到嗓子眼,麵色微白的說道:“小子蘇酥,祖父禮部左侍郎蘇謹公,承蒙白公厚愛多年,無以為報。”
白袍儒生眉頭微皺,恍然道:“你是蘇家那小子。”
對麵那位侍衛這才恍惚醒來,看到眼前這情況,頓時嚇得麵無人色,跪倒在地。
蘇酥見他還有印象,心中一動,剛要開口替那人求情。
卻見白晏之淡淡說道:“目無法紀,成何體統。”
蘇酥嚇得跪倒在地,本以為事情沒有迴轉的餘地,卻半天沒有聽到白袍文士說話,抬頭看去,才發現對方正麵色微沉的看著漢白玉官道的遠處,一個青衣道袍打扮的老頭緩緩走來,抱拳對他說了聲久違了。
廟堂之上位極人臣的白袍文士似乎對這老道頗為反感,不留情麵的說道:“聞述老道,你為何又來宮中。”
那老道卻笑著說道:“聖上召見,由不得老道我不來。”
白晏之冷聲說道:“丹鼎小道,禍國殃民。”
誰知聞述老道竟搖了搖頭說道:“太上教順勢天意,輔佐人君,何來禍國殃民的說法,你我皆是修道之人,豈會不明白這個道理,倒是老道瞧這位小兄弟和白先生因果頗深,似乎不簡單呐。”
白晏之臉色驟冷,說道:“莫非你要說白某濫用職權,結黨營私?”
蘇酥不知為何牽扯到他身上,隻是這等神仙鬥法,他是萬萬不能參與其中的,隻能低頭裝作不知。
聞述老道淡淡一笑,拱手說道:“白先生多慮了,貧道先走一步。”
說完,頭也不迴的往太極殿內走去。
白晏之亦是拂袖而去。
僥幸逃過一劫的守衛感激的看了眼蘇酥,一切盡在不言中。
那晚蘇酥卻莫名其妙收到一份任命,當頂頭上司一臉莫名神色過來時,才知道聖上要派出三百童男玉女往東海尋找仙山蓬萊,而他正是隨行的護衛中的一員,按說這等美差怎麽也輪不到他一個無名小卒,隻是他心中隱隱覺得和白天遇到的那個青衣老道有關,卻有無從證實。
海上有仙山的說法一直流傳在市井間,卻未曾有人真正見過,當今聖上或是昏庸,卻也未必真傻,據說是南方那個不知名的龍象寺有個和尚東歸時帶迴的消息,被聞述老道透露給了聖上,這才有了此番出海的行動,說要尋找長生的丹藥。
周朝佛法不顯,蘇酥更是從未見過光頭的和尚,所以當他看到那位名為宗法的年輕和尚時,眼中除了好奇還有震驚,一葦渡江的神通原來並非傳聞,那年輕和尚右手持印,左手負後,身如白虹貫日,過江又過海。
三百童男玉女和護衛隨行盡皆被他收在闊袖之中,唯獨蘇酥與他交好,得其拂照,這才有幸看到這驚世駭俗的一幕。
海上有青蛟有鯤魚,還有數之不盡的異獸,年輕和尚巋然而立,當真如天人降世。
蘇酥問他是不是活神仙。
宗法和尚搖了搖頭,輕笑不語。
蘇酥又問他是不是真有長生藥。
年輕僧人目光深遠,最終化作一聲歎息。
那一日,海上驚現仙山,萬丈佛光籠罩而下,似有仙佛降臨。
那一日,天地風雲驟變,巨浪一丈更掀一丈,平地生出龍卷。
蘇酥還沒看到那座仙山就已經被海浪淹沒,閉眼前記得那個年輕和尚許下宏願,也曾記得有一塊石碑從仙山而來。
佛光萬丈。
今日,亦是漫天佛號,光芒萬丈灑下。
蘇逸緩緩睜開眼睛,似乎做了一個很長的夢,從沙漠到海底,他伸手遮住眼前刺目的金光,呢喃道:“原來隻是個夢啊。”
桃笙兒亦是大夢方醒,臉色露出迷惘的神色。
四周光幕依舊如夢如幻般垂落,此刻兩人經曆幻象之後,已經來到了裏麵。
桃笙兒忽然急道:“方才那塊石碑呢!我好像見它鑽入你體內了。”
蘇逸聞言一愣,說道:“我怎麽沒有感覺?”
桃笙兒詫異的繞著他觀察了一番,伸出手在他臉色捏了捏,說道:“真的沒問題嗎?”
