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正就沒聽明白她的意思:「擺上賣?」
阿喜解釋:「她們可以直接賣給我,也可以擺在我們鋪子內,由我們幫她賣出去,這兩者不同在於,賣給我的,我三十文收可以八十文賣出去,但擺著賣,八十文賣出去後,我便隻抽其中的四成,其餘六成等東西賣出去後就給她們,但這繡件,最多隻在鋪子裏擺一個月。」
須臾,劉文正聽懂了阿喜的話:「可這不是虧了?」本來能賺五十文,如今四成就三十二文錢。
阿喜笑著搖頭:「賣得出去大家都賺,賣不出去的,我就是五文錢收來,那也算虧。」鎮上先前已經有三家繡鋪了,也都是收繡件帕子的,她憑什麽與他們這些做熟了的競爭呢,不如用這辦法,幾成的差別,往小了是隻有幾文錢,可往大了去算可不止,怎麽會沒人心動。
再者說,虞夫人答應自己的十件繡品,她一個人忙不過來,也得在這其中挑好的,會焦那邊價比這兒高,有了甜頭,後頭自然不愁找不到繡活好的。
半響,劉文正終於理解過來阿喜所說,神情有些赧然,他雖讀書多年,但做買賣上的事他是一竅不通的。
「其四,是關於劉先生您的。」
「不不不,掌櫃可以直接叫我名字。」
阿喜笑了:「這怎麽成,李大夫說您是秀才,尊稱您一聲先生並不為過。」
劉文正有些不好意思:「苦秀才而已,不值得提。」
阿喜將簿子擱下:「科考不易,還有人考了一輩子的,這份刻苦之心就能叫人敬重。」且不論考中為官後做的是好是壞,在科考這條路上,苦讀的精神就值得尊敬。
鋪子內安靜了會兒,劉文正既是詫異,又因阿喜這番話有些觸動,正要開口,阿喜又道:「我說的其四就是關於此,在我這兒做活,勢必要耗費你不少時間,在此期間也不能看書,怕是會影響你。」
「無礙無礙。」劉文正連連擺手,雖是有些不好意思,倒也坦誠,「張掌櫃,我們那會在會焦遇見,實際上我是去親戚家借錢的。」
劉文正父親早逝,家中還有一個姐姐已經嫁人,早年父親是還留著些東西的,可如今也不剩什麽了,這些年為了供他讀書,家中還欠下了不少錢,但他已經考了兩迴了,於是便迴了家,準備找活計,慢慢備考。
讀書重要,更重要的還得活下去。
「你這麽說我就放心了。」阿喜聽他親口說了才放心,起身拘了下禮,「這兩日您現在這兒熟悉一下,之後還要勞你多費心了。」
劉文正趕忙起來迴了禮:「張,掌櫃不必客氣。」
阿喜抿嘴,李大夫說的沒錯,是個實誠的,也是個簡單的,常年都捧著書的沒怎麽與人接觸,便沒生意人那些心思。
留了他在鋪子內,寫下雇用契約後,阿喜給了他一副鑰匙,從後院離開,在鋪子附近走了一圈。
之後阿喜去過街上,到傍晚時請來做活的人到了,將鋪子裏外最後收拾過,到四月初二這日,阿喜的鋪子開張了。
沒有什麽大場麵,就揭了牌匾上的紅布,放了幾聲鞭炮,因為在賭坊酒樓這條街上,時不時有人走過,多多少少會有人注意這兒開了家新鋪子。
但要想客人走進來,還得花些心思,阿喜在鋪子外擺了兩張桌子,上麵是做起來的小架子,一邊的支架上掛滿了半個拳頭大的小囊袋,各種顏色的布簡單做成的,沒有繡花,裏麵包的是些花幹,遠遠的別人就能聞著香氣,桌上立著個牌子,花袋:一文錢一個。
牌子旁是個木碗,裏麵有十來枚銅錢,就是讓別人拿了花袋將錢投在此處。
另一邊是兩層的架子,架子上擺了不少一寸大小的瓷小罐,牌子上寫的是,脂膏:三文錢一個。
牌子旁也有個木碗,裏邊有銅錢。
走在街上的人先是聞著香味的,一文錢一個也不貴,扔一枚拿個花袋,便有人好奇那三文錢的是什麽,買了花袋的,十個裏麵有兩個會試著買一下脂膏,且都是姑娘。
而隻要上了台階,就能看到鋪子內的情形,即使隻是走進去看看,外邊的人看到了,也會別吸引。
阿喜的這些花袋與脂膏,接連擺了五天才撤。