蘇逸忽然想起夢裏那個名為蘇酥的少年,頓時一陣恍惚,莫非就是因為這塊石碑?
蘇逸搖了搖腦袋,把這些雜亂的想法甩出去,抬頭看了眼遠處菩提樹下端坐的身影,正色道:“我們好像進來了。”
桃笙兒這才往遠處看去,頓時驚訝到捂住了嘴,喜悅之色溢於言表,不禁說道:“走,過去看看。”
說完,手中紅菱飛出,圍繞在身旁。
蘇逸亦是祭出渾天儀,小心的靠近。
古木參天,樹下坐著一個枯瘦的身影,背對著兩人,金色的袈裟似乎染滿了塵埃,整個人仿佛坐化了一般,全無氣息。
桃笙兒眉頭微蹙說道:“看樣子真的已經圓寂了,為何還要弄出那些動靜來?”
蘇逸想起沙漠裏的那些場景來,依稀還有些後怕,尤其是海上漂泊的時候,遇到的那些恐怖的場景,依舊曆曆在目。
忽然他想起夢裏的那個年輕的僧人,不正是眼前這個已經坐化了的宗法和尚嗎!
因為低著頭,所以看不清他的麵容,蘇逸緩緩的靠近,隻是越到菩提樹下,遇到的阻力越大,仿佛置身泥沼一般,寸步難進。
“前輩,得罪了。”
蘇逸雙手合十,敬了一禮,然後手中掐訣,渾天儀頓時金光大作,籠罩下來,頓時周圍壓力大減。
隻是還沒等他靠近,那道枯瘦的身影陡然間化作無數的微粒消散在空中。
而那金色的袈裟之下,留下一個金黃色的蟬殼。
好個金蟬脫殼!
傳說金蟬化蟲之前會褪去自身軀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這身影竟然隻是宗法和尚當初留下的一個蛻去的蟬殼!
太極殿前那條漢白玉鋪陳的通道最外端就是蘇酥值守的地方,那天烈日高照,氣溫極高,厚重的盔甲下早已是渾身大汗,整個人都頭昏眼花,可惜離換崗還有半個時辰,對麵那位估計已經站著睡著,傳來微微的鼻息聲,所以沒看到遠處走來的白袍文士,可蘇酥久居宮中哪裏還不知道是誰來了,朝臣之中能以白衣入殿的除了那位以儒入聖的白晏之,還能有誰?再說自己能在這裏還是拜他所賜。蘇酥能一眼認出白晏之,對方卻未必能認出他來,蘇酥有心去提醒對麵熟睡的那位,可是白晏之已經走近,他隻能低頭抱拳行禮,白晏之點頭走過,蘇酥剛要鬆一口氣,忽然那白袍文書眉頭微皺,停下腳步。
蘇酥心提到嗓子眼,麵色微白的說道:“小子蘇酥,祖父禮部左侍郎蘇謹公,承蒙白公厚愛多年,無以為報。”
白袍儒生眉頭微皺,恍然道:“你是蘇家那小子。”
對麵那位侍衛這才恍惚醒來,看到眼前這情況,頓時嚇得麵無人色,跪倒在地。
蘇酥見他還有印象,心中一動,剛要開口替那人求情。
卻見白晏之淡淡說道:“目無法紀,成何體統。”
蘇酥嚇得跪倒在地,本以為事情沒有迴轉的餘地,卻半天沒有聽到白袍文士說話,抬頭看去,才發現對方正麵色微沉的看著漢白玉官道的遠處,一個青衣道袍打扮的老頭緩緩走來,抱拳對他說了聲久違了。
廟堂之上位極人臣的白袍文士似乎對這老道頗為反感,不留情麵的說道:“聞述老道,你為何又來宮中。”
那老道卻笑著說道:“聖上召見,由不得老道我不來。”
白晏之冷聲說道:“丹鼎小道,禍國殃民。”
誰知聞述老道竟搖了搖頭說道:“太上教順勢天意,輔佐人君,何來禍國殃民的說法,你我皆是修道之人,豈會不明白這個道理,倒是老道瞧這位小兄弟和白先生因果頗深,似乎不簡單呐。”
白晏之臉色驟冷,說道:“莫非你要說白某濫用職權,結黨營私?”