天色暗下來後關了門,劉文正將這五日的賬交給阿喜,不算成本看著是挺喜人,但算了成本便都是虧的,做個花袋得兩個錢,那脂膏沒五文錢都下不來,而這五天賣出去最多的就是這些,兩個碗裏的銅錢倒是放的停滿。
阿喜隻看了花袋和脂膏之外的東西,五天裏都有賣出去,第四天是最多的,沒有那麽好,卻也不壞。
「明天下午我迴村裏,鋪子裏的事就交給先生您了。」
劉文正指了指那些剩下的:「明日還擺?」
阿喜搖頭:「不擺了,擺夠五天足矣。」上橋鎮就這麽大,她又不能等吸引了周邊村子裏那些人的注意後再撤,五天時間鎮上這些人已經差不多了,花袋的香味也隻能維持個十來天,至於那脂膏,七天就用完了。
交代過事情後,劉文正離開了錦畫堂,阿喜鎖門後到了後屋,點了燈,將劉文正交給自己的簿子看了一遍後,阿喜另行記了賬。
忙過三月後,五月裏應該會有人得閑做繡活,入夏時挺多人到鎮上賣自己做的女紅,在那之前她得請個小娘子來才行。
三嬸的女紅做的不錯,以前英子也是跟她學的,倒不如迴去問問她,可還認識願意到鎮上看鋪子的,女紅好一些的人。
做好了打算,阿喜最後盤查過鋪子內的東西後,熄了燈休息。
第二天早上開了鋪子後,果真是有人來張望看有沒有花袋與便宜的脂膏賣。
看到鋪子前空空的,這些人多少有些失望,進了鋪子後就問阿喜,得知隻賣五日,有些走了,留下的幾個在鋪子裏轉了轉後也離開了。
待到下午時如此又來了些人,買的人隻有一兩個。
阿喜也不擔心,收拾過後將鋪子交給劉文正,到布莊去了一趟後迴了福田村。
已有好幾天沒看到阿喜的茉莉,見到她高興的很,還與阿喜說了穀子教她識字的事,隻不過師傅自己都沒學到家,沒的傳授給學生,茉莉字沒認得幾個,畫圈倒是像模像樣了。
等到了第二天,下過地後,阿喜去了一趟劉三嬸家。
劉三嬸正在侍弄她家那不太肯安分孵蛋的母雞,好不容易讓它老實入了窩,劉三嬸在屋簷下拉了凳子給她坐:「繡活兒好的有,不過要去鎮上看鋪子的話,怕是難,我聽你三叔說了,那鋪子弄的有模有樣的。」
阿喜解釋:「她們可以直接賣給我,也可以擺在我們鋪子內,由我們幫她賣出去,這兩者不同在於,賣給我的,我三十文收可以八十文賣出去,但擺著賣,八十文賣出去後,我便隻抽其中的四成,其餘六成等東西賣出去後就給她們,但這繡件,最多隻在鋪子裏擺一個月。」
須臾,劉文正聽懂了阿喜的話:「可這不是虧了?」本來能賺五十文,如今四成就三十二文錢。
阿喜笑著搖頭:「賣得出去大家都賺,賣不出去的,我就是五文錢收來,那也算虧。」鎮上先前已經有三家繡鋪了,也都是收繡件帕子的,她憑什麽與他們這些做熟了的競爭呢,不如用這辦法,幾成的差別,往小了是隻有幾文錢,可往大了去算可不止,怎麽會沒人心動。
再者說,虞夫人答應自己的十件繡品,她一個人忙不過來,也得在這其中挑好的,會焦那邊價比這兒高,有了甜頭,後頭自然不愁找不到繡活好的。
半響,劉文正終於理解過來阿喜所說,神情有些赧然,他雖讀書多年,但做買賣上的事他是一竅不通的。
「其四,是關於劉先生您的。」
「不不不,掌櫃可以直接叫我名字。」
阿喜笑了:「這怎麽成,李大夫說您是秀才,尊稱您一聲先生並不為過。」
劉文正有些不好意思:「苦秀才而已,不值得提。」
阿喜將簿子擱下:「科考不易,還有人考了一輩子的,這份刻苦之心就能叫人敬重。」且不論考中為官後做的是好是壞,在科考這條路上,苦讀的精神就值得尊敬。
鋪子內安靜了會兒,劉文正既是詫異,又因阿喜這番話有些觸動,正要開口,阿喜又道:「我說的其四就是關於此,在我這兒做活,勢必要耗費你不少時間,在此期間也不能看書,怕是會影響你。」
「無礙無礙。」劉文正連連擺手,雖是有些不好意思,倒也坦誠,「張掌櫃,我們那會在會焦遇見,實際上我是去親戚家借錢的。」