蘇酥不知為何牽扯到他身上,隻是這等神仙鬥法,他是萬萬不能參與其中的,隻能低頭裝作不知。
聞述老道淡淡一笑,拱手說道:“白先生多慮了,貧道先走一步。”
說完,頭也不迴的往太極殿內走去。
白晏之亦是拂袖而去。
僥幸逃過一劫的守衛感激的看了眼蘇酥,一切盡在不言中。
那晚蘇酥卻莫名其妙收到一份任命,當頂頭上司一臉莫名神色過來時,才知道聖上要派出三百童男玉女往東海尋找仙山蓬萊,而他正是隨行的護衛中的一員,按說這等美差怎麽也輪不到他一個無名小卒,隻是他心中隱隱覺得和白天遇到的那個青衣老道有關,卻有無從證實。
海上有仙山的說法一直流傳在市井間,卻未曾有人真正見過,當今聖上或是昏庸,卻也未必真傻,據說是南方那個不知名的龍象寺有個和尚東歸時帶迴的消息,被聞述老道透露給了聖上,這才有了此番出海的行動,說要尋找長生的丹藥。
周朝佛法不顯,蘇酥更是從未見過光頭的和尚,所以當他看到那位名為宗法的年輕和尚時,眼中除了好奇還有震驚,一葦渡江的神通原來並非傳聞,那年輕和尚右手持印,左手負後,身如白虹貫日,過江又過海。
三百童男玉女和護衛隨行盡皆被他收在闊袖之中,唯獨蘇酥與他交好,得其拂照,這才有幸看到這驚世駭俗的一幕。
海上有青蛟有鯤魚,還有數之不盡的異獸,年輕和尚巋然而立,當真如天人降世。
蘇酥問他是不是活神仙。
宗法和尚搖了搖頭,輕笑不語。
蘇酥又問他是不是真有長生藥。
年輕僧人目光深遠,最終化作一聲歎息。
那一日,海上驚現仙山,萬丈佛光籠罩而下,似有仙佛降臨。
那一日,天地風雲驟變,巨浪一丈更掀一丈,平地生出龍卷。
蘇酥還沒看到那座仙山就已經被海浪淹沒,閉眼前記得那個年輕和尚許下宏願,也曾記得有一塊石碑從仙山而來。
佛光萬丈。
今日,亦是漫天佛號,光芒萬丈灑下。
蘇逸緩緩睜開眼睛,似乎做了一個很長的夢,從沙漠到海底,他伸手遮住眼前刺目的金光,呢喃道:“原來隻是個夢啊。”
桃笙兒亦是大夢方醒,臉色露出迷惘的神色。
四周光幕依舊如夢如幻般垂落,此刻兩人經曆幻象之後,已經來到了裏麵。
桃笙兒忽然急道:“方才那塊石碑呢!我好像見它鑽入你體內了。”
蘇逸聞言一愣,說道:“我怎麽沒有感覺?”
桃笙兒詫異的繞著他觀察了一番,伸出手在他臉色捏了捏,說道:“真的沒問題嗎?”
蘇逸忽然想起夢裏那個名為蘇酥的少年,頓時一陣恍惚,莫非就是因為這塊石碑?
蘇逸搖了搖腦袋,把這些雜亂的想法甩出去,抬頭看了眼遠處菩提樹下端坐的身影,正色道:“我們好像進來了。”
桃笙兒這才往遠處看去,頓時驚訝到捂住了嘴,喜悅之色溢於言表,不禁說道:“走,過去看看。”
說完,手中紅菱飛出,圍繞在身旁。
蘇逸亦是祭出渾天儀,小心的靠近。
古木參天,樹下坐著一個枯瘦的身影,背對著兩人,金色的袈裟似乎染滿了塵埃,整個人仿佛坐化了一般,全無氣息。
桃笙兒眉頭微蹙說道:“看樣子真的已經圓寂了,為何還要弄出那些動靜來?”
蘇逸想起沙漠裏的那些場景來,依稀還有些後怕,尤其是海上漂泊的時候,遇到的那些恐怖的場景,依舊曆曆在目。
忽然他想起夢裏的那個年輕的僧人,不正是眼前這個已經坐化了的宗法和尚嗎!
因為低著頭,所以看不清他的麵容,蘇逸緩緩的靠近,隻是越到菩提樹下,遇到的阻力越大,仿佛置身泥沼一般,寸步難進。
“前輩,得罪了。”
蘇逸雙手合十,敬了一禮,然後手中掐訣,渾天儀頓時金光大作,籠罩下來,頓時周圍壓力大減。
隻是還沒等他靠近,那道枯瘦的身影陡然間化作無數的微粒消散在空中。
而那金色的袈裟之下,留下一個金黃色的蟬殼。
好個金蟬脫殼!
傳說金蟬化蟲之前會褪去自身軀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這身影竟然隻是宗法和尚當初留下的一個蛻去的蟬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