劉文正父親早逝,家中還有一個姐姐已經嫁人,早年父親是還留著些東西的,可如今也不剩什麽了,這些年為了供他讀書,家中還欠下了不少錢,但他已經考了兩迴了,於是便迴了家,準備找活計,慢慢備考。
讀書重要,更重要的還得活下去。
「你這麽說我就放心了。」阿喜聽他親口說了才放心,起身拘了下禮,「這兩日您現在這兒熟悉一下,之後還要勞你多費心了。」
劉文正趕忙起來迴了禮:「張,掌櫃不必客氣。」
阿喜抿嘴,李大夫說的沒錯,是個實誠的,也是個簡單的,常年都捧著書的沒怎麽與人接觸,便沒生意人那些心思。
留了他在鋪子內,寫下雇用契約後,阿喜給了他一副鑰匙,從後院離開,在鋪子附近走了一圈。
之後阿喜去過街上,到傍晚時請來做活的人到了,將鋪子裏外最後收拾過,到四月初二這日,阿喜的鋪子開張了。
沒有什麽大場麵,就揭了牌匾上的紅布,放了幾聲鞭炮,因為在賭坊酒樓這條街上,時不時有人走過,多多少少會有人注意這兒開了家新鋪子。
但要想客人走進來,還得花些心思,阿喜在鋪子外擺了兩張桌子,上麵是做起來的小架子,一邊的支架上掛滿了半個拳頭大的小囊袋,各種顏色的布簡單做成的,沒有繡花,裏麵包的是些花幹,遠遠的別人就能聞著香氣,桌上立著個牌子,花袋:一文錢一個。
牌子旁是個木碗,裏麵有十來枚銅錢,就是讓別人拿了花袋將錢投在此處。
另一邊是兩層的架子,架子上擺了不少一寸大小的瓷小罐,牌子上寫的是,脂膏:三文錢一個。
牌子旁也有個木碗,裏邊有銅錢。
走在街上的人先是聞著香味的,一文錢一個也不貴,扔一枚拿個花袋,便有人好奇那三文錢的是什麽,買了花袋的,十個裏麵有兩個會試著買一下脂膏,且都是姑娘。
而隻要上了台階,就能看到鋪子內的情形,即使隻是走進去看看,外邊的人看到了,也會別吸引。
阿喜的這些花袋與脂膏,接連擺了五天才撤。
天色暗下來後關了門,劉文正將這五日的賬交給阿喜,不算成本看著是挺喜人,但算了成本便都是虧的,做個花袋得兩個錢,那脂膏沒五文錢都下不來,而這五天賣出去最多的就是這些,兩個碗裏的銅錢倒是放的停滿。
阿喜隻看了花袋和脂膏之外的東西,五天裏都有賣出去,第四天是最多的,沒有那麽好,卻也不壞。
「明天下午我迴村裏,鋪子裏的事就交給先生您了。」
劉文正指了指那些剩下的:「明日還擺?」
阿喜搖頭:「不擺了,擺夠五天足矣。」上橋鎮就這麽大,她又不能等吸引了周邊村子裏那些人的注意後再撤,五天時間鎮上這些人已經差不多了,花袋的香味也隻能維持個十來天,至於那脂膏,七天就用完了。
交代過事情後,劉文正離開了錦畫堂,阿喜鎖門後到了後屋,點了燈,將劉文正交給自己的簿子看了一遍後,阿喜另行記了賬。
忙過三月後,五月裏應該會有人得閑做繡活,入夏時挺多人到鎮上賣自己做的女紅,在那之前她得請個小娘子來才行。
三嬸的女紅做的不錯,以前英子也是跟她學的,倒不如迴去問問她,可還認識願意到鎮上看鋪子的,女紅好一些的人。
做好了打算,阿喜最後盤查過鋪子內的東西後,熄了燈休息。
第二天早上開了鋪子後,果真是有人來張望看有沒有花袋與便宜的脂膏賣。
看到鋪子前空空的,這些人多少有些失望,進了鋪子後就問阿喜,得知隻賣五日,有些走了,留下的幾個在鋪子裏轉了轉後也離開了。
待到下午時如此又來了些人,買的人隻有一兩個。
阿喜也不擔心,收拾過後將鋪子交給劉文正,到布莊去了一趟後迴了福田村。
已有好幾天沒看到阿喜的茉莉,見到她高興的很,還與阿喜說了穀子教她識字的事,隻不過師傅自己都沒學到家,沒的傳授給學生,茉莉字沒認得幾個,畫圈倒是像模像樣了。
等到了第二天,下過地後,阿喜去了一趟劉三嬸家。
劉三嬸正在侍弄她家那不太肯安分孵蛋的母雞,好不容易讓它老實入了窩,劉三嬸在屋簷下拉了凳子給她坐:「繡活兒好的有,不過要去鎮上看鋪子的話,怕是難,我聽你三叔說了,那鋪子弄的有模有樣的。」